參加某線上自媒體講座的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上次發文至今,快要一個月沒有發文章了,呵。


今天,我想來分享一下昨天晚上參加了某個社群平台舉辦的線上自媒體講座的一些感想。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321793/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3321793/



昨晚的那場自媒體講座,主要是請了一位知名的講者,她的主題是分享自媒體如何拓展以及如何增加收入來源。她在七年多前,開始從寫文章的部落客起步,後來跨到直播、接廠商的行銷宣傳、婚禮的主持,甚至有政府合作案,以及百貨公司的廣播之類的,只錄製聲音,也就是只賣聲音的工作,收入可說是相當的多元。


我先說我的感想。聽完大約兩個小時的講座,我聽不到什麼具體的重點,也就是具體從自媒體如何拓展影響力,以及如何有效增加收入來源的方法。


我也是到最近幾年,我才真心發現,原來這社會有這麼多人說話沒有邏輯,而且連簡報PPT都做得很雜亂,資訊太多想要說,誤以為這是很多聽眾想知道的,通通都想要回答。


基本上,現在的人耐心都很少,必須要想辦法在前10秒裡,就抓住大家的目光,並且讓聽眾馬上就知道今天的內容要講哪些。重要的內容,盡可能要抓在三個重點就好。至少也要想辦法讓講座結束之後,讓聽眾還能快速回溯,回想剛剛聽過的講座,主要講了哪幾個重要內容。


三,是個很奇妙的數字。所以,盡可能活用「三」這個神秘的數字。想辦法把PPT的簡報做個越簡要,越能一目了然越好。


即便講座之前有收集許多報名聽眾想要問的問題,也要想辦法把所有問題,統整出三大核心的問題。


統整能力和分類抓重點的能力,是相當重要的。


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句話,「如果不能用淺顯易懂的話來解釋,就表示你並沒有充分了解。」


這是非常真實的至理名言。


假如自己沒有理解清楚的事和內容,就算說給別人聽,別人也聽不懂。所以,要想辦法先知道自己要講的內容是什麼,在演講之前,也要在家裡演練過,而且要想像聽眾如果是國小的學生,要如何講到連國小的學生都能快速掌握你要說的重點,甚至聽懂大部分的內容。


不過,儘管昨晚的講者沒有辦法條理清楚的說明她想要表達的重點,但是,我還是聽到幾個很核心的方向。


關於自媒體,不論是寫文章的部落客,或是拍影片的方式,都要抓住這三大重要的方向:


一、要做自己會快樂的事,展現熱情。


這是很重要的,自己要先能讓自己感到快樂,才能感染讀者或閱聽眾。之後假如有拓展影響力,有接任何線下的活動,只要是會讓自己感到壓力不快樂的,就要思考拒絕了。勇於拒絕,也是一種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能力。


二、了解自己的特色,定位自己的風格。


以撰寫美食和旅行的部落客來說,已經有很多人在做同一種類型的文章,要如何凸顯出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跟別人不同的特色,是很重要的。任何文類都是一樣。


有些人的特色可能是比較活潑開朗,比較外向,可以設定在「一個人旅行」的定位上,去分享各種新的,適合一個人旅行的介紹和分享,而且可以跨文章類型的部落格以及拍短影音的方式。


另外,有些人則是比較文靜,比較不喜歡外面跑來跑去的,就可以專注在寫文章,並且將自己定位在未來出版相關類型書籍,以及辦個小型簽書會即可,不需要很吵雜,或是很戶外的那種。


三、持之以恆。


這是很重要的,任何人都很難預料自己到底哪一天會突然被很多人喜歡,突然爆紅。不要只看當下的點閱數很少,或是按讚數很少,就放棄了。持之以恆的分享,一定會有一些些忠實的閱聽粉絲。


這世界就是這麼的有趣,不論你有多麼的怪咖,寫的文章或拍的影片多麼的不理想,還是會有一些人會去看。我們永遠不知道真的會有些人,開始會因為你的分享而感到心情變好,或是覺得有趣,然後開始默默追蹤訂閱,每天就是期待你的新文章或新影片。


所以,持之以恆的去做你喜歡做的分享吧!不要管之後會不會有錢,也不要管會不會紅,先做了再說,之後你就會開始進步,開始看別人怎麼寫,怎麼拍,開始思考自己接下來要分享的內容,於是開始越來越上手。





avatar-img
29會員
100內容數
嗨,我是賢親王,這是我的沙龍,歡迎來聊天,討論話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賢親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深夜凌晨,我又做了一個惡夢。夢裡,我跟媽媽,和其他認識的幾個人,不超過五個人,在一塊土地上,好像有樹,但確定沒有風的地方。我們好像是要去找一塊地要蓋木屋之類的。夢裡的我,在水池旁看到一片葉子,那葉子開始在動,後來飄起來。我用手去撿那片葉子,然後丟掉。那片葉子又慢慢飄回我的手邊,讓我用手拿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自我療癒身心的狀況。看了幾本書,也聽了幾個心理師的演說,還有心理諮商師的書,以及身心靈方面的書。當然,裡頭也有些特別怪力亂神,或是涉及前世的,這我就比較不走這塊。 今天我發現這些療癒方法,其實可以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自我療癒技術。
你有多久沒有覺察自己的念頭了?其實念頭就是像浮雲,不知道從哪裡來,它就是會突然而來。我們很容易就產生雜念,這是很自然的。只是,如果我們不去審查它,我們就很容易誤以為那些念頭想法是真實的。 所以,今天開始,我想在這裡寫下我療癒自己的紀錄。就從審查那些會讓我感到不安、焦慮驚恐的念頭開始。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後天周六,就是1月13日,總統大選投票日。有許多人都在問,民進黨小英政府執政的這幾年,大家過得好嗎?我對於政治並不熱衷,算是低調的選民,也沒有加入哪個政黨。但我有些話,想在這時候說。
今天深夜凌晨,我又做了一個惡夢。夢裡,我跟媽媽,和其他認識的幾個人,不超過五個人,在一塊土地上,好像有樹,但確定沒有風的地方。我們好像是要去找一塊地要蓋木屋之類的。夢裡的我,在水池旁看到一片葉子,那葉子開始在動,後來飄起來。我用手去撿那片葉子,然後丟掉。那片葉子又慢慢飄回我的手邊,讓我用手拿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如何自我療癒身心的狀況。看了幾本書,也聽了幾個心理師的演說,還有心理諮商師的書,以及身心靈方面的書。當然,裡頭也有些特別怪力亂神,或是涉及前世的,這我就比較不走這塊。 今天我發現這些療癒方法,其實可以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自我療癒技術。
你有多久沒有覺察自己的念頭了?其實念頭就是像浮雲,不知道從哪裡來,它就是會突然而來。我們很容易就產生雜念,這是很自然的。只是,如果我們不去審查它,我們就很容易誤以為那些念頭想法是真實的。 所以,今天開始,我想在這裡寫下我療癒自己的紀錄。就從審查那些會讓我感到不安、焦慮驚恐的念頭開始。
我深受自己容易緊張焦慮帶來的痛苦已經很多年了。我一直很容易驚恐,心跳很快很慌,而且是無法自己有效舒緩的那種。小時候,主要是怕考試,每次大考前都會緊張到渾身僵硬,難以入眠。到後來,好像這樣的焦慮擴散到很多生活層面,逐漸地,變成去醫院或診所看病也會很緊張,或是以前開車因為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心跳加速很
後天周六,就是1月13日,總統大選投票日。有許多人都在問,民進黨小英政府執政的這幾年,大家過得好嗎?我對於政治並不熱衷,算是低調的選民,也沒有加入哪個政黨。但我有些話,想在這時候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好像有點久沒發文,就隨意抽了一頁,嗯…… 沒發過,內容也蠻有趣的,就發吧! Dear diary: 提筆無話畫相思,落淚藏血寫寂涼。 相思話是空中夢,寂涼到頭只漠然。 冷漠凝氣血,血淚流不出。 氣躁鎖心頭,火攻肺不止。 接連咳三月,其氣終也休。 四時長遞嬗,五行善輪生。
創作線上分享會 第二場分享會是線上分享會,關於生活如何和創作經驗的融合,首先我們學習的管道有許多種,可以從閱讀、課程講座以及PODCAST等等之類的去學習,實際創作和學習同時一起,先創作後,再去改善與學習,閱讀創作書籍和小說,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而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
Thumbnail
這週在作品系列開了兩個。一個是「現場」,從2010出版第一本書到現在,上了不少的媒體及訪談,以前是沒有刻意要收集在一塊,但感覺是時候該收一收,也順便看看聽聽這些年自己說過什麼,是不是有些地方打臉了自己,或者有哪些「政治不正確」需要教育自己的。
Thumbnail
2023年12月出書之後跟著就是一連串宣傳講座,北中南大概講了五場左右... 兩個月下來的打書行程非常圓滿、收穫豐盛。 寫下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事...
Thumbnail
(頭髮好崩壞,明天繼續努力) 這個月週四晚上固定有線上培訓營,所以前一天晚上要先把作業丟到雲端上(就是今天啊啊!睡覺前都還算今天對吧!),8頁的簡報,想想就頭痛。很久沒有做簡報,正確來說是做『自己』的簡報,工作上的不算(而且還不能改公版,每次看都覺得眼睛好痛)。所以,我應該要怎麼開始才好?繼寫
Thumbnail
一早起來收信,看到某篇文章又上了精選,what? 這不是我兩年半前發表的短文嗎? 我記得那時方格子甚至還無法給自己文章類型分類,也沒有點讚功能,都快忘記寫過這樣的內容了,那豈不表示,我在這裡滿資深的??(有點汗顏)。不知不覺又過了兩年多... https://vocus.cc/article/61
IG重新整理了一下,試著做圖文,這篇談分享。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好像有點久沒發文,就隨意抽了一頁,嗯…… 沒發過,內容也蠻有趣的,就發吧! Dear diary: 提筆無話畫相思,落淚藏血寫寂涼。 相思話是空中夢,寂涼到頭只漠然。 冷漠凝氣血,血淚流不出。 氣躁鎖心頭,火攻肺不止。 接連咳三月,其氣終也休。 四時長遞嬗,五行善輪生。
創作線上分享會 第二場分享會是線上分享會,關於生活如何和創作經驗的融合,首先我們學習的管道有許多種,可以從閱讀、課程講座以及PODCAST等等之類的去學習,實際創作和學習同時一起,先創作後,再去改善與學習,閱讀創作書籍和小說,不侷限於一個領域內,而是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
Thumbnail
這週在作品系列開了兩個。一個是「現場」,從2010出版第一本書到現在,上了不少的媒體及訪談,以前是沒有刻意要收集在一塊,但感覺是時候該收一收,也順便看看聽聽這些年自己說過什麼,是不是有些地方打臉了自己,或者有哪些「政治不正確」需要教育自己的。
Thumbnail
2023年12月出書之後跟著就是一連串宣傳講座,北中南大概講了五場左右... 兩個月下來的打書行程非常圓滿、收穫豐盛。 寫下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事...
Thumbnail
(頭髮好崩壞,明天繼續努力) 這個月週四晚上固定有線上培訓營,所以前一天晚上要先把作業丟到雲端上(就是今天啊啊!睡覺前都還算今天對吧!),8頁的簡報,想想就頭痛。很久沒有做簡報,正確來說是做『自己』的簡報,工作上的不算(而且還不能改公版,每次看都覺得眼睛好痛)。所以,我應該要怎麼開始才好?繼寫
Thumbnail
一早起來收信,看到某篇文章又上了精選,what? 這不是我兩年半前發表的短文嗎? 我記得那時方格子甚至還無法給自己文章類型分類,也沒有點讚功能,都快忘記寫過這樣的內容了,那豈不表示,我在這裡滿資深的??(有點汗顏)。不知不覺又過了兩年多... https://vocus.cc/article/61
IG重新整理了一下,試著做圖文,這篇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