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食農教育帶孩子看見世界

2024/02/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孩子對玉米的瞭解,透過圖畫僅僅是玉米粒,孩子一生都將以為玉米是從罐頭裡生產。玉米鬚、玉米桿是什麼?他們無從知曉──台灣百大青農,王姿怡
圖取自華音山莊臉書,務農的下一代孩子不怕蟲。大蟲同時代表著旺盛的生命。本女主手上拿著鋤頭,務農不分男女!

圖取自華音山莊臉書,務農的下一代孩子不怕蟲。大蟲同時代表著旺盛的生命。本女主手上拿著鋤頭,務農不分男女!



關於食農教育你所該認知的事


  • 讓一個孩子瞭解土地生態的基礎運作,影響可達百年,孩子既能影響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影響下一代,具深遠的意義。


  • 來自桃園的復興食農團隊帶領孩子種植、收成農作物,到市集銷售、叫賣自己收成的作物(醃漬蘿蔔、水果醋、脆瓜、泡菜、高麗菜等),讓孩子存人生第一筆畢業旅行基金。


  • 從幼兒園到國小(五歲至十歲),讓孩子以自己的雙手栽種並親自施肥、澆種,連作菜都自己來──蘿蔔煎蛋、醃脆瓜、烤地瓜,還有自己挖竹筍。特別針對孩子懼怕的食物,例如小黃瓜、茄子、秋葵等等深耕,讓孩子在生活中愛上蔬菜。


  • 結合在地農民的農場,帶著幼兒園跟國小學童(最小約三至四歲),實際進入農場參訪,讓農場主人講解竹筍、水蜜桃的採收與生長;拔完蘿蔔之後帶著孩子到附近最會製作蘿蔔糕的奶奶家,看蘿蔔糕怎麼製程,體驗自己種植自己食的成就感!


  • 從無到有的農事工程、除了染布、手工皂課程,讓孩子落實生活中和土地的連結,認識食物的原貌,同步發展友善青銀社區,就算銀髮族也一樣可以透過栽種,將蔬菜帶回家。


  • 新峰陶藝暨生態遊學中心的推廣:結合藝術,台灣陶藝、從生態中見食物原貌,真正學會永續的意義,而非口號形式的環保,活絡桃園三民社區,落實地方創生。

實施食農教育目前可能遭遇的問題:

1.課程大綱本身都是上課前預排,不能突然想要做就做,需要完整的配套並且設定一個單元以利教學,而這個前置作業需要時間。想像一下你光是要做這個東西然後大家就吵成一團跟瘋狂抱怨的情況──教育局、學校、老師、田地、種什麼?老師可能自己都怕蟲怕到快死掉了。

2.假設有一個學校本身就以這樣的課程作為教學特色,也就是有相關的農作場地,並以此作為一個招生的特色,通常也會限定在桃園以南,另有些地方根本不用教!比如你爸爸就是務農,你阿嬤就在種田,這種南部的小孩從小接觸所以不陌生,但台北的孩子沒有這些田地,無法去規劃這樣的行程,光是種個花不要太快死,態度就算積極。

3.父母想得很簡單,但是父母對於食農概念、環保知識一知半解,所以也只能想想然後留下殘念,很多事情並不是用錢能解決,比如台北市的垃圾袋要購買,雖然一開始袋子要用錢所以垃圾量減少,但鮮少在課程中落實為什麼要去做環保教育,或是禁止一些危害的物質,所以小孩所有東西還是丟垃圾桶,雖然愛護地球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比如省水、環保杯,但這些都是口號。你如果知道一顆電池丟進海中的汙染會發生什麼、塑膠粒子的危害、洗衣服以柔洗模式塑膠微粒釋出的量......對於海洋的污染問題嚴重,你才可能去教孩子,但大人決定裝聾作啞,畢竟這最簡單。


我深信只要把環保教育落實,相關議題都可以提升,因為土地跟污染有極大的關係,雖然青農實施自然農法,但如果隔壁的還是噴農藥那只能說你那片土地毒比較少,不可能無毒,但與其去做食農,上節目推廣,那也都是一時激情。民眾今感性,明天就會忘卻,他們沒空理解有機背後的意義。王姿怡提過,如果不是他的小孩會踏在這片地上,她也不會那麼用心,換句話說──如果你明天就要死了你就會想盡辦法排毒,專注食農議題。

(雖然極可能民眾後來可能決定買保健品跟能量水。)


結論:

個人認為,台灣食農教育的推廣還有地區性,所以在北部地區的民眾可以支持本土的農業,另外能做的就是關注相關議題,這些事等我們有一天因為身體全部壞掉就會放進去基礎課程,所以先了解無妨。另依現行狀況補充:食農教育編排進入國小以下施行較容易。


復興食農臉書,孩子手作

復興食農臉書,孩子手作

復興食農臉書,作品牆

復興食農臉書,作品牆

復興食農臉書,農活

復興食農臉書,農活

復興食農臉書,療癒小盆栽

復興食農臉書,療癒小盆栽

復興食農臉書,銀髮族與盆栽

復興食農臉書,銀髮族與盆栽




本文依復興食農青松基地106迄今,耕耘食農教育經驗所彙整。關於結論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訪問國中教學經驗的老師所歸納,提供讀者一個視角思考,並非絕對。


復興食農青松基地
03-3825269(歡迎預約參訪)
桃園市復興區三民里基國派路107號。


本文致敬所有為台灣土地默默耕耘的人。

歡迎轉載,愛怎麼轉就怎麼轉。

    46會員
    19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