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食農教育帶孩子看見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孩子對玉米的瞭解,透過圖畫僅僅是玉米粒,孩子一生都將以為玉米是從罐頭裡生產。玉米鬚、玉米桿是什麼?他們無從知曉──台灣百大青農,王姿怡
圖取自華音山莊臉書,務農的下一代孩子不怕蟲。大蟲同時代表著旺盛的生命。本女主手上拿著鋤頭,務農不分男女!

圖取自華音山莊臉書,務農的下一代孩子不怕蟲。大蟲同時代表著旺盛的生命。本女主手上拿著鋤頭,務農不分男女!



關於食農教育你所該認知的事


  • 讓一個孩子瞭解土地生態的基礎運作,影響可達百年,孩子既能影響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影響下一代,具深遠的意義。


  • 來自桃園的復興食農團隊帶領孩子種植、收成農作物,到市集銷售、叫賣自己收成的作物(醃漬蘿蔔、水果醋、脆瓜、泡菜、高麗菜等),讓孩子存人生第一筆畢業旅行基金。


  • 從幼兒園到國小(五歲至十歲),讓孩子以自己的雙手栽種並親自施肥、澆種,連作菜都自己來──蘿蔔煎蛋、醃脆瓜、烤地瓜,還有自己挖竹筍。特別針對孩子懼怕的食物,例如小黃瓜、茄子、秋葵等等深耕,讓孩子在生活中愛上蔬菜。


  • 結合在地農民的農場,帶著幼兒園跟國小學童(最小約三至四歲),實際進入農場參訪,讓農場主人講解竹筍、水蜜桃的採收與生長;拔完蘿蔔之後帶著孩子到附近最會製作蘿蔔糕的奶奶家,看蘿蔔糕怎麼製程,體驗自己種植自己食的成就感!


  • 從無到有的農事工程、除了染布、手工皂課程,讓孩子落實生活中和土地的連結,認識食物的原貌,同步發展友善青銀社區,就算銀髮族也一樣可以透過栽種,將蔬菜帶回家。


  • 新峰陶藝暨生態遊學中心的推廣:結合藝術,台灣陶藝、從生態中見食物原貌,真正學會永續的意義,而非口號形式的環保,活絡桃園三民社區,落實地方創生。

實施食農教育目前可能遭遇的問題:

1.課程大綱本身都是上課前預排,不能突然想要做就做,需要完整的配套並且設定一個單元以利教學,而這個前置作業需要時間。想像一下你光是要做這個東西然後大家就吵成一團跟瘋狂抱怨的情況──教育局、學校、老師、田地、種什麼?老師可能自己都怕蟲怕到快死掉了。

2.假設有一個學校本身就以這樣的課程作為教學特色,也就是有相關的農作場地,並以此作為一個招生的特色,通常也會限定在桃園以南,另有些地方根本不用教!比如你爸爸就是務農,你阿嬤就在種田,這種南部的小孩從小接觸所以不陌生,但台北的孩子沒有這些田地,無法去規劃這樣的行程,光是種個花不要太快死,態度就算積極。

3.父母想得很簡單,但是父母對於食農概念、環保知識一知半解,所以也只能想想然後留下殘念,很多事情並不是用錢能解決,比如台北市的垃圾袋要購買,雖然一開始袋子要用錢所以垃圾量減少,但鮮少在課程中落實為什麼要去做環保教育,或是禁止一些危害的物質,所以小孩所有東西還是丟垃圾桶,雖然愛護地球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比如省水、環保杯,但這些都是口號。你如果知道一顆電池丟進海中的汙染會發生什麼、塑膠粒子的危害、洗衣服以柔洗模式塑膠微粒釋出的量......對於海洋的污染問題嚴重,你才可能去教孩子,但大人決定裝聾作啞,畢竟這最簡單。


我深信只要把環保教育落實,相關議題都可以提升,因為土地跟污染有極大的關係,雖然青農實施自然農法,但如果隔壁的還是噴農藥那只能說你那片土地毒比較少,不可能無毒,但與其去做食農,上節目推廣,那也都是一時激情。民眾今感性,明天就會忘卻,他們沒空理解有機背後的意義。王姿怡提過,如果不是他的小孩會踏在這片地上,她也不會那麼用心,換句話說──如果你明天就要死了你就會想盡辦法排毒,專注食農議題。

(雖然極可能民眾後來可能決定買保健品跟能量水。)


結論:

個人認為,台灣食農教育的推廣還有地區性,所以在北部地區的民眾可以支持本土的農業,另外能做的就是關注相關議題,這些事等我們有一天因為身體全部壞掉就會放進去基礎課程,所以先了解無妨。另依現行狀況補充:食農教育編排進入國小以下施行較容易。


復興食農臉書,孩子手作

復興食農臉書,孩子手作

復興食農臉書,作品牆

復興食農臉書,作品牆

復興食農臉書,農活

復興食農臉書,農活

復興食農臉書,療癒小盆栽

復興食農臉書,療癒小盆栽

復興食農臉書,銀髮族與盆栽

復興食農臉書,銀髮族與盆栽




本文依復興食農青松基地106迄今,耕耘食農教育經驗所彙整。關於結論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訪問國中教學經驗的老師所歸納,提供讀者一個視角思考,並非絕對。


復興食農青松基地
03-3825269(歡迎預約參訪)
桃園市復興區三民里基國派路107號。


本文致敬所有為台灣土地默默耕耘的人。

歡迎轉載,愛怎麼轉就怎麼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英華-avatar-img
2024/07/04
帳號不存在,可再加一種付費方案嗎?有一種一次購買方案,像格友宇牛那種設計。我比較不喜有下次待付款項。
帳號不存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04
設定太煩了,我搞半天還是錯的,如果英華本身有喜歡的話可以去我網誌免費看。這邊討論區和購買者有大量討論文章的事,你可能沒興趣。因為購買者跟我到現在都還在投稿,還有一個正寫一本書。很多東西我會編過精簡才放,但如果你不介意就去看一版的,沒有編輯過的原版,只是無法留言。https://nam-139877.blogspot.com/  沒關係也不用付錢。謝謝一直支持,那邊就是近年寫的詩,還有最近的寫作計畫的文體,另外有跟朋友合作的一些寫作計畫,我盡量做紀錄。那邊比這邊的版面好看很多,我特別整理過,你也不要花錢,希望你看得開心。
張不通-avatar-img
2024/03/07
發生什麼事,第一張照片女孩的手也變得太大了吧!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4/02/26
我會用力轉! 很喜歡這篇的資訊~
帳號不存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6
小步隨安 謝謝隨安!
avatar-img
他不在了
47會員
229內容數
雜文與作品。
他不在了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https://www.instagram.com/p/COy-7SqAbyQ/ 蜜果果露天部屋
Thumbnail
2025/04/29
https://www.instagram.com/p/COy-7SqAbyQ/ 蜜果果露天部屋
Thumbnail
2025/04/27
鏡湖之上,海藻漂浮
Thumbnail
2025/04/27
鏡湖之上,海藻漂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童言童語,每個孩子思想不同,反應不同。
Thumbnail
童言童語,每個孩子思想不同,反應不同。
Thumbnail
童書,小康軒,適合3歲以上,是玉米的在菜園裡玩遊戲繪本(單本),整體評分:★★★☆☆
Thumbnail
童書,小康軒,適合3歲以上,是玉米的在菜園裡玩遊戲繪本(單本),整體評分:★★★☆☆
Thumbnail
媽媽:「寶貝,這是什麼?」       兒子:「玉米!」       媽媽:「這是茄子。寶貝,那是什麼?」母親笑著問。       兒子:「玉米!」       媽媽:「那是陽傘。寶貝,鞦韆旁邊的是什麼?」媽媽溫柔地問。       兒子:「玉米。」      
Thumbnail
媽媽:「寶貝,這是什麼?」       兒子:「玉米!」       媽媽:「這是茄子。寶貝,那是什麼?」母親笑著問。       兒子:「玉米!」       媽媽:「那是陽傘。寶貝,鞦韆旁邊的是什麼?」媽媽溫柔地問。       兒子:「玉米。」      
Thumbnail
因為孩子們想要和同學一起煮綠豆湯來喝, 而發起了種綠豆、幫綠豆增值的活動, 也讓我們一起接觸到了作物的生長階段,以及圖文紀錄的過程。 孩子會依據種下後過了幾天,以及成長的公分數去做紀錄, 這時老師發現了有些孩子會寫出「鏡像」的文字, 這在學齡前期是一個奇妙的現象, 有時還是會
Thumbnail
因為孩子們想要和同學一起煮綠豆湯來喝, 而發起了種綠豆、幫綠豆增值的活動, 也讓我們一起接觸到了作物的生長階段,以及圖文紀錄的過程。 孩子會依據種下後過了幾天,以及成長的公分數去做紀錄, 這時老師發現了有些孩子會寫出「鏡像」的文字, 這在學齡前期是一個奇妙的現象, 有時還是會
Thumbnail
早會結束後真的很多很好玩的,老師想到孩子們的種植、趕懶蟲活動, 詢問孩子們要不要一起玩種蘿蔔,體驗快速成長的遊戲? 孩子們有的好開心,舉手想要分享, 於是…老師開始講解規則,孩子們專注的眼神,看得出來「他們想玩!」 老師:等一下同樣號碼的小朋友我們牽手成一組唷!    (點號碼練習
Thumbnail
早會結束後真的很多很好玩的,老師想到孩子們的種植、趕懶蟲活動, 詢問孩子們要不要一起玩種蘿蔔,體驗快速成長的遊戲? 孩子們有的好開心,舉手想要分享, 於是…老師開始講解規則,孩子們專注的眼神,看得出來「他們想玩!」 老師:等一下同樣號碼的小朋友我們牽手成一組唷!    (點號碼練習
Thumbnail
我個人是很喜歡這樣的故事,也很想推薦給各位小朋友與家長,讓我們從優質故事中,為我們下一代形塑出共融共好的社會。 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知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
Thumbnail
我個人是很喜歡這樣的故事,也很想推薦給各位小朋友與家長,讓我們從優質故事中,為我們下一代形塑出共融共好的社會。 在這裡,不是要為大人物作傳,而是為小人物寫精神,為尋常工作找價值,希望透過作者的筆,傳達出不同崗位上的人樂天知命,認真積極的生活智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