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米飯吃不乾淨的那些詛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報名以工換宿後進行了一次通話討論,說明工作內容、換宿提供的環境設備等等。芳儀在對話中詢問我體力如何?我的回答是:就一般般吧。

我想未來的回答應該更加精確地修改為:就是一般沒在運動的都市人那樣吧。上回爬抹茶山被小一生和小五生海放時,我就應該認清現實,不須等到這星期的勞動後遺症發作。

身體的各個部位輪流疼痛著,背部肌群、二三頭肌、腰、手指關節、指尖、肩頸,對應到挖溝、除草、補田埂、搬秧盤、協助插秧。使用現代工具卻唉唉叫,在太陽底下曬十分鐘得休息十五分鐘。我越來越無法想像,過去的人類究竟是如何從事農耕這件事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5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放牧週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庭怡的沙龍
17會員
53內容數
什麼都可能出現,我自己也不曉得
張庭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小時候聽阿嬤講古的時候,總覺得人能夠確切記得什麼事情是發生在哪一年很不可思議,還沒活到她一半的歲數,突然發現自己也自動習得這個技能。
Thumbnail
2025/02/28
小時候聽阿嬤講古的時候,總覺得人能夠確切記得什麼事情是發生在哪一年很不可思議,還沒活到她一半的歲數,突然發現自己也自動習得這個技能。
Thumbnail
2025/02/12
還在台南讀大學時也曾起心動念去國際書展看看,想看看出版社們要如何展示自家產品、作家們在各個角落侃侃而談、大家手上都抱著什麼書?但沒有親友可以借住的台北實在太貴又太遠了,直到主題國是韓國的2021年決定要衝一波,結果書展直接因疫情停辦,後來去了金門工作後更不曾想起書展這回事。
Thumbnail
2025/02/12
還在台南讀大學時也曾起心動念去國際書展看看,想看看出版社們要如何展示自家產品、作家們在各個角落侃侃而談、大家手上都抱著什麼書?但沒有親友可以借住的台北實在太貴又太遠了,直到主題國是韓國的2021年決定要衝一波,結果書展直接因疫情停辦,後來去了金門工作後更不曾想起書展這回事。
Thumbnail
2025/02/02
我是個很愛做計劃、但幾乎不會做到的ENFJ廢人,這幾年的年度目標我有放在notion,達成度分別是2023年為3/12、2024年為2/7(這樣看來達成率好像有變高XD)。這次我學乖了,目標這種東西不用在一年的一開始就說死,留幾個空白也不代表沒事做,今年剛好搬家換工作,還有很多未知領域即將展開。
Thumbnail
2025/02/02
我是個很愛做計劃、但幾乎不會做到的ENFJ廢人,這幾年的年度目標我有放在notion,達成度分別是2023年為3/12、2024年為2/7(這樣看來達成率好像有變高XD)。這次我學乖了,目標這種東西不用在一年的一開始就說死,留幾個空白也不代表沒事做,今年剛好搬家換工作,還有很多未知領域即將展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小孩年紀漸長,她們對澱粉的需求也漸漸的減少,往往一頓晚餐後,還剩下了半鍋的白飯,就算可以拿來做炒飯,但總有吃膩的時候,只好想個辦法換花樣,做法很簡單,就用家裡的東西拼拼湊湊就能完成,也解決了剩菜剩飯沒人吃的困擾。(媽媽不想當廚餘桶) 材料 白飯
Thumbnail
隨著小孩年紀漸長,她們對澱粉的需求也漸漸的減少,往往一頓晚餐後,還剩下了半鍋的白飯,就算可以拿來做炒飯,但總有吃膩的時候,只好想個辦法換花樣,做法很簡單,就用家裡的東西拼拼湊湊就能完成,也解決了剩菜剩飯沒人吃的困擾。(媽媽不想當廚餘桶) 材料 白飯
Thumbnail
從小吃遍各式米食料理。被炒得金黃的炒飯;被燜煮得軟爛的稀飯;被燉煮得綿密的燉飯......等。每一口是都如此美味,但我最愛的依舊是那主角--白米飯。 剛煮好的白米在打開鍋蓋之後,隱藏在一場香氣的濃霧當中,我在大霧裡尋找,十足的熱氣使人迷了路,但霧一散開,寶藏便會出現。粒粒飽滿的米粒,像極了初
Thumbnail
從小吃遍各式米食料理。被炒得金黃的炒飯;被燜煮得軟爛的稀飯;被燉煮得綿密的燉飯......等。每一口是都如此美味,但我最愛的依舊是那主角--白米飯。 剛煮好的白米在打開鍋蓋之後,隱藏在一場香氣的濃霧當中,我在大霧裡尋找,十足的熱氣使人迷了路,但霧一散開,寶藏便會出現。粒粒飽滿的米粒,像極了初
Thumbnail
下班後和好友相約聚餐,選在台北車站最方便了 選擇日式定食,也最符合大眾口味,幾乎都能找到喜歡吃的菜色 這次來和民手做廚房,打算點和牛套餐好好犒賞自己 一看菜單讓人驚呼 價格幾乎沒什麼變動,和疫情前差不多 在萬物皆漲的時代,能找到這樣的餐廳真不容易!
Thumbnail
下班後和好友相約聚餐,選在台北車站最方便了 選擇日式定食,也最符合大眾口味,幾乎都能找到喜歡吃的菜色 這次來和民手做廚房,打算點和牛套餐好好犒賞自己 一看菜單讓人驚呼 價格幾乎沒什麼變動,和疫情前差不多 在萬物皆漲的時代,能找到這樣的餐廳真不容易!
Thumbnail
早期人家,為了養家養孩子,有錢賺就好,比較不會去思考工作內容符不符合善良和慈悲。加上民風閉塞,資訊也不流通,除了佛寺廟宇的師父講經說法順勢帶入因果觀念之外,並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罪又造惡。 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這就是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如果放
Thumbnail
早期人家,為了養家養孩子,有錢賺就好,比較不會去思考工作內容符不符合善良和慈悲。加上民風閉塞,資訊也不流通,除了佛寺廟宇的師父講經說法順勢帶入因果觀念之外,並沒有其他管道可以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造罪又造惡。 吃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這就是因果循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不過如果放
Thumbnail
我從小便有挑食的壞毛病,只要餐桌出現不喜愛的食物,二話不說立刻驅逐出境。就算鳥嘴雷公拿槌子盯著我,怎麼威脅利誘就是不張口。若遇到幾樣菜沒一道喜歡的,寧可忍著五臟廟抗議,頭也不甩全打入冷宮。 《憫農詩》背得朗朗上口,但除了心裡覺得虧欠辛勤的農人,我還是無法妥協。對於食物,我是獨斷乖僻的君王,誰得寵誰
Thumbnail
我從小便有挑食的壞毛病,只要餐桌出現不喜愛的食物,二話不說立刻驅逐出境。就算鳥嘴雷公拿槌子盯著我,怎麼威脅利誘就是不張口。若遇到幾樣菜沒一道喜歡的,寧可忍著五臟廟抗議,頭也不甩全打入冷宮。 《憫農詩》背得朗朗上口,但除了心裡覺得虧欠辛勤的農人,我還是無法妥協。對於食物,我是獨斷乖僻的君王,誰得寵誰
Thumbnail
稻穗要去糠才能吃,去糠的過程也是磨,磨一遍得糙米,想要吃到潔白細緻的白米,就得再一道「砂輪」手續將糙米表層磨削掉。碾米的過程就像每一個人的命運,都要經過磨礪才會圓潤光滑。 有的人不堪苦來磨,命運就止在糙米階段,且戰且走,吃苦當作吃補,可是苦沒有出口,沒有見苦知福、做中覺的機會。也有一些人認份,
Thumbnail
稻穗要去糠才能吃,去糠的過程也是磨,磨一遍得糙米,想要吃到潔白細緻的白米,就得再一道「砂輪」手續將糙米表層磨削掉。碾米的過程就像每一個人的命運,都要經過磨礪才會圓潤光滑。 有的人不堪苦來磨,命運就止在糙米階段,且戰且走,吃苦當作吃補,可是苦沒有出口,沒有見苦知福、做中覺的機會。也有一些人認份,
Thumbnail
每到3月就是插秧的日子,雖然有很多次經驗了但下到田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怪怪,腳底超癢(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踩💩感??)但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涼快! 今天覺得比以往都累,因為剛好安排到水多土少的區域,所以要一直補土才不會讓秧苗滅頂💦 後來發現先在秧苗上面捏一坨土再放會更有效! 也學到了一些插秧的小知
Thumbnail
每到3月就是插秧的日子,雖然有很多次經驗了但下到田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怪怪,腳底超癢(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踩💩感??)但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涼快! 今天覺得比以往都累,因為剛好安排到水多土少的區域,所以要一直補土才不會讓秧苗滅頂💦 後來發現先在秧苗上面捏一坨土再放會更有效! 也學到了一些插秧的小知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插秧體驗。為了理解每一粒米都是得來不易,我們都會體驗人工插秧的辛苦。一次次下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也不會對泥巴反感了。 這次老師特別介紹了秧苗的種植。每次收割時,農夫都會保留一些稻子,將其浸泡在水中,稻子便會發芽,再種植到專門的水田,一段時間後就能用了,當然現在都已經自動化了。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插秧體驗。為了理解每一粒米都是得來不易,我們都會體驗人工插秧的辛苦。一次次下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也不會對泥巴反感了。 這次老師特別介紹了秧苗的種植。每次收割時,農夫都會保留一些稻子,將其浸泡在水中,稻子便會發芽,再種植到專門的水田,一段時間後就能用了,當然現在都已經自動化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