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是,「戀愛是某種程度的自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種說法是「戀愛是某種程度的自戀」。


我們會找到一個與我們相似度很高的人,

又或者是我們渴望成為的某種人,

可能是興趣,可能是長相,也可能是思考方式等等。



他可能也有著還算豐厚的嘴唇;

他可能也喜歡探討人生哲理;

他可能也喜歡說看似無用卻有理的幹話,



某些相似都會對我們產生極大的吸引力,

讓我們對他產生好感,

進而瘋狂愛上他,願意為他付出一切,1付出越多,越覺自己深愛對方到無法自拔。



你以為自己很愛很愛他,

其實,你很愛的那個人只是自己的影子/替身


我們最愛的一直都是自己。



不論是因缺愛而瘋狂依附、迷戀對方的,又或是因安全感匱乏而展現的過度控制欲或佔有慾,


這些愛,都是自己為了讓自己獲得安全感、能更舒心地活下去,因而產生的依戀、愛戀(或是扭曲的愛)。



想反駁嗎?


我們來反向思考一下,



如何證明人類不自戀?


找一個你一開始非常討厭的人,試著愛上他。


愛上之後,你會發現,


你…最後愛的,

還是他所擁有的自己喜歡的特質





可能起初,你討厭某人不顧表面和平的吹毛求疵,後來卻發現,他觀察入微、見微知著的細心正是你所夢寐以求的,反而一轉先前的厭惡,對他產生更多的好感。



而且這種2「一開始看不順眼後來卻愛上的」

通常都比「一開始就有好感」的愛

持續得更長久…



所以諸多情感類的文章或影片所說的:

先愛自己,與自己談戀愛,


就愈發有跡可循了。





註一「付出越多,越覺自己更深愛對方。」,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認知協調。就算起初沒有如此深愛,但人的行為與認知會趨於一致,隨著對對方付出越多的時間與精力,自己會愈發覺得離開不了對方,而產生一種「我愛你愛到無法自拔」的(錯)覺。



註二預期心理套用於「對人的印象」,以公眾人物為例,當一個人長期塑造出正面形象,讓人覺得他是個品行端正的好人,之後他若是做了引發爭議的事情,通常輿論對他的評判會從天堂直接打入地獄,行大力譴責;

但若是一個人原本的形象就是放肆不羈,之後引發了一些爭議事件,反倒不會受到「預期好人」般的大力抨擊,因為「他本來就是如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珥東圓子的方格子
20會員
18內容數
歡迎來到斜槓文案師的諧教,別人都槓上開花了,我還在方格子抬槓。 這裡會用諧音、詼諧的方式說著一些看似無用卻有理的幹話,幹什麼話,是哲學話。 可能偶爾會放鴿子(欸沒有啦)
2024/07/13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2024/07/13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2024/06/28
看完高瑞希於今日(6/28)發布的《無條件的自愛,才會成就大愛》,我想起了過往不容批評的我,還有最近不懂為何有人會情緒性地卯起來封鎖自己看不慣的人事物,也一併有了解答。 這兩者看似無關,其實都是創傷後的自我防衛,即使對方並非針對性地攻擊自己。 過往容不得被批評的我,最嚴重的時期大概是在四、五
Thumbnail
2024/06/28
看完高瑞希於今日(6/28)發布的《無條件的自愛,才會成就大愛》,我想起了過往不容批評的我,還有最近不懂為何有人會情緒性地卯起來封鎖自己看不慣的人事物,也一併有了解答。 這兩者看似無關,其實都是創傷後的自我防衛,即使對方並非針對性地攻擊自己。 過往容不得被批評的我,最嚴重的時期大概是在四、五
Thumbnail
2024/04/12
看著最近幾位公眾人物引發的事件,不論是吳卓源、黃子佼,抑或是統神張嘉航,我決定完成這篇延宕已久的文。 媒體造神 之前看過一部「造神影片」,說的是如何用影片「塑造」一位政治網紅。 影片很吸引人,影片可以說故事,但觀看者卻難以單憑一部影片來分辨故事的真實性。 透過各種不同角度
Thumbnail
2024/04/12
看著最近幾位公眾人物引發的事件,不論是吳卓源、黃子佼,抑或是統神張嘉航,我決定完成這篇延宕已久的文。 媒體造神 之前看過一部「造神影片」,說的是如何用影片「塑造」一位政治網紅。 影片很吸引人,影片可以說故事,但觀看者卻難以單憑一部影片來分辨故事的真實性。 透過各種不同角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當你愛一個人時往往以為自己很了解對方,但很多時那了解只是腦中的想像,並不是真正的了解,相處久了就才發現對方跟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有時是自己或對方為自己畫了一個圈,根本不想走出那個圈子以外讓對方去了解自己。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當你愛一個人時往往以為自己很了解對方,但很多時那了解只是腦中的想像,並不是真正的了解,相處久了就才發現對方跟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有時是自己或對方為自己畫了一個圈,根本不想走出那個圈子以外讓對方去了解自己。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會愛上對方的狀態,不外乎這兩種, 1.一見鍾情的人 2.日久生情的人 這是很常用的名詞,每個人對於其定義不同,也沒有特別想去定義這兩句話涵蓋範圍。 後來理解也有一種人,會在初次見面時,就將對方分類到"可交往"與"不可交往"的範圍裡。 簡單來說有好感、不排斥,實際上還是要相處才知...
Thumbnail
會愛上對方的狀態,不外乎這兩種, 1.一見鍾情的人 2.日久生情的人 這是很常用的名詞,每個人對於其定義不同,也沒有特別想去定義這兩句話涵蓋範圍。 後來理解也有一種人,會在初次見面時,就將對方分類到"可交往"與"不可交往"的範圍裡。 簡單來說有好感、不排斥,實際上還是要相處才知...
Thumbnail
2018/8/10 我發現我喜歡上的也許就是戀愛本身吧, 那不一定是學姊才可以,那是不是不論是誰都可以呢? 喜歡是既理性又感性的事, 我常常思索著喜歡是怎麼一回事,也看了很多書籍,聽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說法, 我找到了一個能合理解釋的說法:喜歡一個人就是一種信賴,相信那個人會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Thumbnail
2018/8/10 我發現我喜歡上的也許就是戀愛本身吧, 那不一定是學姊才可以,那是不是不論是誰都可以呢? 喜歡是既理性又感性的事, 我常常思索著喜歡是怎麼一回事,也看了很多書籍,聽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說法, 我找到了一個能合理解釋的說法:喜歡一個人就是一種信賴,相信那個人會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Thumbnail
我常成為慾望投射的對象,而不是一個自主健全的靈魂。但我期待的是兩個靈魂之間的相知相惜。 人類常妄以為扮演了有魅力的男人與女人,就得以獲得關係,進而獲得愛。或妄以為男女之間的情慾就只是單純的情慾,而不包括人的自我與生命。
Thumbnail
我常成為慾望投射的對象,而不是一個自主健全的靈魂。但我期待的是兩個靈魂之間的相知相惜。 人類常妄以為扮演了有魅力的男人與女人,就得以獲得關係,進而獲得愛。或妄以為男女之間的情慾就只是單純的情慾,而不包括人的自我與生命。
Thumbnail
(本篇文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上篇提到,戀愛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身心舒暢,在這個前提之下,有幾個階段需要先釐清。 1、成為自己欣賞的模樣,擴大選擇權 看看自己是不是自己都會想戀愛、追求的人?這很重要。 如果連自己都不想追求、跟這個人在一起,
Thumbnail
(本篇文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上篇提到,戀愛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身心舒暢,在這個前提之下,有幾個階段需要先釐清。 1、成為自己欣賞的模樣,擴大選擇權 看看自己是不是自己都會想戀愛、追求的人?這很重要。 如果連自己都不想追求、跟這個人在一起,
Thumbnail
2018/8/10 我發現我喜歡上的也許就是戀愛本身吧, 那不一定是學姊才可以,那是不是不論是誰都可以呢? 喜歡是既理性又感性的事, 我常常思索著喜歡是怎麼一回事,也看了很多書籍,聽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說法, 我找到了一個能合理解釋的說法:喜歡一個人就是一種信賴,相信那個人會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Thumbnail
2018/8/10 我發現我喜歡上的也許就是戀愛本身吧, 那不一定是學姊才可以,那是不是不論是誰都可以呢? 喜歡是既理性又感性的事, 我常常思索著喜歡是怎麼一回事,也看了很多書籍,聽了很多不同版本的說法, 我找到了一個能合理解釋的說法:喜歡一個人就是一種信賴,相信那個人會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Thumbnail
男生會對自己過去的戀情跟家庭狀況想進一步的了解,某程度來說應該有想多認識對方的慾望,但...不用急著馬上陷入戀愛,而是....
Thumbnail
男生會對自己過去的戀情跟家庭狀況想進一步的了解,某程度來說應該有想多認識對方的慾望,但...不用急著馬上陷入戀愛,而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