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鴨間稻

2024/02/2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作者|彭卉汝

編輯|楊采縈

鴨稻共生是種古老的耕作放式,農民透過放養鴨群至稻苗間,讓鴨子們啄食福壽螺、負泥蟲等害蟲,達到不需使用農藥,就可去除害蟲的功效;而鴨子踩踏的動作和翻土也能促進稻作成長和抑制雜草蔓延,鴨子們的排泄物也可當作天然肥料來使土壤的肥沃度提高,不但具體的展現自然農法的樣貌,也實現了永續經營和維持生產力的目標!

raw-image


在過去,曾有一戶養鴨人家利用鴨間稻的模式進行的大規模農業生產經典例子,他們帶著鴨子穿梭在各畝田裡,協助不同的農夫解決害蟲的襲擊和土壤肥沃度不足的問題,可後來隨著農藥的問世,這種天然的方法便被農民漸漸遺忘......。

raw-image


可外來種-福壽螺的大舉入侵和健康和環保意識的提升,讓農民們又重新想起鴨子的好,讓本來快要失傳的技術,再度復甦。就現實層面來說,鴨稻共生成功的比率其實是相當低的,農夫必須對鴨子的習性和稻子的特性具有一定的了解度,這樣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才可游刃有餘的去面對許多未知的突發狀況。


在台南的芳榮碾米廠推動鴨間稻已長達13年的時間,其行銷總監並身兼稻米推廣促進會總幹事的張美雪女士曾表示:「常接到學校、機關團體或個人的詢問預約,希望到鴨間稻田參觀,了解鴨間稻田生態。」張美雪指出,據他所知目前國內只有芳榮稻米專區有大面積稻鴨共生田,而芳榮碾米廠今年放養的鴨總計共400隻;從插秧開始放養,收成後等到吃完稻田內遺留的稻穗時,鴨才會全數移走,可以說鴨子在稻田工作期間大約六個月。在稻子結穗前,每天仍可見到鴨子在田間辛勤地工作,而疫情期間,也可以到鴨間稻田走走;張美雪表示,除了看可愛的鴨子,也是很好的生態教育之旅。

raw-image


雖說在放養的過程中秧苗生長速度遠不及鴨子的成長速度,導致許多稻苗會被當成食物吃掉,雖然產量損失不少,但張美雪女士可以認為這種採用有機種植的歷程,相當難得。而這種永續發展的精神,也是面臨全球暖化所帶來極端氣候的人們,最最需要的!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QeE8Kb

https://reurl.cc/lgy3Kl

https://reurl.cc/j3ybKL

https://reurl.cc/M4jnEX



歡迎大家於留言區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每週一19:30準時更新✨

別忘了到我們的主頁查看更多文章😍

臉書、IG、方格子🔍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高中生循環經濟 #鴨間稻 #芳榮碾米廠 #永續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