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庸小說】父親的歸鄉路(0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父親的歸鄉路,我走了兩萬兩千三百九十日,合計是61年3個月又17天。我直到我看見 父親家鄉那宅破落剝離的土角厝時,我才深深覺得 我帶著 父親的靈父親的魂回到家鄉了。

  我似乎蠻幸運的,至少,我不必像美國黑人作家亞歷克斯.哈里經過12年的考察研究和尋根探源後才溯源非洲尋找到《根》。《根》源于人類貪婪的悲劇,歐美白人對非洲黑人施行的歷史暴行,強硬地拆散家族,只為勞力的補缺安逸的享樂。

  我在高中時代觀看美國拍攝《根》的連續劇時,我只是為主角非洲莽原被逮、像豬仔般地被綑綁、無人道惡臭船艙移送、轉賣到美國南方棉花田庄、在試圖逃跑被逮後,被打得皮開肉綻,一條條血痕從黑黝黝的皮膚滲出的可怕情景,讓我難過到感動。而這段歷史恰巧映證了林肯解放黑奴政策的偉大。

  直到 父親在民國72年(西元1983年)2月10日在台北市松江路37巷6號2樓仙逝。我才猛覺醒到原來 父親也是大時代一個斷根的悲劇主角,17歲有餘瞞著兄姊收田租渡海來台,原想在台灣一圓黃金夢,衣錦還鄉,不讓家鄉人再過鄉下的苦日子。卻在【國共內戰、兩岸分治】的時代悲劇下,永遠踏不上歸鄉之途,一個孤拎拎的孩子,在一處陌生的土地掙扎、奮鬥,日日夜夜懷想著故鄉卻再也無緣踏上那一片即使窮瘠的地,再也無緣喝上一口即使混濁的水。他在離鄉的當時從未想過當他在泉州踏上駛往台灣的舢舨船時,他已經自己割斷與自己家鄉的躋帶,從此天地各一方。

  看著 父親入殮,他的鄉愁成了我陌生的鄉愁,我如何去認同一個我從未曾知的故鄉, 父親他是如何懷著恨意與遺憾辭世。我這才認同我跟 父親血緣上所遺傳來的鄉愁,原來,我從出生那一天開始,在冥默中已經踏上 父親的歸鄉路,一條我未曾覺醒到的歸鄉路,漫長而遙遠,只為償 父親的恨意與遺憾。

avatar-img
6會員
51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培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之一 走過浪拓俠少的江湖 尋覓凡塵倚笑的紅顏 綺麗的少年夢幻 未曾有過的歡愉 心已漸闌珊 恣憑伊世間情緣浮沉 今秋一場雨 笑談世事浮雲 紅塵三十年 方將我心來予   之二 驛站約盟 一襲翠衫染醉梅安 小館歡言 盡把那風雨帶去 伴伊行 走過紅塵嚷嚷喧嘩 別伊行 愁愴恨夜早已迷濛
在深遽的眼眸中 妳解讀我的孤獨 盈耳喃喃的醉語 妳撫慰我的寂寞 從無端的世間走過喧喧嚷嚷的紅塵 多少風雨的狂飆皆因妳而趨於平靜 學庸 81.10.01 作品號03-0128-03
□ 曾是城市沉思中的塵世 披往昔前程不堪的歷路 你從風塵中走來 □ 人生路步步險著 當當心一步錯踏 □ 看開生命的我執  任世宇擺渡 在狂妄在生命旅路 任風起雲湧   學庸81.09.19
一條長路要走多遠 才會到達盡頭 盡頭處還會有路嗎 在命運的黑夜與白晝 起伏著生生滅滅 因法緣生 因法緣滅 生生滅滅 在命運的長路直到盡頭 盡頭處還會有路嗎 是否 也是一條生生滅滅無盡頭的長路 學庸81.08.13
雲破曉月明 悟覺秋風清 我本無心 我本無我 我本無非大自在 縱將無亙古永恆 我已無意再走這輪迴 學庸81.08.11
之一 走過浪拓俠少的江湖 尋覓凡塵倚笑的紅顏 綺麗的少年夢幻 未曾有過的歡愉 心已漸闌珊 恣憑伊世間情緣浮沉 今秋一場雨 笑談世事浮雲 紅塵三十年 方將我心來予   之二 驛站約盟 一襲翠衫染醉梅安 小館歡言 盡把那風雨帶去 伴伊行 走過紅塵嚷嚷喧嘩 別伊行 愁愴恨夜早已迷濛
在深遽的眼眸中 妳解讀我的孤獨 盈耳喃喃的醉語 妳撫慰我的寂寞 從無端的世間走過喧喧嚷嚷的紅塵 多少風雨的狂飆皆因妳而趨於平靜 學庸 81.10.01 作品號03-0128-03
□ 曾是城市沉思中的塵世 披往昔前程不堪的歷路 你從風塵中走來 □ 人生路步步險著 當當心一步錯踏 □ 看開生命的我執  任世宇擺渡 在狂妄在生命旅路 任風起雲湧   學庸81.09.19
一條長路要走多遠 才會到達盡頭 盡頭處還會有路嗎 在命運的黑夜與白晝 起伏著生生滅滅 因法緣生 因法緣滅 生生滅滅 在命運的長路直到盡頭 盡頭處還會有路嗎 是否 也是一條生生滅滅無盡頭的長路 學庸81.08.13
雲破曉月明 悟覺秋風清 我本無心 我本無我 我本無非大自在 縱將無亙古永恆 我已無意再走這輪迴 學庸81.08.11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買酒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旅行商人想起父親說過的地球和根源。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久未回家的家柱,似乎拼命地用眼睛四處望著,感覺像是在找什麼,兒子見父親的的狀態,問: "阿爸,你在找什麼?我幫你找..." "你阿嬤人呢?她不知道我回來了嗎?" 兒子聽得莫名其妙,祖母過世許久,便回:" 阿爸,阿嬤已經不在了...." 家柱聽到兒子這麼說,那神情...好像又突然明白了什麼,
Thumbnail
  父親第二次從泉州港出航後【雙帆起伏黑水溝 斗轉星移睏貨艙 梧棲是我登台地 未知前途心茫茫】。這次承蒙祖上庇佑,終於讓父親順利抵達台灣。父親的登陸地是梧棲港,記得父親常常嘴唸著當年他上岸的第一句話是;「吾棲在此。」(由於父親沒多作解,母親有作番解釋說父親當時是說「吾妻在此」,我以為父親的國文造詣當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七   1945年9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父親17歲,甫從培元中學畢業。要知我父親之所以會心高氣傲昂然彷若不可一世,是有他的時代背景。當時識字者稀,更何況父親來自鄉村,以民生農校學歷已是村中翹楚,更何況來到泉州進培元讀中學,試想當時的農村能有幾未如此,雖還未能進大學之門,也幾近取得門票。如
Thumbnail
六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七七事變,中日戰起,那年父親9歲。1945年8月14日昭和天皇發布終戰詔書,至此中日戰止,那年父親17歲。父親很幸運,即使在這樣的戰亂時代,窮鄉僻壤的福建丘陵山區,因無地利可圖又非重要軍事據點,反而僥倖地只有在戰事方萌的1938年5月廈門廈門一度淪陷,泉州吃緊外
Thumbnail
五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 爸爸買酒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旅行商人想起父親說過的地球和根源。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久未回家的家柱,似乎拼命地用眼睛四處望著,感覺像是在找什麼,兒子見父親的的狀態,問: "阿爸,你在找什麼?我幫你找..." "你阿嬤人呢?她不知道我回來了嗎?" 兒子聽得莫名其妙,祖母過世許久,便回:" 阿爸,阿嬤已經不在了...." 家柱聽到兒子這麼說,那神情...好像又突然明白了什麼,
Thumbnail
  父親第二次從泉州港出航後【雙帆起伏黑水溝 斗轉星移睏貨艙 梧棲是我登台地 未知前途心茫茫】。這次承蒙祖上庇佑,終於讓父親順利抵達台灣。父親的登陸地是梧棲港,記得父親常常嘴唸著當年他上岸的第一句話是;「吾棲在此。」(由於父親沒多作解,母親有作番解釋說父親當時是說「吾妻在此」,我以為父親的國文造詣當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七   1945年9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父親17歲,甫從培元中學畢業。要知我父親之所以會心高氣傲昂然彷若不可一世,是有他的時代背景。當時識字者稀,更何況父親來自鄉村,以民生農校學歷已是村中翹楚,更何況來到泉州進培元讀中學,試想當時的農村能有幾未如此,雖還未能進大學之門,也幾近取得門票。如
Thumbnail
六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七七事變,中日戰起,那年父親9歲。1945年8月14日昭和天皇發布終戰詔書,至此中日戰止,那年父親17歲。父親很幸運,即使在這樣的戰亂時代,窮鄉僻壤的福建丘陵山區,因無地利可圖又非重要軍事據點,反而僥倖地只有在戰事方萌的1938年5月廈門廈門一度淪陷,泉州吃緊外
Thumbnail
五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