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島》AI藝術品的「革命運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科技島主筆/蔡哲明

美國華盛頓法院裁定一起人工智能(AI)創作藝術作品不受版權保護案例,根據法律因無自然人輸入情況下,法官認為只有雙方合作才能獲得版權,人工智能系統無法擁有創造著作;就當AI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法規若能邁向全新定義的版權歸屬,無疑是AI藝術品的「革命運動」。

人類設定指令讓AI完成創作能稱為作者嗎?這恐怕才是著作版權的核心問題,去年有位名叫艾倫的美國人以作品《太空歌劇院》參加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競賽,在「數位操控攝像」的項目擊敗對手,抱走300美元的冠軍獎金。外界批評這幅創作是用AI作畫工具Midjourney完成,評審難以區分出自誰手。但事實上,只要保有人類思維與原創性質,相信藝術家也能與AI科技共存。

 AI界今年最大新聞是有一封由千名專家聯署,呼籲暫停大型人工智慧研究的公開信,當中包含知名科技巨頭特斯拉的執行長馬斯克,直指AI工具的絕佳學習能力將會取代個人專業,對於藝術創作而言更是首當其衝。然而,AI目前仍是需要人類作為人工智能系統的下指令者,反而可以利用AI優化藝術作品的「創作流程」。

創作者的「靈感來源」一直都是藝術品的重中之重,要在創作初期混合視覺元素的功能,進而切入創意發想的各種環節,再去配合個人以及AI的創作環境,才能真正激發創意!畢竟人的思想瞬息萬變,AI若能作為記憶庫的資料,便能在創作靈感來源上建置一套專屬「中央廚房」。

舉例來說Midjourney這套AI工具在藝術創作上已眾人皆知,它能針對藝術家的作品反覆訓練,當代的藝術家為了結合新媒體,也必須在工作當中融入科技軟體,能夠改善創作流程才是關鍵。人類難以自行演算決定工作階段,利用AI作為輔助工具,某種程度也是個人創作的「客製服務」。

AI藝術品的「革命運動」在於掌握原創讓藝術家「事半功倍」,作品背後的熱情動力才能與AI科技共存,以此優化藝術作品的「創作流程」,在創作靈感來源上建置一套專屬「中央廚房」,作為個人創作的「客製服務」。只要掌握原創性質,同時也能擁有著作版權,不必擔心AI科技取代專業,畢竟藝術家的靈感才是無價之寶。

1會員
58內容數
每日提供最新科技新知、產業動向,給前進科技業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電影《腦筋急轉彎》看情緒如何影響科技與未來|實戰篇|前導|【怪獸】你與科技的距離 EP5.2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全然避免情緒的干擾,透過理性和量化的方式來做決策?皮克斯動畫《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2015)給我們一個獨特的視角來反思這個問題。
Thumbnail
avatar
王政皓|怪獸科技公司
2023-08-11
半導體科技業的簡單了解台灣的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公司之一,其生產的晶片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中,如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等等。以下是從台積電生產的物品到最後產品的產業鏈結構:
Thumbnail
avatar
Anita(希塔療癒,人類圖,寵物溝通,塔羅,解夢)
2023-04-17
《哈佛商學院》新科技導入是幫助還是傷害士氣?輔大管院整合管理課程的其中一堂個案討論,探討銀行是否需要進行組織變革,是該為了追求成長而採用新科技還是維持著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答案從來不是簡單的二選一,組織變革與否、品牌是否要Rebranding、領導者的領導力都是很好的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抽絲剝繭吧。
Thumbnail
avatar
黃鼎詒
2022-11-05
行銷觀點|21.導入行銷科技前,品牌該做好的 3 大準備我 5月底有幸參與廣告雜誌舉辦的 2022 Media Tech 媒體科技大會,於大會上擔任主持人。兩天的議程裡,我發現講師提到的瓶頸或是失敗案例,有不少共通點。在此我將這些共通點列出,在各位讀者進行數位轉型和導入新行銷方案前,也許可以事先檢查一下,避開可能的坑。
Thumbnail
avatar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
2022-06-14
【每週一信EP.93】實際到新北平溪,全台最老村導入科技送餐的狀況如何!?這週開始與一粒麥子基金會共同啟動在新北市平溪區——全台最老村,偏鄉老人送餐計畫! 由送餐大使使用APP和長輩關心聊天後,上傳長輩的今日照片、反饋並記錄,第一線的送餐大使上傳後,即時讓第二線的社工、管理者、督導等等,都一起立即看到送餐狀態與長輩心情、需求等。
Thumbnail
avatar
銀色大門
2022-03-22
當數位科技導入旅遊產業 疫情下的爆款學(3)談轉型,是每家公司在發展到某個階段時,必會面臨到的課題,但在2020年,幾乎是所有產業「被迫」面對轉型,當大環境劇變,特別凸顯企業快速掌握市場趨勢的能力,從小型新創到大型旅行社,各有不同的轉型之道,且聽厝味旅宿、Spice Travel、五福旅遊、KKday、Tripresso娓娓道來。(more)
Thumbnail
avatar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1-01-09
【血尿極短篇】當傳產遇到區塊鏈。【真人真事改編】新科技難以導入傳產。分享小弟這近期的事件之一。 追蹤我的 Facebook 和 Medium,我將繼續分享神奇的科技及區塊鏈故事 :) Medium 會和你收費才能看文,在我的 Facebook: 杜若宇 上面的文有免費連結,看文不會被「牆」。 換了一個標題,原標題是:【真人真事改編短篇:給我理由,為什麼要區塊鏈?】
Thumbnail
avatar
RoYu Do 若宇
2019-09-21
科技島?現在、立刻從防災開始做起<p>防災不僅在於硬體的鋪設,還有軟體的建置,以及最重要的:權力整合,反應簡化,即時通報。</p>
Thumbnail
avatar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2017-07-29
導讀:《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這標題本身就說明了這本書要說的事情,意即科技怎樣改變人的行為與習慣,甚至影響到想法與文化上,更重要的一點是,很多改變不見得是跟原來所想的一樣。這幾年最有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威爾剛,從治療生理疾病變成治療「心理疾病」,這可是當初研發人員的最初想法?
Thumbnail
avatar
王立第二戰研所
200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