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11月,我發布了一篇跟著日劇讀推理小說的文章,文中提到許多國際間知名的經典推理小說作家,包含推理女王克莉絲蒂、身分跟故事一樣充滿謎團的艾勒里.昆恩、還有這次完食書單的作者:桃樂西.榭爾絲。
正如在《前男友的遺書》那篇文章中提到的,和克莉絲蒂並稱推理女王的榭爾絲並未在中文閱讀圈大紅大紫,稀缺的著作中譯本固然是主因,因此人們若是要認識這位女王,通常只能從原文書籍或者翻拍的影視作品開始,而這也是我認識榭爾絲的契機。
在《前男友的遺書》的挑戰中,出現了一部榭爾絲的代表作:Whose body?(誰的屍體),可惜在我進行挑戰的當下,台灣並沒有這部作品的翻譯,無奈之下找了原文版本來看,雖說稍微有著語言的隔閡,但榭爾絲筆下那堆到頂點的懸疑感仍然在紙上穿梭,再者就是作為偵探角色登場的彼得.溫西爵爺,聰明神秘又多金的英國紳士,有誰不愛呢?
***
自從那次讀過榭爾絲的作品之後,馬可孛羅出版的《溫西爵爺偵探事件簿》就一直在我的待讀清單之中,直到最近剛好有機會從圖書館把他帶回家,才讓我有更多機會認識榭爾絲。
在榭爾絲的作品之中,主要強調的是整體故事感的氛圍,而非單一角色的塑造。以柯南.道爾筆下的敘事為例,福爾摩斯系列主打的是主角非常人的觀察力和推理能力,讓讀者拜倒在細節之中;而克莉絲蒂創造出的白羅和瑪波則總是被奇怪的故事纏身,儘管不一定樂意但非比尋常的邏輯推理能力仍然讓他們受到身邊的人的期待。
彼得.溫西爵爺則是走完全不一樣的路線,在榭爾絲的故事之中,溫西爵爺不一定存在於劇情之中,有時只是角色們言談間提及的人物、有時只是個無奈被捲入的路人甲,因此對於溫西爵爺的描寫從來都不是榭爾絲的重點對象,重點在於整體故事性的懸疑氛圍。
剛開始讀榭爾絲的故事,會有點不知所措,時代模糊的場景描寫、從來沒聽過的人名及少許的專業術語,常常需要讀到故事的五分之一才能完全懂得自己身在什麼的環境之中,這樣的閱讀體驗雖然耗費精神力,但確實可以把懸疑感疊好疊滿、沉浸到劇情之中無法自拔。
***
閱讀短篇小說集的好處,自然就是可以體驗作者在各式各樣題目之間轉換的藝術,第二篇《袋中物的神奇恐怖事件》充滿風聲及速度感,而第五篇的《龍頭的博學歷險記》則是在童趣之中埋藏著慾望,有些滑稽又有些天真的美好。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七篇的《阿里巴巴洞窟的冒險》。故事從溫西爵爺的訃聞開頭,但讀遍各式推理小說的讀者們很清楚,既然訃聞寫得這麼直接明暸,那麼溫西爵爺絕對還活著,不然後面的篇章還要寫什麼呢?除了訃聞之外,整部作品就真的沒有溫西爵爺的身影存在,這讓我在閱讀的時候開始懷疑自己,或許在故事之中,溫西爵爺真的已經身亡了?或許之後的故事就只是回顧過往也說不定?
直到故事最後爵爺才高調現身,讓讀者發現他其實一直都在故事間徘徊,讓人不禁崇拜起溫西爵爺的隱蔽能力、以及榭爾絲不可一世的敘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