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河內健訪談:HRC技術經理談如何讓Honda重新找回競爭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2023年初,前Suzuki技術經理河內健(Ken Kawauchi)加入Honda。這項消息讓全世界的人都相當驚訝,因為就日本公司的主管人員跳槽到敵對陣營是相當不尋常的事情。


Honda在2023年經歷了他們在MotoGP史上最艱難的賽季。痛苦一年的結果就是換來他們在2024年的特許資格權,所以他們能在三天的官方雪邦冬測之前,先參加季前首測。在這次首測之後,我們跟Ken 桑進行一次一對一的訪談,聊聊過去一年的掙扎以及2024年的展望。

Q:你會如何形容在HRC的第一個賽季?

KK:雖然我是從一家日本公司跳槽到另一家日本公司,不過一切都不同,包含同事、工作模式、環境、規模,一切都不同了。有很多東西我要學習,而且我們也沒有取得好成績,所以老實說,這對我而言是相當艱難的賽季。

Q:就你擔任現場技術管理的技術經理來說,會跑這麼掙扎的原因是?

KK: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最簡單的答案。當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們的賽車不如其他車廠那樣來的有競爭力。或許我們可以用更好的方法來做事。這些結果都是許多因素的結合。

Q:我在一月份跟桑田哲宏(HRC賽事營運管理總經理)以及佐藤辰(HRC技術總監)訪談時,他們說問題在於2022年賽車的實力發揮範圍非常窄,而且沒有太多改善空間,而這在2023年賽季仍然是個問題。你對此有甚麼看法?

KK:嗯...我想我們在印度站跑出還不錯的成績(Marc Marquez在衝刺賽中拿第三,Joan Mir在正賽拿第五),在奧斯丁Alex (Rins) 還贏了比賽。在這些比賽中,我們剛好正中我們賽車的甜蜜點。但是在其他大部分的賽道,我們都跑得很掙扎,所以我知道我們賽車的發揮範圍很窄仍然是2023年賽季需要改善的問題。

Q:桑田桑說,由於賽車運作範圍很小,他們得要個別去改善一些小的區塊,從而無法審視整台賽車的平衡。

KK:我們很努力地在賽道上竭盡所能去做。但是跟去年相比,周末的賽制發生大改變,使得我們很難在周末做出大改變。

現在週六下午有衝刺賽,所以在周五下午就要衝單圈成績。而周五的早上,賽道環境不適合做各項評估。

我們不能一直用我們喜歡的前輪,因為輪胎數是有限的。我們也得用不太喜歡的輪胎,這樣在後面才有足夠的好胎供我們使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74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摩托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70會員
328內容數
收錄MotoGP深入報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摩托筆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多數人都認為應該要花上一年─但事實上Valentino Rossi在2004年1月24日跨上這台車的第一個小時就把賽車大多數問題解決了。
Pol Espargaró征戰MotoGP已有十年,他始終使用他精采,且風險極大的騎乘風格,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騎,他又是如何使用路緣石來進行循跡控制,以及下壓力的空氣力學如何改變車手熟知的一切?
他們稱Pedro Acosta是新的Marc Marquez。那麼這位天才西班牙年輕車手真正的樣貌是如何?明年升上GASGAS車隊時,他會打亂MotoGP的生態嗎?
MotoGP 特許資格更新。由於先前的特許資格的目的是協助新進車廠盡快跟上腳步。但隨著所有人步上軌道之後,車廠間的性能差距也明顯分化成歐廠與日廠,舊的特許資格條件已經不符合現況,MotoGP收集各家車廠意見,對於特許資格條件進行更新。 現在將車廠分級:以賽季車廠得分數來分級。(如圖)
Crash.net 在泰國站週四下午跟準備在本賽季結束後提前離開Repsol Honda前往Gresini的八屆世界冠軍Marc Marquez做了一次專訪。
在開始前,我得先警告你們,你不會相信接下來的內容。要嘛是認為太過誇大,要嘛認為是對車手的不公平攻擊。至少,這是我多年以來撰寫關於Marc Marquez的評論,甚至是之前,寫Valentino Rossi或Casey Stoner的評論所學到的教訓。
多數人都認為應該要花上一年─但事實上Valentino Rossi在2004年1月24日跨上這台車的第一個小時就把賽車大多數問題解決了。
Pol Espargaró征戰MotoGP已有十年,他始終使用他精采,且風險極大的騎乘風格,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騎,他又是如何使用路緣石來進行循跡控制,以及下壓力的空氣力學如何改變車手熟知的一切?
他們稱Pedro Acosta是新的Marc Marquez。那麼這位天才西班牙年輕車手真正的樣貌是如何?明年升上GASGAS車隊時,他會打亂MotoGP的生態嗎?
MotoGP 特許資格更新。由於先前的特許資格的目的是協助新進車廠盡快跟上腳步。但隨著所有人步上軌道之後,車廠間的性能差距也明顯分化成歐廠與日廠,舊的特許資格條件已經不符合現況,MotoGP收集各家車廠意見,對於特許資格條件進行更新。 現在將車廠分級:以賽季車廠得分數來分級。(如圖)
Crash.net 在泰國站週四下午跟準備在本賽季結束後提前離開Repsol Honda前往Gresini的八屆世界冠軍Marc Marquez做了一次專訪。
在開始前,我得先警告你們,你不會相信接下來的內容。要嘛是認為太過誇大,要嘛認為是對車手的不公平攻擊。至少,這是我多年以來撰寫關於Marc Marquez的評論,甚至是之前,寫Valentino Rossi或Casey Stoner的評論所學到的教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來到日本打工度假也已經一個月了,雖然工廠的生產線的這份工作已經慢慢上手,但是偶爾還是會感到有些吃力,但是工廠的阿姨們總是會耐心教導,對我們釋出了極大的耐心和善意。 在日本的這一個月當中,改了很多在台灣原本的習慣,比如:從喝手搖飲改成喝可樂、從訂外賣改成自己做便當、通勤工具從捷運改成了腳踏車及走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66 如何當個日本快樂工作人?旅日達人揭密日本職場文化feat. 專業日本商務顧問 柯誠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8HWLVukPo這期簡直是太入我心了,我相信所有在大企業打工的人都會有此體會。 因爲在大企業裏人格是不對等的,這和個人品質是沒有關係的,中、基層領導掌握了基層員工的生死。 在大企業中上班,我基本上總結了兩條法則 1、在問
在開始陳述時,我知道很多人會有自己的意見 故這邊也只是一些待在日商時所碰之真人真事,給予看法 小弟先前在某間日商,分A、B、C三大部門, 小弟入職恰巧在C部門,其他部門基本都由台灣人自行管理 只有這C部門有最初是由日本部長帶領的,但那都是舊話了 在2023年時全面改組成台灣人自行管理,
Thumbnail
很快的,人事巨變的漣漪湧到了亞洲地區。第一波,集團把日本公司合夥人的股份買下,也解除合夥人身兼的社長職務,改聘為顧問。當年併購的價碼應該是不錯,所以交易本身並沒遭遇到什麼阻力。 從這個處理的迅速果斷,足見我這位義大利大叔朋友絕對是個狠角色。和創辦人同期發跡的資深分公司負責人還不少,應該還會有其他洲
Thumbnail
【天下雜誌】Podcast 提及亞洲國家的改革與發展,包括日本放寬接受國外留學生與企業引進的政策,印度與中國的發展狀況,以及冬季注意流感疫情升溫潮。
Thumbnail
之前有分享一篇「老闆要我作進入日本市場的計劃..」的文章,今天這篇文章是要來作點更新、多加一些實際的預算數字、細節,希望對在規劃進入日本市場的人有幫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來到日本打工度假也已經一個月了,雖然工廠的生產線的這份工作已經慢慢上手,但是偶爾還是會感到有些吃力,但是工廠的阿姨們總是會耐心教導,對我們釋出了極大的耐心和善意。 在日本的這一個月當中,改了很多在台灣原本的習慣,比如:從喝手搖飲改成喝可樂、從訂外賣改成自己做便當、通勤工具從捷運改成了腳踏車及走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66 如何當個日本快樂工作人?旅日達人揭密日本職場文化feat. 專業日本商務顧問 柯誠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8HWLVukPo這期簡直是太入我心了,我相信所有在大企業打工的人都會有此體會。 因爲在大企業裏人格是不對等的,這和個人品質是沒有關係的,中、基層領導掌握了基層員工的生死。 在大企業中上班,我基本上總結了兩條法則 1、在問
在開始陳述時,我知道很多人會有自己的意見 故這邊也只是一些待在日商時所碰之真人真事,給予看法 小弟先前在某間日商,分A、B、C三大部門, 小弟入職恰巧在C部門,其他部門基本都由台灣人自行管理 只有這C部門有最初是由日本部長帶領的,但那都是舊話了 在2023年時全面改組成台灣人自行管理,
Thumbnail
很快的,人事巨變的漣漪湧到了亞洲地區。第一波,集團把日本公司合夥人的股份買下,也解除合夥人身兼的社長職務,改聘為顧問。當年併購的價碼應該是不錯,所以交易本身並沒遭遇到什麼阻力。 從這個處理的迅速果斷,足見我這位義大利大叔朋友絕對是個狠角色。和創辦人同期發跡的資深分公司負責人還不少,應該還會有其他洲
Thumbnail
【天下雜誌】Podcast 提及亞洲國家的改革與發展,包括日本放寬接受國外留學生與企業引進的政策,印度與中國的發展狀況,以及冬季注意流感疫情升溫潮。
Thumbnail
之前有分享一篇「老闆要我作進入日本市場的計劃..」的文章,今天這篇文章是要來作點更新、多加一些實際的預算數字、細節,希望對在規劃進入日本市場的人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