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致富心態》作者 Morgan Housel 的財富建議、寫作之道

2024/03/04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致富心態》作者 Morgan Housel 他如何思考財富?如何寫出暢銷書?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大家對於 Morgan Housel 比較多的印象,可能是來自他的第一本書《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我也不例外。最近他又有些討論,主要是他出了第二本書《一如既往》(Same As Ever)。

這讓我很好奇關於 Housel 的職涯經歷,如何讓他成為一位暢銷書作家?如何寫出耐人尋味的文章?他有哪些值得參考的投資、致富建議?

為了回答以上的問題,就有了這一期內容。

在《VK科技閱讀時間》開付費訂閱以前,之前的免費電子報中有一類偶爾會出現的主題,是關於內容創作的主題,比如說過去介紹過科技商業電子報 OG 級人物 Ben Thompson 的創作之道、美國科技類 Podcast《Acquired》。

但開了訂閱後幾乎沒有再寫過這類的主題,每次寫這類的主題,有個很大的原因是我想知道這些厲害的人都在想什麼、怎麼做。隔了一段時間後,也是時候來深入了解這些厲害的人都怎麼做。

從專業滑雪選手成為暢銷作家

在檯面上科技、商業或財經領域的 KOL、知名人物,大致上會有兩種類型:本業是投資人,兼職寫作者;本身是寫作者,後來成為投資者。Housel 就是屬於後者類型。

第一,本業是投資人/創業者,兼職寫作者。像是,過去介紹過的 Angelist 共同創辦人 Naval Ravikant、美國加速器 Y Combinator 的 Paul Graham、美國創投 USV 的 Fred Wilson 和 a16z 的 Marc Andreessen 等。

第二,本身是寫作者,後來成為投資者。除了 Housel 是這類型之外,有些則是電子報作者到後來成立自己的 fund。比如說,科技商業類電子報《Not Boring》的作者 Packy McCormick、《The Generalist》的 Mario Gabriele 等。

Housel 在職涯路徑上還是和 McCormick、Gabriele 其他人不是很像。Housel 的職涯初期是從「專業滑雪選手」開始的,這特別的經歷也讓他在往後的投資哲學上,有些改變。(這我們等等也會提到)

後來,他加入了一家財經投資網站《The Motley Fool》工作了 9 年的時間,他的工作就是寫財經文章,在這段時間裡他總共寫了 3200-3300 篇的文章,幾乎是平均一天寫一篇。

「我以為我會在《The Motley Fool》待一輩子,」Housel 說。2015 年,他甚至還在公司附近買房,即將迎來他們的第一個小孩。

但讓他人生走上完全不同的路徑,是來自一家創投創辦人的邀請。Collaborative Fund 是一家專注科技公司種子輪投資的創投公司。他的創辦人 Craig Shapiro 很喜歡 Housel 的寫作內容,「為什麼不來我們公司工作?而且你可以一直做你想做的事。」

第一次遞出邀請的時候是在 2015 年,但當時他沒有放在心上,想要花更多時間在家庭上。直到第二年(2016),Shapiro 不死心再問一次,最後他才答應加入。

Housel 成為 Collaborative Fund 的第四位員工,他做的事就是繼續寫作。寫得內容都與公司投資哪些公司沒有關係,而是寫他感興趣的主題:行為金融學、經濟史等。

這是我覺得 Shapiro 決策中最有趣的地方,第四位員工找來了廣義上的部落客,讓 Housel 寫他想寫的東西。

如同前面提到的 Wilson 等人,他們本身在創投領域具備一定的專業,一開始設定目標讀者不會是大眾,還是多以相關從業人員為主。Housel 也說,「他希望讓更多的人分享他的文章,讓更多人了解關於金融或創投的故事,最終提升公司的知名度。」

到了 2020 年,Housel 出了《致富心態》後,也讓更多人認識他,甚至了解 Collaborative Fund 這家創投。

raw-image

關於致富、風險與幸福的建議

Readwise 的電子報《Wiseread》蠻常會收錄 Housel 的文章推播給訂戶,也因此知道了他在 Collaborative Fund 寫了非常多的文章。

印象深刻的幾篇文章,也都是透過這樣的方式發現的,後來發現有部分收錄在他最新的著作《一如既往》中。

與其說這些是致富法則,不如說是可以適用在各領域不論工作或生活中的建議。

  • 值得追求的事都伴隨著痛苦

講到投資概念,一定都會提到複利。這類主題也在 Housel 文章中不斷出現,但有趣的是他更把重點放在「持續性」,而不是他帶來的威力有多龐大。與其問「我怎樣才能獲得最高的回報?」,想要發揮複利更該問的問題是「我能在最長一段時間內維持的最佳回報是什麼?」。

如同查理蒙格說的,「讓複利發威的首要原則是,沒必要的話,絕對不要打斷它。」

複利這類反直覺的想法很難達成,也能在《一如既往》書中找到線索:「那些凡是值得追求的東西,都伴隨著一點痛苦,訣竅是不介意它很痛。」。無論是追求長期,或是做困難事情的想法,都是某程度要犧牲短期利益,才有可能換來長期更多的報酬或價值。

沒有什麼值得追求的事是免費,或是容易的。讓我想到之前在談 Palmer Luckey 那期的後記寫到「做困難事情的好處」,他選擇了一個矽谷沒有很想要碰的題材:國防,面對的不僅是道德議題的挑戰,還有五家巨頭的把持,但他還是做出了成績,在五年內達到了 1.5 億美元的收入。

  • 想要幸福,就要降低期待

有人問 98 歲的查理蒙格:「你看起來非常快樂和滿足。你過上幸福生活的秘訣是什麼?」

他回答:「幸福生活的第一條規則是降低期望。如果你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你一輩子都會很痛苦。你要有合理的期望,並以一定程度的斯多葛主義來對待生活的結果,無論好壞。」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60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VK科技閱讀時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7.6K會員
34內容數
Hi,我是 VK~ 好奇科技發展、想看懂科技趨勢和新創的眉角。決定每週記錄下那些我感興趣、還看不懂的事。這裡會聊很多科技公司、新創,他們背後的人物與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