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母,是研究台灣南北管與峇里島甘美朗的傳統音樂系教授,現已退休。
有次她跟我提到,不論早期台灣戲班或是峇里島野台皮影戲,時常會有「打對台」的習俗。
如果哪個有錢人家做生日,會在大草皮上,面對面搭建兩個舞台,兩個戲班同時開演。
欸,「同時」喔。
這已經不是什麼講究語調聲線、肢體表情的細膩藝術,而是追求「看熱鬧」的頂尖對決:誰能吸引最多觀眾,誰就勝利。
在這種頂尖對決的壓力下,戲班的花招開始「演化」。
有的拉尖了嗓子,克服街頭嚷嚷的人潮,產生「自帶麥克風」的唱腔。
有的開始爬高搶孤,耍起特技來了,跟你比「硬實力」
有的則是一出場全員貼上蝦兵蟹將,金光閃閃,跟你比「製作規模」。
拼死拼活,就是比賽誰最會「搶眼球」。
我聽了忽然大悟:這不就現在的社群媒體嗎?
▋ 形式不斷演變,本質上都是「注意力商模」。
古代人拉尖了嗓子唱戲曲,現代人舉起了手機發短影音。
其中根本邏輯都是:「搶注意力,然後變現」。
只是,原始的「注意力商模」比較粗暴,就是個戲班子小弟弟拿著竹簍子向群眾討錢打賞。
今天創作者可以拉出一長串漏斗,業配、訂閱、數位產品、線下服務…每個階段都有變現的可能。
不過,這門「注意力經濟」,在科技演變下有件事完全不同:門檻大幅降低。
過去加入戲班子,你必須有「底子」。光是「翻跟斗」,你身邊有誰做得到?(除非你練跑酷 @盧佳伶 )
今天手機拿起來你就入行了。
▋「注意力時間變短,所以經營自媒體越來越難」是假命題。
「注意力變短」只是新工具產生後,閲聽習慣改變下的產物。
舊時代的戲班,極高的入行門檻,低效率的變現模式,觀眾基底是幾百廟口群眾,競爭者是對台的戲班。
現代的創作者,幾乎零門檻,變現管道多元,觀眾基底是千萬網路群眾,競爭者是演算法推播的其他創作者與廣告。
相比之下,我不認為有「越來越難」。
注意力變短只是科技演進下的必然,搶眼球這件事一直都很難,任何時代都是。
我沒有證據,但我猜想日治民初時期的戲班子演完,口裡大概也會抱怨一聲「觀眾注意力又變短了!」。
我甚至認為,科技演進下,搶眼球其實是「越來越容易」。
舊時代受限於科技,有很多「不得不」。不得不練腰腿,不得不現場搬演,不得不看人臉色...
現代創作者有更多工具組合,更高自由度,有太多先前爆紅案例與策略可以採用,容納各式才華。
注意力變短只是表象。縱軸的時間度變短了,橫軸的內容度卻開闊了。我是這樣理解的。
(圖為林水金老師北管曲牌抄譜)
---
💡知識滿點,幹話連篇。訂閱《書不起》電子報,每週二發信: chiukaun.subst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