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尋金色「活化石」---銀杏(Ginkgo bilob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銀杏 (Ginkgo biloba)

銀杏(Ginkgo biloba)的優雅從它的葉子開始,藏在葉脈裡。

兩條細長的葉脈,就像兩條河一樣,從葉基出發,穿過葉柄,然後不斷分叉,發散成緻密的紋理。 最終,每條葉脈都會鋪滿半個葉片。

獨特的銀杏葉

這些葉片十分特別,葉上很少有紋理會發生聯結。 以至於沒有人會認不出這是一棵銀杏。 相較於其它植物,鑑定一棵銀杏的難度就小得多。 即便是在化石記錄中,它們也很難被忽略。 更何況在過去2億年的時間裡,它一直倔強地保持著原有的模樣。

銀杏似乎有一種本領,它雖然是雌雄異株,異交繁殖,基因變異豐富,但在形態上卻很少變化,陷入一種發展靜滯的狀態。

看起來有點自相矛盾。

像這種跨越了巨大的地質時期,而形態卻沒有發生較大改變的物種,我們稱它為「活化石」。 如銀杏、水杉、蠍鱟……等。

世紀史前「活化石」

銀杏是植物學上的異類,在蘇鐵類、銀杏類、松柏類和買麻藤類,這些現存裸子植物的四大支系中,它是唯一的一個孤支。 整個銀杏綱只有現生銀杏這一種。 但在恐龍時代,銀杏家族的多元性卻也曾站上巔峰過。

如果演化是一條流經時間的長河,溯河而上,除了現生銀杏,沿途我們會最先看到約5600萬年前古近紀的鐵線蕨型銀杏;接著是約1.21億年前白堊 紀的無柄銀杏;約1.7億年前的中侏羅紀,義馬銀杏也曾在地球上欣欣向榮過。 它們都是銀杏屬的成員,相似的外觀,即便是跨越億萬年,你也能輕易把它現生銀杏掛上鉤。

如果再往前追溯,可以看到,目前公認可靠的銀杏類化石記錄存在於早二疊紀,距今約2.7億年。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沒有任何一種現存的植物有著如此深刻的史前與現代史的交織。 億萬年來,我們的星球一直在變化,而銀杏則向我們展示了其卓絕的適應能力。 它曾到達南方大陸,也曾一度挺進過北極。

但是,大約1億年前,隨著被子植物的接管地球,銀杏受到衝擊,化石開始明顯減少。

隨後的恐龍滅絕時期無疑又是創傷。 之後銀杏的演化發展更是一路式微。 最終,第四紀大冰期的來臨給了它重重一擊,北方大陸的銀杏幾乎完全覆滅。 只有在中國西南、中南部和東部一些潮濕的亞熱帶和暖溫帶森林中才有一部分倖存了下來。 這些森林成了銀杏的「避難所」。

中國的銀杏樹

銀杏也從過去的分佈甚廣,物種甚多,變成了現在僅存的一種,孤孑地生活在這些避難所中。 在未來可見的歲月裡,亦漸走向絕滅的道路。 這種形單影只,且有絕滅風險的「活化石」,我們把它叫做「孑遺植物」。

然而與許多樹木不同的是,銀杏邀天之幸,在人類的幫助下實現了復興。 它獨特的葉形和紋理功不可沒。

秋日暖陽低垂,銀杏金黃色的葉片掛滿梢頭。 它的葉柄纖長,風吹時葉片光芒閃爍,如同振翅欲飛的黃粉蝶般燦爛奪目。 寺廟裡的銀杏老而不朽,古老的枝幹長滿了鐘乳石一般的樹瘤。 這些樹瘤接觸地面後,就可以重新發芽,長成新的樹幹。

在天南地北的城市裡,同樣的金黃色鋪滿了遊人腳下不同的道路。 僅僅花了百年左右的時間,銀杏就又回到了百萬年前它曾經消失的地方。

但是,在銀杏的那些避難所裡,在浙江的天目山,在重慶的金佛山,在這些草木豐茂之地,銀杏卻越來越少。

雖然植物的盛衰自有邏輯,但現在,邏輯掌握在人類手中。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銀杏

我們把野生的銀杏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野生銀杏只存在於中國,現在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銀杏,歸根究底都是從中國,從以天目山為代表的野生族群出去的。 它們或許都出自同一個苗圃,同樣一個或幾個親本,是基因單一的人工複製品。

而對於野生的銀杏來說,它們的遺傳多樣性依然是比較高的。 雖然外觀看上去發展靜滯,但它們的基因仍不斷地進化。 它們的族群,也依然能夠有效地回應氣候的變化。

在每一個春天,銀杏的雄株都會選擇在一個乾燥溫暖的日子裡,把自己的花粉隨風散去。

而雌株也會在幼小的胚珠頂端生出一個閃閃發光的液滴,即傳粉滴。 這樣能更有助於抓住路過的花粉粒。

這些花粉粒會生出帶鞭毛的精子,這是一個古老的標誌,在種子植物中只有銀杏和蘇鐵的精子具有鞭毛。

這些螺旋排列的鞭毛精力充沛地擺動著游向卵細胞,看起來充滿活力。

你們也喜歡這樣獨一無二的銀杏嗎?在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吧!


追蹤及訂閱出版專題 【植物分享平台】,分享獨特罕見的植物品種, 讓我們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吧!訂閱Premium 每月方案(NT$50)

追蹤及訂閱出版專題【奇趣塊根植物養植全集】,收錄人氣塊根植物品種。僅針對愛好塊根植物的朋友。一次購買NT$300, 永久閱讀!

Blog網站連結 【JYY植物分享平台

社交平台 【FB】【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3/08
喜歡這次講銀杏的故事,有深度又有溫度,謝謝林佑分享。❤️
林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8
陽台觀察者 感謝支持!
avatar-img
林佑的沙龍
87會員
409內容數
JYY seeds shop主要發布植物資訊及分享個人種植經驗, 包括花卉, 多肉品種, 塊根品種, 仙人掌品種。它們要不小巧精緻, 萌萌可愛; 要不外形古怪,珍稀罕見, 總有一些你感興趣的新奇植物。
林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南美洲壯麗的安地斯山脈,一種低調卻極具韌性的植物悄悄生長,它就是臥葵(Nototriche purpurascens)。這是一種屬於錦葵科的高山植物,以其緊貼地面的生長方式和艷麗的紫色花朵而聞名。儘管它的身形嬌小,卻能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中頑強生存,成為高寒生態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Thumbnail
2025/04/01
在南美洲壯麗的安地斯山脈,一種低調卻極具韌性的植物悄悄生長,它就是臥葵(Nototriche purpurascens)。這是一種屬於錦葵科的高山植物,以其緊貼地面的生長方式和艷麗的紫色花朵而聞名。儘管它的身形嬌小,卻能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中頑強生存,成為高寒生態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Thumbnail
2025/03/31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尤其在南非的荒野中,隱藏著許多稀有珍品。冰海帶霧冰玉(Eriospermum titanopsoides)就是其中一種神秘而獨特的植物。它不僅名字充滿詩意,外型更是如同來自異世界的生物,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Thumbnail
2025/03/31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尤其在南非的荒野中,隱藏著許多稀有珍品。冰海帶霧冰玉(Eriospermum titanopsoides)就是其中一種神秘而獨特的植物。它不僅名字充滿詩意,外型更是如同來自異世界的生物,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Thumbnail
2025/03/29
園林上有不少觀果的樹種,假蘋婆(Sterculia lanceolata )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植物有多別名,例如七姐果、雞冠木、山羊角、紅郎傘、賽蘋婆及山木棉等等,為梧桐科蘋婆屬半落葉喬木植物。它那鮮紅的果皮成熟後朝下開裂,一顆顆黑寶石般的種子鑲嵌在邊緣,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支低頭綻放的花朵。
Thumbnail
2025/03/29
園林上有不少觀果的樹種,假蘋婆(Sterculia lanceolata )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植物有多別名,例如七姐果、雞冠木、山羊角、紅郎傘、賽蘋婆及山木棉等等,為梧桐科蘋婆屬半落葉喬木植物。它那鮮紅的果皮成熟後朝下開裂,一顆顆黑寶石般的種子鑲嵌在邊緣,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支低頭綻放的花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銀杏(Ginkgo biloba)作為古老的活化石, 有著優雅的葉子, 獨特的葉脈, 這是一般樹木無法比美的。我們一起來聽關於銀杏的故事吧!
Thumbnail
銀杏(Ginkgo biloba)作為古老的活化石, 有著優雅的葉子, 獨特的葉脈, 這是一般樹木無法比美的。我們一起來聽關於銀杏的故事吧!
Thumbnail
Sphenobaiera sp. Ginkgoales 銀杏目   Ginkgoaceae  銀杏科     Sphenobaiera 楔裂銀杏屬 年代:中侏羅紀早期 (Middle Jurassic , 164 mya~159 mya) 產地:中國內蒙道虎溝 (Daohugo
Thumbnail
Sphenobaiera sp. Ginkgoales 銀杏目   Ginkgoaceae  銀杏科     Sphenobaiera 楔裂銀杏屬 年代:中侏羅紀早期 (Middle Jurassic , 164 mya~159 mya) 產地:中國內蒙道虎溝 (Daohugo
Thumbnail
隨著季節時序的更迭,某些事物彷彿凸顯了自我的存在。例如銀杏。 今早赴城西辦事,計程車駛過素來不熟悉的街道,突然看見整條路一片燦黃。 是銀杏! 聽見我的驚呼,計程車司機笑著說,這條路到秋天就很漂亮。 銀杏是秋天的樹,但以前暫居此城時住在城東,好像只偶爾見過一兩棵銀杏,從沒想過銀杏也是這裡的秋景
Thumbnail
隨著季節時序的更迭,某些事物彷彿凸顯了自我的存在。例如銀杏。 今早赴城西辦事,計程車駛過素來不熟悉的街道,突然看見整條路一片燦黃。 是銀杏! 聽見我的驚呼,計程車司機笑著說,這條路到秋天就很漂亮。 銀杏是秋天的樹,但以前暫居此城時住在城東,好像只偶爾見過一兩棵銀杏,從沒想過銀杏也是這裡的秋景
Thumbnail
今天外出工作時,在台大校園,經過地質系館的時候,望見銀杏樹。立冬之後,小雪節氣雖已過,大雪也在即,可偶爾白日裡,天都還溫熱,也許如此,所以這棵銀杏也還未秋黃,倒是一路上幾處楓香已見點點紅艷。大抵樹就是這樣,最是知冷知熱,暖了就冒新芽開花,涼冷之時,光照少了,或轉色或葉落。
Thumbnail
今天外出工作時,在台大校園,經過地質系館的時候,望見銀杏樹。立冬之後,小雪節氣雖已過,大雪也在即,可偶爾白日裡,天都還溫熱,也許如此,所以這棵銀杏也還未秋黃,倒是一路上幾處楓香已見點點紅艷。大抵樹就是這樣,最是知冷知熱,暖了就冒新芽開花,涼冷之時,光照少了,或轉色或葉落。
Thumbnail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sia5,白雲深處有人家ka。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hua。 杜牧短小簡約的七言絕句,乃賞楓的千古第一名詩! 這首詩有四個地方可以推敲,探討。 深處或生處!深sim, 生sing/sinn, 在音韻上常有混淆混用!不排除是發音造成的字變,當然用
Thumbnail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sia5,白雲深處有人家ka。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hua。 杜牧短小簡約的七言絕句,乃賞楓的千古第一名詩! 這首詩有四個地方可以推敲,探討。 深處或生處!深sim, 生sing/sinn, 在音韻上常有混淆混用!不排除是發音造成的字變,當然用
Thumbnail
立冬已過,不久便是小雪的節氣,然而今年反常的氣候使酷夏無限延長,該是冬天的天氣卻讓人有種仍處於秋天的錯覺。隨著季節更替,一直以來我都有留心觀察著樹葉的變化,無論是步行的時候,還是坐車的時候。似乎只有秋天才有這個難得的機會在一棵樹上看到幾種顏色的葉子。儘管色彩繽紛很是美麗,但我更偏好整個樹冠都是齊一色
Thumbnail
立冬已過,不久便是小雪的節氣,然而今年反常的氣候使酷夏無限延長,該是冬天的天氣卻讓人有種仍處於秋天的錯覺。隨著季節更替,一直以來我都有留心觀察著樹葉的變化,無論是步行的時候,還是坐車的時候。似乎只有秋天才有這個難得的機會在一棵樹上看到幾種顏色的葉子。儘管色彩繽紛很是美麗,但我更偏好整個樹冠都是齊一色
Thumbnail
1.2億年前,它們的出現引領著生態系統的翻天覆地的變革。這些植物之所以如此優越,源於它們的革命性演化策略。花粉管的出現為花粉傳遞提供了全新的通道,不再受水分限制;心皮的保護提高了基因多樣性,增強適應性。更令人驚奇的是,被子植物學會了合作,與昆蟲合作授粉,使得它們能夠在各種環境中蓬勃生長。
Thumbnail
1.2億年前,它們的出現引領著生態系統的翻天覆地的變革。這些植物之所以如此優越,源於它們的革命性演化策略。花粉管的出現為花粉傳遞提供了全新的通道,不再受水分限制;心皮的保護提高了基因多樣性,增強適應性。更令人驚奇的是,被子植物學會了合作,與昆蟲合作授粉,使得它們能夠在各種環境中蓬勃生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