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錄|再訪〔劉麵包廠〕創辦人劉哲基先生

浮生漫錄|再訪〔劉麵包廠〕創辦人劉哲基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年(2023年)1月19日早上蒙〔劉麵包廠〕創辦人劉哲基老先生召見,到他的住家聊天。他因看到我在Potato Media撰寫的兩篇文章:〔書評書序|劉麵包的溫馨記憶:《我是玻璃珠變鑽石》讀後〕以及〔浮生漫錄|神的恩手促成連理〕都提及劉哲基先生,使他非常之開心,一定要見見我。我是劉麵包產品長達40年的愛用者,也長期訂購〔能衛康E〕,留有電話及Line;我們相見,如同家人般親切。

2023年3月3日上午,我偕同鄒盛發牧師再度探訪劉哲基先生,他的談興甚高。我雖然本地人,但是很多山東籍師長,再加上我還有山東籍親戚(姨父),我聽得懂山東口音。劉伯伯高齡97,仍然非常健朗,而且頭腦清晰。我們我們閒聊家常之外,談及信仰,他暢談自己在聖經中最受用的經句,不時還接受他的聖經考問,幸好我都有「過關」,哈哈~😅😅老人家真的是睿智,眼目未昏花,是和摩西、迦勒同樣的等次,令我非常敬佩!

最令我感動的是他拿出生涯第198册日記本,上面貼著我致贈的名片,留下當天對我的好奇和印象,更展現出他對於傳統讀書人的高度崇敬和信賴,而且,這個崇敬出於至誠,使得我非常感動。

上次拜訪的時候他已經送我的一本 《乘風破浪:劉麵包日記》(台北,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2019_04_01出版)。這本日記記錄1958_1975的生活,也就是34歲至50歲「奮鬥階段」的生命紀實。我尚未讀完全書,略知悉這16年是他一生受到最大的「生活考驗」的時段。他翔實記錄青年時期創業的艱辛,把事業做大並企業化的經過;也曾嘗到嚴峻的打擊,險些破產,最後如何渡過難關,從失敗中站起來,賺得神所賜的財富。實在非常之鼓舞人心!

他在民國65年10月6日寫下一段話,使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人生如渡海洋

難免遭遇風浪

無人能測度風力的強弱

無人能預知波浪的高低

但我確知有一位舵手

因著信祂住在我的心裡

祂加給我生命的力量

使我耐得住顛簸

將困難變成前進的動力

這是人海航行的日記

訴說這舵手的可靠和信實

祂掌握前進的方向

只要肯揚起信心的帆

向著勝利的彼岸

乘.風.破.浪.

劉伯伯是個老基督徒,26歲受洗,70多年來始終緊緊跟隨神。是神使他在「揚帆人海」時,擁有強烈的信心。比如他在59年3月5日(1970)的日記,以鮮血寫下「不要怕,只要信」六個字,便知他信靠神的力道,有多麼地強大!

這是《馬可福音》5:36 的經文句,劉伯伯深信耶穌是舵手,將近一世紀的生活經歷,他親自體驗「舵手的可靠和信實/ 祂掌握前進的方向 。」他以生命作見證:因着神在掌舵,使人能夠乘風破浪,嬴得事業成功。

劉哲基老先生整整長我24歲,至今仍然清明而矍鑠,實在是我最好的典範。臨行之際,我們合影留念,我要求以教會長老的位分,為我們禱告祝福,他的禱告充滿力量,我視之為至寶。感謝主!


與劉哲基老先生合影(步槍不是真槍)李建崑攝影

與劉哲基老先生合影(步槍不是真槍)李建崑攝影

抗戰老兵.劉哲基先生(李建崑攝影)

抗戰老兵.劉哲基先生(李建崑攝影)

劉哲基先生展示日記(上面貼著我名片)李建崑攝影

劉哲基先生展示日記(上面貼著我名片)李建崑攝影

劉哲基先生展示日記(李建崑攝影)

劉哲基先生展示日記(李建崑攝影)

劉哲基先生贈送著作(李建崑攝影)

劉哲基先生贈送著作(李建崑攝影)

乘風破浪(台北,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2019_04_01出版)

乘風破浪(台北,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2019_04_01出版)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5K會員
825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曾是一位中文系教授,三十年來在大學講授中國文學史與唐詩,這不僅是個人人羨慕的職業,更是一份志業。唐詩的丰采、文字的深意、詩人生命的起伏,我不僅傳授、研究,更深深沉浸其中。那些書籍不只是工具,而是陪伴我探索學術、思索生命的親近伙伴。
蘇姿丰(Lisa Tzwu-Fang Su)於1969年11月7日出生於台灣台南,她的故事成為全球科技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傳奇之一。三歲時,她隨父母蘇春槐與羅淑雅移民美國。在嚴格的家庭教育環境中,蘇姿丰自幼展現對科學與數學的天賦。她的科技熱情帶領她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在那裡她獲得電機工程博士。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不僅是人工智能(AI)革命的領軍人物,更處於涵蓋文化、連結東西方科技生態的關鍵地位。他的台裔背景、全球視野與對未來科技的執著,使他成為Al時代的引領者。他的文化影響力、科技貢獻、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其個人特質與挑戰,都值得各行各業的人都來認識他。
我曾是一位中文系教授,三十年來在大學講授中國文學史與唐詩,這不僅是個人人羨慕的職業,更是一份志業。唐詩的丰采、文字的深意、詩人生命的起伏,我不僅傳授、研究,更深深沉浸其中。那些書籍不只是工具,而是陪伴我探索學術、思索生命的親近伙伴。
蘇姿丰(Lisa Tzwu-Fang Su)於1969年11月7日出生於台灣台南,她的故事成為全球科技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傳奇之一。三歲時,她隨父母蘇春槐與羅淑雅移民美國。在嚴格的家庭教育環境中,蘇姿丰自幼展現對科學與數學的天賦。她的科技熱情帶領她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在那裡她獲得電機工程博士。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不僅是人工智能(AI)革命的領軍人物,更處於涵蓋文化、連結東西方科技生態的關鍵地位。他的台裔背景、全球視野與對未來科技的執著,使他成為Al時代的引領者。他的文化影響力、科技貢獻、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其個人特質與挑戰,都值得各行各業的人都來認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