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2013
行前訓練睿宇今年小學畢業了,和睿恩一樣的,我們將一起攀登雪山。但和睿恩不同的是,睿恩在四年級就開始了行前訓練。
那時,我瘋狂的愛爬山,每個週末,不論風雨,總是一大早起床拉著睿恩爬郊山去了。
只是那時的登山,只是為了登山,沒有想太多,只是想消耗每個星期工作所累積的壓力。
開始爬高山後,反而減少了爬郊山次數。
如此,相對的也減少了睿宇爬山的次數。
這次為了睿宇的行前訓練,我又將郊山的比率加重了。
還準備了大背包給他做負重訓練。
六十公升的背包看起來雖大,但裏面其實只放了個睡袋。
睿宇自己都說,比起他平常背的書包,要輕上許多。
主要先讓他熟悉,背上大背包後,改變了的空間感。
訓練其實是循序漸進的,先熟悉背包,再增加重量。
奶奶心疼孫子,看著睿宇揹這麼大包,直說會不會有人看了說我虐待兒童。
是訓練還是虐待,一體兩面,端看你的出發點。
想到在尼泊爾的山區,看孩子們,才兩三歲就幫著大人開始背負。
不知那算是訓練還是虐待,還是一種生活。
不喜歡走在人工化的步道上,雖然整理的乾乾淨淨的,但總覺那少了點什麼。
惟有原始的叢林中,才有登山,探索的味道。
像是最新一集的007電影裏所講的,old fashion才是最好的。
我選了一條沒有人煙的步道,這條O型的路線,是我自己拼湊出來的。
走在其中,有時需要溯溪而上,有時又置身在一片綠海之中,團團將我們包團。
我問睿宇,你己經有多久,沒有看見到這樣子的綠色。
森林中只有我們,還有松鼠求偶的聲音,五色鳥嘓嘓的叫聲,蛇鷹叫囂著由山谷中起飛準備到高空覓食。
我和奶奶吹著口哨,學著林間不知名小鳥發出的聲音,和它們對話著。
想著小鳥們會不會和飢餓遊戲中的學舌鳥一樣的回答我們。
奶奶說我們兄妹小時候住台北市,人家都說我們是溫室的花朵。
我想也許是吧。
但我的孩子肯定不是。
其實不是只有這次的行前訓練。
當我帶著他們翻山越嶺,在原始的森林裏汗如雨下的走著,
蹲在山徑旁看著在樹葉上發現的面天樹蛙,
在發現妹妹腳跟上的螞蝗時,已經開始吸血了。
睿宇已經會用很正確的方法將螞蝗取下,但又不會傷害到螞蝗。
我們都懂得要尊重大自然裏的生命。
在這同時,孩子們也學會了堅強。
初夏的蟬,知了知了的開始叫了。
這是今年在山上第一次聽見蟬的叫聲。
夏天真的來臨了。
荒涼的山徑上,綠意淹沒了山徑,顯得生機處處。
看似雜草叢生的樹林裏,有一處竟長滿了野生的桂竹筍。
我們奢侈的只挑選三十公分以下的嫰竹筍。
在這初夏的山徑上,我們採著筍子。
整整摘了一大把。
回家後,滿滿一盤竹筍鮮嫰的口感。
這真的不只是一個行前訓練,
我想這才是一種生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