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時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件事:時間成本

2024/03/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2023年代表台灣指數型ETF的0050「含息報酬率」為55.91%,意思就是如果你在2023/1/1買進0050,然後接下來什麼都不做,2023/12/31你的獲利超過55%。

換句話說,如果你去年一整年很認真的研究財報、閱讀新聞、打聽消息,努力看著K線圖操作幾檔台股,結果你全年報酬率沒有超過55%,你就是在做白工。

而且這還沒算上你花掉的「時間成本」:全年「總計」花在研究股票的時間沒有用來做其他事,有形、無形的代價有多少。


2023年代表美國指數型ETF的VTI「含息報酬率」為26.05%,意思就是如果你在2023/1/1買進VTI,然後接下來什麼都不做,2023/12/31你的獲利超過26%。

換句話說,如果你去年一整年很認真的研究財報、閱讀新聞、打聽消息,努力看著K線圖操作幾檔美股,結果你全年報酬率沒有超過26%,你就是在做白工。

而且這還沒算上你花掉的「時間成本」:全年「總計」花在研究股票的時間如果拿來做其他事,有形、無形的收穫有多少。




你或許會說,那是去年全球股市都很好,所以才會有那麼漂亮的數據。那我就要問了:如果某一年全球股市都下跌,也就是全球的「指數型ETF」都下跌,甚至所有「股票型基金」都下跌,你真的有把握你的眼光、績效會超過掌管數千億資產的絕大多數專業投資專家?你真的確定你會是當年全世界極少數眼光獨到、挑選到極少數沒有下跌而是上漲的投資標的?別開玩笑了!


況且,你除了得有「勇氣」把高比例資產投入你選擇的標的(如果只投入小部份,就算大漲對你的總體資產也沒有幫助),還得「每一次」、「每一年」都對,才有辦法累積資產(就像現在的台積電,多少人已經出場,卻又不知道何時才能、才敢再進場)。



㊙️那萬一真的面臨市場不好的年頭,又該如何應對?難道只能看著投資金額縮水卻無可奈何?當然不是!這就是「分散投資」之所以重要了!


跨市場分散:全部資產投入台股(或者現在很紅的日本、印度股市),以及採取全球股市分散投資,後者在面臨區域風險、景氣輪動時,可以截長補短、提高獲利機率。


跨資產類別分散:全部資產投入股票,以及採取股債分散投資(視年齡、個性調整兩者所佔比例),後者在面臨市場大幅修正時,可以發揮保護效果、減少損失金額。


跨時間分散:全部資產一次投入,以及採取定期定額分批投入,後者的「持有成本」顯著較低。(這一點有些爭議,因為在股市一路向上、從不回頭的市況下,一次投入顯然會有較高績效。)



問問自己(或負責家庭資產投資的家人):你去年花了多少時間研究股票,年度總報酬率又是多少,再想想以上的數字及概念。


raw-image


兩位大師合著的《投資的奧義》(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一書,雖然書籍輕薄短小、內容淺顯易懂,但是從初版發行至今十多年,歷經全球市場幾次大幅波動,書中的觀念至今依然適用,更是公認的投資經典之一。

書中提醒的重點就是兩件事:指數化投資分散投資。再加上本文提到的「時間成本」概念,以及上一篇文章中談到的「認識自己」概念,投資就是這麼簡單。


難就難在看起來太簡單,所以很多人不相信這麼做會比自己「認真研究」之後的成果好。所以「財經專家」永遠有市場,大多數人永遠被割韭菜,指數化投資人永遠說話最小聲、低調累積資產、默默達到財富自由。

206會員
849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