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除三害》上映至今,評論無數,但似乎沒人探討過這三害(林祿和、香港仔、陳桂林)到底誰是最「惡」的?當然,陳桂林頭上的主角光環,不但保障他沒那麼快領便當,並散發出一種可愛又迷人的魅力,讓觀眾對他多了一些同情。但說到底,
先回到歷史人物周處身上,《世說新語.自新》中記載:「周處年少時,凶彊俠氣,為鄉里所患,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所以,在百姓眼中,周處甚至比吃人的蛟龍和老虎更可惡--想也知道,一個被拿來跟兩頭禽獸相提並論,不被大家當人看的人,自然是罪大惡極了。
周處究竟做了什麼壞事?「凶彊俠氣」意思是他仗恃自己孔武有力,逞凶鬥狠。另外,《晉陽秋》說他「處輕果薄行。」《晉書》說他:「不修細行,縱情肆慾。」簡單來講,周處就是一個愛幹嘛就幹嘛,做事從不考慮後果、行為隨便放蕩,時常欺負百姓的惡霸--若是生在現代,他就是個討人厭的8+9。反觀老虎與蛟龍則單純許多,牠們的動機不過就是吃人和興風作浪,離牠們遠一點就是了,但隨時在大街上閒逛的8+9什麼時候會發起狠來?輪到誰遭殃?沒有人能預料得到。
不知道電影編劇針對陳桂林的人物設定是否參考歷史上的周處,但陳桂林的確是大家最應該感到害怕反派。怎麼說呢?
周處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正是知道悔改,《晉書》中指出:「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所以他殺虎斬蛟,是經過深切的自我反省,試圖改過自新。然而,陳桂林去追殺林祿和與香港仔,可不是為了贖罪,而是--想紅!
我要幹一票大的,讓道上的所有人都知道我是誰。
大家只記得周處,沒有人會記得被周處殺掉的那兩個是誰,所以周處才是那個有價值的人,大家也才會記得他。
尤其是當他奶奶病逝,又得知自己得到肺癌末期,活不到半年,完全沒有後顧之憂,更助長了他想紅的渴望。
我不是怕死啊,我是怕死了都沒人記得。
想紅又不怕死的最可怕!陳桂林這個毫無顧忌的大害踏上追殺其他二害的道路,順利終結他們,最後自首,完成除三害的願望。
是的,凶狠殘暴、有性虐傾向的香港仔,以及愚弄蒼生、歛財害命的尊者(林祿和)有該殺的理由。可是,一整個禮堂的信眾何罪之有?他們當中,可能有罹患絕症的病人,只是希冀奇蹟出現,重獲新生;可能有家人患重病者,期盼透過宗教力量為家人加持;可能有妻離子散的獨居者,他孤身一人,只是渴求團體帶來的慰藉;可能有遭丈夫家暴的婦女,逃離家庭而尋求庇護;可能有身心障礙者,遠離社會人群,期盼在宗教團體中活出尊嚴……但這些底層弱勢,都遭到陳桂林一槍一個斃命。
在觀影的當下,我是覺得「笨到被洗腦的人,被殺剛好而已。」不過,仔細想想:我並不曾陷入上述的那些絕境中,怎麼能保證當自己遇到那些狀況而絕望時,不會極力抓住這根貌似救命稻草的神棍呢?況且陳桂林自己也一度被洗腦,交出奶奶留給他的唯一遺物(粉紅色手錶);至於他假關聖帝君之名,殺害自己看不順眼的信眾,比起裝神弄鬼的林祿和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再說,對某些心靈困頓、瀕臨崩潰的人來說,如果散盡家產可以買到一個心靈安頓,同時在新心靈舍這個世外桃源找到歸屬,即便林祿和擺明跟他承認自己是神棍,但在他們眼裡,這會不會只是一樁「交易」而非「詐欺」?畢竟自己確實從尊者那裡得到慰藉,而這些慰藉,可能再多的錢也買不到--這些人心靈受傷的程度,自然也不是我這種沒陷入過絕境的人所能想像的了,有什麼資格笑他們被洗腦?
這麼說,不是要幫林祿和或香港仔漂白,這兩人同樣殺人傷人,罪不可赦。不過,他們所殺所傷的人,都是和他們有利害糾葛的人,如同老虎與蛟龍般動機單純,大家離這種人遠一點就是了。可是,陳桂林的血洗新心靈舍,他與被殺者之間毫無利害、冤仇,已接近無差別殺人。因此,我才說:
這種不怕死、無後顧、一心想紅、一副關聖帝君代言人模樣並擁槍自重的人,發起狠來是最可怕的!其他二害跟他比起來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不得不說,除害的路途中,陳桂林曾流露出善念(對小美及女信眾兒子的同情),但仍無法掩蓋他比其他二害更惡的事實。
有趣的是,我講了這麼多廢話,在觀賞《周處除三害》時,仍然深受陳桂林可愛又迷人的魅力所吸引,站在他的視角、體會他的處境,特別是享受他一槍斃了香港仔、一個一個打爆信眾頭顱時的快感。也許,在觀影當下,我對私刑正義的渴望、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對微小懦弱的自己的厭棄、對彰顯自我的企圖……不知不覺被引誘出來。
但坦白講,在現實生活中,我可不希望陳桂林這種人出現在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