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搜20期_學習筆記(三)

2024/03/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3/3 地圖與指北針 主課教練:翁世豪
教練群:王冠為、陳文祥、馬秀雯、詹慧清、周眉伶、廖本首
3/10 地圖與指北針實地操作 (水里永興村) 主課教練:汪怡妏
教練群:馬秀雯、翁世豪、陳玉貞、詹慧清、張智維、廖本首
3/17 郊山地圖定位實作 (魚池金龍山) 主課教練:翁世豪
教練群:汪怡妏、陳文祥、詹慧清、馬秀雯、陳玉貞、廖本首

地圖課程

這是一系列關於「地圖」的主題課程。
從入門「手把手」教學,到最後,丟入野外「放生」,小組實作。
如果要我給系列課程下個中二標題的話,我會用「感受等高線的威力吧!」。

說真的,我的工作,我的興趣,始終跟等高線糾纏不清。
我對等高線保有一些基本的認識,但沒有深入,一直處於淺嘗則止的狀態。

這一系列課程,算是讓我大開眼界了。
在我看來,課程設計者是玩等高線,玩出花來了。
(在此,我公開報名,明年用得上我的話,我願意自備馬匹糧草,去布點。)

以下說說,這兩周來,地圖課的雜想。

一 森林指北針。

一分錢一分貨,貴有貴的道理。
有要一頭栽入地圖世界的,買個趁手的,才不用升級換代。

永興村上課一景

永興村上課一景

二 地圖大小。

兩次實作課程,主課教練分別給了「水里永興村」跟「魚池金龍山」地圖。
都是A4大小,但比例尺不一樣,一張1:25000,另一張1:10000。
在我的使用感受上,1:25000這張,很耗眼力。
到後來,精神難以集中,常常看到眼睛脫窗,還是看不清楚。
看不清楚甚麼?等高線啊。

在微地形的判斷上,常常要去數等高線。
相差一條,高低落差是10公尺,要數清楚,到底差幾條?
藉此,獲得確定性資訊,以對「不確定性」資訊進行評估。

例如,50公尺水平距離下,爬升10公尺,跟爬升20乃至30公尺。
是截然不同的坡度。
這時,就要數等高線有幾條,換算成落差有幾公尺。
才能準確判斷,該路線能否穿越。
再例如,看清楚、數清楚等高線,才有辦法分辨地貌起伏。

地圖上看不清楚、數不清楚等高線有多少條,地圖也就喪失了功用。
那是不是1:25000比例尺的地圖,就沒用了?其實也不是。

首先,先印出來,然後用眼睛看。
說不定,你火眼金睛,看得異常清楚,那就帶上山吧。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這張地圖,你要看甚麼 ?
上河的紙本百岳地圖,比例尺都是1:25000。
我看了許多張,從不覺得疲累。
因為我不需要去判斷微地形,根本不用數等高線。
眼睛自然沒有脫窗的問題。
但「水里永興村」這張,卻有。

歸根結柢,該帶甚麼比例尺的地圖出門?取決於你想幹嘛。
(開車,你會用1:10000比例尺的地圖嗎?)

午餐 歡樂C

午餐 歡樂C

三 走路的感覺

僅靠紙本地圖、指北針,在微地形裡打轉。
走路的感覺,變得很重要。
能否察覺並判斷,水平距離走了幾公尺?垂直爬升量又是如何?
有了這些資訊,才能評估,目的地是到了,超過了,還是尚未抵達。
而這樣的身體感知,我猜,只能靠大量經驗磨練了。

百岳傳統路線,像高速公路一樣,容易評估一小時爬升幾百公尺。
跟這種在微地形裡「找路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登山型態。
對我而言,要「打掉重練」。

四 魚池金龍山第五組的誤判

我們前往第11點,結果抵達第22點。App響了,才知道跑錯位置。
這誤判跟水里永興村C2組的A點事件是雷同的。
都是「錯估本身位置」,也就是「定位定錯了」。
目前,我想得到的解決辦法,就三招。
1.累積錯誤樣態,形成自覺。
2.時刻校正,或者說,時刻自我懷疑。
3.小組討論。
關於第三點,我進一步表達的是,人有所謂的「願望思維」。
甚麼是願望思維?簡單講,就是一廂情願。
你會不斷找到,支持你想法的證據。
無視或忽略掉那些,不支持你想法的證據。

我曾經跟幾位朋友,在巴沙灣、清水溪、牡丹岩一帶,不斷找路。
我們非常、非常想看到布條,因為行程延誤了。
(最後,不得不迫降,導致延後一天下山。)
三個人都發生過,一個人喊著、指著「前面有布條」。
結果被另外兩個人打槍加嘲笑的情形。
我們會把各種自然界中的長條物,都誤判為布條。
我印象最深的是,兩層樓高的樹枝,也能看成布條。
同伴一句話打槍∶那怎麼可能是布條?山友會把布條綁在二樓嗎?

夥伴是很好的校正器。
保持小組討論的風氣,能降低誤判的機率。
正如翁世豪教練所講的∶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豬小弟。
(不要問我甚麼是豬小弟,要問,請問透抽。)

金龍山第一停車場集合

金龍山第一停車場集合

五 魚池金龍山第五組的上切

我們的上切路線,是從第21點到第12點。
這裡,我想談兩個心得。
1.是關於心態的。
在中搜的課程學習裡,我傾向於成為「積極嘗試者」。
會提出或接受夥伴「較為積極、激進、冒險」的行動方案。
然後在「教練的同意」下展開。
我認為,此時的犯錯,有最大的資源,可以彌補。

勇於嘗試,測試能力的邊界。
成功突破邊界,就是能力的成長。
失敗了,知道能力的侷限,其實也是一種成長。

所以像這樣滿山尋寶的地圖活動,我傾向於多嘗試「不確定」路徑。
2.是關於開路先鋒的能力。
小鬼在前面找路,能迅速架好繩,讓後面夥伴順利上陡坡。
榮龍排第二,用柴刀俐落的除去路徑植被,為大家開出一條好走的路。
這兩位夥伴,為我示範了,甚麼是好的開路先鋒。
他們的能力與付出,得到了我的尊敬。
自私的說,還好有這次的上切,才讓我看到典範。
我生命中,沒親眼看到過,小鬼、榮龍這種等級的「活生生演出」。
謝謝你們。

金龍山第五組

金龍山第五組

六 學地圖何用?

這兩個禮拜,我一直追問自己這個問題。
最終我想明白了,答案也就清晰可見∶我想離開百岳。

近半年,我從荖濃溪上玉山東峰。從石門山東陵走屏風山,上奇萊北壁。
我還想從楠梓仙溪上南玉山、卡羅樓去奇萊南華。
我試著,離開百岳傳統路線,去走「少人走的路」。
如果可以的話,我努力離開百岳,去看不一樣的風景。

或許,我永遠只能走「前人走過的路」。
但,我希望那些前人「們」,可以少一些。
而人少了,自然就要靠地圖。
我會這樣講,地圖是我前往無人區的翅膀。

過去,我鍛鍊與學習,是為了進入百岳。
現在,我依舊鍛鍊與學習,卻是為了離開百岳。

地圖課 改變了我的世界觀

地圖課 改變了我的世界觀



64會員
110內容數
這是一個背包客的探索之旅 更是一個英雄的成長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