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魂︳重看安妮的故事,震撼力依舊︳《安妮日記漫畫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Anne Frank's Diary: The Graphic Adaptation》

中譯版:《安妮日記漫畫版》


幾年前因為工作去了柏林,當時抽時間去了浩劫紀念碑,地面像迷宮一樣放著二千多塊水泥盒子,地下則是紀念館,館內收集了受害者的書信、日記,並將某頁句子、某段落投影在地面上,當低頭閱讀的時候,一個一個的故事呈現眼前,而我們只能默默去感受卻難以企及故事主人真實的痛苦。另有些以家庭故事呈現,猶太人是在一夕之間,整個家園、整個社區、整個文化被連根拔起,家族被分拆去不同集中營,而最後只有少數能倖存下來。最深刻是那超過幾萬小時的音檔資料庫,是為被謀殺或失蹤猶太人讀出一個簡短的傳記,看得出紀念館花時間研究查考的艱舉,而且盡可能地將故事如實呈現,幾萬小時的音檔,全部聽完是得花上六、七年時間,正因為不可能聽完每個故事,更讓人感到震撼以及沉重,那些不被聽見的故事,那些人啊,你知道館中每一個故事代表一個人,走來走去都是細細碎碎的呢喃,就像那些英魂在你附近迴盪,重複地跟你說他的故事。


這本以Graphic Novel呈現的《安妮的日記》,是為安妮原著中那些片段重新賦予對白以及插畫。起初作者Ari Folman並不想改篇這部作品,但他父母是大屠殺倖存者這回事,最終成為他跟基金會合作推出這部作品的動力。


《安妮的日記》是我初中時代學校的必讀書,記得那幾年由苦海孤雛到塊肉餘生記,老師說那是勵志故事,可我卻覺得通通像惡夢,到《安妮的日記》更覺慘痛,當時會想為什麼貧窮面前、戰爭面前,甚至在大人面前,孩子都是最無助的角色?到長大以後卻想這書也許是給將要成為大人的自己閱讀的,它讓我記住了,長大後,別成了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


當然我能想像今天孩子不願意閱讀的原因,卻也明白不能不讀的原因。正如作者Ari Folman說「每一年,我們都離原作更遠了,孩子們會越來越少地接觸原著,我們正面臨不再教授和學習的威脅,於是我想為它找到一種新的方式去講述故事,而圖像小說正做到這一點的。」


Ari Folman跟負責插畫的David Polonsky,同樣認為最難的地方是創造一種新方式去呈現故事,向安妮致敬而不扭曲原意,David表示他們無法假裝自己是一個躲在荷蘭閣樓裡的12 歲女孩,也不能假裝通過她的聲音說話,因為那並不出於真誠,他們反覆閱讀原著,能做的就是盡量貼近安妮的態度,例如安妮在困境之下,她的書寫仍能持續觀察力以及保有幽默感。



avatar-img
23會員
5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繪本原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韓國繪本《媽媽是海女》有關女主人翁從城市歸鄉的煩惱,面對人生短暫的迷惘、回到濟州島傳承海女衣缽,還有三代母女間的羈絆。
小雅跳芭蕾舞這系列便是由Patricia Lee Gauch書寫,市川里美所繪畫的,也是我目前為止遇過,談論小朋友面對難處以及處理情緒寫得最好最好的一組童書,而且主角是女孩子!
海倫亞瑟是威士忌界有名的女性酒評家,卻因為驟然離逝令人握腕,她生前的女婿兼好友喬艾爾・亞利桑德拉,也是本書的作者,決定為故人實踐生前夢想:尋找海倫在日記中記載過的威士忌。
喜歡飲食文學自然也喜歡飲食繪本,儘管自己廚藝不精也沒有靈敏的舌頭,但仍無阻用文字品嚐菜式,費希塔・莎拉《花園街10號》裡的人物們居住在一個多元社區,15位來自五湖四海的鄰居煮出由南歐到地中海、印度、日本、再到墨西哥的料理,並分享了一頓地球村午飯。
《有滋有味》是其中一部在繪本原力裡介紹過的Graphic Novel 圖文小說,作者露西.尼斯利生於一個美食家庭,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無數回憶密密麻麻全跟味覺相連。
湯水在我心目中是觸碰到文化根源,是定義自己、清楚我是誰的飲食。 繪本《媽媽的一碗湯》穿插在母女之間一碗碗湯的交流,直到母親去世,由孫女繼承了這顆煲湯魂。
韓國繪本《媽媽是海女》有關女主人翁從城市歸鄉的煩惱,面對人生短暫的迷惘、回到濟州島傳承海女衣缽,還有三代母女間的羈絆。
小雅跳芭蕾舞這系列便是由Patricia Lee Gauch書寫,市川里美所繪畫的,也是我目前為止遇過,談論小朋友面對難處以及處理情緒寫得最好最好的一組童書,而且主角是女孩子!
海倫亞瑟是威士忌界有名的女性酒評家,卻因為驟然離逝令人握腕,她生前的女婿兼好友喬艾爾・亞利桑德拉,也是本書的作者,決定為故人實踐生前夢想:尋找海倫在日記中記載過的威士忌。
喜歡飲食文學自然也喜歡飲食繪本,儘管自己廚藝不精也沒有靈敏的舌頭,但仍無阻用文字品嚐菜式,費希塔・莎拉《花園街10號》裡的人物們居住在一個多元社區,15位來自五湖四海的鄰居煮出由南歐到地中海、印度、日本、再到墨西哥的料理,並分享了一頓地球村午飯。
《有滋有味》是其中一部在繪本原力裡介紹過的Graphic Novel 圖文小說,作者露西.尼斯利生於一個美食家庭,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無數回憶密密麻麻全跟味覺相連。
湯水在我心目中是觸碰到文化根源,是定義自己、清楚我是誰的飲食。 繪本《媽媽的一碗湯》穿插在母女之間一碗碗湯的交流,直到母親去世,由孫女繼承了這顆煲湯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每過一段時間總有人問我這是什麼書,是誰設計的? 然後每次我也嘴角上揚說:「好奇吧?」 這是Icinori為Louis Vuitton出版的城市遊記中的首爾篇。城市遊記系列目前已有28部作品,每次都邀請知名或具潛力的藝術家造訪一個城市,並將他們對城市的見聞透過不同媒材進行創作,呈現他們眼中的城市風景。
Thumbnail
法國羅浮宮就與漫畫界跨界合作「當羅浮宮遇見漫畫」計劃,邀請不同國家的漫畫家進入羅浮宮,館方不僅允許這些藝術家在閉館時間自由探索,還開放了一些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區域供他們參觀。在創作方面,漫畫家們擁有充分的自由,唯一的要求就是作品需與「羅浮宮」有所關聯。
Thumbnail
一連幾篇寫齊米雷絲卡,這個月一點點回顧了她這20年大部份的作品,前面重點介紹了《布魯卡的日記》跟《時間的四個方向》,前一篇則試著把她的作品分類,例如多部通過形狀聯想(例如《會思考的鉛筆》、《又有麻煩了!》等)、以書跟紙的特性去考慮(翻頁製造效果,例如《眼睛》的洞、《這樣折起來》的摺疊效果)
Thumbnail
接下來寫一些齊米雷絲卡作品中最拿手的事吧。 《眼睛》、《心的房子》大家都知道,那麼以下這幾部呢?《十個腳趾去旅行》、《上學的路》、《普通的書》、《會思考的鉛筆》、《這樣折起來》、《親愛的女兒》,你又看過幾部?
Thumbnail
瑪德琳的故事雖然始於寄宿學校,卻無關課業,亦無關學校。​ 因為真正的教導永遠在大門外面,而且活生生需要用教訓換取。​
Thumbnail
有幸從南法趕到巴黎,為了看這場安妮艾諾作品-《正發生》(L'événement) ,改編成的戲劇演出。 好像再次於劇場,見到安妮艾諾本人,一個像是獨行俠的老太太,氣場大到沒人膽敢靠近她,個性同時又平和近人,安自坐著喝可口可樂。 這場戲劇演出為獨腳戲,只有一個女演員...
Thumbnail
作為個人第十篇安妮·艾諾之文章,期待於中文世界,提供第一時間之即時探討,作為洪席耶提出「感性分享」(partage du sensible)之一種實踐-以民間自發話語,對抗菁英語言結構。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每過一段時間總有人問我這是什麼書,是誰設計的? 然後每次我也嘴角上揚說:「好奇吧?」 這是Icinori為Louis Vuitton出版的城市遊記中的首爾篇。城市遊記系列目前已有28部作品,每次都邀請知名或具潛力的藝術家造訪一個城市,並將他們對城市的見聞透過不同媒材進行創作,呈現他們眼中的城市風景。
Thumbnail
法國羅浮宮就與漫畫界跨界合作「當羅浮宮遇見漫畫」計劃,邀請不同國家的漫畫家進入羅浮宮,館方不僅允許這些藝術家在閉館時間自由探索,還開放了一些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區域供他們參觀。在創作方面,漫畫家們擁有充分的自由,唯一的要求就是作品需與「羅浮宮」有所關聯。
Thumbnail
一連幾篇寫齊米雷絲卡,這個月一點點回顧了她這20年大部份的作品,前面重點介紹了《布魯卡的日記》跟《時間的四個方向》,前一篇則試著把她的作品分類,例如多部通過形狀聯想(例如《會思考的鉛筆》、《又有麻煩了!》等)、以書跟紙的特性去考慮(翻頁製造效果,例如《眼睛》的洞、《這樣折起來》的摺疊效果)
Thumbnail
接下來寫一些齊米雷絲卡作品中最拿手的事吧。 《眼睛》、《心的房子》大家都知道,那麼以下這幾部呢?《十個腳趾去旅行》、《上學的路》、《普通的書》、《會思考的鉛筆》、《這樣折起來》、《親愛的女兒》,你又看過幾部?
Thumbnail
瑪德琳的故事雖然始於寄宿學校,卻無關課業,亦無關學校。​ 因為真正的教導永遠在大門外面,而且活生生需要用教訓換取。​
Thumbnail
有幸從南法趕到巴黎,為了看這場安妮艾諾作品-《正發生》(L'événement) ,改編成的戲劇演出。 好像再次於劇場,見到安妮艾諾本人,一個像是獨行俠的老太太,氣場大到沒人膽敢靠近她,個性同時又平和近人,安自坐著喝可口可樂。 這場戲劇演出為獨腳戲,只有一個女演員...
Thumbnail
作為個人第十篇安妮·艾諾之文章,期待於中文世界,提供第一時間之即時探討,作為洪席耶提出「感性分享」(partage du sensible)之一種實踐-以民間自發話語,對抗菁英語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