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林肯公路

讀。林肯公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埃米特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在離開矯正機構回家後,決定要帶著弟弟比利離開家鄉重新展開生活,但是獄中的另外兩位朋友卻因此打壞他的計畫。他做事之前都會先想好方法,無奈這一次實在行不通,太多變數不停阻撓他,但他始終記得自己的目標。

公爵夫人,老實說是個有點討厭的角色,雖然不能說他對朋友不好,但是他對朋友的好卻都是基於他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以為自己只要這樣做,朋友就會比較好,但是到頭來都只是為了他自己。

毛毛,感覺像個長不大又單純的小孩,以他自己的想法理解這一個世界,但旁人卻無法理解他,所以他需要“藥“,他這一輩子最渴望的,我想應該就是“家“了,是那個父母還在,他感覺安全又有愛的家,而他離開矯正機構最大的目的也是回家,而他也用他自己的方式對待他的朋友們。

比利,完全就是一個超乎他年紀的小男孩,哥哥不在他沒有怨恨,他以不符合年紀的成熟態度等待哥哥回家。我喜歡他跟埃米特說,當你感到憤怒時,從一數到十,這是兄弟之間的約定,埃米特答應也遵守了。比利總是看得比哥哥清楚,或許因為他的年紀,因此他能以更純粹的想法看這世界,而他也牢牢記著哥哥說過教過的事,彼此成為彼此的支柱。每一次描述他拿著一本大大的英雄大全冒險故事書,還有他一次又一次地說著他看了好多遍的故事,我都會很有畫面感,對比利來說,這一趟勢必改變生活的旅程,就是他的大冒險,英雄大全彷彿他的行動指引,他總是能對照現實找到方法。

書名雖然是林肯公路,卻沒有太多關聯,這是一個從林肯公路開始的故事而已。結局有點出乎意料,但是又覺得這樣才是對的發展,所謂正確的選擇到底是什麼,又為什麼會這樣選擇,沒有人有明確的答案。

avatar-img
狐狸小姐的沙龍
5會員
12內容數
分享職場與看書的各種碎念~ 職場-從一個基層小職員到主管,再從主管到特助,上上下下走了一遍也看了一輪,跟各種妖魔鬼怪打交道,不專業又主觀地分享多年打滾的職場見聞跟想法 閱讀-沒有特定主題,喜歡的就看,閱讀讓我走進更多不同的世界,極度主觀的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狐狸小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Joan真的是很大剌剌的人,也許長年在國外生活的她,對於回到台灣的一切都很好奇,因此從到職的第一天開始,她有問不完的問題,從工作一路到私事,只有她想問,沒有她問不出來的。 剛開始,本著新同事的關係,加上她真的太久沒在台灣,因此我們都會盡量回答她的問題,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問題只有愈變愈多,甚至很容易
某個需要值班的週六,一個人在公司的我突然收到了Olivia的訊息,問我是不是在公司?說她跟Nini等一下會到公司。 Olivia一進辦公室的表情很嚴肅,隨後進來的Nini也是一臉正經八百,我還沒問發生什麼事,Olivia就開始指示我,把最近半年的客戶紀錄調出來,並且一個個確認商品是否確實送到他們手上
比起封面說的,教你拆解框架、解讀常見話語陷阱,我想我最大的收穫是終於理解美國兩個政黨的主張,以及主張是基於什麼樣的脈絡而形成的。 共和黨的嚴父主張、民主黨的慈親撫育,在作者說明完之後,我真的是秒懂這兩個政黨的主張是為什麼,之前一直不懂的關於道德、教育、經濟,甚至民族主義,都可以從作者的說明得到解答。
主管Olivia跟同事Nini每一次聊天的內容,都展現出她們的朋友圈是同一群,有什麼事Nini都可以直接跟Olivia聯繫,甚至Olivia還沒進辦公室時,Nini都可以決定一些事。公司其他人質疑Nini沒有準時上班的時候,N直接了當跟我說,她之前就跟Olivia說好了,她從不去要打卡的公司上班。
現代人必須人手一本! 數位科技發展的速度快到難以想像,以為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沒想到帶來的卻是失眠、焦慮⋯等各種文明病。 作者先從演化的角度來說,人類的進化本來就不是用來適應數位化,所以會有這麼多問題,是因為我們跟不上現代社會;再從醫學、科學的角度,將各種情緒是如何產生?大腦如何運作?以及數位化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Joan真的是很大剌剌的人,也許長年在國外生活的她,對於回到台灣的一切都很好奇,因此從到職的第一天開始,她有問不完的問題,從工作一路到私事,只有她想問,沒有她問不出來的。 剛開始,本著新同事的關係,加上她真的太久沒在台灣,因此我們都會盡量回答她的問題,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問題只有愈變愈多,甚至很容易
某個需要值班的週六,一個人在公司的我突然收到了Olivia的訊息,問我是不是在公司?說她跟Nini等一下會到公司。 Olivia一進辦公室的表情很嚴肅,隨後進來的Nini也是一臉正經八百,我還沒問發生什麼事,Olivia就開始指示我,把最近半年的客戶紀錄調出來,並且一個個確認商品是否確實送到他們手上
比起封面說的,教你拆解框架、解讀常見話語陷阱,我想我最大的收穫是終於理解美國兩個政黨的主張,以及主張是基於什麼樣的脈絡而形成的。 共和黨的嚴父主張、民主黨的慈親撫育,在作者說明完之後,我真的是秒懂這兩個政黨的主張是為什麼,之前一直不懂的關於道德、教育、經濟,甚至民族主義,都可以從作者的說明得到解答。
主管Olivia跟同事Nini每一次聊天的內容,都展現出她們的朋友圈是同一群,有什麼事Nini都可以直接跟Olivia聯繫,甚至Olivia還沒進辦公室時,Nini都可以決定一些事。公司其他人質疑Nini沒有準時上班的時候,N直接了當跟我說,她之前就跟Olivia說好了,她從不去要打卡的公司上班。
現代人必須人手一本! 數位科技發展的速度快到難以想像,以為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沒想到帶來的卻是失眠、焦慮⋯等各種文明病。 作者先從演化的角度來說,人類的進化本來就不是用來適應數位化,所以會有這麼多問題,是因為我們跟不上現代社會;再從醫學、科學的角度,將各種情緒是如何產生?大腦如何運作?以及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