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整理>彼得林區選股戰略(1)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在開始聊內容前,先說明我閱讀的是由財信出版的第四版彼得林區選股戰略,因為這本書有非常多版本,因此可能有部分版本內容無法完全對應。在這本書當中,我認為精華在於第七章開始到第十四章這一段的內容,作者用了非常多的範例講解自己在選股時的邏輯。

股票類型定義:認清你買下的股票類型決定你的操作策略

在開始討論選股前,作者先為大家定義了六種股票的分類,以幫助大家認清對於股票的操作模式和應有的預期,其中包含了緩慢成長股、穩定成長股、快速成長股、景氣循環股、轉機股以及資產股。分類方式也是有著簡單易懂的定義:「盈餘成長率」。

類型總覽:緩慢成長股:2~4% / 穩定成長股:10~12% / 快速成長股:20~25% / 左右景氣循環股:無法準確預測 / 轉機股:曾經歷營運谷底 (嚴重負成長)資產股有重大的資產或者經營特權。

書中作者有提及一些操作竅門,例如緩慢成長股就是要關注股利發放政策、快速成長股可能在獲利一倍後出清等,但我認為這樣的看法過於制式,並不適合當作操作的錦囊,因此就不在這裡提及,有興趣者可以自己去翻閱書籍中的操作建議。

不過,除了下定義以外,林區先生也在這裡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公司不會永遠停留在同一種類型中,因此,投資工作從來不會在買入那刻就結束,而是要時刻注意公司的營運是否有所改變,以及是否持續符合投資人的策略分配方式。

傳奇投資人信奉的簡單判讀:獲利是從簡單的內容累積來的

在了解一些對於個股的分類邏輯後,作者開始說明一些對於「能幫你賺錢的股票」的判斷方式,其實內容不脫避開過熱題材、公司已經證明了自身的獲利能力、觀察內部動態及避免有疑慮的資本決策這些內容。但在所有討論之前,最重要的當然是要挑選落於「能力範圍」之內的公司進行研究 (與巴菲特的說法相同,不懂的東西更難確認未來發展,何必賭博)。

避開過熱題材

很多人投資某家公司的原因是因為其他人買了都在賺,如果自己不買就虧了,結果在買了之後不久,股票就開始大跌,最後只好忍痛出場或者被迫成為「長期投資」。會有這種操作的失誤,其實就是因為沒有掌握好股票價格的根本:獲利能力,題材雖然能為股票短期撐腰,但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是最後買入被踢下車的那個。為了避免被割韭菜,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避免自己去碰這些類型的股票,作者也對這個主題提出了一些選股的判斷基準給讀者參考:

  • 名字聽起來無聊、甚至荒唐可笑
  • 從事無聊、讓人搖頭的生意
  • 謠言紛起的股票
  • 因為某些因素而受到壓抑的股票
  • 零成長產業 (注意,是產業不是公司)

在往下討論要如何透過數據驗證上述前,先解決一個疑惑,為甚麼要挑零成長產業?其實原因在於,過度成長的產業自然就有更多市場機會,也會吸引更多新進者的投資,而新進者就會一步步的侵蝕領先者的獲利空間,因此持續成長的產業未必是最適合投資的產業。

上面幾點的核心,都是希望避開股價已經過熱的股票,避免落入泡沫的風險,但我認為上述的內容都過於質化,非常難用客觀的標準進行評判,因此我最推崇的其實是作者另外提出的判斷標準:

  • 法人機構未持股,分析師沒追蹤

以這個判準來看,就能透過籌碼分布情形來觀察一間公司是否處於風口浪尖,有沒有可能是沒有受到關注、卻非常能帶來獲利的一間公司。追根究柢,股市就是你能在別人還沒發現時提早布局,等公司獲利能力無法被忽視時,價格自然就會水漲船高,套一句巴菲特的老師葛拉漢說過的:「短期內股市是投票機、長期的股市是秤重機」。

公司已經證明自身獲利能力

股市反應的是未來獲利預期,但未來的獲利預期自然會受到過往的經營模式影響。2000 年初的科技泡沫就是個很鮮明的例子,當時 www 產業的前景大好,不管怎麼樣的網路相關公司股價都大幅躍升,但到頭來,當時投資互聯網產業的投資人大多在泡沫破裂血本無歸,因此,單純買進對未來的預期並不會是最好的衡量模式。

在這個議題上,作者提出的判斷模式比較吃經驗判斷,這裡一樣提供給大家參考:

  • 擁有利基優勢
  • 大家持續購買的東西

不過,這個環節我不認為一定要透過主觀的判斷,也不一定要透過與產業專業人士請益才有辦法了解。利用市占率、公司的銷售成長率、毛利率幾個通常年報就會出現的指標,以年度之間進行比較,就能看出是否有持續獲利能力、對於客戶的重要性等關鍵的資訊。舉例而言,當公司持續能在毛利率上有穩定的數據,就代表公司對於其客戶有相當的訂價權。因此年報與財報也會是非常好的數據判斷指標。

觀察內部動態

如同前述,股市本身就是個擁有更多、更精確資訊的人會獲勝的領域,而擁有最多資訊的自然就是營運公司的人。撇開一些營運能力不談,大部分的經理人並不會拿自己的錢開玩笑,因此,他們的操作會是非常具有信息量的參考資訊。以下是作者提出的幾個關鍵事件:

  • 分拆公司 (從母公司拆出,成為獨立公司)
  • 內部人士買進自家公司股票
  • 企業回購自家公司股票

與前面討論法人機構持股的指標相同,只要透過籌碼分布情形就能很輕易的檢證這個資訊。而在其中,比較會讓人感到疑惑的,可能是分拆公司的部分,而作者對於這部分的解釋是公司通常不會把營運能力不佳的公司分拆,以免讓外部人士懷疑母公司的營運狀況。這個推論我沒辦法完全接受,但就數據看,確實分拆後的企業有大約 70% 後續都有股價倍數成長的成績,因此不論如何推論,都能觀察到這個現象確實存在。

避免有疑慮的資本決策

有些老牌公司能輕易地通過上述的三個門檻,但卻能被預期將不會有太好的未來營收,原因就是因為不好的內部投資決策導致現金流流出,又沒有對應的投資回報;在有營收流入時,不願意單純的配息給股東,反而自負的決定投資新的事業,導致投資人的權益損失。

但這裡必須提醒,不配息並不代表是壞公司、配息也不代表是正確的決策,問題在於若不配息,公司能否為沒有還給股東的錢找到更好的投資去處,這通常就代表新投資的事業或者擴產的產線,是否有能力帶來相較於大盤成長更高的投資回報率。

而這樣的資本決策,就得要透過檢驗公司的投資資金究竟流向哪個事業當中,是否跟公司本業有相關聯、是否能把公司原先的競爭優勢融入並且持續發揮。這裡自然會更偏向質化分析,沒有很多數據可以參考,只能透過常理進行推敲;但如果是針對原先就存在的事業進行擴張,則可以透過 ROE 進行評估,若公司的 ROE 是大於投資人心裡所想要的回報率,就大概可以判斷為一個合理的投資。

下一篇將針對財務報表上幾個簡單的數字分析,並且融合本篇內容以及財報上的資訊,建構出一個完整的選股策略。

嗨我是史塔克,目前是個努力增進自己對於市場了解以及對股票等資產分析能力的學生。在這裡,我會盡量透過理論與實務數據的結合,來將依些生澀的概念和名詞具像化,讓閱讀市場的過程更加有跡可循。 我並不是股市的大贏家,更不是走在風口浪間的超級操盤手,因此千萬不要向我請教,但我非常歡迎大家來一起交流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