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休診|S1E14 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創造一個不畏懼死亡的世界 ft. 郭憲鴻(小冬瓜 )、郭于誠醫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odcast 本集收聽連結

「當我開始要跟大家介紹我是小冬瓜的時候,代表郭憲鴻已經死亡,因為我要符合小冬瓜的人設跟期待。」冬瓜行旅的社長郭憲鴻(小冬瓜)說。

「小冬瓜」的父親「冬瓜」曾是台北知名的殯葬專家兼電視名人,他成功戒除毒癮,從艋舺大哥改頭換面,甚至出版了一本書。雖然郭憲鴻從小陪父親在殯葬現場服務,對這個行業並不排斥,但他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擁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

他曾和父親大吵一架後離家出走,試圖證明自己的能力,卻接到父親癌末的消息。他在極短的時間內陪伴父親度過最後一段時光,扛下了原本不願意接手的家業。

失去父親的痛苦,放棄自己的夢想,失去人生的掌控權,背負著周遭人期待的目光,同時又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學習如何經營一個事業,那時的他,僅僅只有23歲。

他是如何從這些困難之中,重新振作起來?又是如何在自己迷惘的人生階段、在殯葬中找回生命的意義?甚至期望創造一個不畏懼死亡的世界?

「許多人在死亡之前,最後悔的是沒有勇氣為自己活過一次;想為自己活的時候已經沒有時間了;但最終怎麼樣活出你自己,這一生要為了什麼而活?只有你知道。」他說。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本集重點:

・學習面對死亡,是為了能夠好好活著

・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中都準時,你從未落後或領先

・所有事物都是中性的,你的想法決定了世界的樣子

・人生就像單程旅行,讓「遺憾」成為新的力量

・完成父親夢想放棄自己人生?身為二代接班人如何重新定義自己?

・「傳統」的深層內涵是什麼?真的必須死守不放嗎?

・人跟人都是在「互相麻煩」中建立關係的

・生前告別式開啟對喪禮的想像,原來人可以活得很有力量

・人生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端看你如何串聯在一起


本集節目由桌友 劉智慧 小姐贊助播出。

新單元「本日休診」是由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委託《隔壁的桌子》共同製作的身心健康促進節目,邀請醫界醫護人員,病患、家屬,透過分享自身經驗,以聊天的方式,深入淺出的分享,增進大眾對於健康的認識,對疾病的瞭解,撫慰患者及照顧者心靈,並且促進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歡迎支持我們理念的聽眾贊助支持,贊助除用於節目製作,也將用於支持協會協助台灣發展新型的癌症精準放射治療藥物與設備或相關推廣活動!

完整贊助說明請至網站


本集來賓:

・郭憲鴻(小冬瓜),禮儀公司「冬瓜行旅」負責人,20多年殯葬經歷。國小協助告別式備貨,國中開始搬運遺體,跟著父親在殯葬現場長大。曾逃離過,在父親病重時回歸,毅然接班。從儀式裡思考生死的意義,並希望打造出與時俱進的儀式,符合現代人的禮儀需求。

・郭于誠醫生,《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作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癌症中心副主任,同時為台灣漢和國際精準放射醫療協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負此生》

・FB:冬瓜行旅(小冬瓜)

・YT:單程旅行社

・IG:dk.oneway

・官網:冬瓜行旅

《對話—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郭醫師的FB社團

【隔壁的桌子】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

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每週上新!


・FB社團: Podcast《隔壁的桌子》桌友小聚場

・IG: nextable

・合作/聯繫歡迎來信:nextable2023@gmail.com

請隔壁桌喝一杯,製作更優質節目

・歡迎在Apple podcast留下五星好評和留言給我們呦!

avatar-img
10會員
54內容數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 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隔壁的桌子 的其他內容
隔壁的桌子|EP28. 同性/異性戀婚姻過年大不同(下)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他自己 ft.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召集人 林詩涵 在上一集,我們聊到不論是同性或異性戀,當女性步入婚姻,同時踏入另一個家庭,可能會面臨各種相關衝突。 這些傳統的價值觀是否能被改變? 我們是否能讓每個人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
隔壁的桌子|EP27. 同性/異性戀婚姻過年大不同(上)你的子宮不是你的子宮 ft.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召集人 林詩涵 沒有人是為了做牛做馬才想結婚的,每個人都是想要幸福快樂的生活,但為什麼,我們對女性的期待,卻是去另一個家庭做牛做馬? 女性一到「適婚年齡」後,馬上開始面臨種種社會的眼光與壓力
照片提供:P1《地味手帖》 東北風(攝影:陳怡絜)P2-6《地味手帖》 去(Khu)海女神龍(攝影:陳蔚慈) 收聽連結 《地味手帖》是一本難以被界定的刊物。它討論著地方的種種人事物,卻又不像一般旅遊雜誌告訴你哪裡吃喝玩樂,而是在談一種跨地域的、與在地生活的新交往關係。 「你是在地人嗎?
5/5地味手帖
本日休診|S1E12 這集要給長輩聽:吃藥傷身?保健食品卡健康?用藥迷思大破解 ft.王南淵藥師、謝佳珍醫師、郭于誠醫師 快過年了,你是否正打算選購健康食品/保健食品送給長輩呢?修但幾咧!先聽完這集再來選購吧,不然花大錢沒效事小,不小心還傷身呢! 一生病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否都熱心介紹坊間的「特
本集獻給晴天的媽媽,卓采瑤。1/4,祂離開我們,去當小天使了。 上一集,我們從晴天的角度,看見她再次面臨母親病情惡化的挑戰,在陪伴母親、面對他人眼光與追求個人
晴天媽媽離開我們,去當小天使了,《隔壁的桌子》Podcast的起點是因為晴天和我媽媽罹癌,共同經歷陪病的心路歷程。本集聚焦以晴天的故事探討照顧者面對台灣孝道的倫理文化所承受的壓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不同的思考。
隔壁的桌子|EP28. 同性/異性戀婚姻過年大不同(下)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他自己 ft.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召集人 林詩涵 在上一集,我們聊到不論是同性或異性戀,當女性步入婚姻,同時踏入另一個家庭,可能會面臨各種相關衝突。 這些傳統的價值觀是否能被改變? 我們是否能讓每個人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
隔壁的桌子|EP27. 同性/異性戀婚姻過年大不同(上)你的子宮不是你的子宮 ft.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召集人 林詩涵 沒有人是為了做牛做馬才想結婚的,每個人都是想要幸福快樂的生活,但為什麼,我們對女性的期待,卻是去另一個家庭做牛做馬? 女性一到「適婚年齡」後,馬上開始面臨種種社會的眼光與壓力
照片提供:P1《地味手帖》 東北風(攝影:陳怡絜)P2-6《地味手帖》 去(Khu)海女神龍(攝影:陳蔚慈) 收聽連結 《地味手帖》是一本難以被界定的刊物。它討論著地方的種種人事物,卻又不像一般旅遊雜誌告訴你哪裡吃喝玩樂,而是在談一種跨地域的、與在地生活的新交往關係。 「你是在地人嗎?
5/5地味手帖
本日休診|S1E12 這集要給長輩聽:吃藥傷身?保健食品卡健康?用藥迷思大破解 ft.王南淵藥師、謝佳珍醫師、郭于誠醫師 快過年了,你是否正打算選購健康食品/保健食品送給長輩呢?修但幾咧!先聽完這集再來選購吧,不然花大錢沒效事小,不小心還傷身呢! 一生病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否都熱心介紹坊間的「特
本集獻給晴天的媽媽,卓采瑤。1/4,祂離開我們,去當小天使了。 上一集,我們從晴天的角度,看見她再次面臨母親病情惡化的挑戰,在陪伴母親、面對他人眼光與追求個人
晴天媽媽離開我們,去當小天使了,《隔壁的桌子》Podcast的起點是因為晴天和我媽媽罹癌,共同經歷陪病的心路歷程。本集聚焦以晴天的故事探討照顧者面對台灣孝道的倫理文化所承受的壓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不同的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洪流中,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讓長者安養晚年,而非受困於病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課題。本集邀請到《不被束縛的晚年》新書的兩位作者—朱為民醫師、林金立執行長,分享他們在第一線照顧現場的觀察,並探討如何翻轉高齡照護的傳統框架。
Thumbnail
記得要準時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預約好幾個月的書,郭憲鴻〈小冬瓜〉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終於在四月中借到,實在很難一口氣看完,因為眼淚完全不聽使喚,總是模糊了視線,親情真的很容易觸動心弦。
Thumbnail
  王祐翔頭頂開始抽出橘子芽的那天,正是高中畢業後的暑假,他坐在客廳紙箱堆前面滑手機,等待爸約好的房仲帶人來看屋,那時他還沒意識到那麼小顆的籽,欲從多年前的吞食及匍匐中破殼而出,他即將徹底化為半植物。他只是把身體更靠向風扇,並百無聊賴地點入彭駿凱所傳來的照片,進而發現自己錯過了阿密斯的南瓜葬禮。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有人說記憶是痛苦的根源,但如果什麼都不記得,真的就不痛苦了嗎?在本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前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鄭秋豫教授,與我們分享她退休後全職照顧失智症先生的故事。
Thumbnail
「我這麼努力地照顧罹癌的爸爸……但是他卻繼續抽菸喝酒,一點都不愛惜自己,我卻要花自己寶貴的時間陪病?這樣下去到底有什麼意義?」 這是在照顧現場,時常遇到的矛盾和衝突。 照顧者覺得為了恢復健康,生病的家人應該要立刻改掉各種壞習慣,但偏偏患者卻想,我可能沒剩下多少時間了⋯⋯
Thumbnail
「也許在這不好的世界裡面,我們可以好好的活著,就是最好的事情。」 在疫情最嚴峻、所有資金卡住、完全無法進行拍攝的時候,萬念俱灰的魏德聖導演,卻在最低潮的情況下寫出了這部關於兒童癌症的電影——《BIG》。 「現實中做不到的事,我們就在電影中去幫這些病房中的孩子們圓夢。」魏德聖導演說。 原
Thumbnail
總是在宣導民眾健康觀念、幫助民眾進行篩檢的新竹億安診所院長林家億,居然發現自己的夫人洪嘉玲也罹患了癌症?!院長將對太太的內疚之情轉化為動力,積極地與她一同分享自身的經驗,並更加投入衛教宣導工作,希望能讓更多民眾早日發現並接受治療。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洪流中,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讓長者安養晚年,而非受困於病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課題。本集邀請到《不被束縛的晚年》新書的兩位作者—朱為民醫師、林金立執行長,分享他們在第一線照顧現場的觀察,並探討如何翻轉高齡照護的傳統框架。
Thumbnail
記得要準時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預約好幾個月的書,郭憲鴻〈小冬瓜〉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終於在四月中借到,實在很難一口氣看完,因為眼淚完全不聽使喚,總是模糊了視線,親情真的很容易觸動心弦。
Thumbnail
  王祐翔頭頂開始抽出橘子芽的那天,正是高中畢業後的暑假,他坐在客廳紙箱堆前面滑手機,等待爸約好的房仲帶人來看屋,那時他還沒意識到那麼小顆的籽,欲從多年前的吞食及匍匐中破殼而出,他即將徹底化為半植物。他只是把身體更靠向風扇,並百無聊賴地點入彭駿凱所傳來的照片,進而發現自己錯過了阿密斯的南瓜葬禮。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有人說記憶是痛苦的根源,但如果什麼都不記得,真的就不痛苦了嗎?在本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前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鄭秋豫教授,與我們分享她退休後全職照顧失智症先生的故事。
Thumbnail
「我這麼努力地照顧罹癌的爸爸……但是他卻繼續抽菸喝酒,一點都不愛惜自己,我卻要花自己寶貴的時間陪病?這樣下去到底有什麼意義?」 這是在照顧現場,時常遇到的矛盾和衝突。 照顧者覺得為了恢復健康,生病的家人應該要立刻改掉各種壞習慣,但偏偏患者卻想,我可能沒剩下多少時間了⋯⋯
Thumbnail
「也許在這不好的世界裡面,我們可以好好的活著,就是最好的事情。」 在疫情最嚴峻、所有資金卡住、完全無法進行拍攝的時候,萬念俱灰的魏德聖導演,卻在最低潮的情況下寫出了這部關於兒童癌症的電影——《BIG》。 「現實中做不到的事,我們就在電影中去幫這些病房中的孩子們圓夢。」魏德聖導演說。 原
Thumbnail
總是在宣導民眾健康觀念、幫助民眾進行篩檢的新竹億安診所院長林家億,居然發現自己的夫人洪嘉玲也罹患了癌症?!院長將對太太的內疚之情轉化為動力,積極地與她一同分享自身的經驗,並更加投入衛教宣導工作,希望能讓更多民眾早日發現並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