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 ‖ 《閱讀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金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閱讀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金正

 

raw-image


就如同書面上所寫道:100分鐘分3次,深讀一本書。

  • 第一次「掃描式閱讀」:10分鐘去蕪存菁,過濾80%內容,掌握重要的20%。
  • 第二次「正式閱讀」:50分鐘綜觀架構(望遠鏡)和細讀內容(顯微鏡)。
  • 第三次「深入閱讀」:40分鐘深入體會,跟作者一起思考,寫下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這本書破除了很多我固有的舊觀念。


1.書本裡面80%都是廢話。這是真的,當相同類型的書看多的時候,裡面的內容幾乎都是大同小異,基本的核心概念不變,再加些作者特有的見解和舉例的故事,差不多就架構成一本書。所以我們花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就是為了找出那20%。


2.閱讀還怕弄髒書,最後一定忘光光。但我的書大多是圖書館借來的,所以養成我看完書後一定會做筆記的習慣,如果不立刻記下來,我就一定會忘記,就像我看柯南都不記得兇手是誰一樣。


3.盡信書不如無書。不是作者講的話都必須照單全收,作者又不是上司(咦)。提出不同的觀點及看法,更能精進自己的思考技巧。


4.區分「散步」和「登山」的書種。

讀書有分成兩種類型,

「散步」:這種是指閱讀文學類書籍,這種就不適合100分鐘閱讀,因為能夠沈浸在作者筆下的世界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登山」:商業書、學術書、紀實書。讀者通常都是帶著目的閱讀,如同面對一座想要攀越的高峰,就得理解達成目標的方法才行。


 

一百分鐘讀三次的十大策略

選書的技術

  • 先判斷你現在到底需要什麼?
  • 寫出當下的三大需求。
  • 確認標題或封面、書腰,看看作者的學經歷能否滿足需求。

一開始先掌握整體架構

  • 仔細確認目錄。
  • 確認各章標題和整體內容。
  • 瞭解全文的宗旨和架構。
  • 掌握架構後,就能瞭解哪裡有寶貴的建議。
  • 跳過沒興趣的部分。
  • 未來有機會派上用場,但目前還用不到的部分也先跳過。

決定要花多少時間看哪一本書

  • 閱讀前,先決定要花多久的時間把書讀完
  • 先設下期限,遇到不懂的地方才會直接跳過

設定閱讀目的和策略

  • 弄清楚自己閱讀的目的
  • 沒有策略就不會有方向,如同爬山前沒預作準備。

要有主體性,不要被動吸收知識

  • 作者的指引當作參考就好。
  • 相信自己的直覺。
  • 閱讀方式要符合自己的目的。

抓住重點

  • 目錄、圖片、線圖、序言、結語,是要先看過的重點部分。
  • 每章的開頭和最後都要閱讀,節錄重點。

瞭解內容的脈絡

  • 先瞭解作者的生平和背景。
  • 瞭解主題脈絡。
  • 掌握作者真正想傳達的宗旨。

畫線寫重點,跟作者共同創作

  • 畫重點。
  • 書就是拿來寫下個人感悟的。
  • 用自己的話,寫下比作者更有內涵的文句。

抒發己見的方式

  • 以投稿的心態寫下書評。
  • 要歸納三大重點。
  • 把讀書獲得的知識分享出去。

試著分享,教學相長

  • 寫下自己的感悟,學習效果會更好。
  • 教導其他人,整個學習過程才算完整。
  • 重新思考說明的方式,讓對方更容易理解。
  • 理解內容後,再用心思考表達方式,理解程度將遠勝於一般學習方式。

 

 

書名‖ 閱讀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作者‖ 金正

譯者‖ 葉廷昭

出版‖ 采實文化

類型‖ 商業管理

 

#波波看好書


內容總結
《閱讀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4
/5
人生嘛,就像是邊跑邊吃,痛苦並快樂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