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精彩、引人入勝」無法完整形容我看完本書的觀感,他帶給我更多的是對自我探問,以及對移工朋友生活現況的好奇心。這本書是由一位長期關注移工議題的資深記者簡永達、根據 7 年間對政府、移工團體、仲介採訪的內容所出版的著作《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內容淺顯易懂,並能引領讀者用更開闊的思考方式觀察移工議題。


我推薦所有關注人權、希望提升議題拆解能力,或單純對默默在台工作、卻極少為自己發聲的移工朋友感興趣的夥伴閱讀這本書。你一定能在當中從眾多故事中,找到能觸動你的感動時刻。



《推薦觀點一:多元觀點層層探問移工議題》

或許你會好奇,台灣人為什麼要關注移工議題?而這本書又提供什麼特殊的觀點?也許在很多人心中,移工是受壓迫、受剝削的弱勢族群;而有些人則在心中默默移工帶著莫名的劣根性,是台灣社會動蕩的可能原因之一。然而,作者並沒有給出一個單一的回答;而是綜合國際局勢、社會經貿、人權進程、人物觀點給出全面的分析,讓讀者可以鑑往知來:了解在過去移工是如何與台灣深深結合,並一同思考在台移工未來將迎來怎樣的變化。


如果在閱讀完本書之後,你問我為什麼要關注移工議題。我會說,這本書為我開了一扇窗,一扇好奇心的窗。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反覆省思過往生活中未曾留意的移工身影;有趣的是,隨著書籍章節的推進,我越發覺察到自己無知,但無知並未給我帶來壓力,反而激起我更多的好奇心。


為了不爆雷著作內容,我先拋出幾個作者在書中的提問,不論你是否對以下探問有明確想法,我相信你都能在書中找到反思:


  • 移工為什麼常常要苦苦忍受不合理的工作待遇?誰應該負責?
  • 為什麼有些移工承受與家人分離的痛苦千里迢迢從他國來台,卻要逃跑?
  • 或許你曾聽過,移工來台工作是為養家糊口。但這背後是否還有其他可能呢?
  • 有人說,仲介是移工議題的罪魁禍首,就是因為他們太貪婪財會不斷壓榨移工。真的是這樣嗎?那麼移工的雇主(常見如電子業工廠)跟政府在此扮演什麼角色?

《推薦觀點二:撕開移工標籤,他們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都擁有多個不同身份與角色,像是親屬關係、職業名稱、性別性向諸如此類,人生的豐富與多半來自於角色之間的連結與衝突。然而,常常在面對移工朋友時(或相對陌生的族群),我們卻透過窄化的、單一的標籤來定義這群人,彷彿戴上一層遮色片,將在台超過 70 萬的群眾看作是一具具沒有名字、沒有個人意識的工作機器。


你我都知道,這並非事實,這也是我推薦這本書的第二個原因。本書透過一個個生動、貼近人心的故事,帶我們走進他國偏鄉、走進移工生活的現場,拼湊出他們更立體樣貌,例如:


  • 受了工傷、但求助無門的無奈與悲哀
  • 默默工作,仍不忘選秀夢想的堅持與毅力
  • 抵抗壓迫,積極爭取同胞權利的勇敢與熱忱


這其中每個故事都是發光的點,在我心中交織成了五顏六色、鮮明的移工群像。然而,書中還有好多好多故事,邀請你一同閱讀與發掘。


avatar-img
12會員
13內容數
喜歡看故事的我,想拆解那些對我影響深遠的影視與書籍作品,並在回顧劇情內容片段的同時,療癒你我,反思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arrryyy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好意思,我在尋找我的憤怒,請問你有看到他嗎?
生活的失控感投射成下墜的夢。你也曾有這個時刻嗎?
焦慮是浪。我是那巨浪下的受難者。至少我曾是這樣認為的。
如果我的恐懼有其形象,我想它是擁有一副兇猛外表的彪形大漢。 看仔細一點,或許,還能發現它壯碩身上的斑斑傷痕。
算是偶然的相遇吧!在某個連續假期時百無聊賴的打開了 Netflix,我隨手點進影集《戀愛修課》,本以為這樣青春校園題材會讓我在第一集未結束前就果斷跳出,殊不知我一看就馬不停蹄地把兩季的劇情全數完食(甚至重複看了兩次),而主角們青澀、活潑的互動在我心中久久無法忘懷。
最近讀了《潛意識自癒力》,喜歡作者用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催眠、潛意識與我們生活的關聯,也在閱讀後對催眠有更強烈的興趣。在閱讀過程中我對作者提到一些概念蠻有共鳴的,也想與大家分享
不好意思,我在尋找我的憤怒,請問你有看到他嗎?
生活的失控感投射成下墜的夢。你也曾有這個時刻嗎?
焦慮是浪。我是那巨浪下的受難者。至少我曾是這樣認為的。
如果我的恐懼有其形象,我想它是擁有一副兇猛外表的彪形大漢。 看仔細一點,或許,還能發現它壯碩身上的斑斑傷痕。
算是偶然的相遇吧!在某個連續假期時百無聊賴的打開了 Netflix,我隨手點進影集《戀愛修課》,本以為這樣青春校園題材會讓我在第一集未結束前就果斷跳出,殊不知我一看就馬不停蹄地把兩季的劇情全數完食(甚至重複看了兩次),而主角們青澀、活潑的互動在我心中久久無法忘懷。
最近讀了《潛意識自癒力》,喜歡作者用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催眠、潛意識與我們生活的關聯,也在閱讀後對催眠有更強烈的興趣。在閱讀過程中我對作者提到一些概念蠻有共鳴的,也想與大家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臺灣書籍市場現況與閱讀心得分享,讀者想了解哪些書籍值得閱讀。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推薦丹達帕尼的書籍《恆定力》,探討如何透過專注與心智訓練來改善生活品質。書中提供實用方法,幫助讀者理解專注的重要性以及顯化的過程,並鼓勵自我反思以促進個人成長。透過系統化的思考,讀者能學會如何將思想與行為一致,進而改變人生。願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與智慧。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推薦了A某的作品《史上最有梗的東方魔法書》,探討了道教文化和符法咒語等主題。以幽默的語氣撰寫,書中結合臺灣讀者的笑點,讓人輕鬆閱讀,卻又深具智慧。作者分享了生活中的實用技巧,並透過故事闡述合一的意義,提醒我們享受生命的旅程,活出無悔的自在人生。
Thumbnail
《一所生命的學校》是一本充滿感情與智慧的作品,透過慧光師父在尼泊爾的教學故事,精美的照片,以及對無條件愛的深刻反思,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意義與平衡。這本書不僅描繪了師父與小沙彌的生活,更啟發我們思考如何面對無知與成長,並強調了佛學與科學之間的聯繫,讓人心靈得到療癒與啟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獲得的三個深刻啟示,特別是如何檢視自己的信念、理解過去的影響,以及識別自我溝通狀態。透過蛤蟆的故事,學習在心理諮詢中如何回顧自我與過去的關係。本文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與行為。希望能引發更多讀者對心理自我覺察的關注。
Thumbnail
詳細內容歡迎直接看Notion整理:https://dune-caption-299.notion.site/d7258ad41eaa4806bfddb12453dc8087?pvs=4 讀後心得整理如下:因為太喜歡這本書,每一個章節都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與思考,總共花了整整一個月才看完他,但也因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臺灣書籍市場現況與閱讀心得分享,讀者想了解哪些書籍值得閱讀。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推薦丹達帕尼的書籍《恆定力》,探討如何透過專注與心智訓練來改善生活品質。書中提供實用方法,幫助讀者理解專注的重要性以及顯化的過程,並鼓勵自我反思以促進個人成長。透過系統化的思考,讀者能學會如何將思想與行為一致,進而改變人生。願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與智慧。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推薦了A某的作品《史上最有梗的東方魔法書》,探討了道教文化和符法咒語等主題。以幽默的語氣撰寫,書中結合臺灣讀者的笑點,讓人輕鬆閱讀,卻又深具智慧。作者分享了生活中的實用技巧,並透過故事闡述合一的意義,提醒我們享受生命的旅程,活出無悔的自在人生。
Thumbnail
《一所生命的學校》是一本充滿感情與智慧的作品,透過慧光師父在尼泊爾的教學故事,精美的照片,以及對無條件愛的深刻反思,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意義與平衡。這本書不僅描繪了師父與小沙彌的生活,更啟發我們思考如何面對無知與成長,並強調了佛學與科學之間的聯繫,讓人心靈得到療癒與啟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獲得的三個深刻啟示,特別是如何檢視自己的信念、理解過去的影響,以及識別自我溝通狀態。透過蛤蟆的故事,學習在心理諮詢中如何回顧自我與過去的關係。本文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與行為。希望能引發更多讀者對心理自我覺察的關注。
Thumbnail
詳細內容歡迎直接看Notion整理:https://dune-caption-299.notion.site/d7258ad41eaa4806bfddb12453dc8087?pvs=4 讀後心得整理如下:因為太喜歡這本書,每一個章節都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與思考,總共花了整整一個月才看完他,但也因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在大疫之後,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全球趨勢的轉變更讓這個議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跟著獨立記者簡永達所著的《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讀者也將了解台灣社會與移工間的關係,或許正在處於黃金交叉的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