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模特兒旅居東京-社群經營、現實與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抵達東京已滿三週,血液裡的焦慮值提升到一個令人可以興奮地運作,同時帶來壓迫的濃度。

我感覺得到我的生猛正在靜候,那些尚未得知的試鏡結果,以及思念的:可以好長一段時間在鏡頭前把自己開啟、盈滿了空間卻也同時在表演中專注到消失不見的感覺。我的身體與我都渴望著更多,渴望著繼續做些什麼、攀登些什麼,但我仍在靜候。

我也明白這將會是一段珍貴的時間,因為所有複雜的感受,以及我正在體驗的事實,又促使了我去疑問和思考。我看著自己像是看著一鍋水發現他急欲沸騰,卻又意識到他該是一片海,他有他的波與流,而我該在什麼時候乘著什麼樣的浪,抑或沈入深水中。


前幾天的某些時刻,我陷入一種巨大的焦躁,關於我在Instagram上發布過的內容。我反覆思考著我的頁面是否看起來足夠專業、足夠清楚,足夠為我的事業帶來實質的效用。我處在一種用他人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產物的狀態中,開始猶豫、想要把一些東西收起來,卻又在收的過程中發現這將會使整體內容變得相對扁平。於是我發現自己被框限在了「一個專業的幕前工作人員」應該要是長怎樣這件事情裡面,以及意識到那是在「我期待外界見到的我」與「我所認同的我」之間存在的掙扎。


整理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的照片和文字把我帶回那些時刻並串起:我一直都在這些傳遞中保有著某種邏輯,我想要形塑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在緊繃和舒放之間跳著舞的人。我想要分享我所看到的世界和世界看到的我,我想要許一些願望然後去實現,那一篇一篇的貼文、照片、詞句,都是我那個當下心弦的某些振動,或大或小,像是一本鬆散的日記,對著大家說哈囉我在這裡,當得到回音時我總是會很開心,當願望慢慢實現時我總是會幸福滿溢到想要哭泣。

所以我想起來我先是一個人,才是一個幕前工作人員。


在這個網路與社群媒體上的資訊已經快要滿到從手機螢幕掉出來的時代,甚至對我們某些人來說它是職業的一環,如果不找一個地方站好,好像就會像在突然加速的東京電車上沒抓扶把,會有那些令人小小驚嚇的踉蹌。

但人本來就是立體的,我們有脈絡,我們有呼吸,我們很有機,我們有我們每個人處在的位置和多種身分,不會時時刻刻都只有一種不變的樣子。

所以我在發布我最新的snap照片的時候說:

「除了維持硬體外貌美麗如常的職責所在之外,也想多和大家交流,立志成為更有趣、更豐滿立體靈魂的過程,以及一顆堅定的、擁有韌性的心的養成。」

雖然現在我們每天都在面對的條條框框有超多,但我還是很想要自由,想要在名為世界的大草皮上奔跑,想要在名為世界的峽灣裡裸泳,想要在東京的人流裡面慢慢走,想要在櫻花樹下耍白痴大聲學烏鴉叫然後笑死。

我想要一直一直能夠被感動,我要先是曉彤然後才是一個幕前工作人員或是任何其他的身分與名堂,然後我才能用生命做我最喜歡的事情並讓這些事情也許堆砌出我、也許跟我互相成就。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嗨,我是曉彤,我是一個人類、一位模特兒、演員以及畫家。勵志成為更加有趣及豐滿的靈魂,也熱衷於一顆堅韌的心的養成。這裡將分享我的生活領悟和專業領域相關心得感想,期盼能與大家多多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曉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篇描述模特兒在東京試鏡生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感受,充滿了積極的態度和體驗。
描述了作者獨自來到東京生活的心路歷程,從習慣自己在外生活,到在陌生的環境中迷茫但又感到強壯,充滿著對新生活的好奇和熱情。
這是一篇描述模特兒在東京試鏡生活的文章,講述了作者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感受,充滿了積極的態度和體驗。
描述了作者獨自來到東京生活的心路歷程,從習慣自己在外生活,到在陌生的環境中迷茫但又感到強壯,充滿著對新生活的好奇和熱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社會框架是共通語言,而金錢則是人們最快能夠理解的度量衡。
今天是回來台灣後的第二個禮拜。 技術上來可能是第一個禮拜的結束,因為上個禮拜的此刻去了一趟東京。 離開了一年,要回來之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回來看到變換的城市,而是不變的自己。 出去一年之後,人們喜歡問我的感受如何? 他們想知道我出去一年之後的視野有沒有變寬廣; 國外的生活是如何、月亮有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
Thumbnail
五月東京的天氣變得溫暖。每經過生日,會覺得是否有哪裡要再改善,思考了關於「人喜歡追求成長」這一題,也許我們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當你達到80分的目標,還會想往90分靠近。面對日本生活的壓力與勇氣。在日本生活仍有許多壓力,看到有人發文在瑞士的生活,畫出一個衡量表,最後她決定回臺灣。我想每個人都有掙扎
Thumbnail
天啊,快一個月沒有靜下心寫寫東西了。這陣子發生了許多事情,生活就像是一場不間斷的冒險,把我捲入其中。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段豐富多彩的日子。 從美國回到臺灣後,我的生理時鐘像是亂了方向,花了兩週才調整過來。這期間,我整天都在和時差抗爭,腦袋昏昏沉沉的。好在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
Thumbnail
對生活際遇的思考和困難,作為社會新鮮人在尚未穩定下來時的雜記。
Thumbnail
嗨~ 是的 這陣子 依舊忙的暈頭轉向感 從去年底回到台灣六週 有五週的時間都在積極復健腰椎疼痛的問題 我們與晴見了2-3次的面,因為遠距離(台北-嘉義) 即便回到台灣的土地上,我們依舊只能短短時光相聚 個性使然,拗不過想追求更好的心, 還是硬撐了兩天去學習美式寶寶攝影, 接著因
Thumbnail
在東京求學多年,我已經深深融入這座繁華的城市。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閃爍的街道上,我不禁懷念起遠方的故鄉─台灣。 偶爾會有些在台灣的朋友問我:「你在國外是不是過得很爽很棒啊?有沒有每週五晚上喝酒參加派對?每週末逛街購物?」他們眼中的國外,是一個充滿自由與刺激的樂園,然而,我的回答總是掩飾不住內心
Thumbnail
其實事件通常只是冰山一角,會勾起不成比例的情緒,通常都是連結到過往經驗⋯⋯我害怕被評價,我害怕被否定。 急性壓力整理~計劃趕不上變化 下午四點終於來到咖啡廳,應該坐下來趕工報告了,但怎麼樣都靜不下來,一個字都不想讀…。在朋友line群寫了幾句,終於面對現實,知道必須先搞定不爽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社會框架是共通語言,而金錢則是人們最快能夠理解的度量衡。
今天是回來台灣後的第二個禮拜。 技術上來可能是第一個禮拜的結束,因為上個禮拜的此刻去了一趟東京。 離開了一年,要回來之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回來看到變換的城市,而是不變的自己。 出去一年之後,人們喜歡問我的感受如何? 他們想知道我出去一年之後的視野有沒有變寬廣; 國外的生活是如何、月亮有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
Thumbnail
五月東京的天氣變得溫暖。每經過生日,會覺得是否有哪裡要再改善,思考了關於「人喜歡追求成長」這一題,也許我們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當你達到80分的目標,還會想往90分靠近。面對日本生活的壓力與勇氣。在日本生活仍有許多壓力,看到有人發文在瑞士的生活,畫出一個衡量表,最後她決定回臺灣。我想每個人都有掙扎
Thumbnail
天啊,快一個月沒有靜下心寫寫東西了。這陣子發生了許多事情,生活就像是一場不間斷的冒險,把我捲入其中。但現在,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和大家分享這段豐富多彩的日子。 從美國回到臺灣後,我的生理時鐘像是亂了方向,花了兩週才調整過來。這期間,我整天都在和時差抗爭,腦袋昏昏沉沉的。好在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
Thumbnail
對生活際遇的思考和困難,作為社會新鮮人在尚未穩定下來時的雜記。
Thumbnail
嗨~ 是的 這陣子 依舊忙的暈頭轉向感 從去年底回到台灣六週 有五週的時間都在積極復健腰椎疼痛的問題 我們與晴見了2-3次的面,因為遠距離(台北-嘉義) 即便回到台灣的土地上,我們依舊只能短短時光相聚 個性使然,拗不過想追求更好的心, 還是硬撐了兩天去學習美式寶寶攝影, 接著因
Thumbnail
在東京求學多年,我已經深深融入這座繁華的城市。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閃爍的街道上,我不禁懷念起遠方的故鄉─台灣。 偶爾會有些在台灣的朋友問我:「你在國外是不是過得很爽很棒啊?有沒有每週五晚上喝酒參加派對?每週末逛街購物?」他們眼中的國外,是一個充滿自由與刺激的樂園,然而,我的回答總是掩飾不住內心
Thumbnail
其實事件通常只是冰山一角,會勾起不成比例的情緒,通常都是連結到過往經驗⋯⋯我害怕被評價,我害怕被否定。 急性壓力整理~計劃趕不上變化 下午四點終於來到咖啡廳,應該坐下來趕工報告了,但怎麼樣都靜不下來,一個字都不想讀…。在朋友line群寫了幾句,終於面對現實,知道必須先搞定不爽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