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思維:從丹尼爾·康納曼"誤判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看電影"魔球"的決策!

2024/04/1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一直想看卻一直沒看由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製作並主演的「魔球(Moneyball)」(班奈特·米勒(Bennett Miller)導演),終於利用周末看了。因為這是根據知名財經作家麥可·路易斯(Michael M. Lewis)2003年出版的《魔球(Moneyball :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一書所改編,而故事內容是真人實事。


2001年10月15日,奧克蘭運動家隊(Oakland Athletics, A's)於5戰3勝的第一輪季後賽又對上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結果,常在美聯西區名列前矛,又再次於季後賽中被淘汰,無緣爭奪大聯盟冠軍。


影片字幕上打出「3972萬美元對抗1億1千4445萬美元」,意思是:小蝦米運動家隊無法對抗財勢雄厚的大鯨魚洋基隊。其實,書名/片名Moneyball的意思就是:球賽打的是「錢」,沒錢,想勝就有困難。


整部片講就是布萊德·彼特飾演的運動家隊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如何利用科學決策以小搏大的故事。影片中,2002年,運動家隊在失去了重要支柱的傑森·吉昂比(Jason Giambi)與強尼·戴蒙(Johnny Damon)後,他去跟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Cleveland Indians)總經理馬克·夏皮洛(Mark Shapiro)洽談交換球員。


此時,遇見喬納·希爾(Jonah Hill)飾演的彼得·布蘭特(Peter Brand),他赫然發現彼得對球員敏銳的洞察力,得知其是畢業於耶魯大學經濟系,推崇利用統計學研究棒球的作家比爾·詹姆斯(Bill James),稱為"賽伯計量學Sabermetrics,又稱棒球記錄統計分析)"後,便將其挖角。彼得·布蘭特的真人姓名則是保羅·德波德斯塔(Paul DePodesta),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


比利與彼得的策略是:提升上壘率。吉昂比上壘率是47.7%、戴蒙是32.4%,奧爾梅多(Olmedo Saenz)則是29.1%,三人總計是109.2%,平均是36.4%,當成目標,預定找來上壘率較高但便宜低薪的三人:大衛·賈斯提斯(David Justice)、傑森·吉昂比的弟弟傑若米·吉昂比(Jeremy Giambi),以及由克里斯·普萊特(Chris Pratt)飾演的史考特·哈特柏格(Scott Hatteberg)擔任一壘手但其因手傷傳接球有問題。


起初,菲利浦·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飾演的總教練亞特·豪爾(Art Howe)堅持拒絕聽從比利的策略仍舊不讓哈特柏格擔任一壘手,球隊戰績因此一直輸球低迷。比利因此被迫將總教練屬意的先發陣容隊員交易出去,逼迫總教練讓哈特柏格擔任一壘手。


依照比利的策略進行後,球隊戰績開始奇蹟式的好轉,接連贏球,最後,竟然追上美國大聯盟的連勝戰績,最後一場九局下哈特柏格擊出一支再見全壘打,以20連勝成功追平美國大聯盟的紀錄。


其後,波士頓紅襪隊(Boston Red Sox)的老闆約翰·W·亨利(John William Henry II)指出,比利只花410萬美元的薪資就打造出球隊,讓運動家隊的勝率與洋基隊相同,但洋基隊美贏一場球要花140萬美元,運動家隊卻只要花26萬美元。鑒於其20連勝的優異經營能力,擬以運動史上最高總經理薪資1250萬美元的合約邀請他加盟紅襪隊,但最終他仍決定留在運動家隊,擔任到副總裁,直到2020年離職。


最後,波士頓紅襪隊採用同樣的方法,找來運用棒球記錄統計分析的比爾·詹姆斯擔任顧問,終於在2004年拿下世界大賽冠軍。甚至,其他球隊也都紛紛仿效。


一、開始運用"誤判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排除傳統球探選人方式的偏見謬誤


影片初始,即點出:傳統球探選人的方式多半帶有成見或偏見,例如:主觀的認定像某些優秀球員、強壯個頭大、速度快、輪廓鮮明相貌好代表有自信、女友醜代表沒自信...。稍後,投手查德·布萊德佛德(Chad Bradford),也因長相與投球姿勢奇特,遭到外界認為是小丑、怪胎。球探也都自豪其多年經驗、直覺。


事實上,比利本身就是球員出身,高中畢業,原本已經獲得史丹佛大學全額獎學金,卻因紐約大都會隊的球探認定其是少見五項全能:能跑、能接、能傳、能打,且有長打能力,深具紐約大球星的潛力,一般僅具備一、二項,頂多再多發展一項而已。比利因此棄大學而就球隊,但其最終表現平凡。


這些以外型好壞等即行進行論斷球員優劣好壞,就是心理學上講的「光暈效應」(Halo Effect,即用帶有成見的初步印象去推論其他事項,又稱成見效應)。同時,也有「捷徑思考偏誤(Heuristic Bias)」。而球探們仰仗其多年經驗與直覺如數家珍的評斷等,也都有「過度自信的偏誤(Overconfidence Bias)」(See:鄭婉伶,電影《魔球》之行為經濟分析,2017年高應大財稅碩士論文)。


相對的,彼得則是客觀的利用評估球員表現的程式,統計整理所有球員表現的資訊,將全部的資訊歸結為數據,運用方法解讀這些數據,就能看出別人看不到的球員價值。事實證明,不少球員都因球探的偏見被低估價值了。


「捷徑思考偏誤(Heuristic Bias)」與「過度自信的偏誤(Overconfidence Bias)」這些觀點,基本上就是墊基於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阿莫斯·特維斯基(Amos Tversky)的研究


二、麥可·路易斯曾撰寫丹尼爾·康納曼與阿莫斯·特維斯基二位合作的書籍


事實上,《魔球(Moneyball)》一書作者麥可·路易斯(Michael M. Lewis)曾於2018年撰寫出版《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The Undoing Project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Our Minds)(早安財經文化)》紀錄丹尼爾·康納曼與阿莫斯·特維斯基這二位天才心理學家的研究歷程。


麥可·路易斯親口道來:《魔球》背後,一個動人的心理學故事。職棒專家們誤判球員的原因,其實早就在多年以前,就已經被兩位以色列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破解了。魔球並非原創,只是把幾十年前就已經問世、卻一直鮮為人知(包括作者在內)的智慧,重新講一遍而已。


職棒球員市場的確充斥著無效率,但:為什麼?奧克蘭運動家隊常說,市場普遍存在「偏見」,例如高估腳程的重要性,因為腳程很容易觀察到;或是低估打擊者製造保送的能力,因為保送通常很容易被遺忘(感覺上打擊者是靠著什麼都沒做而踏上壘包的)。另外,身材肥胖或體型不佳的球員,也容易被低估,長相帥氣、身材精壯的球員則容易被高估。當時奧克蘭運動家隊提到的這些偏見,雖然覺得很有趣,但並沒有進一步追問:這些偏見從何而來?為什麼人們心中會存在這些偏見?我當時只是想寫一個故事,告訴大家市場如何運作、又為何失靈。


但顯然《魔球》故事背後,還隱藏著另一個故事,只是當時沒繼續挖掘。這個故事,是關於人類心智:在判斷和決策時,我們的心智究竟如何運作,又為何失靈?面對各種不確定(例如投資、應徵),人類心智是如何產生結論的?從球賽、財報、實驗、體檢,到約會,我們的心智如何評估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所有事實?人類的心智究竟做了什麼,導致專家們會誤判,並且讓拒絕專家、仰賴數據的球隊得以趁機崛起?其因此寫出這些問題的答案背後的另一個故事(See:序)。


事實上,麥可·路易斯還是描寫2008年金融海嘯,並於2015年度真人實事改編成之劇情片《大賣空(The Big Short)》的作者。


三、麥可·路易斯還曾撰寫劇情片《大賣空(The Big Short)》的原作書籍


2015年度真人實事改編成的劇情片《大賣空(The Big Short)》改編自麥可·路易斯(Michael Lewis)的《大賣空:祕密布局,等待時機(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早安財經文化出版)》。


《大賣空(The Big Short)》一樣是由布萊德·彼特製作並飾演班·里克特(Ben Rickert),克里斯汀·貝爾則飾演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雷恩·葛斯林飾演賈德·佛奈特(Jared Vennett)、史提夫·卡爾飾演馬克·鮑恩(Mark Baum)。由 亞當·麥凱(Adam McKay)執導。


影片一開始引用了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名言: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

~馬克·吐溫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 Mark Twain


恰好也呼應了「魔球(Moneyball)」中由"行為經濟學"與"誤判心理學"所提示的: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


內容總結
魔球
4
/5
法學博士、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研究;歷任上市櫃企業法務主管、法律顧問、大學教師;喜好閱讀與學習;近年來,專注於"商業法律"與"策略管理"等企業運營議題探討。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企業運營管理等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