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娛樂的風險與挑戰:從同溫層到《娛樂至死》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上一篇文章中,探討了柏拉圖對於文化管制的觀點及他對詩人與藝術的擔憂。今天將延續這個話題,分析現代娛樂自由競爭所帶來的潛在風險與挑戰,並在科技與人文之間尋求平衡,以期在享受娛樂的同時保持清醒而不被娛樂所左右。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在《娛樂至死》中提出的理論振聾發聵:當娛樂成為社會的主導形式時,社會將面臨文化空洞化、思維能力退化、注意力分散、價值觀扭曲等嚴重的社會議題。

 

同溫層:資訊迴圈中的自我封閉

 

所謂「同溫層」本為氣象學的專有名詞,現指人們只接觸到與自己觀點相符、興趣相似的資訊和人群,形成閉鎖的資訊迴圈。演算法據瀏覽紀錄、喜好不斷推薦符合個人口味的內容,使人更難接觸到不同的觀點,猶如身處資訊繭房之中。

同溫層限制了視野,也導致價值觀的狹隘化。當人們只接觸到與自己想法一致的資訊,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的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的存在。這種自我封閉的狀態不利於社會的進步,更直接導致社會的兩極化和分裂,此現象在社會最明顯的體現為同婚公投和2020年大選,這兩個極端現象留到下一篇說明。

 

《娛樂至死》的預言

早在1985年,傳播學者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就在其著作《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中對此現象發出了警示。他認為當社會的一切公共討論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時,人們將失去嚴肅思考的能力,文化將變得膚淺、空洞,又稱白癡化。

 

不同的媒介會塑造不同的文化形式。印刷術時代,文字是主要的傳播媒介,人們透過閱讀獲取資訊、進行思考,這種媒介鼓勵理性、邏輯、深度思考。然而影像時代的來臨使娛樂成為了主導。電視強調感官刺激、即時滿足,人們不再需要主動思考,只需被動接收資訊。這種媒介的轉變改變了獲取資訊的方式和影響思維模式。人們變得習慣於碎片化的資訊、膚淺的娛樂,失去了對複雜議題的耐心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媒介即隱喻:波茲曼的媒介理論

 

波茲曼的理論核心在於「媒介即隱喻」(The medium is the metaphor)。他指出每種媒介都有其獨特的傳播方式和表達形式,形式本身就蘊含著對世界的特定理解及詮釋。以印刷術和電視為例,印刷術強調線性、邏輯、連貫的表達,這與理性、深度思考的思維模式相契合。而電視則強調視覺衝擊、感官刺激、碎片化呈現,這與娛樂、即時滿足的思維模式也隨之產生。

當電視成為社會的主導媒介時,娛樂化的思維模式也隨之蔓延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政治、教育、宗教等領域,都開始採用這類方式來吸引觀眾並傳遞訊息。這種現象正是波茲曼所擔憂的「娛樂至死」,文化空洞化思維能力退化注意力分散價值觀扭曲就為最直接的後果

 

 

演算法、社交圈與自我選擇:通往同溫層的Trilemma

 

現代娛樂產業的發展似乎進一步印證了他的理論。演算法、社交圈和自我選擇猶如通往資訊同溫層的Trilemma,限制了視野並窄化了價值觀。

 

  • 演算法與推薦系統: 影音串流平台、社群媒體,都大量使用演算法來推薦內容,為用戶打造「資訊繭房」,使用戶接觸到的資訊越來越單一。

 

  • 社交圈與資訊傳播: 人們傾向於與觀點相似、興趣相投的人交往,這使得社交圈成為一個資訊的同溫層,強化了既有觀點,屏蔽了不同聲音。

 

  • 自我選擇: 人們在選擇娛樂作品時,往往會選擇符合自己價值觀、興趣愛好的作品,這看似自由,卻可能讓人們陷入資訊的迴圈,窄化視野。

 

 

世代分化的娛樂偏好:價值觀的衝突與和解之道

不同世代之間的價值觀和娛樂偏好存在差異,然而這種差異卻因通溫層和回聲室效應不斷擴大,世代對立來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因時代背景(戒嚴為主因),理性與正義在爭執間蕩然無存,下一篇文章將重點討論此部分。

 

娛樂的反思與展望

主動接觸不同觀點,拓展視野,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娛樂,讓娛樂成為認識世界、反思自我、促進社會進步的工具。是他提出的解法,而活在現實的我們顯然了解理論的侷限性,這裡也不再照本宣科的複述一次,想想社會到底是怎麼運作的,並在面臨時多想一些,似乎才是較可行的方案。

 

2024.06.1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gnacio隨筆雜談
1會員
10內容數
個人的創作空間
Ignacio隨筆雜談的其他內容
2024/06/23
《鐵漿》中的時代悲歌:傳統價值觀的捍衛與崩潰 接續上篇分析小說 鐵漿:傳統價值觀的象徵與犧牲
2024/06/23
《鐵漿》中的時代悲歌:傳統價值觀的捍衛與崩潰 接續上篇分析小說 鐵漿:傳統價值觀的象徵與犧牲
2024/06/21
有鑑於帳號的文章主題過於分散,似乎還是有必要建立架構和統一風格。接下來,我將系統性地整理幾位文學作家和作品分析,就從比較簡單易讀的開始。第一篇將為台灣文壇早期的著名作家朱西甯。 為什麼是朱西甯?除了對浪漫年代的深深迷戀,能順便聊聊朱家和鄉土文學也是原因之一。
Thumbnail
2024/06/21
有鑑於帳號的文章主題過於分散,似乎還是有必要建立架構和統一風格。接下來,我將系統性地整理幾位文學作家和作品分析,就從比較簡單易讀的開始。第一篇將為台灣文壇早期的著名作家朱西甯。 為什麼是朱西甯?除了對浪漫年代的深深迷戀,能順便聊聊朱家和鄉土文學也是原因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透過大螢幕進入貝拉塔爾的世界,重複的勞動,在長鏡頭的直視下,每一個瑣碎、無聊的步驟都是時間的重量。末日降臨,屋外不斷地刮起大風,彷彿要將這塊荒蕪之地陷入絕境,在這一成不變的空間裡,老人和女人照樣起床整理、吃飯、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反抗的、救贖的想法,彷彿是隻失去行動能力的馬,就算活著,
Thumbnail
這是我第二次透過大螢幕進入貝拉塔爾的世界,重複的勞動,在長鏡頭的直視下,每一個瑣碎、無聊的步驟都是時間的重量。末日降臨,屋外不斷地刮起大風,彷彿要將這塊荒蕪之地陷入絕境,在這一成不變的空間裡,老人和女人照樣起床整理、吃飯、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反抗的、救贖的想法,彷彿是隻失去行動能力的馬,就算活著,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娛樂至死的問題,包括同溫層的自我封閉現象、媒介即隱喻的理論以及演算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文章中觀點深入且獨特,涉及文化呈現、社會發展等面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娛樂至死的問題,包括同溫層的自我封閉現象、媒介即隱喻的理論以及演算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文章中觀點深入且獨特,涉及文化呈現、社會發展等面向。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TÓTEM》就像一幅畫,為了表達光明,必將刻鑿陰影;即使陰影是困頓的,但同時也充滿彈性;陰影讓生活成為待解答的謎團,才讓一個人本身充滿活力。而生死之間的問題,我們只能帶著不盡人意的結果繼續尋找那一條明路,才能找到內心世界真正的居所。
Thumbnail
《TÓTEM》就像一幅畫,為了表達光明,必將刻鑿陰影;即使陰影是困頓的,但同時也充滿彈性;陰影讓生活成為待解答的謎團,才讓一個人本身充滿活力。而生死之間的問題,我們只能帶著不盡人意的結果繼續尋找那一條明路,才能找到內心世界真正的居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