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孔子
Marvel電影改變我們觀映的思考,它們只管無所不用其極地讓我們愛上角色。它所構建的「真實」,是一種分拆感觀的刺激,這類電影對五感各施其職,第一人稱視角的分鏡、音效隨劇情的情緒改變、體感時間因為鏡頭短而快的律動和分鏡的散碎而變得轉眼即逝、情緒因為Spiderman 3隻蜘蛛都同時出現而感動,但也放棄了劇情邏輯。這種緊張刺激的觀映,令我們會自感「看不夠」,「好厲害」,但到底這種「真實」,對我們作為一個人的整體的思考有什麼優點呢?當然,你也可以說,進電影就是要看爽片,那就不是我想講的,我想講的是,有多久沒有一部電影好好談論「思考」了?
《海鷗》是一部很不「主流」敍事的電影,主角「演員」何一唱和「作家」周迅生更像從小說中走出來講故事,不過電影抽走了小說中讓我們可以理解角色心路歷程的第一身敍述。而換言之,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作為「第三者」、扮演觀眾的我們可以變成「演員」也可以變成「作家」,思考角色的動機。
對於廣東話母語的觀眾來說,有一些對白是很文皺皺的,像是床上的親密對話和在房子中演員和作家的對話,對於觀眾來說,可能會有點超現實,但絕不會有太大的違和感,這是因為角色的設定,什至會認為這些對話更像是他們日常真人就會思考的、談論的內容。
團隊曾受訪時指,這次的拍攝並不是有既定的劇本,而是只有大概的劇情,也就是說,很多內容確實是演員們本身底蘊延伸出來的呈現。
而這種無劇本的安排驚喜之處,還可以在一對地產的配角角色體現,地產姐姐們的對話和互動十分可愛,見到原生素人的演員出現原本心想,「死啦!」,阿姨如果要很緊張的背台詞,那一定會很生硬很尷尬!不過,整個超有趣的和自然的,會心一笑,「啊,這就是我平常見到的街坊阿姨!」,也相信是有功於劇場演員石頭公社莫倩婷與之自然的互動。而這種劇場式的超現實對白,和鄰里間的親切對白,卻也形成一種很強的對比。
談論「真實感」還有好多,故事背景發生在澳門,一個地很小但人很多的地方,具著簡單、隨和和隱忍的個性,而人們對「澳門」的印象是模糊的。觀眾會想到澳門有這樣的房子嗎?澳門半島有海鷗?澳門有作家?澳門有演員?…澳門有電影?而所幸,澳門沒有再扮演賭博之城,只是扮演一個佈景,簡單的,就在那邊就好。-另一種真實跟慾望有關,而又因為澳門這種模糊,很容易城中人就會被簡化成某一種特徵,而人的慾望又豈能在見面的第一刻就看出呢?
電影一直談到「真實」為何,「好真啊,你的角色好真」「好跳啊,小說會這樣寫的嗎?」我們可以伴隨主角,作為一個演員和一個作家在不同的文本上,一同思考。而角色在慾望上的呈現。鏡頭、燈光和音效的調度同樣將那種氛圍很成功的勾劃出來了,這種五感刺激依附著的是角色,而非單單劇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