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獎勵制度旁,溜走的那些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急著貼貼紙,換來「一個故事」及「主動調整的孩子」

  在一次營隊中聰明又積極的凱凱,非常快速地完成機器人舞步的程式設計,「老師檢查!」,一看確實舞步與音樂拍點的結合都有巧思在當中。「沒有要修改的地方了嗎?」,這問法想當然耳會得到「沒有!」。當要拿出手上的過關貼紙,意識到的那一瞬間我立刻收起,「凱凱我也覺得你機器人跳舞的拍點跟音樂超合,而且你速度這麼快程式還沒有問題欸。他這樣🙋🏻‍♀️、這樣💁🏻‍♀️、這樣🤷🏻‍♀️(模仿機器人舞蹈),在做什麼?有故事嗎?」。接著,我聽著凱凱現場即興了一場外星人攻打機器人大戰富滿創意的故事。故事中有幾個邏輯有問題之處,我帶著好奇提問與凱凱確認。正當我以為結束,要幫凱凱貼上過關貼紙時,「老師!等一下啦!我還要改程式」。

  在要拿出貼紙的那一瞬間,想到「如果就這樣貼下去,孩子除了『我完成了』之外,沒辦法知道自己好在哪、沒辦法有機會為了更好而調整」。這是《不用獎勵制度的教育之道》提醒我的事,孩子做好不是應該,欣然地看見孩子的好、看見孩子做對的事,發自內心的提出來告訴孩子。與孩子一起共享他的優點、進步、改變。


▍無限的孩子,不該被制度侷限

「老師,你為什麼不早點發獎卡,這樣我才有自信。」

「學會,不會讓你覺得有自信嗎?」孩子笑笑的跑走了。

  這是我第一次以班級的形式教學科,以及沒有真實的班經經驗,決定暫時加入獎勵制度來幫助我控班。當時非常的無力,覺得自己在害孩子。發獎卡與我所認同的教育理念衝突,所以更努力的練習《不用獎勵制度的教育之道》書中所分享到的肯定與鼓勵孩子。從暑輔實體課程到現在第二學期的遠距課,從有獎卡到若有似無再到完全沒有。原先怕犯錯不敢開口的學生,現在有能力帶著同學一起練習發音;課程所學的單字怕忘記,主動拿出紙筆一個一個抄下來;從要遊戲才有辦法投入,現在不想浪費時間玩遊戲,想好好學習。獎勵制度消失,孩子們沒有被制定的一致化標準可遵照,沒有最低標準,使孩子的目標只剩下超越自己

  當初焦慮覺得自己在害學生,有點誇張了。其實就是領悟書中內容的方式有點問題,書名《不用獎勵制度的教育之道》所以我第一次閱讀當下只專注在「該如何不用獎勵」,忽略書中依然有分享到〈「獎勵制度」一定不好嗎?〉,用實際發生的案例舉例說明、區分獎品與獎勵的差異、獎勵不會影響老師看孩子的眼光——同理,以及我正在練習的獎勵制度的進場與退場


▍所背誦的教育理念,再一次理解與吸收

  必修課認知心理,期中期末考都考問答,第一大題專有名詞解釋與舉例。好幾十個名詞,只有上課及整理筆記的時候有機會理解,剩下的時間都是拿著整理好的筆記當默寫在背。好可惜,拒絕了深入思考的可能。導致我與同學間時不時的抱怨「讀一堆理念要幹嘛,又沒用」,一旁的師培生「我讀更多,更沒用」。

  蠟燭難題,翻閱當時的課本、筆記「屬功能性固著,心向使對物品的使用制式化,使問題解決極為困難......」。在《不用獎勵制度的教育之道》也提到了這項實驗之後的延伸實驗,從這個實驗結果中得知〈獎勵會提升「勞動力」而降低「創造力」〉,是結論也是小標。偷偷帶一段書中的內容與大家分享(有好奇、被吸引、認同,一定要去翻閱書籍瞭解緣由,這本書如果只看片段、專注在某一部份,會錯過許多):

當獎勵制度出現時,人的專注力會集中在「如何達到目的」而非「如何解決問題」,換句話說,獎勵制度會限縮人的思考能力和視野範圍

  為了應付考試,錯過了看見延伸實驗、深入反思的機會,還好在《不用獎勵制度的教育之道》中能有機會再次遇見這些原以為對教學幫助不大的理論、研究。在此書中並沒有大量的心理學理論與名詞,但剛學完這些理論的我在閱讀此書時「ㄟˊ~這好像是那個理論」、「這個有人做過類似實驗驗證」......,大多時候只能用「這個」、「那個」來取代名詞,也無妨。值得的是教育現場與實驗研究,並非兩個不一樣的領域,而且當之後我在接觸到心理學概念或研究結果時,能產生該如何應用在現場的反思。


▍給在乎孩子的自己機會,看見不一樣的教育

  閱讀此篇到此的你、在乎孩子的你,不論是遇到困境的老師,亦或是迷茫/矛盾的未來老師,翻看《不用獎勵制度的教育之道》給自己機會看見教育不一樣的一面,更貼近孩子、更能幫助孩子的樣子。

  翻閱此書,會發現除了獎勵制度,也談班經、課程設計、課堂互動、親師生關係、學習情緒......。

  閱讀此書,可能會覺得這是好幾個不同老師、不同班級的案例,會產生「有可能在一個班完全做到嗎?」的想法。先試著在班上一處一處慢慢調整,感受彼此的改變,我們一起努力吧!


  

    內容總結
    《不用獎勵制度的教育之道》
    5
    /5
    10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簡介 & 筆記【生成式AI導論 2024】第2講:今日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厲害在哪裡?從「工具」變為「工具人」最近打算跟著 李宏毅老師上傳至 Youtube 上的課程【生成式AI導論 2024】來做學習,算是邊做個記錄~
    Thumbnail
    avatar
    Ezra
    2024-03-03
    要訓練星星兒適應轉變,從給予獎勵品開始在愛培自閉症基金,進行給予獎勵品的原則其中之一,有包括〝驚喜獎勵品〞。 因此,獎勵品的多樣化,是訓練星星兒轉變的開始。 星星兒需要時間的適應轉變,比地球人長許多 基本上,星星兒連基本的轉換路線看似無法適應,其實,是需要適應的時間,比地球人許多。 因此,在一對一訓練的過程,獎勵品,就是適應星星
    avatar
    宋雲燕
    2023-12-13
    #百師集 EP11|24歲一場意外,視界從此朦朧美,從社交恐懼到擁抱愛的勵志講師。🎤晴天老師如果你所見的世界都是一片朦朧你會怎麼過接下來的生活? 這次邀請到的晴天老師,在24歲時因為藥物過敏引起激烈反應,皮膚燒傷、器官衰竭、角膜損害,加護病房30天數度鬼門關前徘徊。   單親長大的晴天,說24歲前的人生完全就是一位不知為何要感恩的屁孩,人生這場意外,更覺得自己就是一位還能思考的植物人,
    Thumbnail
    avatar
    所長|表達、主持、自媒體
    2023-10-13
    【心理測驗】從你選擇的防曬乳,了解你處理壓力的方式|祈福夏威夷抽獎活動防曬乳不僅僅是保護皮膚的工具,更是一種應對壓力的方式。你最喜歡的防曬乳類型可能揭示了你在面對壓力時的傾向。選擇以下其中一個類型,然後看看你的選擇代表了什麼。(本篇含祈福夏威夷抽獎活動) 🔮 測驗須知 在開始測驗之前,請先了解下幾點: 僅供參考:測驗的結果僅為娛樂和參考之用,不能完全對應到每
    Thumbnail
    avatar
    Sumire Yang
    2023-08-15
    【習慣系列】你有滿足感嗎?從「獎勵機制」看習慣習慣的養成不在於「重複去做的天數」,而是「鼓勵你重複去做的動力來源」。人的內心深處需要滿足感,驅動我們重複同樣的思想、言語或行為模式。首先請問問自己:現有的習慣,為我帶來了哪些滿足感?
    Thumbnail
    avatar
    中文系看世界 Flynn's Vision
    2023-05-03
    《贏在轉型力》從說外星語的工程師,到樂於分享的講師 面對疫情的轉變及挑戰,在職場與家庭生活中,一定要培養一些能力或改變自己的工作觀念及習慣,才能在後疫情時代繼續成長。 1)資訊能力 2)應變能力 3)溝通能力 4)自律能力
    Thumbnail
    avatar
    林易璁工作力教練
    2022-03-19
    在大滅絕來臨前:人類能否逆轉自然浩劫?從水利、生態設計、環境科學、基因研究到地球工程,普立茲獎得主對人類為解決地球問題帶🌏入選歐巴馬、比爾•蓋茲2021年夏季推薦書單 🌍普立茲得獎書《第六次大滅絕》作者環境報導新作 🌎人為活動除了對地球帶來傷害,有沒有可能也是拯救自然、扭轉大滅絕的希望?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2-01-04
    [歷史]講風水、史料缺、忙擺拍,從龍門閉鎖陣地看澎湖軍事觀光的問題(上) 動人的故事,總是吸引遊客駐足。可惜離島澎湖主打「軍事文化體驗」的龍門閉鎖陣地看似萬事俱備,卻少了重點,經常可見自相矛盾、誤解歷史或脫離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avatar
    廖英雁
    2021-04-07
    eToro明星投資者申請指南:如何從中獲利、申請規則、獎金制度5分鐘搞懂eToro明星投資者計畫是什麼?eToro明星投資者的計畫是讓eToro上的交易者有機會再投資之外,多賺取一份收入的機會。還不了解eToro的朋友,小賈在這邊簡單介紹,eToro是一間國外券商,上面的產品豐富,可以買到外匯、股票(包含美股、港股、甚至歐洲交易所的股票)、ETF、貴金屬、數位貨幣
    Thumbnail
    avatar
    小賈
    2020-04-13
    記 2013 張麗嫺「從書迷到編輯」講座選書部分,除了讀者回應、編輯眼光、市場走向之外,還會面臨到沒有大書、不願授權、版稅大戰等問題。不願授權的因素很多,擔心盜版是其中之一,這時他們會告訴作者,就算不中文化,也會有中文盜版,不如公開授權,有個正統的版本,這樣支持作者的讀友才有所本,得以循正規方式支持作者...
    Thumbnail
    avatar
    戲雪
    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