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
一個作家或創作者產出的文本論述內容好壞與否的依據參考、關鍵標準
並不是按照他們所產出、輸製的文字量來作為評判
作家或創作者們是否是好的、有地位的且值得獲得名聲
而是在於他們所產出的概念、品質、意識、觀點是否具有前瞻性、挑戰性、批判性、創新性
有時候大家常常陷入這種迷思、謬誤當中
也就是會流於將文字數量視為這個人多厲害的標準之一
如果這個人一天到晚不斷的生成文字
像AI人工機器人一樣
就會可能被眾人稱羨、敬佩
並且認為就很「厲害」
但這其實沒有怎麼樣
就只是他們所說出的文字量較多而已
並不代表什麼
主要還是要回到他們所要表達的觀念、洞悉與想法、見解
因此應當著墨、聚焦的關鍵
不是他們寫了多少個字
然後越多越厲害、越多越好
而是他們欲傳達的認知、概念
有沒有言之有物
這才是焦點以及大家所需注意的地方
然而這並非否定每位創作者、尤其是那些多產的作家所輸出的文字的份量與價值意義
他們所噴出的每一個字當然都有它們存在的必要性
甚至是不可或缺
缺一個字都不行、就沒辦法形塑他們各自殊異的風格的
但是亦要觀察每一個文字是否都有它的意涵
這些文字之所以存在是為了類疊、排比、強調、形容、描述
還是為了傳達一個概念、想法
抑或是為了建構創作者的寫作風格、為了做自己而故意刻畫的操作?
這三種意圖與目的都是有分層次與等級程度的
但是並沒有誰比較好/比較壞、哪一個比較低階/高階這樣的主觀劃分
就只是每個人所選擇使用的文字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每個作家當然不用因為自己的文字量多、不會濃縮而感到自卑、愧疚、丟臉
因為這正是自己的特色、屬性所在
沒有哪一種寫作方式是比較好/不好的
因為只要有在做、有在生產文本
那就是創作
沒有什麼創作應該存在/不該存在、有/無資格繼續輸出
這樣的審查考核機制
創作應該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
可以將自己的性格、氣質、慾望、看法等等自然而然、毫無保留的還原陳出
然後流露袒顯、呈表展現
不應該有任何明文規定
而文字所能傳達的意思、意味、意境、意象
也是創作者可以自己塑造、營造出來的
除了冗言贅字、講廢話等等非必要、可以刪除的文字之外
其餘的都是有價值的
即便它們不怎麼關鍵的直接形容、描繪一種現象與傳遞的概念觀點
但是文字既然已經出現在接收者面前了
就是有它的意義
因為每個接收者或讀者由於切入的角度不同
就會出現不同的感受、解讀、詮釋、剖析
尤其是文學作品
每位讀者所看到的面向肯定會因人而異、不盡相同
這也是正常的
文字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與力量、能量
創作者在沒有明說、篤定果斷的闡敘他於創作的文本內容中絕對正確的意涵為何的情況之下
每個接收到文本的讀者們都可以握有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因此文字的存在究竟是在堆砌、鋪張、沒有意義、沒有存在之必要、只是為了湊字數
還是真正有表達意思的目的與作用效果
就全然在於讀者自己怎麼看待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