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霾穩定擴散中...【2022/10】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自 NovelAI 官方發推提及自家 AI 模型學習 Danbooru 圖庫後,有網友抓包 AI 餵太多帶有繪師簽名的圖片,連自己生成的圖片都出現簽名了。

但這大概不是人工智慧覺醒黎明,是 AI 發覺圖片較高機率角落出現一點小小色塊差異,那就沿用這種特徵,生成圖片時在那裡加些斑點吧。倘若 AI 能理解文字應用,我近幾週接觸 Stable Diffusion 不會落差感這麼大。

實際上Novelai模型生成的"文字",和之前用過的SD、WD差不多都是鬼畫符

實際上Novelai模型生成的"文字",和之前用過的SD、WD差不多都是鬼畫符


對我而言換 Novelai 模型後的問題,在於如果沿用原本萬用海報 prompt,產出來的圖片光害嚴重好似聖杯戰爭正發生,而且還是火力全開的 Ufotable 動畫製作。

我 : Explosion behind people running, city background.    AI : Excalibur!!!

我 : Explosion behind people running, city background. AI : Excalibur!!!


評估熟練這個模型可能還需要時間,我繼續埋頭產圖研究,倒是網友腦子轉得快,網路報導 10/5 已有人在 FB 插畫交流社團開出 AI 約稿收費服務,雖然引發討論後離開社團了。


Novelai 產圖驚艷眾人、官方發言帶出版權問題、然後有人嘗試用來賺錢,短短幾天內繪畫的執行過程、變現方式、做這件事代表的意義都遭到挑戰。如果機器幾秒生成的圖像就有一定水準、如果案主比起完美更想要便宜迅速,用手繪畫能替作者帶來什麼?供給下一個更強大的 AI 生成模型養分嗎?


所以 AI 生成作品沒有靈魂,或許是最能慰藉的說法。

動人的是作品背後的靈感、體悟、呼籲,唯有想要表達什麼,才有耐著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耐著漫長創作過程中凝視作品也凝視自己、耐著投入未必產出成果、耐著任何階段可能產生的問題也要完成這件作品的動力。或許這股熱誠即便面臨 AI 來勢洶洶,也終究能在某個時刻觸及某位陌生人心中最軟的一塊,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僅以自己的靈魂吶喊,將眼光投放在更長遠的未來。


但是 10/17,波蘭藝術家 Greg Rutkowski 受訪,抱怨自己的作品在網路上未免太多了,多到其中很多都不是自己所畫,而是提示詞包含 "by Greg Rutkowski" 的 AI 生成圖像。


差不多時間,日本網友抱怨 Pixiv 短時間出現大量畫風、姿勢、長相近似的 AI 生成圖像,顯然有帳戶用同樣提示詞跑了數十甚至上百張圖,一股腦倒進這個插畫交流網站去。


對繪師而言,AI 圖像生成大概是天邊越來越難以忽視的陰霾,要擔心的事情又多一件了 :

如果 AI 生成作品上傳太多太快,連自己的靈魂吶喊都被淹沒了怎麼辦?


10/20,Pixiv宣布不排斥AI創作,並且AI作品將會與一般作品分開顯示排行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sh的沙龍
3會員
49內容數
記錄我在 2022 年 9 月之後使用 AI 生成圖像的嘗試。 這個主題總有一天會沒東西好寫,那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Bs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或許舊作品消滅與 AI 生成風潮,只是證實內心對圖像價值的質疑。諷刺的是,我竟因為懶得開 SD 、漫無目的上網而看到新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4/22
或許舊作品消滅與 AI 生成風潮,只是證實內心對圖像價值的質疑。諷刺的是,我竟因為懶得開 SD 、漫無目的上網而看到新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4/15
測過 ChatGPT 寫提示的效果,我再無懸念,自己目前的流程問題開張 Google sheet 便能解決,用不著 AI。
Thumbnail
2025/04/15
測過 ChatGPT 寫提示的效果,我再無懸念,自己目前的流程問題開張 Google sheet 便能解決,用不著 AI。
Thumbnail
2025/04/11
追根究底,如何確認提示詞在圖裡確實有發揮作用?問問 DAAM
Thumbnail
2025/04/11
追根究底,如何確認提示詞在圖裡確實有發揮作用?問問 DAAM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這一兩年AI繪圖的技術一日千里,做圖變方便的同時當然也產生不少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版權、肖像權問題,身為創作者使用AI輔助繪圖,可能會面臨創作道德相關的輿論壓力,此外如果要拿作品參賽,有時還得先證明AI素材沒有版權問題,不然將喪失參賽資格,例如今年金漫獎就新增了AI規範。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最近AI生成圖片風潮正夯,文章介紹了使用Copilot生成目前還沒寫好的小說封面的過程。作者描述了操作程序和遇到的問題,是一篇有趣的探討AI應用的文章。
Thumbnail
最近AI生成圖片風潮正夯,文章介紹了使用Copilot生成目前還沒寫好的小說封面的過程。作者描述了操作程序和遇到的問題,是一篇有趣的探討AI應用的文章。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
Thumbnail
AI NEWS 好消息,利用AI的創作者有福了!一般電腦也能跑AI生成式圖像! 雖然市場上,正在鋪天蓋地積極推出AI筆電(GPU)。 口袋深或需求高的創作者,是應該考慮入手符合生成式AI的硬體設備,專業級別的系統環境資源。 一般筆電|MacBook Pro M1 小編有一台
Thumbnail
AI NEWS 好消息,利用AI的創作者有福了!一般電腦也能跑AI生成式圖像! 雖然市場上,正在鋪天蓋地積極推出AI筆電(GPU)。 口袋深或需求高的創作者,是應該考慮入手符合生成式AI的硬體設備,專業級別的系統環境資源。 一般筆電|MacBook Pro M1 小編有一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