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窮水盡前路茫然【2024/4/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回顧以往,大學畢業後已明顯降低手繪次數,或許舊作品消滅與 AI 生成風潮,只是證實內心對圖像價值質疑的板上釘。


但圖像如果真沒價值,過去幾個月練習 AI 產圖時沒投注任何信念進去的我,豈不是白白浪費超過半年的大好時光 ? 那段時間拿去廣泛閱讀、拓展社交、投資理財,或許更符合社會對青年的期望,現在筆電容量要爆了、兩萬多張圖一口氣刪掉,還真坐實這段時間的徒勞,笑死。


所以猶豫如何處理這些檔案,反正硬碟剩 2GB 還能撐一段時間,先放著吧。我心底知道資料處理只是小事,背後象徵的、對圖像本身與 AI 生成價值的徬徨,若未找到解答,則將其移出筆電,幾乎等同對 AI 領域探索的放棄,卻也未必有心重返手繪。


我仍舊瀏覽 Civitai 的 LoRA,但比起尋寶更像例行公事,連角色範例圖都少做了,因為增加速度已遠遠超出消化能力。


諷刺的是,我竟在某次懶得開 SD 、漫無目的上網時,看到新的可能性。


4/23,我看到 BiliBili 某部標題聳動的影片 :

【漫画生成,只需一键,AI自动画!快来下载试试吧![Lora模型分享]】

用 AI 創作漫畫,老實說以前也想過,但觀察 Reddit 網友零星討論以及自己實驗結果,以當時 AI 最有可能實踐的方式,是 1.自己排好漫畫框、2.依照需求生成各漫畫框內需要的圖、3.挑選可用的圖、4.裁剪納入漫畫框中。考慮 AI 隨機性,生成挑選將大大佔據整個流程。旁人大量產圖挑張順眼的,就可上傳社群跟大家分享;但靠 AI 畫漫畫的作者產一堆圖、挑一張順眼又需符合題旨的圖,經過縮放、剪裁、貼上,才完成整篇漫畫中微不足道的一格

所以恐怕還沒 2023 年,我已認定全靠 AI 做漫畫是自找麻煩,對製作流程的延宕已說明一切。


我內心對 AI 輔助漫畫的期許,其實類似 哆啦A夢 的道具「漫畫制造箱」,不求如道具那樣一次製作整本漫畫,總該能生成一頁分鏡,才有助於降低作者負擔,因為漫畫畫風多元並未追求精美,還具備些約定俗成、讀者能意會的符號,偏偏當時的 AI 生成細膩畫風最行、無法生成準確字體。讓吉伊卡哇作者自己動手畫,鐵定比要作者先替筆下角色煉製 LoRA、生成挑選角色圖像、剪裁貼上、發現角色旁的日文全錯還要自己嵌字的 AI 製作流程還快。


因此 BiliBili 那段影片,使我訝異於人類的擴散性思考,畢竟一切都是圖、對人工智慧來說都是各種未經轉換的數據,倘若 LoRA 技術已可讓 AI 生成各角度兩眼、一鼻、一嘴的生物體,那漫畫頁面的特徵,怎麼可能 AI 無法仿效呢 ?


我忍不住下載了這份 Civitai 還沒出現的檔案,小心翼翼測試它的效果,彷彿回到起初一字一字慢慢輸入、試探關鍵字那樣謹慎。

raw-image



即便此刻的 AI 無法生成準確文字,情感盡在不言中,只待我寫明空氣中的思緒 :

raw-image




終於到了......連分鏡也能靠 AI 生成的時代嗎 ?

我有預感幾天內,我將不動筆做出有簡短劇情的漫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sh的沙龍
3會員
49內容數
記錄我在 2022 年 9 月之後使用 AI 生成圖像的嘗試。 這個主題總有一天會沒東西好寫,那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Bs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測過 ChatGPT 寫提示的效果,我再無懸念,自己目前的流程問題開張 Google sheet 便能解決,用不著 AI。
Thumbnail
2025/04/15
測過 ChatGPT 寫提示的效果,我再無懸念,自己目前的流程問題開張 Google sheet 便能解決,用不著 AI。
Thumbnail
2025/04/11
追根究底,如何確認提示詞在圖裡確實有發揮作用?問問 DAAM
Thumbnail
2025/04/11
追根究底,如何確認提示詞在圖裡確實有發揮作用?問問 DAAM
Thumbnail
2025/04/08
ChatGPT 公布後,人們開始思考:難靠 AI 生成需要的圖像,在於 AI 演算異於人類思考模式。 請同為人工智慧的 GPT 想提示詞,就能讓 SD 產出符合需求的圖片?
Thumbnail
2025/04/08
ChatGPT 公布後,人們開始思考:難靠 AI 生成需要的圖像,在於 AI 演算異於人類思考模式。 請同為人工智慧的 GPT 想提示詞,就能讓 SD 產出符合需求的圖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由於不是這方面的專業,所以一切靠爬文嘗試,我的學習之路不見得正確,就記錄一下自我學習的過程。若有高手見文願指點一二,實屬我之榮幸。
Thumbnail
由於不是這方面的專業,所以一切靠爬文嘗試,我的學習之路不見得正確,就記錄一下自我學習的過程。若有高手見文願指點一二,實屬我之榮幸。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Thumbnail
明明是「近期」的各種反思,但這篇文章2月就完成了,靜靜躺在草稿裡超過1個月以上....看到後順手發布。 跟創作者經濟產業有關的 過度追求流量,會迷失自我。被演算法綁架真的不是一個好事。我仍然認為,如果能服務好 1000 個人,會比討好 1000 萬個人來得輕鬆多了。演算法的紅利,會讓創作者以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Thumbnail
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普及,創作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元。許多人認為,只要作品沒有錯誤,創作者就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發表,不一定需要出書。不過出書好像是一種執念,有許多人雖然在網路上發表許多文章,但是還是想自己出書,以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是沒錯的。至少這代表一種認可與肯定。但值得不值得?這還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