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與狐狸——屏大簡成熙以「批判思考」談教育目的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什麼是「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十個人可能會有十一種答案。

古希臘詩人阿爾基羅庫斯(Archilochus)曾講過一則寓言:「狐狸懂很多事,刺猬則只知道一件大事。」當這兩種動物面臨威脅時,狐狸會據他所知,找出最合適的解決辦法;但刺蝟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只會把自己捲成一顆球。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簡成熙教授說道:「待在單一系所久了,會被特定知識餵養習慣,就像刺蝟;若保持開放態度,接受不同領域知識的薰陶,就能變成狐狸。而我認為,『批判思考』的概念及實踐方法沒那麼複雜,其實就是對知識保持開放態度,像狐狸一樣靈活應對事物!」



從哲學理解「批判思考」

不論國內外,培養學生具備「批判思考」的能力,都是高等教育的一大目標。「批判思考」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哲學思想。在蘇格拉底(Socrates)與柏拉圖(Plato)的時代,便有對「批判思考」定義的辯論。到了十七世紀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當時人們的生活處處無不受制於王權、宗教與家族,哲學家們於焉在思想上擺脫外在束縛、追尋自由。因此,「批判思考」再次被提起,直至今日都是經常被提及的重要概念。

在當時,「批判思考」中的「批判」,是「判斷」的意思。也由此衍生出了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哲學著名的三大批判:探討知識來源、範圍與界線的「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討論何為道德客觀標準的「實踐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以及談論美感與真理的「判斷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

簡成熙解釋:「自古希臘時期乃至於啟蒙時代,『批判思考』都立基於『理性』,即排除個人的主觀和偏見,以客觀態度恢弘心智、汲取知識。漸漸地,這樣的哲學精神也啟發了後來的西方教育理念。換言之,教育不應是由上而下的把一套既定價值灌輸 (indoctrination) 給學生,而是培養他們如何運用理性態度,豐富自身思維,乃至於規劃人生理想。」

然而,既是哲學方法,也作為教育目的,對於「批判思考」的落實方法,也出現不同見解。其中,分析教育哲學派(Analy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強調「批判思考」的重點在於邏輯強化,避免判斷受制於意識形態。但批判性教學派(Critical pedagogy)則主張不單只是邏輯訓練,更需引導學生接收各種知識,敢於思考、提問,建構自己的世界觀。

綜合各種論點,簡成熙認為「批判思考」所要強調的不只有邏輯、推理,而是我們能否透過知識打開自身眼界,並將它們實踐於生活之中。更精確地來說,「批判思考」是一個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到應用知識的過程。


別讓「科目」限制你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批判思考」的能力?以學校教育來說,簡成熙指出首要關鍵是不僅得具備特定的專業知識或技能,更要擁有『共通能力』,正是我們常說的跨領域學習。」

「試問,一位法文系學生應該學習哪些知識?假如系上教授開了一門『法國歷史』的課,那麼修課的學生除了法文系以外,應該也會包含歷史系的學生對吧?又或者是中文系和其他外文系學生,也能來上『法國文學』的課嗎?」

「近年,經常聽聞長輩感概年輕人畢業後的工作,與他們所唸的科系無關,並視之為沒有學以致用。但他們忽略了每個知識領域從來都不是獨立存在,彼此都是有關連的。」

建築師可以只會設計房子而不懂歷史和藝術嗎?金融分析師只需要看財務報表而忽視人類行為與環境變遷嗎?也就是說,準確區別不同科系學生要學習哪些知識,其實是一件困難且與現實不符的事。所以,換個角度來看,若我們片面地以科系背景去檢視一個人的職業,便顯得十分狹隘。學生應該是被允許在探索各種知識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職涯方向才對。

簡成熙也補充道:「能夠掌握越多不同領域知識的人,往往越能擁有開放胸襟與客觀態度,面對外在的人事物,從而具有更完備的『批判思考』能力。這也正呼應了近年熱門的教育關鍵字——『博雅』(Liberal arts)教育,也稱作通才教育。」

「Liberal arts」源於拉丁文,帶有對「普遍(知識)理解的渴求」一意涵。因此,不同於過去講求專業、專才的教育模式,博雅教育強調「文理並重」。因為,每個知識領域都有被學習、運用的價值,甚至帶來相得益彰的效果。


「批判思考」怎麼教?

只不過,「批判思考」聽著容易,也確實有道理。但,身為教育者,又該如何將這項能力教給學生呢?

為了讓學生明白廣泛接收各種知識的重要性,老師所扮演的引導角色至關重要。簡成熙表示:「『閱讀』仍是學習的基礎。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透過文本培養基本知識,接著提供不同案例或提示,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跨域特性,進而引導他們更主動深入的探索,並提出自身觀點。因爲啟蒙的核心精神便是學生對知識的求索與反芻。」

再者,「借古鑑今」也是培養「批判思考」不可或缺的方式。舉例來說,中國典籍《韓非子》中的名篇〈亡徵〉,旨在講述一個國家要滅亡的話,會出現哪些徵兆。其中一句寫道:「恃交援而簡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意思是,一個國家若因依仗遠方盟國的支持而與鄰國疏遠,自以為有強大的外援而輕忽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則可能會滅亡。

「回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波蘭,西邊有虎視眈眈的德國納粹、東側是伺機而動的蘇聯。夾在兩大強權之間,當時的波蘭卻選擇和遙遠的英國結盟。最終下場,便是被這兩個國家瓜分領土,而這不正呼應了韓非的〈亡徵〉?兩千年前春秋戰國時代的情況,也發生於近代的歐洲大陸。甚至,這樣的悲劇其實已多次出現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裡。」

同時,簡成熙也指出:「韓非作為中國重要的思想家,沒有意外的話,〈亡徵〉僅會出現在中文系學生的讀書清單。但對於政治系、外交系的學生來說,這篇文章同樣重要,卻未必會被收錄在他們的教科書。」

這種「思想」與「實例」兼具的教材,往往更能激發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甚至,有沒有可能將這些不同學科領域的學生集合起來,彼此交流?若說一門知識是可以被不同領域的人所學習和使用的話。那麼,每個人的學習目的、聚焦內容,乃至於心得感想,必定都會有所差異才對!在某個共同知識的基礎之下,讓不同領域的學生彼此交流,除了可以強化學習,更能刺激他們發現自身所學與其他領域的連結性。

回頭想想,「批判思考」是個自古希臘時期便存在的概念,但為何直到現在仍不斷被提起,甚至大家越來越肯定這項能力的重要性?簡成熙認為,是因為現代人面對的知識量要比過去來得多,所處的社會局勢也相對複雜。種種因素在無形中都更加考驗在我們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能力。

「我希望能將學生培養成狐狸,擁有足夠多的利器,應對各種問題與挑戰。畢竟,『批判思考』建立在廣泛涉略各領域知識,並樂於與人交流,而不是關起門來自己悶著想、或帶有偏見對別人進行批判。所以,身為老師,得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這門知識所帶來的價值不只一種,鼓勵他們去探索,才不會輕易地被學科框架限制了自己的認知與未來發展。」


原文刊載《人文·島嶼》https://humanityisland.nccu.edu.tw/chenghsichien_a/

    10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咒術同人|五伏】《命運之輪》第零章. 孔雀與刺蝟「吶,你說伏黑哥的精神動物會是什麼呢?」 伏黑可以聽到教室後方的交談聲,雖說幾個少年壓低了聲音,但是對於近期聽力突飛猛進的伏黑來說,依然聽得清清楚楚。 這代表自己的分化要到了吧?指尖摩挲著書頁,伏黑的注意力又被後方的交談拉走。
    Thumbnail
    avatar
    紫芊
    2024-03-02
    【現代童話】臭鼬與刺蝟從前有一隻刺蝟和一隻臭鼬 刺蝟對臭鼬說:「你為什麼身上有刺?」 刺蝟回說:「我是刺蝟,我身上有刺。那為什麼你身上臭臭的呢?」 「因為我是臭鼬啊!」臭鼬回。 就這樣本來不認識彼此的兩隻動物,開始認識了彼此的不同。 「我們還是可以當朋友吧,我會小心不刺到你的」刺蝟說。 臭鼬回答:「當然啊!偶
    Thumbnail
    avatar
    小鹿
    2024-01-05
    【進擊巨人|牆內篇】托洛斯特防衛戰與第五十七次壁外調查進擊巨人這部作品的特色,除了是諫山創對於巨人世界觀的寫實刻畫,尤其,更是包含故事情節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塑造,因此,為了理解這樣一部作品,那就少不了劇中的文戲對白了;以下,是針對牆內篇的托洛斯特防衛戰以及第五十七次壁外調查篇幅中較難以理解的伏筆,透過漸進式的概念解析,逐一梳理諫山創在處理故事時所留下的訊
    Thumbnail
    avatar
    懷特獨白
    2023-11-12
    13歲生日那天,她決定自殺。哲學與美學的饗宴,《刺蝟的優雅》這本小說充斥著哲學與美學,就如同在進行一場哲學思辨與美學饗宴。 故事發生在高級地段中的高級公寓。 書中有兩名主角,她們都如同刺蝟一樣,愛好孤獨,外表尖銳、內心卻十分柔軟。但更準確來說,是因為沒人能理解她們的不凡,所以她們寧可與孤獨共處。
    Thumbnail
    avatar
    安橙
    2023-04-02
    嗑書系列16-2:《華爾街刺蝟投資客之投資啟示錄》--語錄喬覺得自己必須幫忙,就告訴他:「我可以借給你幾百萬。」但想到借錢給柯恩,不安的感覺油然而生,就像大喬過去說的一樣,「借出錢,失去朋友」。而喬感覺他已經失去柯恩這位朋友了。
    Thumbnail
    avatar
    BR浪逃殺-
    2022-03-09
    《龍與雀斑公主》看一次無法同理,看兩次為之驚嘆的細膩動容之作 - #微劇透心得點評在撰寫本篇心得之前,我曾經對這部細田守的電影有一點小小的失落感,因為這部電影帶給我的初體驗是凌亂的。 我當時去看的是首映場,現場滿廳的所有人都是未經干擾的一張白紙,而結束放映後的影廳氣氛真的非常微妙。 這種種的疑惑,讓網路上的評論稍微傾向了差評那一邊。 一些有助於劇情理解的細節,還請看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avatar
    聽我鮪鮪道來
    2021-12-24
    【小刺蝟學論語03-七罪篇】早晨的溫度有點低,小刺蝟在教室打了個冷顫。 孔子難得今天遲到,上課鐘聲響了許久仍不見人影。   「早知道就不來上課了。」小刺蝟嘀咕著。 小刺蝟默默地把論語收起來,把手機拿出來玩。   手機突然伴隨登~登~的幾聲而震動起來, 小刺蝟低頭一看,是Facebook的訊息: 「孔子發布了一則新的限時動態-1
    Thumbnail
    avatar
    小刺蝟
    2021-11-07
    【小刺蝟學論語02-七星篇】深夜,晚風吹過草地,耳邊傳來颯颯的呼嘯聲, 「今晚真冷。」 小刺蝟抖了抖身子,空氣隨著呼吸凝結成絲縷白煙。 「小孩子怕什麼冷!」 孔子驀地從夜色深處出現,著實嚇了小刺蝟一大跳。 「今天我們來上天文學。」孔子神采奕奕。 「我是文組喔。」小刺蝟歪頭。 「小刺蝟你要記好,正所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Thumbnail
    avatar
    小刺蝟
    2021-11-06
    【小刺蝟學論語01-七步篇】某一天,孔子在學堂跟小刺蝟上課。 「小刺蝟,之前教的韓文,有好好複習嗎?」 孔子一臉慈祥,用看孫子似的目光看著小刺蝟。 「沒有。」小刺蝟選擇誠實。 「朽木!」孔子拿教鞭用力抽了一下小刺蝟, 小刺蝟發出一聲哀嚎。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孔子怒斥, 小刺蝟趕緊打開課本抄寫筆記, 老師有交
    Thumbnail
    avatar
    小刺蝟
    2021-11-06
    自宅烘焙|0820筆記:研究這次巴西山度士的草味與躁熱「這次的咖啡有一點草味跟躁熱喔。」這是今天早上去對面鄰居早餐店買早餐,老闆娘的女兒跟我的第一句對話。
    Thumbnail
    avatar
    黃東榕
    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