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策展人王詩鈺hangout客家庄——飲食文化的轉譯與延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花啦嗶啵 Falabidbog」是客語繽紛多彩的意思,同時是第二屆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主題。此次藝術季試圖在實驗與現實、美好與衝撞、潮流與經典的對立間,找尋客家的無限想像,飲食實驗計畫便是這呈現的一個重要環節。

  早在藝術季拉開序幕之前,飲食實驗計畫的策展人王詩鈺已帶著策展團隊深入台三線沿線地區,進行為期數個月的田野調查與工作坊、串連數百個地方商家、搜集老中少各代客家人對於台灣北部淺山地區的議題與想像。進入十數個客家鄉鎮的時候,詩鈺原先擔心老一輩客家人很傳統、保守;實則不然,聽聞飲食實驗計畫策展團隊想要大膽地重新詮釋飲食文化,反而躍躍欲試、老一代的店長帶著新一代的接班人來聽課、下課抓著授課講師問問題。「我們以前都不知道年輕人弄那個在幹什麼、現在疫情後,我們都覺得要做些改變。」台三線的居民們想要改變、期待被看見。

  然而這一切並不容易。

  客家文化來自中國不同省份、到台灣各縣市後又有許多變形,光是北部的客語就有五個腔調,遑論料理方式的差異。舊的文化需要被保留、被梳理、被記錄,更要能夠被更完整地轉譯。於是,飲食實驗計畫進行多次且深刻的田野調查、切出非常多不同面向的地方飲食議題,最後以「山知道,客來聊」為主題,輔以動詞hangout,邀請大家到臺灣內山晃晃,品嚐客家料理、觀賞藝術作品、一覽台三線上水路公路細路的美景。整個實驗計畫繞著「保存食」為核心,企圖以「點狀」的方式擴展至多處:包含推出多種客家保存食產品,例如主打即食、包裝就是食譜的「客家罐罐」;串聯在地近百家餐廳,印製成精選飲食地圖、舉辦餐車市集;甚至延伸到食農教育、客家飲食文化保存等議題。

  「想像一場派對裡,撕開包裝袋就有梅干菇菇拌飯醬可以沾麵包吃。」不同於市售的常溫醃漬罐頭,「客家罐罐」的定位是社交派對的即食食品,分別有包裝袋軟罐頭與馬口鐵硬罐頭兩種設計。梅干菇菇拌飯醬與紅趜菇菇炆菜是「袋」著走的客家菜。其中,「炆」意味著以小火(文火)將食材烹熟,是客家人獨特的料理技法、必須用傳統爐灶才能完成。紫蘇煙燻鴨與野薑花小卷罐頭,則發想於北部客家族群最常用的香料——紫蘇與野薑花,結合客家人常食用的鴨子與小卷,最後以油封技巧將肉品浸潤其中,隨時間沈澱。袋子與罐頭的外包裝印製客家文學家的作品、客家人食物保存的智慧、以及內容物的烹調食譜。詩鈺說,最好的新菜一定是從記憶裡的味覺延伸,兩道創新料理的背後,都隱含深厚的客家底蘊。所謂的創新,並不意味著與傳統產生衝突,而是作為舊的美好事物的橋樑,以各式各樣的創新方式,溝通每一代之間對於文化的理解、促進傳統精神的延續。

  過去,台三線交通不易、許多資源與知識都必須遠赴台北;疫情爆發之後,山上缺工、旅客減少。雙雙致使台三線沿線的店家重新思考如何營運。然而,這次藝術季的活動邀請台灣各地職人與專家到客家聚落分享,經營者熱烈響應、記下所有活動日期、在餐廳門口貼上宣傳海報;COVID-19危機也因此讓許多年輕一代的客家人洄游、多代同堂開始研發料理包,店家們彼此學習、交流,試圖尋找新出路。每位投入飲食實驗計畫的在地人,都期待著人們深入場域,從餐桌走回產地。

  最後,此次的客家飲食展分台北、新竹兩個展區,意圖讓無法前往台三線的民眾能在台北參與微型的食物設計展。食物設計展〈醃想——客家醃漬想像〉在台北松菸文創園區,由吳建龍設計師操刀主視覺,讓傳統的醃漬手法、食物保存的老智慧,用充滿未來感的設計,敘述客家漬品文化、瓶器製作、醃漬技法,延伸到三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帶大家想像客家食物未來保存的轉變與可能性、甚至探問當代想要留下什麼樣的保存精神。保存食特展〈客倉〉則位於新竹北埔的或者洋樓,是整修後、首次對外開放的空間。此特展更進一步叩問「客家人來到這裡,他們真的把過去的客家文化保存的好嗎?」,試圖從一盤客家菜,回溯技法、深入歷史,用另外一個角度呈現味覺嗅覺觸覺兼具的展覽,將完整的飲食實驗計畫成果「種」在新竹。

  詩鈺的團隊承接此次飲食實驗計畫之前已在新竹深耕六年、成員過半是客家人。「我們其實發現有很多『隱性』的客家夥伴,他們不會主動說自己是客家人。希望透過重新詮釋客家的飲食文化,讓它不再只是玻璃瓶裡面黑黑皺皺的東西,而可以是很潮、很前衛的、甚至是便利商店就買得到的。」過去我們對客家保存食的想像很狹隘,忽略了當代料理包、科學化的保鮮方式,其實都可能是傳統知識的延伸、客家文化的傳承。協力飲食實驗計畫的每一位夥伴,都希望能夠透過此次的飲食文化轉譯,讓客家人對於自身文化感到驕傲、也讓更多台灣人看見台三線「花啦嗶啵 Falabidbog」、繽紛多彩的美好。


原文刊載《聯合文學464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the Lee的沙龍
11會員
23內容數
Lithe L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30
每當被問到「人如何做決策」時,成功大學心理學系楊政達教授總會提起「買橘子」的故事。他認為,我們每天都在做決策——小至菜市場的日常採買,大至法庭上的法官判決。不論簡單或困難,這些決定的背後,都涉及了複雜的知識、經驗,乃至於決策者的個性。
2024/08/30
每當被問到「人如何做決策」時,成功大學心理學系楊政達教授總會提起「買橘子」的故事。他認為,我們每天都在做決策——小至菜市場的日常採買,大至法庭上的法官判決。不論簡單或困難,這些決定的背後,都涉及了複雜的知識、經驗,乃至於決策者的個性。
2024/08/26
「身處資訊爆炸的世界,要杜絕假新聞已是不可能的了。當前,我們努力對新聞可信度進行判別的工作,更像是在『亡羊補牢』。但我們仍不禁想問,有沒有可能『先發制人』,更早一步將假新聞隔絕於我們的視野範圍?」
2024/08/26
「身處資訊爆炸的世界,要杜絕假新聞已是不可能的了。當前,我們努力對新聞可信度進行判別的工作,更像是在『亡羊補牢』。但我們仍不禁想問,有沒有可能『先發制人』,更早一步將假新聞隔絕於我們的視野範圍?」
2024/08/17
過去,在還沒有捐血車的年代,在每一場捐血活動上,往往都會看到在柏油路面上一字排開的塑鋼躺椅,以及列隊等候捐血的民眾。 台南市仁慈會,成立於民國74年,現為會員制的社會福利團體。在眾多仁慈會的業務中,捐血活動是從組織創立以來,每年度固定籌辦的大事。
2024/08/17
過去,在還沒有捐血車的年代,在每一場捐血活動上,往往都會看到在柏油路面上一字排開的塑鋼躺椅,以及列隊等候捐血的民眾。 台南市仁慈會,成立於民國74年,現為會員制的社會福利團體。在眾多仁慈會的業務中,捐血活動是從組織創立以來,每年度固定籌辦的大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客家人是台灣第二大族群,客家小炒、粄條、水晶餃、梅干扣肉更是許多人喜愛的客家美食,究竟隱含在這些美味背後的文化故事有哪些?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客家料理,可能是此生都還沒嘗過的滋味呢? 這次訪談了《Haka小姐的百味美學》負責人Haka小姐,小時候在苗栗市區長大的Haka小姐,從小的家鄉味就是道地
Thumbnail
客家人是台灣第二大族群,客家小炒、粄條、水晶餃、梅干扣肉更是許多人喜愛的客家美食,究竟隱含在這些美味背後的文化故事有哪些?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客家料理,可能是此生都還沒嘗過的滋味呢? 這次訪談了《Haka小姐的百味美學》負責人Haka小姐,小時候在苗栗市區長大的Haka小姐,從小的家鄉味就是道地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為展現都會客家文化特色,受邀與新北投車站合作「2023鐵道生活節」,本次活動期間為11月18日至11月26日,其中11月24日至26日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系列活動。此次共規劃「城南鐵道記憶─萬興鐵路興衰漫談」、「鐵路便當抵家啦!飯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為展現都會客家文化特色,受邀與新北投車站合作「2023鐵道生活節」,本次活動期間為11月18日至11月26日,其中11月24日至26日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系列活動。此次共規劃「城南鐵道記憶─萬興鐵路興衰漫談」、「鐵路便當抵家啦!飯
Thumbnail
圖 :現場設有原住民風味輕食攤位 【李婉如/ 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農業部農糧署首度合作,自今(21)日起到22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原鄉小農到你家』暨『食物原理』」活動,向民眾傳達原住民族特色作物的多樣性,展現部落農業的永續價值,讓這些作物不只在部落廚房的餐桌出現,也成為更多民眾
Thumbnail
圖 :現場設有原住民風味輕食攤位 【李婉如/ 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與農業部農糧署首度合作,自今(21)日起到22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舉辦「『原鄉小農到你家』暨『食物原理』」活動,向民眾傳達原住民族特色作物的多樣性,展現部落農業的永續價值,讓這些作物不只在部落廚房的餐桌出現,也成為更多民眾
Thumbnail
這週海苔醬剛好跟家人一起來桃園玩,哥哥推薦上週他們才去過的2023桃園世界客家博覽會。說到客家,其實海苔醬跟海苔醬的大嫂都剛好是客家人!分別是苗栗客家人跟桃園客家人,客家話跟閩南話一樣,在不同縣市說的腔調也會不同,海苔醬家裡是講堯平腔,海苔醬大嫂家裡是講四縣腔,不過都有個共同點
Thumbnail
這週海苔醬剛好跟家人一起來桃園玩,哥哥推薦上週他們才去過的2023桃園世界客家博覽會。說到客家,其實海苔醬跟海苔醬的大嫂都剛好是客家人!分別是苗栗客家人跟桃園客家人,客家話跟閩南話一樣,在不同縣市說的腔調也會不同,海苔醬家裡是講堯平腔,海苔醬大嫂家裡是講四縣腔,不過都有個共同點
Thumbnail
有一天突然在全家看到了一個不曾看過的商品—擂茶夾心匠土司,咦?好特別喔,竟然有這個客家口味的土司!仔細一看上面寫著「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真讓人好奇,所以我邊吃著濃濃擂茶香的客家味土司,邊上網查詢相關的資訊,原來是浪漫台三線藝術季開始啦!
Thumbnail
有一天突然在全家看到了一個不曾看過的商品—擂茶夾心匠土司,咦?好特別喔,竟然有這個客家口味的土司!仔細一看上面寫著「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真讓人好奇,所以我邊吃著濃濃擂茶香的客家味土司,邊上網查詢相關的資訊,原來是浪漫台三線藝術季開始啦!
Thumbnail
(綜合報導)2022ITF台北國際旅展-客家主題館,11月6日本週日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得主春麵樂隊,以少見的單簧管樂隊創作歌曲,將源自客語、河洛語等母語韻味,融入當代流行音樂的溫度,搶占年輕世代的耳朵。成軍於2018年,
Thumbnail
(綜合報導)2022ITF台北國際旅展-客家主題館,11月6日本週日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得主春麵樂隊,以少見的單簧管樂隊創作歌曲,將源自客語、河洛語等母語韻味,融入當代流行音樂的溫度,搶占年輕世代的耳朵。成軍於2018年,
Thumbnail
五日節、肉粽節,台灣人ê節日,bē輸lóng有好料--ê thang食!實在講,文化kap食si̍t原本就是sio黏蒂帶,〈生態島物產讀書會〉就講:世界各地ê食si̍t kap節日、感情ê記持ē sio牽做伙。同齊來看〈二龍船競渡〉、〈懷念母親縛粽ê滋味〉、〈Ban煎te〉tsit三篇五日節主題ê詩
Thumbnail
五日節、肉粽節,台灣人ê節日,bē輸lóng有好料--ê thang食!實在講,文化kap食si̍t原本就是sio黏蒂帶,〈生態島物產讀書會〉就講:世界各地ê食si̍t kap節日、感情ê記持ē sio牽做伙。同齊來看〈二龍船競渡〉、〈懷念母親縛粽ê滋味〉、〈Ban煎te〉tsit三篇五日節主題ê詩
Thumbnail
會被推廣菜尾湯宣傳詞打動的人,大抵是忘不了厝邊巷尾情和童年記憶,而這些人大概都五十歲以上了,另一群以下的年輕人,大概都是被這道菜的傳說獵奇震撼到,什麼樣的時代會拿桶子蒐集吃剩的菜,甚至以為那是《剩食》(陳曉蕾 著)運動的一環。
Thumbnail
會被推廣菜尾湯宣傳詞打動的人,大抵是忘不了厝邊巷尾情和童年記憶,而這些人大概都五十歲以上了,另一群以下的年輕人,大概都是被這道菜的傳說獵奇震撼到,什麼樣的時代會拿桶子蒐集吃剩的菜,甚至以為那是《剩食》(陳曉蕾 著)運動的一環。
Thumbnail
​ 來到苗栗縣山城除感受濃濃客家情外, 在春、秋季節家家戶戶總瀰漫著且清新且濃郁的桂花香, 『前蘭後桂』詮釋著客家文化豐富的層次感,桂花成為客家族群代表花卉勤奮樸實的客家婦女利用垂手可得的桂花發展出各種美食, 一份懷念的味道喚起過去的記憶,滿載著對故土的熱愛和情感, 期望透過【桂花品東西】傳達出山城
Thumbnail
​ 來到苗栗縣山城除感受濃濃客家情外, 在春、秋季節家家戶戶總瀰漫著且清新且濃郁的桂花香, 『前蘭後桂』詮釋著客家文化豐富的層次感,桂花成為客家族群代表花卉勤奮樸實的客家婦女利用垂手可得的桂花發展出各種美食, 一份懷念的味道喚起過去的記憶,滿載著對故土的熱愛和情感, 期望透過【桂花品東西】傳達出山城
Thumbnail
大稻埕的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裡舉辦了年度展覽〈Tea Wave 茶香流動〉,我約了展覽策展人之一的顧瑋陪同看展。原來,是個關於從「味道」的角度發現台灣茶的展覽,展場裡分為八個區塊,一步步地建構起我們對於台灣茶的味道知覺......
Thumbnail
大稻埕的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裡舉辦了年度展覽〈Tea Wave 茶香流動〉,我約了展覽策展人之一的顧瑋陪同看展。原來,是個關於從「味道」的角度發現台灣茶的展覽,展場裡分為八個區塊,一步步地建構起我們對於台灣茶的味道知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