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的宗教和少子化與黑子化(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前文提到的緊密社區中的婚姻是在兩家的宗族、地方長老、地方鄉民見證下,因此如果輕易打破習俗上的規範--也就是離婚,在社區中很有可能是會變得寸步難行的。若是發生家暴等重大事件,可能就要請雙方家長、地方長老出來仲裁,使得不論夫婦都必須為了婚姻而對彼此妥協。

完全可以想像在過去的時代,總會有幾個愛管閒事的姑媽、大爺,生平的興趣除了在家裡玩自己的兒孫之外,就是跑去社區的各個家庭串門子,問問志明、淑芬的感情怎麼樣?雅婷找到好男人沒有?他們擁有大量不言而愈的知識,能夠幫忙自己的後輩把關他們的伴侶,能在談話的細節、對待社區的態度、祭祖的習慣看出來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可信的,到底是不是門當戶對的。當他們聞到一些詭異之處,就能動用自己的人脈查到這個人在他的家鄉到底是不是他所說的是大地主的兒女。提供了婚姻相當的保障。

令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不滿意而不能否定的點是:這樣的傳統社區和家庭是很穩定的,離婚而造成的單親家庭的情況很少,這麼做還很有可能被逐出社區而變得難以為繼。等宗廟、教會的式微、出口貿易、自由主義的興起、中央政府福利和擴權等具有解構這種緊密社區的因素蓬勃發展起來後,男、女都被燈紅酒綠的大都會生活吸引,對於原本社區所說的:「你們要忠貞啊!你們要避免菸酒啊!你們的穿著要保守一點啊!」等,有夠老土、老害的話變得相當刺耳。主持婚禮和仲裁婚姻的威望士紳被律師取代,離婚變的非常容易,加上福利政策也變得得以為繼。

大家開始進入城市拼命工作,變得晚婚、房價飛漲、家長在孩子的童年缺席,此時正規的教會和宗廟的權威被削減,從此失去前文所述的戰鬥力和抵抗力,造成流氓和浪人開始孳生,這就也造成了黑子化現象,甚至連宗廟都開始被這種黑幫把控。而這完全不是因為黑道本身有多大的本事,完全是社區的人們變的原子化的結果。

反對中文科普 ACGN心得 生活、政治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學生籃球的態度與職業籃球的式微:「在黑夜中尋求一抹光」「不管是對於哪一個社會,我們都不希望,社會發展的結果是使人的光彩變得黯淡。」
Thumbnail
avatar
Literally Nothing
2024-04-11
釀影評|《平成狸合戰》:在萬物失靈的時代,追憶式微的信仰然而,高畑勳的《平成貍合戰》反其道而行,即使同樣是以悲劇啟程,學會變身術的狸貓們,終究無法奪回森林,甚至一度絕跡,要不是因為覓食而被車輛路殺,就是偽裝成人類壓抑度日。所謂平成貍合戰,自始至終,不過就是一場必敗之戰,至於和諧共處的願景,更只存在萬物有靈的時代。 全文圖片來自:吉卜力官網
Thumbnail
avatar
怒怒心理師
2022-07-20
僵化的左右鬥爭:美國示威的壓迫與反撲疫情之後,弗洛依德事件成了思潮的新擂台,既在歐美喚起久違的示威場面,也令無數陣營相互撕裂、結合,往復之間,既有白左與保守的碰撞,也充塞政治正確的再扣問。如今,針對歷史的檢討之風悄然颳起,偉人雕像一一倒下,各國的本土視角也互有激盪。
Thumbnail
avatar
劉燕婷
2022-05-12
疫情下的全球示威:人們何以走上街頭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各國已逐漸走出疫初的醫衛慌亂,朝向有限解封邁進。然而病毒除了帶走生命外,也在日常生活烙下難以回覆的創痕,長期居家誘發關係焦慮,經濟停擺導致大規模失業,邊界管制衍生流動與糧食危機。許多倖存者躲過了死神搜捕,但面對劇烈失衡的疫後秩序,他們開始押注街頭。
Thumbnail
avatar
劉燕婷
2022-05-12
【時事日文】「抗議」和「示威遊行」的日文怎麼說?●抗議 ●抗議(こうぎ) ●示威遊行 ●デモ 國際新聞: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各地陸續出現抗議活動,民眾紛紛上街示威遊行聲援烏克蘭,並譴責俄軍暴行。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電影筆記/閱讀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2-28
服裝的示威遊行從臺灣來大陸教書後,曾有朋友碰到我北大學生張博,問龔某情況。張說從前歐陽修是「六一居士」,龔先生則是四一:一口臺腔,一式衣裳,一張白紙,上課只帶一白紙,寫幾行提綱就講。可是講得好,一片文章。 雖是讚美,但顯然「一式衣裳」當時足以為怪。所以有學生寫信來問是不是戲服,也有人以為我是神父。 樂黛雲先生則
Thumbnail
avatar
龔鵬程大講堂
2021-04-28
農民示威年末不散,印度的三農問題與中國有何不同?自印度政府9月通過農業改革法案以來,農民示威便越演越烈。憤怒群眾由旁遮普邦一路湧向德里,參與團體除農民工會外,也擴及運輸工會的卡車司機們。繼年初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動亂後,年末的印度再現大規模示威,莫迪(Narendra Modi)的第7年執政由此籠上陰影。 本文發表於:
Thumbnail
avatar
劉燕婷
2021-01-30
黎巴嫩示威中的女性:賦權只是南柯一夢?在今年10月的示威現場,黎巴嫩婦女再度上街。或許將來某一天,這種源于雪松革命的母性示威傳統在累積足夠能量後,能蛻變為黎巴嫩女權運動的新破口,但2019會是那一刻嗎?
Thumbnail
avatar
劉燕婷
2019-12-04
9月15日:你看到這些高樓了嗎?這些不是香港。看看底下示威浪潮的人群,這才是香港。今天終於收到「解悶工廠」五天前寄出的新聞及文章選輯,另外也收到人民力量在街站收集的市民簽名與心聲,不知是郵政速度太慢還是甚麼原因,但按道理來說,週一寄出的信件,大多也是在週三、或最遲週四到手,為何待.........
Thumbnail
avatar
黃之鋒
2018-05-14
avatar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
201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