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苦的生起與滅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緣起-為維持輪迴的因果動力

巴利語術語 paṭiccasamuppāda
是由 paṭicca ( pacceti 的絕對詞)和名詞 samuppāda (起源)組成。

raw-image


嚴格來說 : paṭiccasamuppāda 的常見翻譯為「相互依存共生」(及其變體)是不準確的。

雖然公式中的某些因素對可能是相互依賴的,但「paṭicca」一詞本身並不意味著相互關係,而是一個因素對另一個因素的依賴

再次強調,集(samuppada)並不意味著同時生起。雖然某些因素可能同時生起(例如觸和受),但其他因素,如受和貪,可能會時間間隔分開,而其他因素,如生和老死,則必然被時間間隔分開



如其在上 as above, so below

概念的重點在於所有的東西都來自於“一個來源”或“一個起因”,“它的力量正在整合。如其在上,如其在下——同步性。同步性概念超越了對於世界的純粹的因果解釋——而因果依舊是我們自然科學的領地。同時發生的事情不必需要因果關聯。但是,它們之間可能有一種有意義的聯繫可能同時生起,可能會時間間隔分開,隔開的時間就是時間等待你意識轉變的時刻(完美的時刻)。

我們不是統一的。我們的一部分想要進化;另一部分仍鎖在習慣裡。但這就是進化的神奇天性。我們變得持續,不是在 群'’的層面,而是在我們 觀察 群'’的能力。

對於一個特定的人,一件特定的事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發生,
這件事在他的個人生活中顯示了重要的、有意義的聯繫,
以這樣一種方式,這件事對他就具有了特殊意義。

To BE

【電影心得】《忐忑》
忐忑–神曲當代再現  作者:Dramaman
忐忑–神曲當代再現 作者:IBIZA
[電影] 忐忑 As Above So Below 分析心得 作者:史丹陳
忐忑完整線上看 As above so below


緣起-公式

建立在抽象的「結構原理」之上,規定了事物因緣而生的一般規律。這個原則是這樣的:

When this exists, that comes to be; with the arising of this, that arises.
When this does not exist, that does not come to be;
with the cessation of this, that ceases.

「當這個存在時,那個就會出現; 當此生起時,彼生起。 當這個不存在時,那個就不會出現;當這個不存在時,那個就不會出現; 當這個停止時,那個也停止。」

這項原則以多種方式應用,每一個因素都依賴其前身而生起,並隨著其前身的消失而消失。緣起的問題,揭示了位於重複存在的基礎上的比貪愛更根本的條件。這個更基本的條件是無明(avijjā)。無明更廣泛地代表了對闡明現象真實本質的所有原理缺乏覺知

無明維持苦輪,當無明結束時,整個因緣網絡也結束,最終導致「這一切苦的止息」。這個公式顯示了維持輪迴延續到一系列生命的因果因素的順序。傳統解釋是這樣的:由於根本的無明,一個人從事各種行善和不善的身、語或純粹的意業,從而產生業力,並有可能產生新的存在。


業力活動在死亡時將意識 推向新的存在

當意識到達一個新的體現時,新的存在就開始了,帶來了身體和心理現象的新組合,這些現象統稱為名稱和形式。名色成熟時,六處 就成形並開始發揮作用。當感官遇到相應的物體時,接觸 就發生了。接觸透過六處產生-樂受、苦受、捨受,並引發相應的反應。

(六處被解釋為六種感覺的基礎,包括了感官所依),以及感覺的對象(所緣)。其中包括:眼根以及 ,耳根以及,鼻根以及,舌根以及,身根以及,意根以及)

raw-image

對於未經訓練的人來說,感受會引起貪愛,渴望獲得令人愉悅的物體並避免導致痛苦的情況。

當一個人得到了所渴望的東西時,他會津津樂道並緊緊抓住它;這就是執著,一種貪愛的強化,它也證明一個人對更多快樂和持續存在的貪愛的觀點中得到表達。

透過執取,一個人從事新一輪的意志活動,創造出新存在 的潛力——這種存在可能發生在佛教宇宙論所承認的三個境界中的任何一個:欲界微妙色界無色界

新的存在從出生 開始,一旦出生,就會出現老死 以及在存在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其他苦的表現。


緣起 三生系列

據說愚人和聖人都透過過去的無明和貪愛獲得了身體。愚者無法消除無明與貪愛,因此,在現身分解之後,愚者轉向新的軀體存在,再次受制於生、老、死。聖人消除了現在的無明和貪愛,從而從任何未來的身體存在中解脫出來,不再受生、老、死的束縛。這項陳述明確地將某些因素分配給過去,將它們的結果分配給現在,並將當前活動的結果分配給未來。

12因緣

12因緣

因素公式從來都不是純粹的線性公式,而是作為涉及重疊和相交的條件線的複雜過程的簡化表示。顯示輪迴背後的因果動態。這些因素分為四組,每組有五個因素

  1. 當過去世有無明有行時貪愛執取業力活動階段也同時存在。這五者構成了過去存在的因群
  2. 這五種「推進」因齊心協力,產生了識與名色,它們在當下存在的最初時刻生起,並在整個生命過程中不間斷地相互作用中不斷發展。從它們的互動中,六處、觸和受就出現了。這五者構成了現在的果報群
  3. 這五種依序成為新一輪趨向新存在的貪愛、執著和業力活動的基礎。當這些出現時,必然是無明的基礎,而所謂的業力存在本質上與意志活動是相同的。這就是現在存在的五因
  4. 這五因在未來帶來新的五組果報因素,即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些構成了未來存在的果報群

構成每個果組的五種必然經歷生理發展和衰退的階段,因此生與老死——最後兩個因素隱含地包含在果報 組中。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明和貪愛共同構成了整個輪迴過程的根源。這三者與執著一起構成了煩惱輪。兩個因素,即意志活動和存在的業力活動階段,構成了業的輪迴。而結果存在的階段,連同所有剩餘的因素,就構成了輪果

整個系列背後最基本的條件——即無知。此處所說的明辨各環節的緣起,是透過「徹底的注意」而實現的,最終達到「智慧的突破」。整個鏈的辨識,包括生起和滅盡的順序,標誌著智慧之眼的獲得。看到識與名色如何相互依存,以及如何隨著對方的滅亡而滅亡。


緣起法- 緣起 為維持輪迴的因果動力

raw-image

緣起法提供了一個關於無我的動態視角,補充了對五蘊進行批判性檢驗所提供的分析方法。這個公式顯示了重生過程和業力因果關係的運作如何在沒有潛在主體(即實體自我)的情況下發生,經歷生命的連續階段並從一個存在遷移到下一個存在。

在佛陀時代,哲學家和禪修者分為兩個對立的陣營。

  • 一個陣營,即永恆論者,認為每個人的核心都有一個不朽的自我——實體的、自主的——它在輪迴中持續存在並獲得解脫保留其不變的本質
  • 另一個陣營,即毀滅論者,否認身體死亡後存在的永久自我。他們認為,隨著身體的分解,個人的存在就完全結束了,因此在死亡時,生物就徹底消滅了。

緣起法作為佛陀的“中間教法”,避免了這兩個極端。它避免了「一切都存在」這一永恆論的極端說法,透過展示個人的連續性如何在沒有自我持續存在的情況下是可能的。它避免了毀滅論者主張的「一切都不存在」的極端,它表明,只要驅動生成過程的條件保持不變,這些條件就會繼續運作,將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縫合在一起。


raw-image

有無明就有行,有行就有識,乃至有生就有老死。前前為因,有了前前的因,就會產生後後的果,這就叫作緣起的流轉。若無明停止,則行自然停止,行停止則識停止,識停止則名色停止,乃至生停止則老死停止。這就叫作緣起的還滅

緣起流轉是輪迴,緣起還滅是解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upfox-avatar-img
2025/01/15
https://paopaotw.com/
cupfox-avatar-img
2025/01/03
https://cupfoxyy.cc/
cupfox-avatar-img
2025/01/02
https://rummyappsall.com/
cupfox-avatar-img
2024/12/25
https://cupfoxys.cc/
sunnielei-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5
感恩分享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92會員
778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熵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 政治隱喻解析:紅脖子射殺兩隻近親繁殖動物 這個比喻需要謹慎解讀,可能涉及對美國政治生態的隱喻。以下是可能的分析方向: 一、文化符號解碼 「紅脖子」 在美國語境中特指南方保守派白人勞動階層,隱含對民粹主義支持者的指涉。此群體常被視為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的核心票倉
Thumbnail
2025/04/01
# 政治隱喻解析:紅脖子射殺兩隻近親繁殖動物 這個比喻需要謹慎解讀,可能涉及對美國政治生態的隱喻。以下是可能的分析方向: 一、文化符號解碼 「紅脖子」 在美國語境中特指南方保守派白人勞動階層,隱含對民粹主義支持者的指涉。此群體常被視為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的核心票倉
Thumbnail
2025/03/17
我意識到自己是靛藍人 因為我與一些文章或視頻產生了共鳴。 走到這一世最後這一程 原來只是讓我發現我自己"我是誰?" 過去的我是誰? 今世的我是誰? 將來我又會是誰? 我如同在鏡子的遊戲中 , 知道那影像不是生命 , 因為影像不具有跳動的心, 我是穿越時間旅行的靈魂。
Thumbnail
2025/03/17
我意識到自己是靛藍人 因為我與一些文章或視頻產生了共鳴。 走到這一世最後這一程 原來只是讓我發現我自己"我是誰?" 過去的我是誰? 今世的我是誰? 將來我又會是誰? 我如同在鏡子的遊戲中 , 知道那影像不是生命 , 因為影像不具有跳動的心, 我是穿越時間旅行的靈魂。
Thumbnail
2025/03/14
現代社會最大的幻覺是,自由純粹是個人主義的,而實際上,我們的自由與每個人的福祉密切相關 「一體」即「除非所有人都自由,否則沒有人自由」 觀察我們的世界以及整個人生中所「接觸」的人類存在(無論是透過「真實」生活、電視、歷史書籍、電影、廣播、記憶、圖片等各種形式)——我們會發現對於不同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14
現代社會最大的幻覺是,自由純粹是個人主義的,而實際上,我們的自由與每個人的福祉密切相關 「一體」即「除非所有人都自由,否則沒有人自由」 觀察我們的世界以及整個人生中所「接觸」的人類存在(無論是透過「真實」生活、電視、歷史書籍、電影、廣播、記憶、圖片等各種形式)——我們會發現對於不同的存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萬法因緣生。」   「悉知一切萬物皆無所從來。但依所作為故有緣起。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Thumbnail
  「萬法因緣生。」   「悉知一切萬物皆無所從來。但依所作為故有緣起。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生活中的輪迴現象以佛教、印度教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探討了靈魂成長和行為模式的深層次影響,並提出了打破輪迴的方法。通過自我反省、改變行為模式和靈性修行,可以實現個人成長和靈性提升。
Thumbnail
生活中的輪迴現象以佛教、印度教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探討了靈魂成長和行為模式的深層次影響,並提出了打破輪迴的方法。通過自我反省、改變行為模式和靈性修行,可以實現個人成長和靈性提升。
Thumbnail
文長須細心慢嚼...修得輪迴因果業報 我們「怎麼來」「怎麼走」? 十二緣起就如同不停轉動著的車輪,從不間斷,我們雖然已經來了,但是將來還是會這樣走的,走了以後還會重頭再來,在重新開始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所準備。十二緣起支裡所講的內容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當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該如何解決..
Thumbnail
文長須細心慢嚼...修得輪迴因果業報 我們「怎麼來」「怎麼走」? 十二緣起就如同不停轉動著的車輪,從不間斷,我們雖然已經來了,但是將來還是會這樣走的,走了以後還會重頭再來,在重新開始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所準備。十二緣起支裡所講的內容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當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該如何解決..
Thumbnail
緣起-為維持輪迴的因果動力 巴利語術語 paṭiccasamuppāda 是由 paṭicca ( pacceti 的絕對詞)和名詞 samuppāda (起源)組成。
Thumbnail
緣起-為維持輪迴的因果動力 巴利語術語 paṭiccasamuppāda 是由 paṭicca ( pacceti 的絕對詞)和名詞 samuppāda (起源)組成。
Thumbnail
最近對於"傳承"的意義反覆地思索... --------------------------------------------------- 生物性欲的本能驅使生物一代傳一代, "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但為什麼當初生命造起之初 就下了有限的設定呢? 對於無限的生命,傳承無法存在意義
Thumbnail
最近對於"傳承"的意義反覆地思索... --------------------------------------------------- 生物性欲的本能驅使生物一代傳一代, "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但為什麼當初生命造起之初 就下了有限的設定呢? 對於無限的生命,傳承無法存在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