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語術語 paṭiccasamuppāda
是由 paṭicca ( pacceti 的絕對詞)和名詞 samuppāda (起源)組成。
嚴格來說 : paṭiccasamuppāda 的常見翻譯為「相互依存共生」(及其變體)是不準確的。
雖然公式中的某些因素對可能是相互依賴的,但「paṭicca」一詞本身並不意味著相互關係,而是一個因素對另一個因素的依賴。
再次強調,集(samuppada)並不意味著同時生起。雖然某些因素可能同時生起(例如觸和受),但其他因素,如受和貪,可能會被時間間隔分開,而其他因素,如生和老死,則必然被時間間隔分開。
概念的重點在於所有的東西都來自於“一個來源”或“一個起因”,“它的力量正在整合。如其在上,如其在下——同步性。同步性概念超越了對於世界的純粹的因果解釋——而因果依舊是我們自然科學的領地。同時發生的事情不必需要因果關聯。但是,它們之間可能有一種有意義的聯繫。可能同時生起,可能會被時間間隔分開,隔開的時間就是時間等待你意識轉變的時刻(完美的時刻)。
我們不是統一的。我們的一部分想要進化;另一部分仍鎖在習慣裡。但這就是進化的神奇天性。我們變得持續,不是在 群'我’的層面,而是在我們 觀察 群'我’的能力。
對於一個特定的人,一件特定的事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發生,
這件事在他的個人生活中顯示了重要的、有意義的聯繫,
以這樣一種方式,這件事對他就具有了特殊意義。
To BE
【電影心得】《忐忑》
忐忑–神曲當代再現 作者:Dramaman
忐忑–神曲當代再現 作者:IBIZA
[電影] 忐忑 As Above So Below 分析心得 作者:史丹陳
忐忑完整線上看 As above so below
建立在抽象的「結構原理」之上,規定了事物因緣而生的一般規律。這個原則是這樣的:
When this exists, that comes to be; with the arising of this, that arises.
When this does not exist, that does not come to be;
with the cessation of this, that ceases.
「當這個存在時,那個就會出現; 當此生起時,彼生起。 當這個不存在時,那個就不會出現;當這個不存在時,那個就不會出現; 當這個停止時,那個也停止。」
這項原則以多種方式應用,每一個因素都依賴其前身而生起,並隨著其前身的消失而消失。緣起的問題,揭示了位於重複存在的基礎上的比貪愛更根本的條件。這個更基本的條件是無明(avijjā)。無明更廣泛地代表了對闡明現象真實本質的所有原理缺乏覺知。
無明維持苦輪,當無明結束時,整個因緣網絡也結束,最終導致「這一切苦的止息」。這個公式顯示了維持輪迴延續到一系列生命的因果因素的順序。傳統解釋是這樣的:由於根本的無明,一個人從事各種行善和不善的身、語或純粹的意業,從而產生業力,並有可能產生新的存在。
當意識到達一個新的體現時,新的存在就開始了,帶來了身體和心理現象的新組合,這些現象統稱為名稱和形式。當名色成熟時,六處 就成形並開始發揮作用。當感官遇到相應的物體時,接觸 就發生了。接觸透過六處產生受-樂受、苦受、捨受,並引發相應的反應。
(六處被解釋為六種感覺的基礎,包括了感官(所依),以及感覺的對象(所緣)。其中包括:眼根以及色 ,耳根以及聲,鼻根以及香,舌根以及味,身根以及觸,意根以及法)
對於未經訓練的人來說,感受會引起貪愛,渴望獲得令人愉悅的物體並避免導致痛苦的情況。
當一個人得到了所渴望的東西時,他會津津樂道並緊緊抓住它;這就是執著,一種貪愛的強化,它也證明一個人對更多快樂和持續存在的貪愛的觀點中得到表達。
透過執取,一個人從事新一輪的意志活動,創造出新存在 的潛力——這種存在可能發生在佛教宇宙論所承認的三個境界中的任何一個:欲界、微妙色界和無色界。
新的存在從出生 開始,一旦出生,就會出現老死 以及在存在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其他苦的表現。
據說愚人和聖人都透過過去的無明和貪愛獲得了身體。愚者無法消除無明與貪愛,因此,在現身分解之後,愚者轉向新的軀體存在,再次受制於生、老、死。聖人消除了現在的無明和貪愛,從而從任何未來的身體存在中解脫出來,不再受生、老、死的束縛。這項陳述明確地將某些因素分配給過去,將它們的結果分配給現在,並將當前活動的結果分配給未來。
因素公式從來都不是純粹的線性公式,而是作為涉及重疊和相交的條件線的複雜過程的簡化表示。顯示輪迴背後的因果動態。這些因素分為四組,每組有五個因素
構成每個果組的五種必然經歷生理發展和衰退的階段,因此生與老死——最後兩個因素隱含地包含在果報 組中。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明和貪愛共同構成了整個輪迴過程的根源。這三者與執著一起構成了煩惱輪。兩個因素,即意志活動和存在的業力活動階段,構成了業的輪迴。而結果存在的階段,連同所有剩餘的因素,就構成了輪果。
整個系列背後最基本的條件——即無知。此處所說的明辨各環節的緣起,是透過「徹底的注意」而實現的,最終達到「智慧的突破」。整個鏈的辨識,包括生起和滅盡的順序,標誌著智慧之眼的獲得。看到識與名色如何相互依存,以及如何隨著對方的滅亡而滅亡。
緣起法提供了一個關於無我的動態視角,補充了對五蘊進行批判性檢驗所提供的分析方法。這個公式顯示了重生過程和業力因果關係的運作如何在沒有潛在主體(即實體自我)的情況下發生,經歷生命的連續階段並從一個存在遷移到下一個存在。
在佛陀時代,哲學家和禪修者分為兩個對立的陣營。
緣起法作為佛陀的“中間教法”,避免了這兩個極端。它避免了「一切都存在」這一永恆論的極端說法,透過展示個人的連續性如何在沒有自我持續存在的情況下是可能的。它避免了毀滅論者主張的「一切都不存在」的極端,它表明,只要驅動生成過程的條件保持不變,這些條件就會繼續運作,將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縫合在一起。
有無明就有行,有行就有識,乃至有生就有老死。前前為因,有了前前的因,就會產生後後的果,這就叫作緣起的流轉。若無明停止,則行自然停止,行停止則識停止,識停止則名色停止,乃至生停止則老死停止。這就叫作緣起的還滅。
緣起流轉是輪迴,緣起還滅是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