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鬥峽谷】苗栗山城之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牛鬥峽谷

出關古道由出礦坑至關刀山,概可分為四段,由北至南分別為「出雲古道」、「出關古道雲崠段」、「出關古道十份崠段」、「出關古道聖關段」,其中北段出雲古道由出礦坑至雲來寺,是眺望牛鬥峽谷及全國票選十大公路路景台72快速道路的最佳觀景點。

牛鬥峽谷係後龍溪橫斷八角崠山脈與關刀山山脈的截點。後龍溪與汶水溪在汶水老街附近交會後,轉了個大彎,然後於出磺坑一帶橫斷出牛鬥口峽谷,山脈因此一分為二,北段是八角崠山脈,南段是關刀山山脈,經後龍溪切穿山脈後形成東西向河谷,遠觀宛如兩頭牛對峙交鋒,因而得名牛鬥峽谷,又因兩岸山勢聳立,溪流蜿蜒山間迴盪,而有「磺窟響泉」盛名,自清末即被列為古苗栗縣八景之一。由古道觀景台遠朓台72快速道路,宛如一條巨龍蟠踞於溪谷間,壯觀至極。

▲遠觀宛如兩頭牛對峙交鋒的牛鬥峽谷

▲遠觀宛如兩頭牛對峙交鋒的牛鬥峽谷

▲由牛鬥峽谷蜿蜓而出的台72快速道路

▲由牛鬥峽谷蜿蜓而出的台72快速道路

▲眺望大湖山區的綠野平疇

▲眺望大湖山區的綠野平疇

嚇到吃手手

最近地震頻頻,繼0403及0427地震之後,0430一起震央在中央山脈,規模4.4的地震引起登山前輩的注意,並在其臉書呼籲半年內不要攀登玉山在內的台灣高山,這讓登山的愛好者情何以堪,大山不能爬,只好背著重裝爬爬小山解解山癮嘍!繼日前連走出關古道的聖關段及十份崠段之後,本週挑選出關古道最北段出雲古道順走汶水三山,來感受苗栗山城之美,並觀賞後龍溪溪谷的壯麗風光。

▲登山口步道簡圖

▲登山口步道簡圖

油金歲月

早期出磺坑居民因不認識石油,看見地上冒出硫磺色液體,誤以為是硫磺,而稱這裡為「硫磺窟」。1861年客家人邱苟來此開採石油,開啟了台灣開採石油的歷史。1877年清廷將油井收歸官辦,並自美國進口頓鑽機,日產煤油(石油)1500斤,硫磺窟成為當時亞洲第一口油井。劉銘傳出任台灣巡撫後,在苗栗成立煤油局,並將硫磺窟改名為「出磺坑」。當時有許多人誤將「磺」讀為「礦」,而有「出礦坑」的口誤。依地方耆老謝忠雄口述,出磺坑探採鼎盛時期,到了傍晚時分,一座座探鑽井的燈紛紛亮了起來,整個出磺坑燈火通明,映照前方後龍溪非常壯觀,當時有「小香港」之稱。

▲亞洲第一口油井(圖取自中時新聞網)

▲亞洲第一口油井(圖取自中時新聞網)

▲出磺坑位於苗栗公館鄉南側,於咸豐11年始開鑿油井,距美國賓州開鑿的世界第一口油井僅晚了兩年,為全世界第二口古油井(麗嵐攝)

▲出磺坑位於苗栗公館鄉南側,於咸豐11年始開鑿油井,距美國賓州開鑿的世界第一口油井僅晚了兩年,為全世界第二口古油井(麗嵐攝)

▲地軌式覽車道(麗嵐攝)。

▲地軌式覽車道(麗嵐攝)。

raw-image
▲谷哥台灣油礦陳列館停車場,停好車後步行至出磺坑城隍廟。(小玉攝)

▲谷哥台灣油礦陳列館停車場,停好車後步行至出磺坑城隍廟。(小玉攝)

raw-image
▲出發前先來跟管區拜碼頭,請求城隍爺保祐本日山行平安順利。

▲出發前先來跟管區拜碼頭,請求城隍爺保祐本日山行平安順利。

▲9:30由廟旁的陸軍步道起登(早期附近的陸軍步兵訓練常走這條山路,以訓練士兵的體能,因此村民又稱為陸軍步道)。

▲9:30由廟旁的陸軍步道起登(早期附近的陸軍步兵訓練常走這條山路,以訓練士兵的體能,因此村民又稱為陸軍步道)。

raw-image
▲步行一段產業道路後依指標右上石階步道

▲步行一段產業道路後依指標右上石階步道

raw-image
▲步道林間空隙已隱約可眺望牛鬥峽谷

▲步道林間空隙已隱約可眺望牛鬥峽谷

▲來到一處展望平台,在地邱老師即興鄉土教學(牛鬥的由來及陸軍步道簡介)。

▲來到一處展望平台,在地邱老師即興鄉土教學(牛鬥的由來及陸軍步道簡介)。

raw-image
▲展望平台可以清楚遠眺牛鬥峽谷及台72快速道

▲展望平台可以清楚遠眺牛鬥峽谷及台72快速道

raw-image
▲古道登山口,有步道解說牌

▲古道登山口,有步道解說牌

raw-image
raw-image
▲初始為竹林石階步道,媲美日本京都嵐山的竹林小徑。

▲初始為竹林石階步道,媲美日本京都嵐山的竹林小徑。

▲很有歲月感的路標

▲很有歲月感的路標

raw-image
raw-image
▲清幽恬適的山林小徑,陽光灑落林間,景色迷人。

▲清幽恬適的山林小徑,陽光灑落林間,景色迷人。

▲金童山鞍部(小玉攝)

▲金童山鞍部(小玉攝)

▲叉路口,右下往法雲寺,右後往玉女山,先取直行往汶水山、金童山,回程再走玉女山。

▲叉路口,右下往法雲寺,右後往玉女山,先取直行往汶水山、金童山,回程再走玉女山。

▲「龍潭-中寮線147」電塔

▲「龍潭-中寮線147」電塔

▲金童山叉路,右上金童山不取,先直行至汶水山

▲金童山叉路,右上金童山不取,先直行至汶水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由鞍部緩下,通過一處谷地。

▲由鞍部緩下,通過一處谷地。

▲由此右上稜線,拉繩陡上。

▲由此右上稜線,拉繩陡上。

raw-image
▲經過一處窄稜

▲經過一處窄稜

raw-image
▲通過第二處窄稜

▲通過第二處窄稜

▲魚臉石

▲魚臉石

▲11:10登頂汶水山(又名尖山北峰,H:430公尺)

▲11:10登頂汶水山(又名尖山北峰,H:430公尺)

▲原路折返,崎嶇的岩石路段

▲原路折返,崎嶇的岩石路段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折返金童山叉路,陡上稜線

▲折返金童山叉路,陡上稜線

▲12:30登項金童山(原名尖山、汶水尖山,H:506公尺)

▲12:30登項金童山(原名尖山、汶水尖山,H:506公尺)

▲金童(隊長孫子,全程走完~可怕的後浪)與老頑童(邱董)

▲金童(隊長孫子,全程走完~可怕的後浪)與老頑童(邱董)

raw-image
▲右上方山形奇特尖聳,猶如鷹嘴的就是鷂婆山,鷂婆是客語老鷹的意思,也稱為鸚鵡山

▲右上方山形奇特尖聳,猶如鷹嘴的就是鷂婆山,鷂婆是客語老鷹的意思,也稱為鸚鵡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三角點再往前走幾步,有個裸露岩石觀景點,可眺望後龍溪溪谷及大湖地區

▲三角點再往前走幾步,有個裸露岩石觀景點,可眺望後龍溪溪谷及大湖地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玉女山稜線上的展望

▲玉女山稜線上的展望

raw-image
▲本日行程唯一較難通過的倒木地

▲本日行程唯一較難通過的倒木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14:15扺達玉女山(原名化人公山,H:586公尺)

▲14:15扺達玉女山(原名化人公山,H:586公尺)

▲原路折返出雲古道

▲原路折返出雲古道

法雲禪寺

法雲寺位於苗栗縣大湖鄉富興村、觀音山上的的曹洞宗佛寺,興建於1914年,是早期台灣四大佛教聖地之一,開山祖師仍覺力法師。由拓墾大湖地區的吳定新、吳定連兄弟所發願建造。寺廟曾於1935年4月21關刀山大地震中損毀,1947年,在達華、妙果法師的奔走下,從廢墟中重建,其後新加坡弘宗法師參觀此寺後,回國募集約新臺幣二十萬的鉅資,打造了一尊重達一萬台斤的白玉釋迦牟尼佛,並從緬甸海運來台,現今的法雲禪寺外貌融合日式的風格,整體建築莊嚴肅穆,白牆上的翠綠琉璃瓦更顯莊嚴典雅。

▲15:15來到出雲古道法雲寺

▲15:15來到出雲古道法雲寺

▲左前方為山腳下的彼岸橋

▲左前方為山腳下的彼岸橋

raw-image
▲折返出磺坑

▲折返出磺坑

▲回到出磺坑前再次眺望牛鬥峽谷。

▲回到出磺坑前再次眺望牛鬥峽谷。

航跡參考

13會員
29內容數
這是一個中年大叔的登山日誌。作家詹偉雄曾說:生命邊界之外自有奇特的壯麗與深邃,值得人們勇敢追尋,不問年紀。個人雖然沒有過人的登山技能及體力,但希望在登山安全自己負責的前題下,安步當車的浪跡台灣的美麗山林,站在脊樑山脈上,俯瞰這福爾摩沙的美麗之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