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際】出關古道賞桐趣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出關古道

出關古道早期為隘勇線,也是過去通往大湖、三義、銅鑼、公館等地區的重要道路,由出磺坑連結至關刀山,由北至南分別為「出雲古道」、「出關古道雲崠段」、「出關古道十份崠段」、「出關古道聖關段」,總長約20公里,後因產業道路的開闢而荒廢多年,目前較熱門之路段以薑麻園為中心,可分為北段十份崠古道與南段出關古道聖關段。春夏之際可賞雪白油桐花,秋、冬季則可感受山林雲霧漫漫的景致,到訪薑麻園還可來上一杯暖入人心的薑茶,四季皆有不同美景與趣味。

raw-image
▲出關古道關聖段

▲出關古道關聖段

raw-image
▲出關古道十份崠段

▲出關古道十份崠段

樟之細路~浪漫台3線

樟之細路貫穿桃園與台中間的丘陵地區,總長 380 公里,其中主線長 220 公里,起於桃園龍潭,止於台中東勢,大致沿台三線「內山公路」而行,全程擁有豐富多元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堪稱台灣最重要的文化路徑。樟之細路與「淡蘭」和「山海圳」兩條國家綠道齊名,同為串連台灣在地常民文化的路徑,是台灣國家綠道系統之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隨著丘陵起伏,時而拾級而上,時而緩坡向下的樟之細路。

▲隨著丘陵起伏,時而拾級而上,時而緩坡向下的樟之細路。

春日走丘

最近地震頻傳,自403花蓮大地震後,餘震不斷,考量山區地質鬆動,且接連鋒面報到,基於安全考量,只能安排相對安全的淺山走丘行程。我們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穀雨之後,規劃到苗栗三義連走出關古道的聖關段及十份崠段,全程約8.3公里,步程6小時,中間在薑麻園巿集吃午餐,行程不急不徐,是非常適合新手登山的休閒踏青路線。

raw-image
▲因本次行程採A進B出,且苗 56 及苗 60 鄉道車道狹窄,會車不易,所以選擇租太魯哥的接駁車隊前往,一早7點由板橋出發。

▲因本次行程採A進B出,且苗 56 及苗 60 鄉道車道狹窄,會車不易,所以選擇租太魯哥的接駁車隊前往,一早7點由板橋出發。

第一登山口廢棄茶亭(起登)→(0.2km)→▲關刀山(H:889m) →(2.3km)→薑麻園

關刀山山脈

關刀山位於苗栗縣大湖、三義交界,標高889公尺,因形狀似關刀而得名,是關刀山山脈主峰。後龍溪於出磺坑一帶橫斷出牛鬥口峽谷,一分為二,北段是八角崠山脈,南段是關刀山山脈。關刀山山脈從最北端的龍船山、觀音山、雞隆山、新百二分山,到主峰關刀山之後高度陡降,先後被鯉魚溪和大安溪流過侵蝕,形成低矮的殘丘,最南端的下太平山,高度僅501公尺。龍船山東北麓的出磺坑從咸豐11(1861)年始開鑿油井,距美國賓州開鑿的世界第一口油井僅晚了兩年,民國97(2008)年出磺坑被登錄為苗栗縣文化景觀。

raw-image
▲出關古道關聖段有二處登山口,一為苗56鄉道磚造廢棄茶亭,二為苗130縣道聖衡宮。我們本次由苗56鄉道磚造廢棄茶亭旁的第一登山口起登(自駕可谷哥大草排造林護管所)

▲出關古道關聖段有二處登山口,一為苗56鄉道磚造廢棄茶亭,二為苗130縣道聖衡宮。我們本次由苗56鄉道磚造廢棄茶亭旁的第一登山口起登(自駕可谷哥大草排造林護管所)

raw-image
▲一開始迎接我們的就是滿滿的桐花大道。

▲一開始迎接我們的就是滿滿的桐花大道。

raw-image
raw-image
▲第二登山口,由此開始為古樸的石階步道。

▲第二登山口,由此開始為古樸的石階步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拾級而上,綠樹成蔭,走起來十分舒爽。

▲拾級而上,綠樹成蔭,走起來十分舒爽。

raw-image
▲起登後約30分鐘即抵達關刀山,山頂開滿了巴西野牡丹。

▲起登後約30分鐘即抵達關刀山,山頂開滿了巴西野牡丹。

raw-image
▲關刀山( H:889公尺, #125三等三角點基石,編號36小百岳)

▲關刀山( H:889公尺, #125三等三角點基石,編號36小百岳)

▲與邱主任帶領的苗栗教師會一行人不期而遇(其實是故意安排在同一天,因為好久不見)。

▲與邱主任帶領的苗栗教師會一行人不期而遇(其實是故意安排在同一天,因為好久不見)。

raw-image
▲山頂展望良好,往東可以眺望馬拉邦山、大克山連稜,往西可以俯視苗栗公館後龍地區及台灣海峽。

▲山頂展望良好,往東可以眺望馬拉邦山、大克山連稜,往西可以俯視苗栗公館後龍地區及台灣海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短暫寒暄後,繼續由薑麻園方向下山。眼尖的隊友發現步道上冒出頭的竹筍,十分可愛。

▲短暫寒暄後,繼續由薑麻園方向下山。眼尖的隊友發現步道上冒出頭的竹筍,十分可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11:50抵達薑麻園觀景台,可瞭望雪山聖稜線

▲11:50抵達薑麻園觀景台,可瞭望雪山聖稜線

raw-image

十分崠段

十份崠位於關刀山脈上的丘陵地,「崠」在客語中是頂部的意思。相傳早期先民在此焗腦,設有腦灶十分,故名之為十分崠。從薑麻園聖衡宮,經雲洞山瞭望台走到十分崠茶亭,即為出關古道的「十分崠段」,此路段位於海拔五百至八百公尺間,地處雲霧盛行帶,秋冬之際雲霧漫漫,景色迷人。十分崠山南麓鞍部,則是昔日銅鑼通往大湖的主要通道,多條古道在此交會,東西向路徑稱為「十分崠越嶺路」,正是今日苗 60 鄉道的前身。

薑麻園休閒農業園區→(0.5km)→薑麻園瞭望臺→(0.7km)→▲新百二份山(百壽亭)→(1.4km)→▲鹿仔望峰→(0.2km)→東坡肉岩壁→(0.6km)→十份崠福德祠→(0.6km)→十份崠茶亭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薑麻園遊客中心對面的條桐花步道,是由平整的石板鋪設而成。

▲薑麻園遊客中心對面的條桐花步道,是由平整的石板鋪設而成。

▲薑麻園雲洞山瞭望台(因地震牆面龜裂,封閉禁止進入)

▲薑麻園雲洞山瞭望台(因地震牆面龜裂,封閉禁止進入)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出關古道十分崠段大多穿梭在鬱鬱蔥蔥的森林裡,是非常涼爽的健行路線。

▲出關古道十分崠段大多穿梭在鬱鬱蔥蔥的森林裡,是非常涼爽的健行路線。

▲近程折返點(如果是規劃由薑麻園起登,可視自身情況決定折返時間)

▲近程折返點(如果是規劃由薑麻園起登,可視自身情況決定折返時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13:20抵達百壽亭,三角點在涼亭旁。

▲13:20抵達百壽亭,三角點在涼亭旁。

▲新百二分山(菜壽凸,H:847m)

▲新百二分山(菜壽凸,H:847m)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鹿仔望峰(H:796m)

▲鹿仔望峰(H:796m)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東坡肉岩壁

▲東坡肉岩壁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很漂亮的獨棟木屋

▲很漂亮的獨棟木屋

▲很特別的十分崠路標(上面還有茶亭模型)

▲很特別的十分崠路標(上面還有茶亭模型)

raw-image
▲接駁邱大大開車技術精湛,還特地在我們行程結束後準備冰涼的小玉,讓大家消暑解渴,真的是非常專業的接駁服務。

▲接駁邱大大開車技術精湛,還特地在我們行程結束後準備冰涼的小玉,讓大家消暑解渴,真的是非常專業的接駁服務。

航跡參考

13會員
29內容數
這是一個中年大叔的登山日誌。作家詹偉雄曾說:生命邊界之外自有奇特的壯麗與深邃,值得人們勇敢追尋,不問年紀。個人雖然沒有過人的登山技能及體力,但希望在登山安全自己負責的前題下,安步當車的浪跡台灣的美麗山林,站在脊樑山脈上,俯瞰這福爾摩沙的美麗之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