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002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如果要極度簡化亞里士多德邏輯,我們可以說其核心概念就是謂述關係,而這個謂述關係就是一個捆綁兩個詞項的關係。在古希臘語的語構 (syntax) 中,兩個相關詞項是主語和謂語,而用作捆綁主語和謂語的是一個繫動詞「είναι」(即即英語的「is」或現代漢語中的「」的某個意義)。於是,省去語詞的量化後,我們有「S 是/不是 P」(「S」是主語 (subject),「P」是謂語 (predicate)) 這類句式,並從而有綜合推理 (即所謂的「三段論」) 的可能性。綜合推理的推理關係顯然來自亞里士多德對古希臘語的謂述句式的思考﹔因此我們可以說,綜合推理的邏輯結構反映了古希臘語的語構。到了中世紀的歐洲,哲學的工具語言從古希臘文轉變為拉丁語。中古哲學家在拉丁語的基礎上,提出了非範疇詞理論。他們發覺,相對於亞里士多德邏輯中的詞項 —— 中世哲學家稱之為「範疇詞」—— 亦有所謂的「非範疇詞」。

非範疇詞不能是主語,也不能是謂語,換句話說,非範疇詞必須是詞項 (term) 以外的語言單位。中世紀哲學家在思考這些非範疇詞時,發覺有一類非範疇詞,譬如「ET」(和)﹑「VEL」(或) 和「SI」(如果),其域程涵蓋語句 (即所謂的命題公式),譬如「P Q」(可寫作「或 (PQ)」1)﹔「如果 P,(那麼) Q」(可寫作「如果(PQ)」)。這類非範疇詞用來修飾句子而非詞項,並有決定句子的真值條件的功能。於是,這種對拉丁語語構的思考開啟了有關命題邏輯的研究。中世紀的命題邏輯提出了命題與命題之間的一些邏輯關係,而非詞項與詞項之間的邏輯關係﹔後者來自亞里士多德對古希臘文中的謂述關係的思考,前者則來自中世哲學家對拉丁語中非範疇詞的特性的思考。

上述兩個例子簡略但扼要,相信有若干程度上的說服力。

要回答漢語傳統文化中有沒有邏輯學的問題,固然要有實質的文本證據,不能因為個別的一兩個句子或說法便認定有所謂的「中國邏輯」。

當前學界認為「類推」是「中國邏輯思想」中比較主要的「邏輯方法」,但所謂類比推理也只不過是各文化中非常普遍而且初級的思考方式。邏輯學的一個特徵是嚴格,先秦時期的類比性文字與這個特徵還有難以逾越的一段距離。

邏輯的基本概念來自亞里士多德,就是系統地研究推論的學科基本上沿用至今。按這個概念,我們不認為有所謂的「中國邏輯」,因為對推論進行系統性研究首先便要意識到「命題」的存在,而命題是真假值的依存體。

任何一個「邏輯」,即系統地研究推論的知識體 (body of knowledge),必然是對命題及其結構,和真假值的研究。先秦文獻沒有這方面的記錄。本書的一個觀點是上古漢語使用者缺乏清晰的「句子」概念,更遑論有「命題」的意識了。

邏輯的依存體是語言,哲學何嘗不是。

今日的邏輯 (即所謂的「西方邏輯」) 賴以茁長的土壤是古希臘語﹑拉丁語﹑法語﹑德語﹑英語等屈折語。這個邏輯與歐語語構緊密相關。今日漢語哲學的最大問題是忽略了對其賴以依存的語言結構的分析。漢語語言學家一貫關心語義,幾乎從來沒有深究漢語語構的問題。這些都會是本書討論的重點,尤其是〈導論〉一章。

漢語邏輯 —— 如果日後真能發展出這樣的一門學科﹗—— 必須從漢語語構入手。

漢語的哲學亦必須來自對漢語的分析及反思。

作為一個基礎研究,本書嘗試在這方面做一個初步的工作。

__________

1 括號表示域程 (range)。

待續

3會員
169內容數
我們這裡談兩個東西: 哲學和邏輯,以及與哲學和邏輯相關的東西。 首先開設的房間是《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隨後將陸續開設《綁架愛麗絲 之 鏡像語言》和《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聯絡作者﹕[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000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001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