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便利,倘若僅是便宜行事,只會徒增風險!
自行車租借的風潮近年在各大都市中快速蔓延,許多地方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在雙北,如:捷運站、公車站、公園、政府部門、觀光景點等重要節點附近,幾乎都能瞧見整齊排列的自行車與其停靠站,等候民眾大駕光臨。無論是晴天或陰天,借車與還車都十分便利。不過,有時我總懷疑,這種便利究竟是否真的適合?又或者該這麼說,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並且有決心,要讓雙腳重新走回道路上了呢?
然而,在談論「適合與否」之前,我認為應該從根本(心態)來想這件事。
早期為迎接工業化時代來臨及經濟快速起飛,都市或鄉村開始建設了密密麻麻的道路,阡陌縱橫帶來許多交通的便利性,同時也開創了許多奇蹟,是個令人敬佩的年代。此時,道路主要服務的客群不是人,也不是牛車或馬車,更不是雞鴨牛羊等若干動物,而是一輛接著一輛的汽車與機車。為順應國家與地方發展需要,大、中、小型輪胎從此便正大光明、合情合理取代且佔據了人們依靠雙腳作為交通工具於道路上的權利。
以致印象中,都市或鄉村裡的道路,無論是寬的或窄的,主要都是供輪胎走的專用道,差別只在於尺寸或數量(兩輪、四輪、六輪等)的不同。至於人行嘛,若有空間就留寬一點;若沒空間,沒留也就罷了!更別說自行車專用道的普及。
這些年自從環保、永續、宜居、健康等口號陸續喊出後,許多人開始意識到,原來道路不應該只是汽機車的專用道,而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人口、建築物高度密集的市中心,民眾步行和交通需求,不該只仰賴公園裡的步道及各類汽、機車,這才讓人行道存在的名分於本質多了一個道理。可惜的是,市區裡的人行道,或許在圖上能畫出如蜘蛛網般完整,實際上不僅體型高矮胖瘦不一,有些甚至斷斷續續,相當捉弄人,好感度也大打折扣。
隨著時間不斷推進,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目前我們已能擁抱更多的自由與生活安定,可是道路的功能與性質呢?卻依然被遺留在過去為了經濟發展不得不的時代。如同框架中的黑白照片,死死釘在牆上無法動彈。曾經談了幾年的「以人為本」,至今彷彿也是落寞收場、雷聲大雨聲小。反樸歸真,就像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未來我們逐步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生活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高齡者外出活動及參與社交。對於安全、平穩且舒適的步行空間,肯定如同保健食品一樣,日益增加。如果道路就像人體的血管,有區分層級,那麼部分道路於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今是否也該有所轉變且越來越友善了呢?!這是我們必定會面臨到的情況,也是不得不思考、解決的問題。
空間不夠,只能取捨。什麼都要的結果,就是層出不窮的交通事故持續發生。
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與整體改善措施,是無法解開打結的毛線球。當前許多道路需要的是「減法(量)」,若未先改善體質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再多、再好的保健品都無法吸收,甚至讓體質變得更加紊亂。
在早期建造道路的舊有思維基礎下,如果沒有額外增加其他空間(某些路段適當縮減部分車道,或許也是一種方式)供自行車使用,進而打著環保、節能、健身等旗號,鼓勵民眾善加利用元多化的交通工具,便讓自行車加入了「爭道」的戰局,促使道路上不管是行走的人、開車的人、騎機車的人、騎自行車的人,都迫不得已在有限的空間裡,像無頭蒼蠅般為自己找出路,無形中讓眾多的用路人,大大提高許多風險。若一旦發生意外該怎麼辦?究竟又是誰的錯?
更別說許多趕時間的人,為逞一時之快,騎著自行車猶如「霹靂遊俠」駕著霹靂車,盡情穿梭在人行道與騎樓、車道間奔馳;有些則是剛學會騎車,一路搖搖晃星,看了都不禁讓人替他捏一把冷汗。這時,總會讓我懷疑,在未進行轉型且相對完善的車道空間裡(含人行道)開放或鼓勵民眾騎乘自行車,真的是一件妥當且適合的事嗎?還是說,這算是另類的混合使用呢?我不清楚。可是,不夠安全與危險卻是真的。
有些便利,倘若僅是便宜行事,只會徒增風險!
《以上,只是個人小小看法,供各位朋友參考。》
順帶一提,於帶狀的河濱公園裡騎乘自行車,不僅比較安全,距離較長,沿途風景更有加分的效果,是相當不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