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養身運動重拾信心的我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一位名為張大偉的青年,剛踏入社會的他充滿熱情和抱負。但是在一次意外的職場挫敗後,他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某天,張大偉在咖啡廳巧遇一位老爺爺,那位老爺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學家,在交談中老爺爺發現其實明遠的問題在於缺乏自信心和對自我價值的定位不正確。


「年輕人自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需要透過不斷的自我探索及累積個人成長的歷程獲得,你所面臨的課題不單單只有職場面臨的問題 ,而是自我內在對於自信信念的一個不足跟缺乏 。」 老人面露笑容地說道 。


張大偉皺著眉頭問道:「那老爺爺,我又要如何才能解決我內心的困惑,進而讓自己成為更有自信的人呢 ?」


老人回答道:「要對你有自信的第一步,你要先學習相信自己的能力 ,每個人身上總會潛藏著無限的可能和未知能力,你要時常告訴自己你可以的。讓你自己去探索這無限未知和可能。」


老人停了下來喝了口咖啡繼續說道:「 第二就是勇敢面對自己的挫折,每個人內心多少都會有點自卑 , 但我們要做的不是將這樣的內在感受表現與強化成弱點,而是選擇用正向信念及思考將它反轉並變成你的優勢 !」


老人停頓一下,嚴肅的說:「人生的每一個過程、每件事情的遭遇都能帶給你無形的力量! 你需要做的不僅只有不斷成長, 也有將負向轉向正面的關鍵,這點至關重要!」


「謝謝你,老爺爺。我明白了,我會重新開始,建立自己的自信。」張大偉感激地點了點頭,決定開始做出改變和重拾自信的旅程。


首先張大偉開始省思自我,他是個典型上班族,年近三十,身材略微肥胖、體能狀況也不是很好。但他一直對自己的形象和健康狀況感到自卑,也不敢在同事面前表現太積極,擔心被認為太愛出風頭或是不夠踏實。


有一天,張大偉去參加一個公司舉辦的員工健康講座,在那裡他聽到一位專家講述了健康飲食和適度健身的重要性。專家強調,健康的飲食和適度鍛鍊不僅可以改善身材,增強體力,對心理健康也有極佳的成效。


張大偉深受感,他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回去後他就立即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開始認真注重自己的健康狀況。他開始從改善飲食習慣開始,他堅持清淡的飲食、並攝取多樣多種類的蔬果。


一開始剛決定健身和改變飲食時 , 張大偉詢問了位朋友小明,他的朋友也有參加健康講座,他說他參加了好幾次,每次都有收穫。


張大偉詢問著:「你確定健身有效嘛..你都已經鍛鍊多久了?」


小明分享自己的經歷說:「其實也就三個月而已 ,但這段時間我每天早上七點就起床去到公司附近的公園慢跑。下班後又接著再去做核心運動跟仰臥起坐等等,雖然剛開始非常想睡很累,可是習慣後其實也沒那麼辛苦。」


小明突然想到了什麼,開心地說道:「喔對了,除了外在身體上的變化,你也會從內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信心,而且我的同事都說我可以從我的身材判斷出我有自信且樂觀向上! 大偉,其實做自己就好,但前提是在做自己之前你有沒有先充實準備好自己?現在不開始,只會讓你自己未來越來越不健康甚至後悔沒有早點踏出這一步。」


張大偉聽到這番話之後深受鼓勵,也堅定了自身信念決定踏出減重養身第一步


張大偉也開始養成定時和每天至少三十分鐘健身的習慣, 一日復一日。雖然訓練過程相當艱辛且痛苦。但是在朋友鼓勵及自我期許的心念支撐下,逐漸地大偉也越來越習慣,甚至也樂見每天運動過後全身散發出的健康光澤及肌肉輪廓的逐漸浮現。


幾個月後,張大偉已經明顯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身材有很大的改善,體重也明顯下降了不少。這讓他的身體也變得輕盈不少,原本走路喘氣或是上下樓梯需要停下來稍做休息的情況也都消失了。


更奇妙的是,他的精神狀態也變好了許多!張大偉開始變得更自信、開朗。甚至工作上都變得積極不少,並且獲得更好的業績表現。


原來,好的體態不僅讓他的身心更加的健康及舒適外!也連帶激發內心的自我認知,並鼓勵自己勇於踏出舒適圈,開始積極投入在新的計畫甚至是人際關係的建立,並且開始在這些過程中體驗到新的成就及收獲!


從那天起,他的健康與自信日益增長,他不再是個害羞自卑的宅男 , 開始與身邊的同事更熱絡互動甚至參與許多以前會因為外在因素而抗拒的人際應酬,因為這一切大偉知道 : 現在的他值得並有責任讓身邊的朋友家人們以全新的目光來認識。


10會員
73內容數
隨心小站 總有一篇故事是你喜歡的~ 喜歡什麼故事,或者想要看故事的下一集都歡迎留言~ 恭喜你成為我的會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蒼芎天地 -極星 的其他內容
自我成長-內在價值觀的審視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我成長-情緒的釋放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我成長-心靈轉化的契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