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養身運動重拾信心的我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一位名為張大偉的青年,剛踏入社會的他充滿熱情和抱負。但是在一次意外的職場挫敗後,他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某天,張大偉在咖啡廳巧遇一位老爺爺,那位老爺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學家,在交談中老爺爺發現其實明遠的問題在於缺乏自信心和對自我價值的定位不正確。


「年輕人自信心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需要透過不斷的自我探索及累積個人成長的歷程獲得,你所面臨的課題不單單只有職場面臨的問題 ,而是自我內在對於自信信念的一個不足跟缺乏 。」 老人面露笑容地說道 。


張大偉皺著眉頭問道:「那老爺爺,我又要如何才能解決我內心的困惑,進而讓自己成為更有自信的人呢 ?」


老人回答道:「要對你有自信的第一步,你要先學習相信自己的能力 ,每個人身上總會潛藏著無限的可能和未知能力,你要時常告訴自己你可以的。讓你自己去探索這無限未知和可能。」


老人停了下來喝了口咖啡繼續說道:「 第二就是勇敢面對自己的挫折,每個人內心多少都會有點自卑 , 但我們要做的不是將這樣的內在感受表現與強化成弱點,而是選擇用正向信念及思考將它反轉並變成你的優勢 !」


老人停頓一下,嚴肅的說:「人生的每一個過程、每件事情的遭遇都能帶給你無形的力量! 你需要做的不僅只有不斷成長, 也有將負向轉向正面的關鍵,這點至關重要!」


「謝謝你,老爺爺。我明白了,我會重新開始,建立自己的自信。」張大偉感激地點了點頭,決定開始做出改變和重拾自信的旅程。


首先張大偉開始省思自我,他是個典型上班族,年近三十,身材略微肥胖、體能狀況也不是很好。但他一直對自己的形象和健康狀況感到自卑,也不敢在同事面前表現太積極,擔心被認為太愛出風頭或是不夠踏實。


有一天,張大偉去參加一個公司舉辦的員工健康講座,在那裡他聽到一位專家講述了健康飲食和適度健身的重要性。專家強調,健康的飲食和適度鍛鍊不僅可以改善身材,增強體力,對心理健康也有極佳的成效。


張大偉深受感,他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回去後他就立即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開始認真注重自己的健康狀況。他開始從改善飲食習慣開始,他堅持清淡的飲食、並攝取多樣多種類的蔬果。


一開始剛決定健身和改變飲食時 , 張大偉詢問了位朋友小明,他的朋友也有參加健康講座,他說他參加了好幾次,每次都有收穫。


張大偉詢問著:「你確定健身有效嘛..你都已經鍛鍊多久了?」


小明分享自己的經歷說:「其實也就三個月而已 ,但這段時間我每天早上七點就起床去到公司附近的公園慢跑。下班後又接著再去做核心運動跟仰臥起坐等等,雖然剛開始非常想睡很累,可是習慣後其實也沒那麼辛苦。」


小明突然想到了什麼,開心地說道:「喔對了,除了外在身體上的變化,你也會從內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信心,而且我的同事都說我可以從我的身材判斷出我有自信且樂觀向上! 大偉,其實做自己就好,但前提是在做自己之前你有沒有先充實準備好自己?現在不開始,只會讓你自己未來越來越不健康甚至後悔沒有早點踏出這一步。」


張大偉聽到這番話之後深受鼓勵,也堅定了自身信念決定踏出減重養身第一步


張大偉也開始養成定時和每天至少三十分鐘健身的習慣, 一日復一日。雖然訓練過程相當艱辛且痛苦。但是在朋友鼓勵及自我期許的心念支撐下,逐漸地大偉也越來越習慣,甚至也樂見每天運動過後全身散發出的健康光澤及肌肉輪廓的逐漸浮現。


幾個月後,張大偉已經明顯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身材有很大的改善,體重也明顯下降了不少。這讓他的身體也變得輕盈不少,原本走路喘氣或是上下樓梯需要停下來稍做休息的情況也都消失了。


更奇妙的是,他的精神狀態也變好了許多!張大偉開始變得更自信、開朗。甚至工作上都變得積極不少,並且獲得更好的業績表現。


原來,好的體態不僅讓他的身心更加的健康及舒適外!也連帶激發內心的自我認知,並鼓勵自己勇於踏出舒適圈,開始積極投入在新的計畫甚至是人際關係的建立,並且開始在這些過程中體驗到新的成就及收獲!


從那天起,他的健康與自信日益增長,他不再是個害羞自卑的宅男 , 開始與身邊的同事更熱絡互動甚至參與許多以前會因為外在因素而抗拒的人際應酬,因為這一切大偉知道 : 現在的他值得並有責任讓身邊的朋友家人們以全新的目光來認識。


10會員
73內容數
隨心小站 總有一篇故事是你喜歡的~ 喜歡什麼故事,或者想要看故事的下一集都歡迎留言~ 恭喜你成為我的會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蒼芎天地 -極星 的其他內容
自我成長-內在價值觀的審視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我成長-情緒的釋放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我成長-心靈轉化的契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心靈成長】用牌卡練習自我覺察:日本神諭占卜卡海苔醬第一副入手的牌卡,是在2019年書局購入這款日本神諭占卜卡 ,共有53張,跟一般牌卡比起來尺寸算比較大。那時對神秘學、占卜等等開始有一點點興趣,單純以興趣玩牌卡的初學者身份來說,塔羅牌解牌難度確實有點高,神諭卡反而讓人安心許多,最後才決定入手人生第一副牌卡來研究!海苔醬很喜歡日本神諭占卜卡作者
Thumbnail
avatar
Hi海苔醬
2024-03-08
自我成長|硬技能還是軟實力?聊聊職涯各階段與該專注什麼技能才好昨天朋友問,他現在的職涯位階接下來是應該偏重硬技能還是發展軟實力?本篇來聊聊我的想法。
Thumbnail
avatar
Sho 的路上觀察手記
2024-02-25
自我成長-你的舒適圈長什麼樣子?要不要打破一點點試看看?講到舒適圈這個名詞,大多數人應該會把它想像成城堡的形狀,用來抵擋外在的壓力,老實講我也認同這個觀點,待在舒適圈很舒服耶,幹嘛沒事讓自己那麼累? 但既然我們把舒適圈想像成城堡,那我們喜歡做的事、愛吃的食物或是平常的習慣就如同住在這個城堡裡的人,他們待在堡壘裡很安全沒錯,可是不覺得無聊了一點嗎?
Thumbnail
avatar
來自太陽系的菲爾
2023-08-23
長成什麼模樣才算自己∣自我和解誰知道,面具一戴,竟超過五年。 卸下面具的我,什麼都不是,不再是過往有話直說的坦率女孩,也不是真正安靜的可愛小女生。
Thumbnail
avatar
20+
2023-07-28
你有沒有被框架效應綁架了你的判斷?|自我成長|心理學|NLP|貝特森|薩提爾|後設模式#框架 #貝特森 #NLP #徐承庚 #心理學 #薩提爾 #後設模式 今天的影片內容,我們來聊聊你有沒有被框架效應綁架了你的判斷? 想想最近新聞瘋狂報導的白飯之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到底誰才是對的呢? 而框架效應深深影響著我們在判斷要買什麼東西、做什麼投資...等決策
Thumbnail
avatar
徐承庚
2023-07-16
夢與靈感常會暴露個人的潛在能力。注意縈繞不去的念頭並注意自己的直覺。自我療癒功能是在夢境中發生的。肉體天生會治療它自※ 夢與靈感常會暴露個人的潛在能力。應常注意縈繞不去的念頭並注意自己的直覺。 S的哲思強調夢境和靈感能夠提供人們獲得更深刻的了解和啟示。他認為夢境是由個人潛意識所創造出來的,因此在夢中所體驗到的內容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和潛在能力。同時,他也相信靈感是一種從更高層次的存在中獲得的啟示
avatar
廖盈媗
2023-05-13
電影《蹺課天才》– 經典喜劇神作,青春、反體制、自我成長Heibon要來推薦一部經典喜劇電影,1986年上檔《翹課天才》(英文原名:Ferris Bueller's Day Off,中國翻譯《春天不是讀書天》,香港譯名則是《咪走堂》)。 “Life moves pretty fast. If you don’t stop and look around
Thumbnail
avatar
人生自由實驗室
2023-04-16
自我照顧|美顏纖盈茶|嚴選漢方養生草本食材|不小心放縱飲食?來杯美顏纖盈茶|百年老店舖,傳承好滋味|發育堂中藥行還記得青春期的時候,我媽媽很常熬中藥給我喝,希望我能發育得更好,雖然覺得中藥苦澀難喝,但是還是為了不辜負媽媽的心意,硬著頭皮整碗喝乾淨。從此,中藥在我心裡與苦、難喝等字眼幾乎是同義詞般的存在,直到接觸到發育堂中藥行,讓我對中藥徹底改觀。
Thumbnail
avatar
LAZY LAZY BONE懶懶骨頭的裸辭日記
2023-04-10
【自我成長】養成讓決策自動化的習慣「養成讓決策自動化的習慣」是希望可以花費精神與腦力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不被日常生活雞毛蒜皮的事情所束縛,透過自動化的習慣,讓生活決策可以在無意識中完成。但是最重要的仍然是,有明確的目標,或是縝密的計劃,或是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avatar
小燕子
2022-11-15
老陳的"平衡整復":客人的問題+他自己的回應(2/2)_ 為何平衡整復只是輕輕推敲,為何可以讓身體歸位+自我修復?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6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技養生"路上的好友。 話說老陳3年+10,000人次的"平衡整復+科學脈診"下來,客人最常在調理後的提問是"為何只是輕輕的活化身體相關部位的肌肉,就可以帶來身體失衡的歸位+帶動後續的身體修復?" 結果是藉助身體自己的”觸發+修復“力量,實現健康恢復+
Thumbnail
avatar
老驢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