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單身女子看《不夠善良的我們》:如果可以,希望我們都不會成為第二個Rebecca,那個太讓人心疼的角色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那天朋友說,看完了記得跟她分享心得,後來我往LINE裡丟了六個字

「我怕我變成Rebecca。」



追劇有時候是這樣,因為人生經歷不同,代入的程度就會有所差異。網路上有人留言覺得是無病呻吟,而我和朋友則是看著看著就哭了,有時候不喜歡看台劇就是這樣,太真實了,真實到就像是你我身邊的故事,不是遙不可及的財團婚戀,也不是想像中的浪漫泡泡,而是隨時在未來,或是現在,正在某些角落誕生的劇情。


或許因為婚姻從來不是我的選項之一,泡在劇裡的時候,大部分時候我看見的角色是Rebecca(許瑋甯 飾),即使我並不將工作視為所有,但是劇中設定的職務、狀態、個性,卻又相似得讓人忍不住的窺探,彷彿這樣就能看到自己的未來。


有時候我覺得愛情是人生中最難的一部份,就像到現在我都還沒有勇氣寫下失戀的那些碎片,因為我知道,有些傷痕即使結痂,組織裡也已然是個疤痕。




「我連房子都沒有,隨時會被房東趕來趕去的一個人,衣櫥壞了也要自己修,你知道自己扛著自己有多累嗎?」


raw-image


當一段關係結束,狀態又從兩個人變回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旅行,你努力地說服自己,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獨立的個體,你只是回到最一開始的樣子。你認真工作賺錢,讓自己有餘裕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品嘗自己想吃的美食,你努力運動,維持好的狀態與體力,你是個成熟的大人了,你可以照顧好自己,這些你都知道,只是偶爾停下腳步,長長的影子映照出的,也是深深的寂寞。


房間跳電了,自己上網找方式復電;燈管壞了,自己爬上去換下;小套房裡有好多秩序需要維持,如果自己沒有動作,也不會有人來修補這個空間裡的一切,就像顆已經想要傾倒的陀螺,只是無力的以最小的角度旋轉著,才不至於真的倒下,停止。


我們都懂來到這世界的自己是個個體,但是我們卻又貪婪的希望著,可不可以有一天,我們不用再自己扛著自己


作為一個四處漂泊的蝸牛族,特別能體會這句話裡的意境。



「快樂一個人,難過一個人,生病還是一個人,我就很害怕這種寂寞。」


raw-image


三十幾歲的年紀,「應該要」習慣寂寞,「應該要」懂得獨處,「應該要」......,有好多好多的社會期待,就這樣壓在每個三十幾歲的單身女子身上,卻沒有問過我們想不想,或是要不要,就這麼自私又霸道的,期待我們可以欣然接受。


有時候「可以」一個人,跟「想要」一個人,是不一樣的,歲月的洗鍊讓我們「可以」與自己獨處,「可以」獨當一面,「可以」在寂寞來臨時不至於手足無措,但這都不代表我們不想要找到那個一起分享喜怒哀樂的人。


我們也想偶爾下班回到家,有個人能問問我們今天過得好嗎;工作上遇到的不合理鳥事,有個人充當垃圾桶,收納我們無處安放的情緒垃圾;或是在某些特別的節日裡,有個人一起慶祝,而不再是假裝沒聽到全世界的提醒,一個人拎著外帶餐盒回家。


一個人沒有不好,就像兩個人不一定就不寂寞一樣,但是如果有人可以分享寂寞,是不是就不用這麼害怕了呢?




「為什麼總是要委屈自己和別人併桌,或者是躲在餐廳的角落,以最快速度的方式填飽肚子。到底為什麼我要為了自己只是一個人,而覺得自卑覺得道歉呢?」


raw-image


雖然餐廳的這場戲,不一定適用於所有情況,但這段話又像一把銳利的刀,劃出血淋淋的現實。


「一位嗎?」「one person?」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走進餐廳都很習慣聽到這樣的問候,在國外有時候會被邀請到吧檯的座位,有時候也會坐到雙人座,在台灣,沒有太多客人時可以自由選座,但如果剛好用餐時間就會遇到併桌,或是挪到吧檯。

有時候特別感謝智慧型手機的發明,可以假裝忙碌地躲過那些不知道怎麼消磨的時光,雖然不一定會因此感到自卑感到道歉,但偶爾放眼望去,成雙成對的聚會,歡樂的交談與嘻笑,也會突然覺得自己的孤單無所適從。


劇裡的例子是極端了點,但也似乎在傾訴著:「對單身的我們友善一點吧!」


最後,我在看這部劇的時候喝了點小酒,試著讓一些卡在時間縫隙裡的悲傷流淌而出,希望未來我不會變成Rebecca,你們也是,因為太讓人心疼了,這個角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魯味人生的沙龍
34會員
51內容數
從上班族搖身一變成為菜鳥頭家,雙手從每天敲打鍵盤,變成轉動兩翻烤爐,有的人稱呼我闆娘,有的則是叫我雞蛋糕姨姨,而我則把自己當成雞蛋糕擺渡人,在那些來來去去的客人中,記錄下他們與雞糕的人生故事。#會說故事的雞蛋糕
魯味人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27
在臺劇《不良執念清除師》中,怪物的存在源於人的執念,這些執念如同鏡子般映照著人類內心的思念、悲傷與遺憾。劇情以書法為媒介,透過執念的具象,揭示職場霸凌、家暴等社會議題,引發觀眾的思考,是部帶有深度及幽默感的非經典臺劇!
Thumbnail
2024/10/27
在臺劇《不良執念清除師》中,怪物的存在源於人的執念,這些執念如同鏡子般映照著人類內心的思念、悲傷與遺憾。劇情以書法為媒介,透過執念的具象,揭示職場霸凌、家暴等社會議題,引發觀眾的思考,是部帶有深度及幽默感的非經典臺劇!
Thumbnail
2024/10/02
小狗在孤單的生活中尋找陪伴,最終購買了機器人,互相分享快樂的日常,然而在機器人遭遇故障後,兩者最終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分離。全片沒有任何一句台詞,卻幕幕擊中人心,透過小狗與機器人的角色,重新看待如何在愛裡學會接受與放下。
Thumbnail
2024/10/02
小狗在孤單的生活中尋找陪伴,最終購買了機器人,互相分享快樂的日常,然而在機器人遭遇故障後,兩者最終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分離。全片沒有任何一句台詞,卻幕幕擊中人心,透過小狗與機器人的角色,重新看待如何在愛裡學會接受與放下。
Thumbnail
2024/09/22
從律政劇《好搭檔》中的情節出發,探討了婚姻中的背叛與離婚問題,以及其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衝突與困擾。文章分析了夫妻關係的脆弱性、家庭暴力的隱患以及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反思了愛情中的自我與他人的角色。最終,作者強調了自愛的重要性,鼓勵每個人無論身處何種狀態,都要珍惜自身的價值,並持續相信愛情的美好。
Thumbnail
2024/09/22
從律政劇《好搭檔》中的情節出發,探討了婚姻中的背叛與離婚問題,以及其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衝突與困擾。文章分析了夫妻關係的脆弱性、家庭暴力的隱患以及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反思了愛情中的自我與他人的角色。最終,作者強調了自愛的重要性,鼓勵每個人無論身處何種狀態,都要珍惜自身的價值,並持續相信愛情的美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哲學的世界裡,自由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消極的自由定義是「免於…」;而積極的自由定義是「去做…」。我的認知中消極自由即是「可以不用去做…」而積極自由則是「主動去做…」。
Thumbnail
在哲學的世界裡,自由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消極的自由定義是「免於…」;而積極的自由定義是「去做…」。我的認知中消極自由即是「可以不用去做…」而積極自由則是「主動去做…」。
Thumbnail
承如在上篇所探討到關於「新時代思想」的「限制性信念」對於意識顯化實相的重要性,此篇開始對於《 不夠善良的我們》的人物解析,也會著重於這點作為補充說明。而此篇將針對兩位女主角Rebecca與簡慶芬的心中因爲「限制性信念帶來不配得感」做為分析的核心。
Thumbnail
承如在上篇所探討到關於「新時代思想」的「限制性信念」對於意識顯化實相的重要性,此篇開始對於《 不夠善良的我們》的人物解析,也會著重於這點作為補充說明。而此篇將針對兩位女主角Rebecca與簡慶芬的心中因爲「限制性信念帶來不配得感」做為分析的核心。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單身女子在生活中所面臨到的寂寞和期待。描述單身女子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困境和情緒,並希望社會能對待單身女子的態度更友善一些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單身女子在生活中所面臨到的寂寞和期待。描述單身女子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困境和情緒,並希望社會能對待單身女子的態度更友善一些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如同這部劇的重點台詞-「你的意識決定了你存在的宇宙」,你的觀點也決定了你對這部作品和人物的看法
Thumbnail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Imperfect us)突破過往類型限制,以「雙女主」為敘事主軸,簡慶芬和Rebecca作為兩粒糾纏的粒子,彼此妒忌猜疑,卻又攀附依生。編導徐譽庭細膩刻畫「情敵關係」的各種稜角,拆解人性的複雜與矛盾,善良和不善良。
Thumbnail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Imperfect us)突破過往類型限制,以「雙女主」為敘事主軸,簡慶芬和Rebecca作為兩粒糾纏的粒子,彼此妒忌猜疑,卻又攀附依生。編導徐譽庭細膩刻畫「情敵關係」的各種稜角,拆解人性的複雜與矛盾,善良和不善良。
Thumbnail
我們從簡慶芬和Rebecca身上看見,她們可能是受過羞辱創傷後長大的小孩。她們其實身上都握著一個對自己人生的核心信念,深深影響了她們後來的選擇和應對方式。 最近熱門剛完結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我就開始追了,但一直到第5集左右開始,網路上的討論終於正式發酵。
Thumbnail
我們從簡慶芬和Rebecca身上看見,她們可能是受過羞辱創傷後長大的小孩。她們其實身上都握著一個對自己人生的核心信念,深深影響了她們後來的選擇和應對方式。 最近熱門剛完結的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剛開始連載的時候我就開始追了,但一直到第5集左右開始,網路上的討論終於正式發酵。
Thumbnail
比方簡慶芬的敢於爭取愛,擅於觀察、擅於守候、適時補位、有勇有謀,讓你很難真的指摘,她是第三者。或許自始至終,感情談的,只有誰更適合。然而簡慶芬的故事,成在此,敗也在此。
Thumbnail
比方簡慶芬的敢於爭取愛,擅於觀察、擅於守候、適時補位、有勇有謀,讓你很難真的指摘,她是第三者。或許自始至終,感情談的,只有誰更適合。然而簡慶芬的故事,成在此,敗也在此。
Thumbnail
「是答案在前方等待我們,還是我們的意識選擇了我們存在的宇宙?」簡慶芬在與老公何瑞之日復一日的婚姻生活中感到疲乏,在社群上關注了12年前老公的前女友Rebecca,將她視為「假想敵」,開啟一連串「意識碰撞」的故事。
Thumbnail
「是答案在前方等待我們,還是我們的意識選擇了我們存在的宇宙?」簡慶芬在與老公何瑞之日復一日的婚姻生活中感到疲乏,在社群上關注了12年前老公的前女友Rebecca,將她視為「假想敵」,開啟一連串「意識碰撞」的故事。
Thumbnail
她的右手掌上,有一個R字樣的紋身。看着不夠善良的我們,我明白,背後的善良,代表了什麼。其實愛情並沒有讓賽或讓愛,一切都是當下的決定。善良有用,但在愛情路上,應該當仁不讓。到了我這個年紀,再看這劇的共鳴感極大,也許很多男人都有着那麼一個Rebecca,一旦錯過了那段愛,可能就注定了終身不再被愛。
Thumbnail
她的右手掌上,有一個R字樣的紋身。看着不夠善良的我們,我明白,背後的善良,代表了什麼。其實愛情並沒有讓賽或讓愛,一切都是當下的決定。善良有用,但在愛情路上,應該當仁不讓。到了我這個年紀,再看這劇的共鳴感極大,也許很多男人都有着那麼一個Rebecca,一旦錯過了那段愛,可能就注定了終身不再被愛。
Thumbnail
兩個即將步入中年的女主角,一個已婚、一個單身,社會角色恰恰形成對照。各自有各自的煩惱。無論正在觀看的你/妳結婚與否,都能從中獲取共鳴。
Thumbnail
兩個即將步入中年的女主角,一個已婚、一個單身,社會角色恰恰形成對照。各自有各自的煩惱。無論正在觀看的你/妳結婚與否,都能從中獲取共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