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瘋狂麥斯:憤怒道》的宇宙觀:無政府末世世界的寂寞、機油與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我的手機殼背面,就是《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Fury Road,2015)的劇照,因為本片以短短兩小時展現人類的極限與張力,也呈現人性的多種面貌,是我在二十一世紀最愛的電影。《憤怒道》是部美麗的史詩俱作,不僅有壯麗的沙漠車戰(充滿想像力與華麗的拼裝改裝車)、瘋狂的勇士戰鬥(英靈精神)、深邃的神話象徵(出埃及記與北歐神話的瓦爾哈拉)、極致的人性展現(善、惡、自私、大愛)、人類文明的變遷(集權、人權、女性),還有生命議題的探討(環境、資源、能源與文明)。

《瘋狂麥斯:憤怒道》手機殼/希米露 提供

《瘋狂麥斯:憤怒道》手機殼/希米露 提供

瘋狂麥斯系列的宇宙觀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常常超越單一時間範疇,穿梭於過去、現在和未來,創造出獨樹一格的時空宇宙,也宛若有著無盡長廊的神話迷宮。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的《瘋狂麥斯》系列便是極具代表的其中一例,從 1979 年的開啟到 2015 年的重啟,這套系列以其獨特的世界觀與時間維度,塑造出一個殘酷駭人卻也動人心弦的電影宇宙,由一位獨行沙漠的主角麥斯(Max Rockatansky)開展,到另一位女性主角芙莉歐莎(Imperator Furiosa)的加入,無一不展現位於澳洲大陸充滿機油味的沙漠風情,以及決心戰勝惡劣環境的堅毅。

《瘋狂麥斯》(Mad Max)首集(台灣譯名為《迷霧追魂手》)誕生於 1979 年的澳大利亞,當時正值伊朗伊斯蘭革命而產生的能源危機,因為伊朗減少原油輸出,導致油價暴漲,使得各國開始擔憂能源短缺的問題。此時,喬治米勒創造出一個充滿暴力與無政府狀態的後末世世界(post-apocalyptic world)。

在《瘋狂麥斯》的宇宙,主角麥斯原本是位盡忠職守的警員,卻連續歷經摯友與妻兒受到嚴酷無情的暴力殺害,因此失去對於體制的信賴,決定摘掉警徽,抽離體制、並獨身走入荒蕪,他以獨行的寂寞,向好友和至親的愛贖罪,同時實行以暴制暴,直接狠處惡人。麥斯孤獨的行事風格,與極端環境的掙扎生存,使得《瘋狂麥斯》超越一般動作片,宛若社會寓言,反映於二十世紀末,人類對於環境污染、能源危機、以及人性惡化的擔憂。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二十世紀的經典麥斯

隨後,麥斯宇宙系列的第二部作品《瘋狂麥斯 2:公路勇士》(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台灣譯名為《衝鋒飛車隊》)於 1981 年上映,這部電影將麥斯宇宙推向高潮,不僅定調《瘋狂麥斯》的宇宙觀,將此系列推向經典,也為喬治米勒獲得首座導演獎(澳洲學院最佳導演)。

在尚未看過二十世紀的《瘋狂麥斯》系列之前,我以為《憤怒道》與米勒的三部前作沒有太多關係,畢竟麥斯已經由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更換到湯姆哈迪(Tom Hardy),且故事還多了一位由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所飾演的芙莉歐莎,甚且,相較之下麥斯在《憤怒道》的戲份也部分減少。

然而,在看過這三部《瘋狂麥斯》之後,對於第二部《衝鋒飛車隊》真是敬佩不已──感動故事的戲劇性、也驚嘆畫面營造的極致張力,無法想像這是在 1981 年就已經上映的電影。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顯然,米勒自己就是位瘋狂的創作者(米勒原本是位外科醫生,於是,在第一部《瘋狂麥斯》所呈現的外傷,都是寫實的血肉模糊與焦黑),極盡展現車跑速飆、鋼鐵拼裝、與機械車戰的美感。在無政府的沙漠,疾駛著武裝改裝車、在車頭暴虐展示人質、裝備著令人不寒而慄的可怖面具與尖銳鉚釘黑色皮衣,這些幾近野蠻的暴戾元素,無不一一再現於 35 年之後的《憤怒道》,這些,都是讓我們在 35 年之後的戲院為之震撼的原因,也是為《憤怒道》黑白加映版創造出犀利銀光的要素。

與《憤怒道》一樣,《衝鋒飛車隊》呈現能源短缺的世界,人性同時流露著貪婪與溫暖。明明是在資源不足的世界,卻諷刺地充滿著汽油味與爆炸火焰,有群體掌握到稀缺能源,便會受到貪婪者的覬覦,並以此挾持人質。與此同時,溫馨卻隱隱流露,因為那些仍舊揣懷人性良知的人類,在最危急的時候,不顧自己的人生計畫,願意挺身照顧弱者,並且為眾人付出。麥斯在《衝鋒飛車隊》原本計畫終身特立獨行,只要獲得能源,隨即離開群體,但是幾經輾轉,最後他(被迫)發揮人性中的善與愛,成為一位群體的守護者,保護無辜受挾的群眾,甚至照顧其中一位愛慕他的小男孩,象徵性地彌補他在第一集無法親自保護兒子的遺憾。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二十一世紀的經典傳承與深化

2015 年,《瘋狂麥斯》重啟,《憤怒道》以現代的技術與視角,重新詮釋經典,並且引入新角色與新元素,以麥斯和芙莉歐莎的對峙與合作、逐夢(遠在東方的奶蜜之地)、對抗(不死老喬與戰爭男孩),延續系列精髓,也融合多項二十一世紀的當代議題──除了二十世紀的能源稀缺,還有土地酸化、植物不生、少子與種母、女性議題(英雄與自救)等等。

延續《衝鋒飛車隊》的主題,《憤怒道》是一部關於人性、生存與堅持的壯麗詩篇,一樣是在充滿暴力與無政府主義的後末世世界。於此,麥斯依舊是位寂寞而無情的反英雄,也是個尋求救贖的迷失靈魂,他不小心介入芙莉歐莎的卡車大逃亡(滿載能源、女性、與一個尚在母親子宮孕育的男嬰),又被扯入一場救贖之旅。最後,麥斯再次成功助人,也在事成圓滿之時,獨自默默離開。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如今,芙莉歐莎已是位深植人心的經典角色。這位女戰士可謂二十一世紀的女性的原型──自律、自信、積極行動、直視困境、戰鬥自救。芙莉歐莎是《憤怒道》的真正主角,她帶領一群代表希望的母親們,試圖逃離來自不死老喬(Immortan Joe,Hugh Keays-Byrne 飾演,他也飾演《麥斯》第一集的重機幫頭目)的殘酷統治與控制,即使身為老喬所建之西方堡壘的指揮官,芙莉歐莎始終懷抱自幼便深埋於心的希望種子,至死追尋自由與正義。

隨著故事前進,我們見證麥斯與芙莉歐莎的狂野冒險,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與鬥智,歷經各種改裝的武裝戰鬥車、飛輪重機、械鬥卡車的追逐,折返在同一峽谷路徑的荒謬與無奈,甚至目睹失去母親與兒子的悲傷(呼應在第一集《迷霧追魂手》麥斯所失去的親人),最後,眾人終於看見曙光,手懷種子,播種綠色的大地,自己創建傳說中的東方奶蜜之地。

承襲《衝鋒飛車隊》,也揣懷著與二十世紀《瘋狂麥斯》系列宇宙的雷同元素,二十一世紀的《憤怒道》有著更寬廣的格局。尤其,米勒為我們具體刻畫出屬於二十一世紀的女性形象──我們可以無畏困境、可以直視恐懼、可以痛哭、也可以與男性並肩作戰。這個時代的女性,無須再留守後方,而是同時可以成為母親,也可以成為一個世代的英雄。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瘋狂麥斯:憤怒道》電影劇照/IMDb

全文劇照/IMDb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4/05/22
非常暢快淋漓的影評,將《瘋狂麥斯》這一系列的主題線拿捏得絲絲入扣。感謝分享!
希米露-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3
子穎 從第一集開始看,才知道原來每一集都環環相扣啊。真的值得全部再看一次,而且會讚嘆喬治米勒的前衛與遠見。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雖然僅是故事改編,但結合史實、陰謀論和美蘇冷戰題材,用行銷與政治管理的角度來講述這件事,比起雷恩葛斯林的登月先鋒以阿姆斯壯視點表現的悲壯而言,輕鬆有趣不少。片尾以公關與行銷能力援助NASA火箭任務爭取金錢與大眾支持的史嘉蕾喬韓森說得很好,她過去身處總是以行銷話術優先
Thumbnail
雖然僅是故事改編,但結合史實、陰謀論和美蘇冷戰題材,用行銷與政治管理的角度來講述這件事,比起雷恩葛斯林的登月先鋒以阿姆斯壯視點表現的悲壯而言,輕鬆有趣不少。片尾以公關與行銷能力援助NASA火箭任務爭取金錢與大眾支持的史嘉蕾喬韓森說得很好,她過去身處總是以行銷話術優先
Thumbnail
「鯨魚馬戲團」、「抵抗的憂鬱」、「韋克邁斯特和聲」,這三個標題巧妙地點出片中的三個關鍵面向:莫名的鯨魚這象徵性的龐然大物帶給東歐小鎮的暴力和紊亂,政治權力交相對峙中瀰漫的慘淡憂鬱,以及從頭到尾藉由秩序與混亂、信仰與瘋狂、永恆與末世、非理性、無政府,思考音律「和諧」,以及人類在宇宙地位的這個永恆母題。
Thumbnail
「鯨魚馬戲團」、「抵抗的憂鬱」、「韋克邁斯特和聲」,這三個標題巧妙地點出片中的三個關鍵面向:莫名的鯨魚這象徵性的龐然大物帶給東歐小鎮的暴力和紊亂,政治權力交相對峙中瀰漫的慘淡憂鬱,以及從頭到尾藉由秩序與混亂、信仰與瘋狂、永恆與末世、非理性、無政府,思考音律「和諧」,以及人類在宇宙地位的這個永恆母題。
Thumbnail
佛教裡有個說法「菩薩心腸,金剛手段」——憤怒相的菩薩蠻適合形容芙莉歐莎。她就是懷著愛並活在苦難中的戰士。但也因為選擇給愛,她在這片嚴酷的荒野中獲得了精神自由。喬治米勒導演與演員們還有整個團隊,成功創造了一名內外都令人難忘的女性人物,還有一部精彩的人物起源電影。
Thumbnail
佛教裡有個說法「菩薩心腸,金剛手段」——憤怒相的菩薩蠻適合形容芙莉歐莎。她就是懷著愛並活在苦難中的戰士。但也因為選擇給愛,她在這片嚴酷的荒野中獲得了精神自由。喬治米勒導演與演員們還有整個團隊,成功創造了一名內外都令人難忘的女性人物,還有一部精彩的人物起源電影。
Thumbnail
自1947年起設立的末日鐘,每年會評估一次世界距離毀滅還有多遠,隨著核武器被發明,以及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降低等問題不斷惡化,鐘面的時間距離代表毀滅的午夜越來越近。若《瘋狂麥斯》宇宙中末日鐘仍在運轉,那大概會停在凌晨的零時零分吧!那是末日降臨,人類卻還沒完全滅亡的時刻。
Thumbnail
自1947年起設立的末日鐘,每年會評估一次世界距離毀滅還有多遠,隨著核武器被發明,以及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降低等問題不斷惡化,鐘面的時間距離代表毀滅的午夜越來越近。若《瘋狂麥斯》宇宙中末日鐘仍在運轉,那大概會停在凌晨的零時零分吧!那是末日降臨,人類卻還沒完全滅亡的時刻。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承襲《衝鋒飛車隊》,揣懷著與二十世紀《瘋狂麥斯》系列宇宙的雷同元素,二十一世紀的《憤怒道》有著更寬廣的格局。米勒為我們具體刻畫出屬於二十一世紀的女性形象──我們可以無畏困境、可以直視恐懼、可以痛哭、也可以與男性並肩作戰。這個時代的女性,無須再留守後方,而是同時可以成為母親,也可以成為一個世代的英雄。
Thumbnail
承襲《衝鋒飛車隊》,揣懷著與二十世紀《瘋狂麥斯》系列宇宙的雷同元素,二十一世紀的《憤怒道》有著更寬廣的格局。米勒為我們具體刻畫出屬於二十一世紀的女性形象──我們可以無畏困境、可以直視恐懼、可以痛哭、也可以與男性並肩作戰。這個時代的女性,無須再留守後方,而是同時可以成為母親,也可以成為一個世代的英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