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鯨魚馬戲團》:是世界末日?又或者,只是日食?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在 2024 年台北電影節推出匈牙利大導貝拉・塔爾(Béla Tarr)的「焦點影人」單元之際,筆者在家複習了二十年前於金馬影展導演專題上第一次邂逅的《鯨魚馬戲團》(2000)。一如其最為著名、長達七個半小時的史詩大作 《撒旦探戈》(Sátántangó,1994),貝拉.塔爾再次改編作家拉斯洛・克拉斯納霍凱(László Krasznahorkai)的小說。但這一次,導演把小說標題《抵抗的憂鬱》(The Melancholy of Resistance,1989)換成了以十七世紀的音樂理論家兼作曲家安德烈亞斯・韋克邁斯特(Andreas Werckmeister)為靈感的片名「Werckmeister Harmonies」,直譯為「韋克邁斯特和聲」。

這麼說吧,這三個標題剛好巧妙地點出片中的三個關鍵面向:莫名的鯨魚這象徵性的龐然大物帶給東歐小鎮的暴力和紊亂,政治權力交相對峙中瀰漫的慘淡憂鬱,以及從頭到尾藉由秩序與混亂、信仰與瘋狂、永恆與末世、非理性、無政府,思考音律「和諧」,以及人類在宇宙中地位的這個永恆母題。

其強烈風格讓人想起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或愛講歷史的蘇古諾夫(Alexander Sokurov),加上貝拉・塔爾招牌的長拍鏡頭,同時也啟發如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大象》(Elephant,2003)或導演子弟兵拉斯洛・奈邁施(László Nemes)的《索爾之子》(Saul fia,2015)這樣的後輩之作。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同時,我們先補充兩句關於電影背後的大時代語境:匈牙利曾經在上個世紀初、一戰前極為輝煌,爾後曾淪為納粹和蘇聯附庸,人民嘗試反抗卻屢屢被鎮壓、佔領,被左右兩派強權痛打。在貝拉・塔爾創作的早年,匈牙利仍屬於蘇聯陣營,他的美學演變可以說與東歐共產主義的崩潰並行,這都是在其作品的社會寫實基調、超長鏡頭、優雅冷冽運鏡等獨特的電影語彙之外,不可忽視的關鍵元素。

「和諧」的命題在影片的經典開場,以一顆場面調度極為複雜的精彩長鏡頭中表露無遺。隆冬中,酒吧關門之際,主角傑諾斯應要求讓一群醉漢如舞者演員般「模擬」太陽、地球、月亮的運轉,並且搬演恐怖、一片漆黑、一切靜止的日全食。他要醉漢們一起步入永恆、寧靜、和平和無限空虛的世界黑暗面,並解釋陽光終究會回歸。

之後他便領著我們和鏡頭走入黑暗、寒冷的嚴冬。傑諾斯照顧的年邁叔叔埃斯特,一位疲憊的知識分子,一位尋找「真理」的音樂學家,他質疑十七世紀德國音樂家安德烈亞斯・韋克邁斯特的「和諧」理念,尋求回到更加真實、但不和諧的音樂。美不一定是真理,音樂和聲醉人的魅力完全基於一個錯誤的認知之上。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如果把天體運動、音樂和聲這樣的觀點當成是理性信仰,並將其視作電影裡、紊亂之中的羅盤,那麼對日食的迷信和恐懼、政治變革的周期則不過反映著普遍的生命週期,萬物在秩序以及混亂之間的循環便成為可以理解的常態。黑暗並不可怕,光明總會回來,影片開始不久就迅速地被神秘、詩意、寓意深遠的沈重悲傷氛氛包圍。

而與「日食」意象相互對照的,顯然就是夜半無人街道上、馬戲團的鯨魚大卡車。進城的場面,伴隨著低沈震動的噪音,巨大的陰影緩緩出現,先是車頭燈,然後才是龐大到足以容納一頭鯨魚的車廂本身,緩緩駛過半夜工作的郵差主角眼前。(筆者認為這是半夜軍隊移師,坦克進城的噩夢創傷的、抽象詩意的版本。)回到郵局,同事談到物資短缺、盜竊和未知的瘟疫。之後他陸續聽到其他謠言,鯨魚和眾人期待即將登台的「王子」。繪聲繪影當中,描繪出一個神秘、煽動者般的暗黑人物,似乎即將喚醒公民的瘋狂,不可避免地走向暴力。

也正是在叔叔埃斯特發表完關於「和諧」樂理的長篇大論之後,傑諾斯來到人群聚集的中央廣場上,清晨嚴寒中的人群似乎都在等待著「什麼」,馬戲團一開門也只有他一個人排隊買票。在優美音樂的襯托下,與鯨魚邂逅的那一刻沈浸在奇蹟當中,似乎這就是上帝造物的確切證據。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但我們很快就會明白,廣場上看似粗暴的人群並不是為上帝奇蹟而來,而是受到艱苦環境所逼迫,在憤怒情緒不斷積累之下,受到王子現身而被吸引。沒有人確切知道鯨魚與神秘王子的傳聞是否屬實,但緊張和不安總是能對迷信且盲目的人群迅速造成影響。(這看似就要出亂子的緊張局勢社會氣氛,也是導演的創作母題之一。)

然而片中最政治化的人物,並非是哪個廠長或局長,反而是與叔叔埃斯特分居的老婆圖德阿姨,她一出場就提出要求,逼迫叔叔去領導鎮上的仕紳,對抗不明所以但迫在眉睫的威脅,並在事態升級到無法挽回之前,恢復小鎮的秩序。暗地裡,這份讓軍隊保護城鎮免受烏合之眾的侵害,並帶來新秩序的「清肅重整」運動請願書實則出於圖德與警察局長情人之手。沒電、沒有煤炭的民怨四起,這個據說在其他城鎮引起暴動的鯨魚馬戲團和王子卻在這個關鍵時刻到來,叔叔也跟著周圍的人群心生疑慮。

相對於傑諾斯和音樂理論家,阿姨與王子為的顯然是尋求實際的政治權力。阿姨穿著睡袍,與醉酒舉著手槍的警察局長就著軍歌跳舞,而這位斯洛伐克王子只以說「外語」的人影在片中出現,我們只跟著傑諾斯「偷聽」到一場關於王子及其權力的激烈爭論。隨後暴民就如同半夜拒絕就寢的孩子們,在無政府的號召下真正破壞了和諧,即使我們始終不知道遠方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騷亂的爆發。無論原因為何,暴行結果都是一樣的。暗夜中黑壓壓的人群默默前進,開始動手暴力撕裂小鎮時,王子和鯨魚「超自然」的存在已然滲透到了人們心中。我們只見到一個毀壞醫院的長鏡頭場面,在複雜的場面調度下,砸毀一切、見人便打,非理性、失序地逆轉了常態。然而,在隔天早上混亂平靜後,來與控制局勢的軍方會師、就著地圖討價還價、邀功的竟然是阿姨本人。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在短短的四十八小時內,我們隨著傑諾斯目睹了一種民粹且非理性的機制「操演」,見證恐懼、無知或迷信是如何造成混亂並建立極權。傑諾斯似乎是設法不被捲入紛亂,但這個奉公守法的郵差徹頭徹尾就是各方勢力的一只棋子,同時卻也是整個局勢的關鍵人物。他樂觀,甚至是天真,他目睹並見證了世局,而對倒在自己身上的政治動盪只能是恐懼和震驚,他就是我們觀眾(的政治立場)。從敬畏到擔憂、驚慌失措,傾聽並默默接受──最終這是一個無處可逃的新世界。想順著鐵道逃跑的他,卻也被如同從未來降落的直升機給圈住、關進醫院,最後變成是叔叔要來探望、照顧他,兩人角色的互換也如同另一個注定要重複的循環。

終場,叔叔走過廣場上被摧毀的鯨魚大卡車,擱淺的鯨魚「屍體」,荒廢的真相,一座政治起義的紀念碑,預示著暴力循環只會重演,也對應著他一直試圖發現的「和諧」真正本質。如果說這頭鯨魚之所以龐大,是因為它匯聚了大量不可言表的象徵,反映上帝的力量而讓人感到不知所措;一如烏合之眾被魅力非凡的王子所吸引,附和了他們的謊言和妄想,一個為人所用,商業化、政治化的奇蹟。而王子,甚至權力,各方勢力不也都置身在一種無所謂善惡的、動態平衡網絡當中,又或者「良性」的動態平衡觀念早已經崩潰?

可以確定的是,在《抵抗的憂鬱》和「和諧,和聲」的標題之下,極端的電影語彙(「慢電影」Slow movie,超長鏡頭等)逼迫著我們觀眾以積極主動的方式觀影(否則只有沈沈昏睡),在頗為政治化的象徵敘事中思考任何形式的「信仰」,甚至是在紊亂失序的末世中對電影、對藝術創作的信仰,為何在面對無法穿透的黑暗寂靜時,變得瘋狂?究竟是什麼有著如此龐大的吸引力?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鯨魚馬戲團》電影劇照/金馬影展

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本月《釀電影》專題「裂隙中見詩意」,推出經典導演貝拉塔爾 ╳ 安哲羅普洛斯,帶領讀者一起走進暗室,觀電影中的詩性與時間,也看創作者是如何在裂隙中學會飛行。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人的一生會不會其實都在假裝?裝模作樣使自己最後不是自己,連該成為什麼模樣都不清楚,如同《鬼才之道》裡的同學一樣,連到死後的世界,也仍然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於是隨著眾人的期望,演著一場又一場旁觀的眼睛們想看的戲。
導演細微地呈現孩子眼中的世界,好似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地饒富趣味,值得探索,因此在童言童語中,現實的殘忍如同摔破的玻璃杯,容易劃傷人,這裡引用茂對《龍貓》的想法:「要是它跑出來的話,一切都亂了套的,會被員警抓起來的」孩子們努力逃離現實、自己創造天堂——這不就是龍貓嗎?
在充斥著大大小小遺憾的大人世界,孩子的眼光不曾被批為涉世未深,反是在看盡一切後竭力留住的珍稀事物,而這也是是枝裕和對生命的相信。在名為「人生」的這部電影當中,認知到終點與遺憾的必然以後,或許更能抓住心繫人事物消逝前的那一幀,珍惜它,而後在剩餘的日子裡,不斷不斷細細品嚐──這就是橫山家的味道吧!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人的一生會不會其實都在假裝?裝模作樣使自己最後不是自己,連該成為什麼模樣都不清楚,如同《鬼才之道》裡的同學一樣,連到死後的世界,也仍然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於是隨著眾人的期望,演著一場又一場旁觀的眼睛們想看的戲。
導演細微地呈現孩子眼中的世界,好似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地饒富趣味,值得探索,因此在童言童語中,現實的殘忍如同摔破的玻璃杯,容易劃傷人,這裡引用茂對《龍貓》的想法:「要是它跑出來的話,一切都亂了套的,會被員警抓起來的」孩子們努力逃離現實、自己創造天堂——這不就是龍貓嗎?
在充斥著大大小小遺憾的大人世界,孩子的眼光不曾被批為涉世未深,反是在看盡一切後竭力留住的珍稀事物,而這也是是枝裕和對生命的相信。在名為「人生」的這部電影當中,認知到終點與遺憾的必然以後,或許更能抓住心繫人事物消逝前的那一幀,珍惜它,而後在剩餘的日子裡,不斷不斷細細品嚐──這就是橫山家的味道吧!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重新審視影史經典《驚魂記》(1960),筆者再次為希區考克精心雕琢的驚悚世界感到目眩神搖,也感嘆那橫亙於光影長河中,最為原始的影像魔力。煙霧瀰漫的偏僻汽車旅館,佇立山坡頂端的古老陰森宅邸,捲款後的畏罪潛逃,死狀淒慘的謀殺案,荒棄的淤泥下堆積著逃亡者的恐懼與不安,以及藏於伊底帕斯內心最污穢的祕密。
Thumbnail
電影能將一切對錯都視為無物,就像一張沒有路線規劃、不必按圖索驥的地圖。就連「拍電影」這件事也沒有標準答案:攝影機沒有一定的機位、下燈沒有一定的角度,這是一份感性總是大過於理性的工作。但攝影師的身份要兼具想像與技術,這對余靜萍來說不無痛苦,卻也讓她有更多空間可以毫無限制地創作。
Thumbnail
《驚奇隊長2》經歷多次補拍、延檔、宣傳期又適逢好萊塢演員工會罷工,終於在風風雨雨之中登上大銀幕。我抱著極低期待進戲院觀賞,發現本片比想像中好很多,有足夠的亮點與笑點讓人感到輕鬆開心,三位主角的互動搭配也很有火花,我會想再看幾次;但同時,全片給人的感覺像是編導在玩遊樂場的「太鼓之達人」遊戲機台,沒有把
Thumbnail
可能沒有別的事物比起《靈異象限》更適合為奈沙馬蘭自己的作品、甚至是所有的災難電影下註解:「你是那種看到跡象、看到奇蹟的人嗎?」。差別在於,《敲敲門》中的角色無論是天啟四騎士或是同性伴侶與他們的孩子──他們被拍攝的臉部特寫;他們透過麥克風、錄音桿所收錄的話語──本身就是一種有理由令人信服的符號
Thumbnail
查理的痛苦及其漣漪,浸滿整部片。觀眾全程跟查理一起關在家裡,關在他的寂寞與悲傷裡,這一方面透露本片的舞台劇根源,另一方面也更強化禁錮感。導演選用 1.33:1 的畫面長寬比,加上昏暗的色調與光線,增強封閉感受,甚至讓查理看起來更龐大了。屋內很多擺設細節,都訴說著查理的超重身軀如何令平日生活無比艱辛。
Thumbnail
所有的創作,都是人與他的時代及際遇的化合。說到底我們只是媒介,試著說出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每個創作者都靠他手上的筆,或眼前的鍵盤,或操作自如的攝影機,搭造出一個世界,但那其中仍然有一半的成敗,端看老天給你什麼天色,讓你經歷什麼故事,或靈感什麼時候會掉下來。
Thumbnail
王家衛說《花樣年華》不是愛情故事,而是懸疑片,一對男女試圖明白枕邊人為何出軌,試圖理解這種絕望為什麼會發生?他們依舊死抓著這永遠無解的問題,不願面對事實,而是絕望地推開這問題的答案,試圖利用角色扮演揣摩一切,卻在嘗試道破這份不道德的情感時,自己深陷其中,不停重演一份或許根本不存在的姦情。
Thumbnail
《史賓賽》擁有大把時間著墨環境的細節與氛圍,並藉由巧妙安插、串聯的種種意象以及話中有話的台詞交鋒,勾勒出黛安娜細緻的心理狀態,使觀者近乎身歷其境地體會她在那三天所感受到窒息般的壓力。本文以下分別就「心理驚悚」、「台詞技藝」、「視覺意象」、「音樂文本」、「女性反抗」和「後世補拍」等層面論述之。
Thumbnail
《逃出立法院》選擇以寓言式的手法和鮮明到接近扁平的角色人物,去講一個完全普世性的政治驚悚加活屍動作類型片故事,卻又在角色設定和議題背景上隱微地反映出台灣政治的特殊處境,可以說是接地氣又接國際。
Thumbnail
階級甚麼時候開始對立?從意識到彼此的身份全然不同開始,即便我進入了他們的世界,我也不會感到快樂,即使我穿著他們穿的衣服、吃他們吃的食物,我也成為不了他們,也無法從現在這個身份中解脫。「我能融入這裡嗎?」,當年輕的兒子站在二樓的房間旁,看著窗戶外的景象,這是我在電影中最感到心碎的一個提問。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重新審視影史經典《驚魂記》(1960),筆者再次為希區考克精心雕琢的驚悚世界感到目眩神搖,也感嘆那橫亙於光影長河中,最為原始的影像魔力。煙霧瀰漫的偏僻汽車旅館,佇立山坡頂端的古老陰森宅邸,捲款後的畏罪潛逃,死狀淒慘的謀殺案,荒棄的淤泥下堆積著逃亡者的恐懼與不安,以及藏於伊底帕斯內心最污穢的祕密。
Thumbnail
電影能將一切對錯都視為無物,就像一張沒有路線規劃、不必按圖索驥的地圖。就連「拍電影」這件事也沒有標準答案:攝影機沒有一定的機位、下燈沒有一定的角度,這是一份感性總是大過於理性的工作。但攝影師的身份要兼具想像與技術,這對余靜萍來說不無痛苦,卻也讓她有更多空間可以毫無限制地創作。
Thumbnail
《驚奇隊長2》經歷多次補拍、延檔、宣傳期又適逢好萊塢演員工會罷工,終於在風風雨雨之中登上大銀幕。我抱著極低期待進戲院觀賞,發現本片比想像中好很多,有足夠的亮點與笑點讓人感到輕鬆開心,三位主角的互動搭配也很有火花,我會想再看幾次;但同時,全片給人的感覺像是編導在玩遊樂場的「太鼓之達人」遊戲機台,沒有把
Thumbnail
可能沒有別的事物比起《靈異象限》更適合為奈沙馬蘭自己的作品、甚至是所有的災難電影下註解:「你是那種看到跡象、看到奇蹟的人嗎?」。差別在於,《敲敲門》中的角色無論是天啟四騎士或是同性伴侶與他們的孩子──他們被拍攝的臉部特寫;他們透過麥克風、錄音桿所收錄的話語──本身就是一種有理由令人信服的符號
Thumbnail
查理的痛苦及其漣漪,浸滿整部片。觀眾全程跟查理一起關在家裡,關在他的寂寞與悲傷裡,這一方面透露本片的舞台劇根源,另一方面也更強化禁錮感。導演選用 1.33:1 的畫面長寬比,加上昏暗的色調與光線,增強封閉感受,甚至讓查理看起來更龐大了。屋內很多擺設細節,都訴說著查理的超重身軀如何令平日生活無比艱辛。
Thumbnail
所有的創作,都是人與他的時代及際遇的化合。說到底我們只是媒介,試著說出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每個創作者都靠他手上的筆,或眼前的鍵盤,或操作自如的攝影機,搭造出一個世界,但那其中仍然有一半的成敗,端看老天給你什麼天色,讓你經歷什麼故事,或靈感什麼時候會掉下來。
Thumbnail
王家衛說《花樣年華》不是愛情故事,而是懸疑片,一對男女試圖明白枕邊人為何出軌,試圖理解這種絕望為什麼會發生?他們依舊死抓著這永遠無解的問題,不願面對事實,而是絕望地推開這問題的答案,試圖利用角色扮演揣摩一切,卻在嘗試道破這份不道德的情感時,自己深陷其中,不停重演一份或許根本不存在的姦情。
Thumbnail
《史賓賽》擁有大把時間著墨環境的細節與氛圍,並藉由巧妙安插、串聯的種種意象以及話中有話的台詞交鋒,勾勒出黛安娜細緻的心理狀態,使觀者近乎身歷其境地體會她在那三天所感受到窒息般的壓力。本文以下分別就「心理驚悚」、「台詞技藝」、「視覺意象」、「音樂文本」、「女性反抗」和「後世補拍」等層面論述之。
Thumbnail
《逃出立法院》選擇以寓言式的手法和鮮明到接近扁平的角色人物,去講一個完全普世性的政治驚悚加活屍動作類型片故事,卻又在角色設定和議題背景上隱微地反映出台灣政治的特殊處境,可以說是接地氣又接國際。
Thumbnail
階級甚麼時候開始對立?從意識到彼此的身份全然不同開始,即便我進入了他們的世界,我也不會感到快樂,即使我穿著他們穿的衣服、吃他們吃的食物,我也成為不了他們,也無法從現在這個身份中解脫。「我能融入這裡嗎?」,當年輕的兒子站在二樓的房間旁,看著窗戶外的景象,這是我在電影中最感到心碎的一個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