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葵祭古代貴族的苦行,與瑜伽蹲姿之應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關於京都葵祭

葵祭是京都三大祭典之一。祭典全程幾乎橫跨五月一整個月份。

當中最吸睛的是五百多人的遊行;他們肩披葵葉,著平安時代貴族行裝,

遵奉淨化、步行、舞樂、東游、牽馬、騎射等古儀。


這支隊伍首先是以「近衛史代」為主的「本列」;他乘唐鞍飾馬、執金飾太刀。其他人則扮演不同職位如舞人、隨從、衛士。緊隨其後的則是「齋王代列」,有各司其職的如命婦等女官前後隨侍,優雅典麗。


用一個外國人的眼光來看葵祭,會看到什麼呢?付費的觀者想看的又是什麼呢?

有人看熱鬧,有人看門道。

而最令我感動的部分則在於看見——籌辦方「守古而新」的種種努力。

這其實很不容易,因為守舊的人會一直守舊,卻不知道自己太守舊,也沒能跟上時代腳步。而新潮的人一直在向前奔跑、變換,匆忙到已然失去原初的出發點。

現稱之為葵祭,它的原初出發點是什麼呢?簡言之,風雨不調,導致人民生活困苦。幾經演變後,天皇派他的公主去主持祭典,並動員貴族階層步行獻祭。這讓我回想起古印度貴族婦女也會為家國,赤足踏上朝聖之路。


#守古而新

瑜伽講求平衡。生活中既有不動的基本內務,也要有「移動」。

若把「內務」視為「守古」,也就是我們每天一直一直必須操作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吃喝拉撒睡;那麼,「移動」就是你「而新」的動力源。


旅行是移動的一種,就算不必走路,但它其實就是苦行。因為你得放棄家裡現有的安逸,移動到令人恐懼的未知,再加上氣候、水土所引發的不便與不適,這就是苦行。

你的內務能否在旅行時相對匱乏的條件下持續完成;甚而還能持續朝目標邁進?

對追求身心成長的人而言,旅行可說是在家修練的進階版。

可是,既然旅行中做的事也有內務,那為何要旅行?為何不日復一日就好?


#因為到處移動,眼界才會打開啊不變的生活型態,年紀愈大愈不想動,也就無法與時俱進。固定的模式讓人安心,久而久之,人卻變得頭腦僵化、觀點單一,還會以為自己猜想的就是全部。人是很難掙脫先天設定(因果、主觀)的,而且愈用力想掙脫,往往被捆得愈緊。雖然日常做的事是一樣的,但去了異地、接觸到陌生人,就會增廣經驗與見識。這樣子,你才有機會用不同角度去看待人,全面的能力才會變強。


#靜坐者更需要移動

靜坐的確有其好處,但無念、入定是脆弱的;稍有刺激就會破功。而且,你內在空間的擴展是要靠身體的移動而來,只重靜坐會切斷身心流動。打開眼界除了能看到更多觀點,你也才會更瞭解自己,開創更多可能性。你這一生不會因老化就逐漸凋零,每一天都能看見嶄新的機會。


#多移動才能真正瞭解「別人的存在很重要」

許多人年紀輕輕就選擇獨身。現代各種便利會讓人以為獨身最好,不需要靠別人。情感上也不會有糾纏負擔,人際上可輕鬆來去。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心中沒有別人,自己也不會有快樂的。所以,單身生活的美好,還需要「多多移動」來填補最後一片拼圖。旅行時,你必須跳脫舊有生活習慣,在全新環境中尋找你真正需要的東西,自我安頓。

這樣子,你會進入一種狀態,讓你深切體會到周遭的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是那些一個個與你擦肩而過的人,像小螺絲釘一般,組成了一個個非常綿密、複雜的網絡,複雜到變成「無形」的很多機制在供應著你一切所需。


當你逐漸看見三千大千世界的運作,靠的正是你面前一個一個陌生人而來,你看著他們時,嘴上卻無語了,心中的由衷感謝之情化為淚水,深深的感恩是靜默的,那是體驗到「被愛著」了。

這是活在愛裡的開端。


#躺著蹲.體位法

旅行時不免步行,有時會超過身體負荷。回到住處時常常鐵腿,或過度疲勞。不方便找按摩師的話,你可以泡澡、擦有舒緩之效的足部凝膠。此外,瑜伽體位法「蹲姿」對於恢復下半身肌肉很有幫助。一般情況下,我們蹲著的機會不多,但若按照步驟進入這個體位,確實站穩,雙腳打開比肩膀寬一點,蹲下,慢慢地深呼吸。下背部會尤其有感。

不過,你知道蹲姿還有進一步的應用嗎?特別是已經累到不行,又需要身體快復原,好好入睡時,可以怎麼練蹲姿呢?躺著蹲!


#平地與平牆。躺的地方最好有像榻榻米那樣的硬度,還要有一面牆。

#躺。躺下來,雙腳靠牆放好。

#想像。想像一下這面牆是地板,而你躺著的地方是牆。要注意臀部與牆底的距離調整好,這決定了功效。

#躺著蹲。然後,雙腳是蹲著的喔。腳掌平放即可,光是擺成這樣的體位就很舒緩了。就這樣

#閉目、調息、養神,身體會恢復得很快。若感覺有恢復、有力氣了,你還可以

#深層按摩。在牆上掂起腳尖,配合呼吸的節奏,讓小腿出力、放鬆⋯⋯

這是很有效的深層按摩,幫助血液回流心臟,也輕柔地刺激腸道、促進血液循環、通暢二便。

——————


《智慧瑜伽——薄伽梵歌首二章的身心靈秘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信慧的沙龍
6會員
62內容數
如果你正為飲食所苦;如果你正為體質所苦;如果你正為疾病所苦;請試試這套瑜伽飲食療法。不管你是不是正在練瑜伽,這套來自古文明印度的飲食,均適用於任何人。 運用印度韋達養生飲食,你可以調整體質,免受不平衡之苦。認識自己的體型,你會知道如何預防疾病,對付疾病,甚至可以預知自己容易得什麼疾病。   
江信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慶祝可解釋為———自己有在行善,有在做積累福德之事,然後也願意#獎賞自己 #先有慶後有祝,亦即,你的確有在做人生功課,有在累積善,有餘慶,然後你#真心要對自己好。 這裡不是講大型的慶祝活動喔。 慶祝也可以是你很個人的事,而且是你在年終的此時此刻, 在有感謝、有反省之後,決定要獎賞自己而去做的事。
Thumbnail
2024/12/31
慶祝可解釋為———自己有在行善,有在做積累福德之事,然後也願意#獎賞自己 #先有慶後有祝,亦即,你的確有在做人生功課,有在累積善,有餘慶,然後你#真心要對自己好。 這裡不是講大型的慶祝活動喔。 慶祝也可以是你很個人的事,而且是你在年終的此時此刻, 在有感謝、有反省之後,決定要獎賞自己而去做的事。
Thumbnail
2024/12/31
時間來到今年的最後一個月了,聖誕節也近了,原本開心準備過節的,卻還是會因為某事苦惱,或某人離世而摻雜一絲絲抹不掉的傷悲。 #悲不可免 「悲」是人類本能,是基本情緒,很自然啊。 話雖沒錯,但每一種基本情緒也都有與其對應的行動傾向。 恐懼,是因為面臨危險;恐懼的行動傾向是逃避,或戰鬥。
Thumbnail
2024/12/31
時間來到今年的最後一個月了,聖誕節也近了,原本開心準備過節的,卻還是會因為某事苦惱,或某人離世而摻雜一絲絲抹不掉的傷悲。 #悲不可免 「悲」是人類本能,是基本情緒,很自然啊。 話雖沒錯,但每一種基本情緒也都有與其對應的行動傾向。 恐懼,是因為面臨危險;恐懼的行動傾向是逃避,或戰鬥。
Thumbnail
2024/12/03
忘不了的是他講話的特色———每個字、每個音都拖拉得很長~很長。有些人講話慢,但是會讓你覺得他思路有條理,說話有精神,用字還有啟發人心的能量。然而,第一次聽到這位老師講話,他的「慢」真的讓我嚇了一跳,心中的聲音是「有狀況!」如今回想,那種狀況應可說是「有氣無力」⋯⋯印象中很常強調動作要「拉長」。
Thumbnail
2024/12/03
忘不了的是他講話的特色———每個字、每個音都拖拉得很長~很長。有些人講話慢,但是會讓你覺得他思路有條理,說話有精神,用字還有啟發人心的能量。然而,第一次聽到這位老師講話,他的「慢」真的讓我嚇了一跳,心中的聲音是「有狀況!」如今回想,那種狀況應可說是「有氣無力」⋯⋯印象中很常強調動作要「拉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曾經做為千年古都,不但歷史意義重大,而且又是傳統文化的搖籃,整座城市,到處都是古蹟,還有數不清的世界文化遺產。京都的魅力,已無須我贅述,清水寺、嵐山、藝妓、懷石料理、和菓子,每年吸引上千萬遊客湧入,大家都來這裡,品味最道地的日本傳統文化及風景。
Thumbnail
曾經做為千年古都,不但歷史意義重大,而且又是傳統文化的搖籃,整座城市,到處都是古蹟,還有數不清的世界文化遺產。京都的魅力,已無須我贅述,清水寺、嵐山、藝妓、懷石料理、和菓子,每年吸引上千萬遊客湧入,大家都來這裡,品味最道地的日本傳統文化及風景。
Thumbnail
【2018/11 秋】酉の市,是從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每年11月酉日裡各地神社都會舉辦的秋季活動,目的在於祈求來年生意興榮、招運。而位於東京淺草的鷲神社是酉之市的發祥地,可以從淺草寺步行走過來。
Thumbnail
【2018/11 秋】酉の市,是從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每年11月酉日裡各地神社都會舉辦的秋季活動,目的在於祈求來年生意興榮、招運。而位於東京淺草的鷲神社是酉之市的發祥地,可以從淺草寺步行走過來。
Thumbnail
探索京都夏季最獨特的風物詩-御手洗祭!親身體驗下鴨神社的千年傳統,感受清涼池水洗滌身心的神奇力量。深入了解京都人智慧的納涼方式,從鴨川納涼床到貴船川床。2024年御手洗祭攻略,包含實用建議和周邊景點推薦,讓您的京都夏日之旅更加豐富多彩。
Thumbnail
探索京都夏季最獨特的風物詩-御手洗祭!親身體驗下鴨神社的千年傳統,感受清涼池水洗滌身心的神奇力量。深入了解京都人智慧的納涼方式,從鴨川納涼床到貴船川床。2024年御手洗祭攻略,包含實用建議和周邊景點推薦,讓您的京都夏日之旅更加豐富多彩。
Thumbnail
體驗京都祇園祭的千年魅力!深入了解祭典的起源、演變和2024年重要資訊。從山鉾巡行到宵山活動,親身感受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文化盛宴。附有詳細攻略和實用建議,讓您的祇園祭之旅難忘而充實。
Thumbnail
體驗京都祇園祭的千年魅力!深入了解祭典的起源、演變和2024年重要資訊。從山鉾巡行到宵山活動,親身感受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文化盛宴。附有詳細攻略和實用建議,讓您的祇園祭之旅難忘而充實。
Thumbnail
參加天神祭的深刻體驗,感受到日本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傳承。從莊嚴的神社參拜、熱鬧的遊行到壯觀的船渡御和絢爛的煙火,每個環節都讓作者印象深刻,並讚賞日本人的組織能力和秩序意識。文章突顯天神祭作為大阪重要精神象徵的意義。
Thumbnail
參加天神祭的深刻體驗,感受到日本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傳承。從莊嚴的神社參拜、熱鬧的遊行到壯觀的船渡御和絢爛的煙火,每個環節都讓作者印象深刻,並讚賞日本人的組織能力和秩序意識。文章突顯天神祭作為大阪重要精神象徵的意義。
Thumbnail
四月的京都,春回大地,復甦的豈止是櫻花;雖然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但名勝裡一時百花齊放,繽紛的像萬花筒似的,為京都憑添了無數綺麗色彩。 而京都的美,也美在層次豐饒的文化裡。 就如作家唐諾,為壽岳章子的《千年繁華 - 京都三部曲》所寫的序文中,這麼生動的描繪著: 「一千兩百年的悠悠時光,京都於
Thumbnail
四月的京都,春回大地,復甦的豈止是櫻花;雖然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但名勝裡一時百花齊放,繽紛的像萬花筒似的,為京都憑添了無數綺麗色彩。 而京都的美,也美在層次豐饒的文化裡。 就如作家唐諾,為壽岳章子的《千年繁華 - 京都三部曲》所寫的序文中,這麼生動的描繪著: 「一千兩百年的悠悠時光,京都於
Thumbnail
2023-04-02關西賞櫻趣》#3 京都賞櫻行程!春日櫻季清水寺、圓/円山公園 這天會在京都的洛東賞櫻,白天從清水寺一路往櫻吹雪的哲學之道散策,最後再去清水寺的夜間參拜,一睹氣勢驚人如流星般的魔幻清水寺。
Thumbnail
2023-04-02關西賞櫻趣》#3 京都賞櫻行程!春日櫻季清水寺、圓/円山公園 這天會在京都的洛東賞櫻,白天從清水寺一路往櫻吹雪的哲學之道散策,最後再去清水寺的夜間參拜,一睹氣勢驚人如流星般的魔幻清水寺。
Thumbnail
這天早上京都微雨,知名的祇園花見小路只見行人三三兩兩撐傘踽踽前行,街道兩側佈滿傳統兩層木造樓房,彷彿置身於古早年代日本。 使用谷歌地圖在狹窄巷道查找門牌地址非常不容易,幾經周折終於在某個巷口找到了那幢不起眼的樓房。
Thumbnail
這天早上京都微雨,知名的祇園花見小路只見行人三三兩兩撐傘踽踽前行,街道兩側佈滿傳統兩層木造樓房,彷彿置身於古早年代日本。 使用谷歌地圖在狹窄巷道查找門牌地址非常不容易,幾經周折終於在某個巷口找到了那幢不起眼的樓房。
Thumbnail
2017/04/19~2017/04/23 Day 2 京都:北野天滿宮、金閣寺、嵯峨野嵐山小火車、嵯峨野竹林小徑、野宮神社、大本山天龍寺 第二天行程: 北野天滿宮 金閣寺 嵯峨野嵐山小火車 嵯峨野竹林小徑 野宮神社 大本山天龍寺 第二天一大早要去『北野天滿宮』啦!好多學生在參拜!
Thumbnail
2017/04/19~2017/04/23 Day 2 京都:北野天滿宮、金閣寺、嵯峨野嵐山小火車、嵯峨野竹林小徑、野宮神社、大本山天龍寺 第二天行程: 北野天滿宮 金閣寺 嵯峨野嵐山小火車 嵯峨野竹林小徑 野宮神社 大本山天龍寺 第二天一大早要去『北野天滿宮』啦!好多學生在參拜!
Thumbnail
有著千年文化的京都,有許多在地歷史悠久的祭典。
Thumbnail
有著千年文化的京都,有許多在地歷史悠久的祭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