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早上京都微雨,知名的祇園花見小路只見行人三三兩兩撐傘踽踽前行,街道兩側佈滿傳統兩層木造樓房,彷彿置身於古早年代日本。
使用谷歌地圖在狹窄巷道查找門牌地址非常不容易,幾經周折終於在某個巷口找到了那幢不起眼的樓房。
這次重遊京都,想嘗試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比如說去品嚐一下米其林星級餐廳美食,既然來到了懷石料理的故鄉,當然想嘗嘗京都懷石料理的滋味。
我瀏覽米其林官網找尋餐廳,京都米其林一星到三星餐廳(一星72間,二星19間,三星6間)共有97間之多,找著找著祇園又吉的介紹文字吸引了我的目光。
祇園又吉官網上是這麼寫的:「又吉一友大廚在沖繩出生,他成為米其林二星主廚的道路有點曲折。又吉年少輕狂,曾經換過許多工作,一度想以專業潛水選手為業。在偶然的機會下,又吉來到京都,起先找不到工作,後來他到一家百年日式老旅館當廚師,幾年後成為旅館餐廳大廚。又吉36歲那年出來自立門戶,起初餐廳只能慘澹經營,後來食客們口耳相傳,生意越來越好,從2016年祇園又吉開始獲得米其林二星稱號,至今蟬聯七年,成為京都懷石料理知名餐廳。」
看到又吉大廚這種有趣的經歷,開始對這家餐廳非常好奇,再加上谷歌評論絕大多數都是正面評價,毫不猶豫就訂下了這天中午的板前座位。
拉開樓房木質小門,走在狹窄碎石步道,屋內一位身穿潔白廚師制服的年輕廚師連忙開門迎接我們,他協助我們放置雨傘掛上外衣,然後引導入座。
這天祇園又吉板前座位只坐了三組共計六位客人,三位廚師一直站在板後負責準備一道又一道精緻料理,另外兩位較年輕的廚師從後台進進出出協助前台廚師收盤、遞盤、交上備料以及準備酒水飲料。
第一個震撼:祇園又吉這天中午由五位廚師服務六位客人,這種高服務比例帶給每位客人無微不至的被照顧感。
一直站在我們面前的這位廚師臉型瘦削,戴著一副圓框眼鏡,他像在製作藝術品一樣專注擺放每一份食物給我們享用。我們不通日語,他的英語能力有限,然而整場午餐兩個多小時,我們用英語溝通基本無礙,他不時使用手機用日語翻譯中文跟我們文字交流,彼此聊得很開心。
寫這篇文章時,我才發現當天忘記請教他的名字,因為他說他來自廣島,現在姑且以廣島廚師稱呼他了。
廣島廚師今年38歲,一個人離開父母來到京都打拼,他和又吉一友大廚一樣,年輕時做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到了30幾歲才認真學習當一名廚師。廣島廚師在祇園又吉已經工作了三年,每天早上八點上班,晚上要忙到半夜才下班,幾乎全年無休。
我好奇問廣島廚師:「今天怎麼沒有見到又吉様呢?」
他笑著回答我:「老闆不在店裡,他今天一早就去奈良採購,老闆每天比我們還累,經常去全國各地尋找當季最新鮮的食材,我們所有食材都是又吉様親自去各地採買回來的。」
第二個震撼:我知道懷石料理精髓在於使用當地當季最新鮮食材料理,但是聽到員工形容老闆比他更累,老闆願意冒著攝氏3度嚴寒出門採購,只為了親自選擇各種當季食材給客人享用,我開始瞭解這家餐廳為什麼可以連續獲得米其林二星稱號的袐訣了。
廣島廚師遞上每一道菜色,都不厭其煩向我們解釋所有食材名稱及來源。舉例來說,下面照片這道料理,廣島廚師費了不少功夫慢慢精雕細琢擺放食物及器皿,整體效果看起來賞心悅目。
他把餐盤上的料理遞給我們享用的同時,特別在手機上寫出所有食材介紹,讓我們看到這小小的幾口食物,居然包含了九種葷素兼有口感各異的食材,不禁讚嘆廚師豐富的想像力。廣島廚師很自豪的說各色料理全部都在祇園又吉自製,包括豆腐甜點在內絕不採買外面販售成品。
第三個震撼:廣島廚師總共準備了12道料理,每一道菜色都像是精心設計的藝術品,使用各種相配的瓷器、陶器或漆器盛放,食材吃得出鮮味,不同口感搭配美味可口,達到視覺和味覺的雙重滿足感。
這一頓午餐讓我體會到懷石料理的珍貴之處,親眼目睹廚師專注為客人送上他們精心準備的菜餚,在滿足味蕾的同時,內心也被廚師專心用心的職人精神深深打動。
用餐結束準備離開餐廳的時候,廣島廚師和另外四位廚師紛紛上前跟我們道別,較年輕的那位廚師遞上我們的大衣及雨傘,我們拉開大門步出餐廳,他們五人快速從我們後面魚貫而行,排成一列向我們鞠躬。
這時外面下著大雨,我們打傘向前走了幾步到了巷口回望,不出所料他們五人沒有打傘淋著雨仍然站在門口跟我們再度鞠躬相送,我們趕緊回禮同時快速離開他們視線,免得他們一直站在那邊淋雨。
祇園又吉官網首頁照片寫了「一期一會」這句日本茶道所用的字眼,代表著這群廚師用心經營真誠待客的心態。
享用這場饗宴之後,我更加體會這四個字的真諦:既然一生只見一次,就全心投入讓這次獨一無二的相遇在心中留下最深刻而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