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名導演學說故事的底層邏輯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做品牌最重要的就是說故事的能力,而如何用影像把故事說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向電影學習。
raw-image
一部好電影是最濃縮精華的故事範本。

「大衛馬密」是美國一位非常有名的導演,不過比導演的身份更出名的,是他寫的這本書:導演功課。

大衛馬密生於芝加哥,原為劇作家,曾獲普利茲獎及紐約戲劇評論人獎。亦是著名電影編劇,編有《郵差總按兩次鈴》、《大審判》、《鐵面無私》等;導演作品有《殺人拼圖》、《世事多變》及《遊戲之屋》等。

這本書透過跟學生的對話和思考,深入探討要拍出一部好電影的方法,我幫大家總結出七個原則,如何用影像把故事說好的關鍵,想拍短視頻或品牌影片、電視廣告都用得上,非常值得品牌人參考。

1. 了解故事要表達的意義

拍攝前需要先了解「故事要傳達的意義」,清楚這部影片要告訴觀眾什麼,這樣才能把故事講得有趣。

所有拍攝中的疑問都用「這符合故事要表達的意義嗎」來判斷。

2. 保持簡單

好故事即使不靠對話也能吸引人,試著去掉精彩的對話跟華麗視覺效果的部分,檢查看看故事是否還有趣。越完美的影片越不需要過多的對白。

X 不要用一大堆對白建立故事架構。

3. 還是保持簡單

每一個鏡頭畫面只要交代一件事,不要在一個鏡頭想要交代兩件事,否則觀眾會失去焦點。

X 一個鏡頭不要表現兩個意思,觀眾會混亂。

4. 尊重觀眾

觀眾跟你一樣是聰明的,所以不要把全部的劇情展示出來,留一點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想像。這種讓觀眾腦補劇情的方式叫做蒙太奇,是電影中常見的手法。

X 不要囉唆地一直想要解釋劇情。

5. 讓觀眾好奇

好的故事要讓觀眾一直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故事要創造懸念,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

X 梗不要太早讓觀眾知道。

6. 鏡頭只用來講故事

確保每一個鏡頭都是為了推動故事向前發展,這樣是為了保持說故事的連貫性,讓觀眾不要分心。

X 不要為了視覺好看多浪費鏡頭。

7. 別講話,用演的

如果有人物,不要只告訴觀眾這角色是怎樣的人,而是要透過角色的行動來展示,讓觀眾來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X 不要解釋,演給觀眾看。

總結一下,拍影片記得這個原則:

避免不必要的鏡頭和場景,每一個畫面都應該直接服務於影片的主要目標。確保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個場景有因果關係,這樣就能創造一個連貫且邏輯明確的故事。

這本書不只對電影有興趣的人要看,學會講故事技巧對品牌行銷很有幫助,不會再被說你的故事又臭又長,人生也可能因此改變呢。

hi 我是路易老闆,chizup! 甜點品牌創辦人,身兼設計師,廣告人,也是創業家。拿過SHOPLINE傑出品牌視覺獎、2022食力食創獎設計美學創新類二星獎,一日沒有創意和美食難以入眠。一心專注於研究會賺錢的小眾品牌,要幫助有創業夢想的朋友開始經營自己的“小”品牌。





好的設計從策略出發,濃縮了藝術與文案的精華而成,這裡面有快速上手的文案技巧與日積月累的文字功底心法。希望讓設計師們也具備文案的力量,不再只是行銷的工具,都能成為真正的品牌設計大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