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發佈閱讀 18 分鐘

他看著窗外的海,藍得很奇妙,有不同的藍,且界線分明。火車行駛在一邊是山一邊是海的東海岸,他不常來,但他應該常來的,他想。

這次要去做一場新書座談會,這是他的第三本書,有幾家獨立書店邀請他,但遍佈小島,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新竹某一家書店,只有來8個讀者,有兩個聽說參加有贈品才留下來,贈品是穿山甲娃娃跟馬克杯,蠻可愛的。

這次邀請他的獨立書店聽說蠻有名的,老闆很有個性,收藏許多黑膠唱片,賣書也賣咖啡。除了車馬費,還有三天兩夜食宿全包,就當作旅遊吧!

大三開始在部落格寫植物相關文章,部落格名稱是「森林系男孩」,當時累積了不少讀者,除了寫植物,偶爾也會寫野採趣事以及調查紀錄。從小愛畫畫的他,也會將一些特別的植物畫成插畫,引起大家的喜愛,點閱率非常高。

研究所畢業後,他出了第一本書,那幾年因為寫論文的關係,部落格漸漸荒廢,臉書也是晾著,原本出版社以為他的部落格已累積不少粉絲,自然認為二刷三刷都不是問題。但研究所那幾年,部落格讀者轉到臉書,曾經火紅的部落客也開啟粉絲頁,而他不是在山裡,就是正在往山裡的路上。

以為版稅可以繳清學貸,卻大大失策,於是他也開了紛絲頁,曾經的部落格也同步復活,一篇篇精彩的圖文介紹,短時間被大量轉發,書果然賣到第三刷,他又再度回到活紅的「森林系男孩」,只不過年紀稍長了些。接著出版社又找他出第二本書,寫的是台灣的野花,他的畫風跟文字,顛覆了植物誌刻板的教科書印象,融入了一些鄉野趣聞,還有人物甚至是食譜等,他畫的咸豐草很美,形容過去阿嬤在酷暑時用咸豐草根煮茶,傳神又逗趣。

很少人知道,因為不擅長與人類打交道,他才選擇森林,選擇沈默的植物。從小他就是個安靜的孩子,到了國中,男生紛紛變聲長出喉結時,他的聲音也有改變一些,但仍然不像同學那樣低沈渾厚,連蔡琴的聲音都比他低,他變得更沈默了。一些霸凌他也遇過,因為他的姨丈也是學校老師,所以大家不至於太過份。僅一次,他去上廁所,兩個同學在旁邊起鬨,想看他有沒有男性生殖器,他一怒就朝著對方尿過去,到了訓導處,他謊稱被嚇到才會轉身不小心尿到同學身上,加上有個姨丈撐腰,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到了高中,也不少跟他同類型的溫柔男生,只因為大家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因此沒空為了這些小事瞎鬧,因此他高中生活單純又快樂。閒暇時,他在母親跟阿姨合夥開的美術教室幫忙,他喜歡帶小朋友一起玩黏土,小朋友下課後他會在櫃檯送小朋友貼紙或折氣球,幫小朋友在學習簿上蓋章,之後可以兌換禮物。

有一次阿姨在手作課上教小朋友作押花,他發現植物的奧妙,之後對食蟲植物更是著迷,尤其是狸藻,嬌小可愛的花朵,就像是小妖精的棲息地。他用小魚缸種了幾盆毛氈苔與狸藻,放在書桌前,剛好濕度跟光線都適合,這幾盆植物都長得不錯。

狸藻開花時,他想用相機拍攝,但花實在太小,經常失焦,於是他用水彩畫下花的姿態,漸漸的養成了植物寫生的習慣。


下了火車,他走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買一杯咖啡,為了要搭清晨的火車他怕睡過頭直接失眠了。在火車上雖然有睡一會兒,但還是哈欠連連,為了下午的新書座談會他得打起精神。結帳完等咖啡時,他瞥見一個女孩的背包上掛著穿山甲娃娃,難不成也是讀者?他忽然有點害羞,拿了咖啡就往客運站方向走,未料,女孩結完帳之後也往同個方向走。他先去洗手間,回到候車室發現女孩正在吃三明治。

車子還有15分鐘才發車,他選了角落的位置坐下來,心想,假如有穿山甲娃娃,應該已經參加過座談會,但每次座談會的人不多,到現在也才第五場,他對這女孩一點印象也沒有。或許她沒有參加座談會,穿山甲娃娃是別人送他的,或許她有參加過座談會,但,為什麼又出現在這裡,難道她要參加這場座談會?

忽然女孩往這裡看,他連忙喝了一口咖啡看向別處。沒多久,女孩朝著他走過來,他開始心跳加速,果然被認出來了,結果,女孩逕自往垃圾桶方向走,丟完垃圾後又走回去了。他頓時鬆了一口氣,雖然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緊張。

公車來了,女孩先上車,他把喝完的咖啡杯丟進垃圾桶之後也隨即上車,選了後面的位置。倒不是為了要觀察女孩,只是習慣坐在後面,反正他要去的書店還得再搭一小時的車才會到。原本書店老闆要到車站接他過去,後來臨時有事走不開,他拒絕老闆幫他叫計程車的好意,反正搭公車也可以在預計時間內抵達。

他下車後,女孩並沒有下車,他心想,可能是碰巧而已,不是他的讀者,如果是讀者的話,應該會認出他。

書店老闆已在站牌等候,他們一起去海邊一家看起來有點像廢墟的餐廳吃中餐,他懷疑下午真的會有讀者出現嗎?廢墟餐廳的餐點是簡單的義大利麵,他對食物不要求,原本想點墨魚麵,但餐廳老闆建議不要點,因為牙縫可能會殘留黑黑的墨魚汁,所以他點了很普通的肉醬義大利麵。餐後他點了茶,今天已經喝了兩杯咖啡,他喝咖啡只為了提神,喝多了會心悸,但是茶有點濃有點澀,可能是他跟老闆說他想保持清醒,所以老闆弄了濃茶,他喝了兩口,幸好是用外帶紙杯,他待會還可以帶去書店。

這家書店很特別,有一種粗曠的感覺,其中一面牆只有斑駁的紅磚,但所有的書架跟擺飾都非常整齊,燈光也算明亮,櫃檯有一根尺寸不算小的漂流木,上頭攀附著茂盛的兔腳蕨。書店的閱讀區已排好座位,應該超過30張椅子,但不確定會不會有這麼多人。他將投影機連接上電腦,稍微測試一下確認沒問題,就選了個位置稍做休息。

老闆把他的書放在兔腳蕨漂流木旁,還放了新書座談會的小看板,旁邊擺了參加座談會贈品的穿山甲娃娃跟馬克杯,他承認,穿山甲娃娃比他可愛多了。

穿山甲娃娃是依照他書裡的畫設計的,才訂了八百隻,依照目前座談會人數來看,就算全省跑兩輪都送不完。當初出版社編輯還妄想這萌萌小玩意兒會很快搶空,雖然他也覺得娃娃很可愛,但現實就是這麼不可預測。

參加座談會的讀者陸續進場,時間到竟然坐滿人,還有幾位站在書架區,要破歷史紀錄了。

他開始播放之前在森林作調查時巧遇的穿山甲一家人的影片,尤其看到穿山甲寶寶趴在穿山甲媽媽的背上時,觀眾區的讚嘆聲與笑聲此起彼落,看到寶寶滾下山坡到處找媽媽時,大家也心疼不已。

第三本書收集了台灣原生種蘭花,由於過去過度盜採,現在要到深山裡才能見到較珍稀的蘭花品種,他跟著獵人好友一起到深山裡找到不少瀕危的蘭花品種,還有一些常見的豆蘭等,他特別喜歡這種尺寸嬌小的植物。他分享著書裡沒提到的趣事,以及不聽獵人勸阻,緣由是有人在出發時放了一個響屁,此事在部落被喻為不詳之兆,但他們硬是出發了,結果在森林裡迷失了方向,又遇上大雨,差點被山神收編。

座談會最後還是要用大合照及簽名作為結束,拍照時,他看到今天跟他一起搭公車的女孩就站在櫃檯邊。

人散了之後,老闆帶著女孩跟他打招呼,他點點頭,一邊收拾電腦,他們把桌椅回復原位。透過老闆的介紹,這女孩是他的好像表哥還是堂姐的女兒,竟然就是穿山甲娃娃的設計師,難怪她也有穿山甲娃娃。當初編輯只跟我說,想把書裡的穿山甲作成小玩偶,可以掛在包包上,他覺得還不錯就答應了,反正不用出錢,只需授權,也無不可,至於設計師是誰他完全不需要知道。

「我們今天搭同一班公車。」他說。

女孩微笑看著他,用手比劃了一下。

「啊?」

女孩撥開頭髮,露出耳朵裡的助聽器,他頓時明白了。

場面陷入尷尬,他從來就不是一個會聊天的人,比起人類他更擅長與植物說話,眼前的聾啞女孩,讓他陷入社交困境。就這樣,他們兩個站在櫃檯,一直到女孩拿出手機,看似在打訊息,一會兒拿給他看,上面寫著:

「我叫林曉珉,是穿山甲的設計師。」

他比了讚的手勢,但接下來腦袋溜溜轉呀轉就是轉不出適切的句子。

「我很喜歡你的書。」女孩又打了一串字。

「謝謝。」他靦腆的笑了笑。

「你也喜歡蘭花嗎?」終於找到一個句子。

「不喜歡。」女孩搖搖頭。

不喜歡怎麼會來呢?他搔搔頭。

「我喜歡你的文字。」

「你設計的穿山甲很可愛,大家都很喜歡。」

他想起編輯跟他說設計師叫阿明,原來此「珉」非彼「明」,他一直以為是個男設計師。

晚餐在漁港附近的熱炒店,女孩也在,席間偶爾跟書店老闆用手語溝通,他看見她靠近左耳的地方有一顆痣。

回到民宿時,他把今天的座談會照片發到紛絲頁及IG,馬上就有人按讚,他好奇的查看是誰動作這麼快,那是一個署名「羽」的帳號。他點進她的臉書,可能是鎖住的關係,他看不到任何訊息。再查看IG,真的也有這個帳號,裏頭有照片,也有不少插畫,若要說風格的話,應該是森林妖精療癒風吧!有一幅插畫是一個女孩沈睡在靜謐的森林裡,背後是一隻大貓,像是在守護女孩,雖說是女孩,更確切的應該是妖精,因為有尖尖的妖精耳朵。

他繼續往下看,有好幾張都是沈睡精靈與貓的畫,有睡在開著巨大花朵的藤蔓上,也有睡在長滿青苔的大石頭上,貓都是暹羅貓,不是毛茸茸肥滋滋那種,而是有點瘦長骨感且不懷好意。雖然如此,他還是很喜歡這一系列的畫作,按下追蹤。


女孩老家在隔壁村落,她並不是特地來我的新書座談會,書店老闆送我到火車站時跟我聊了一些女孩的事。女孩是書店老闆姊姊的女兒,小時候遭遇車禍,父母都在意外中過世了。原本由姑姑扶養,似乎跟表兄妹處不來,最後由外公外婆撫養,在台北唸書時住在書店老闆家,難怪他們可以用手語溝通。

火車上,他回覆著粉絲頁訊息,編輯傳來訊息,又有幾家獨立書店邀請他去新書座談會,穿山甲娃娃十分受歡迎,他的書上了新書排行榜,他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畢竟是冷門書。

就在各地的書店遊走了三個月,他終於有時間喘息,正在思考要去觀霧走走時,手機有一則限動通知訊息,是羽新的插畫。畫中的精靈睡在掛滿松蘿的樹梢,樹幹上爬滿了他一眼就認出的狹萼豆蘭,那隻貓坐在一旁,跟之前不懷好意怒瞪前方不同,這次貓看著沈睡的精靈,眼神像是疑惑。

他按了讚。

只是那畫面似曾相識,畫裡的樹似乎是在大雪山林道往屋我尾山的某個岔路,那是一棵紅檜,其中一根樹枝有點扭曲所以很好認。找到了照片,角度不一樣,但他肯定是同一棵樹。除非是林試所或者林管處的人,一般登山客並不會走岔路進去,除了驚喜之外,他也感到好奇怎麼有人知道這棵樹,IG上沒有其他爬山相關的照片,或許網路上有照片可以參考也不一定。

原本打算去觀霧,他改變主意去大雪山,想去確認是不是屋我尾山的那棵紅檜,但出發前一週騎車摔倒扭傷腳,膝蓋跟手肘也受傷。醫院領完藥發現女孩正在另一排領藥,他想等她領完藥再上前打招呼,雖然有段距離,但他的確聽到女孩跟櫃檯說話。

她不是聾啞嗎?

女孩領完藥轉頭就看到他,也認出他來,他也只好上前打招呼。

「我之前以為你不會說話。」

「我沒說我是啞巴啊。」她笑著說,語調正常。

「 但是之前在書店...」

「我得先上去病房,你要一起來嗎?」她說著就往電梯方向走,我想跟上,拖著扭傷的腳力不從心。

「我不知道你受傷,或者我們改天再聊?」她抱歉的看著我的腳,我穿著外套,所以她沒看見我因受傷而包紮起來的手肘。

「沒關係,我反正沒事。」就這樣,我一拐一拐的跟著她搭電梯到病房區。

病床上躺著的是一個女孩,面貌跟女孩有點相似。

「她是我姊姊,我們是雙胞胎。」

「喔,難怪看起來有點像。」

「是嗎?」

其實並不是很像,床上的女孩是短髮,幾乎是平頭,頭上有駭人的傷疤,頭骨也變形了,眼睛閉著,插著鼻胃管,嘴巴微開,臉有點浮腫。

書店老闆沒說她有雙胞胎姊姊,當年車禍時,只有妹妹活下來,姊姊成了植物人。

雖然活下來,但她頭部受到撞擊,聽力受損,腦部創傷造成失語症,經過治療及復健,口語已經恢復,但聽力永久受損。

「不說話的生活比較單純。」她一邊幫床上的姊姊塗上護手霜一邊說著。「而且習慣用手語了,手語很方便。」

「平常都是你一個人在照顧嗎?」

「平常她在安養院,這次因為肺部有點感染,所以轉到醫院治療。」

「原來是這樣。」

她熟練的幫她擦乳液,磨指甲,塗上指甲油,擦護唇膏。她不喜歡蘭花,植物人就像蘭花,只是依附在病床上。氣切的植物人,拔了管就能解脫;而能自主呼吸的植物人,連善終都沒有資格。

護理師幫姊姊量了血壓跟體溫,檢查完點滴之後說明天應該有機會出院,於是他們離開醫院,找了附近一家咖啡館,女孩說了她的故事。

當初酒駕闖紅燈撞上他們一家四口的卡車司機並未獲重判,賠償金也不高,一時貪杯毀了一個家庭,這類的新聞從來沒有少過。姑姑對她很好,除了找律師陪她上法庭,也為了她的治療與復健四處奔走,幫姊姊申請安養院跟補助,最後差點跟姑丈離婚,只好把她送回外公外婆家,她從此不願意再說話。現在她說話的時候偶爾會用手語輔助,仔細聽的話,還是聽得出來有些咬字有點生硬。

她跟姊姊感情很好,雖然是同卵雙胞胎,兩人個性卻截然不同。姊姊聰穎伶俐是班上第一名,妹妹膽小柔弱,成績不上不下,老師總是拿她跟姊姊比較,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不在乎。她喜歡畫畫,姊姊上作文班,母親就讓她去畫室學畫畫,妹妹總是要叫她當模特兒練習肖像畫,畫完就得意的放進資料夾裡。她們留著一樣的長髮,姊姊幫她編辮子,由於太像了,老師在妹妹的制服上別上一個小娃娃別針,才能分辨她們兩個。


他們各自搭計程車回去,卻又在同一條巷子下車,原來他們是鄰居。

「好巧,早知道一起搭車。」

她笑著沒回答。

她住八樓,他住十二樓。

他們偶爾一起吃晚餐,有時他去巷子口買便當會幫她帶一份,也會一起吃宵夜,她喜歡他種在魚缸裡的狸藻。

有次他在電梯遇到她,她抱著一隻貓。

「原來你有養貓啊!」

「朋友出國念書托我照顧,結果結婚不回來了,我只好繼續養著。」她抱著剛打完預防針的貓苦笑著。


「我才是姊姊啊!抓我啊!」她經常作惡夢,一隻可怕的怪物要把妹妹抓走,她擋在前面大聲喊叫著,但怪物還是把妹妹抓走了。

發生車禍前,妹妹跟她抱怨同學欺負她,她笑著說,不然來交換身份好了,於是她把妹妹的娃娃別針別在自己的制服上。

「我幫你報仇,看他們誰敢欺負你。」

「那你要坐我的位置。」她們交換了座位。

剛換好位置,一輛卡車失控攔腰撞上正在左轉的他們的車,硬是把車擠上安全島。

醒來時,只剩她和昏迷指數只有3的妹妹。因為娃娃別針,大家都以為她是妹妹,她說不出話,無法解釋,她們兩個長得一個模樣,誰是姊姊誰是妹妹已經不重要。

如果沒有交換身份,今天躺在病床的是她,而不是可憐的妹妹。她漸漸長大,妹妹也漸漸長大,但是她們長得完全不一樣,躺在病床上的妹妹,為了方便照護,理了短髮,由於缺了一塊頭蓋骨,可以看見微微跳動的腦。有時會睜開眼,眼球卻是不由自主往上吊,車禍前那雙清澈的眼睛消失了,偶爾抽動的嘴角並不是微笑,只是肌肉的反射動作。

「她有可能醒來嗎?」有次陪她去看姊姊時,他問道。

「不知道,大家都說不要放棄,但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了。」

「也有一些植物人甦醒的例子。」

「其實要看腦部的損傷程度,醫生也無法保證到底怎樣的程度有機會醒來,怎樣的程度沒有機會,沒有人敢保證。」

「嗯。」

「最可怕的是,因為是雙胞胎,他們總是要我好好活著,要連姊姊的人生一起活。這種說法真荒謬,他們知不知道,什麼叫做好好活著,要怎麼幫別人活著。我們是雙胞胎,但我們應該要有各自的人生,各自的夢想,我根本不可能幫她活著,幫她完成她的夢想。」

他沒有回應,這是第一次他看到她這麼激動。

「你知道嗎?成為植物人之後的平均存活率是十八年,但最知名的案例王曉明躺了四十七年,從十七歲躺到六十四歲。我姊姊已經躺了十八年了,這十八年如果她有意識,該有多痛苦!」

那天回去之後,他晚上傳了訊息給她,她沒有讀。買晚餐時他自作主張幫她也買了一份,如果她不吃他可以當隔天午餐。

按了電鈴沒回應,他打了Line仍然沒接,他怕她出事,跟出版社編輯要了她家電話,響了許久才接。門一開只見她一臉慘白,他把她扶到床上,發現她整個人發燙,他叫了計程車,隨便幫她拿了手機錢包跟外套就背著她下樓搭車去醫院。

急診室病房沒有空位,她躺在走道上的病床,高燒量到40度,白血球過高,因為沒其他症狀,所以先打點滴給退燒藥觀察一陣子。病床上的她發著囈語,他湊近想聽她說些什麼,只聽到她說了兩三次「我才是姊姊...」。等燒漸漸退下來,她才沈沈睡去。

醫生過來時,她還在睡,醫生跟他解釋高燒應該是有感染的現象,要等詳細報告出來才能確定,目前就讓她休息,觀察看看。

他喝了兩杯咖啡,撐到凌晨快四點,她燒退了,人也清醒了,才發現她沒戴助聽器,他幫她聽了醫囑領好藥,搭計程車回家,幫她餵貓。他去街角買了豆漿跟白饅頭,強迫她吃完才能吃藥,她也乖乖的吃完早餐吃了藥,然後倒頭繼續睡。他看到書桌上有本打開的畫冊,好奇心驅使下他稍微看了一下,是沈睡精靈系列新作,看起來是畫完了。

原來「羽」就是她。

但這次精靈沒有沈睡,像剛睡醒似的一手還撐著身體,倒是瘦長的暹羅貓睡著了。背景是一個樹洞,裏頭是柔軟的苔蘚,天空一輪圓月,照著冬夜的森林,枝頭上殘留著積雪。

他上樓補眠,幸好今天沒什麼事,他一路睡到傍晚,然後騎U-Bike去附近夜市買粥,當然也幫她買了一碗。她恢復得不錯,正在趕過兩天要交的案子。


隔幾天,他在電梯遇到她,一臉愁容,她正要去醫院看姊姊。

「醫生說她這次是肺部感染,比上次嚴重。」

看來情況不太妙,他陪她一起去醫院。

姊姊因為肺部感染引發敗血症,在晚上十一點十二分離世。

「好巧,她是晚上十一點十二分出生的,我早她兩分鐘。」

「啊?」

「我才是姊姊。」

小時候有時連母親都分不出來,但姊姊的左耳旁有顆痣,妹妹沒有。

姑姑還在日本旅遊,書店老闆跟外公外婆已經出發了,還要幾個小時才會倒。從醫院到殯儀館,招魂引魂安靈立牌位一連串的儀式結束後,回到家天已濛濛亮。他們到巷子口永和豆槳吃早餐,她哭腫了雙眼,面無表情的把早餐吃完。

回到家她倒頭就睡,夢裡妹妹跟她道別,妹妹還是車禍前的樣子,那年她們國小五年級,梳著兩條辮子,是出門前她幫她編的。

意外發生之後,姑姑以為她是妹妹,準備了畫紙與顏料讓她可以作畫,她想起妹妹總是要拿她練習畫肖像。

「你照鏡子畫自己就好啦!」

「你這裡有一顆痣,我沒有。」

「那你畫完再加一顆痣上去嘛!」但每一次她還是答應讓妹妹作畫。那一陣子,她迷上漫畫,妹妹幫她作畫時,她可以光明正大的看漫畫。她並不是不喜歡畫畫,後來也去畫室學畫,考上應用美術系。每次去看妹妹時,她總會跟她說一些課堂上的事,彷彿妹妹只是暫時缺席。

一開始也畫病床上的妹妹,漸漸的,妹妹的樣子不再是她記憶中的樣子。她照鏡子時,只看到自己,完完全全的自己。小時候她們總會一起刷牙,一起看著鏡子互相模仿,洗澡時看對方正在發育的身體互相取笑。

她在背後刺了一對翅膀,跟妹妹說,等你醒來也去刺青。

後來,她畫的妹妹長出尖尖的耳朵,就像小時候看的漫畫,有長長的波浪卷髮,在人煙罕至的森林裡散步。她想像著妹妹喝著花蜜跟露水,在清澈的溪邊跟青蛙聊天,松鼠會送她堅果,免得她傻傻的無法度過嚴寒的冬天。她讓兇狠的暹羅貓看顧她,才不會被人家欺負。


過了一陣子,她請他幫她照顧貓,她要出國去。

當他正在看影片學手語時,IG跳出羽的動態,在羅浮宮外,只有她的背影,被風吹得飄揚的長卷髮,落肩的白T恤露出了背後的翅膀,他彷彿看到她也長出了尖尖的精靈耳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煦的沙龍
2會員
4內容數
許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0
他靠著牆,一手撐著登山包,橋下很安靜,下午下了一場大雷雨,雨停了人也都散去,偶爾有單車騎士經過,今天就在這裡落腳了。流浪第八天,以時下流行的說法是「徒步環島」。走在路上,偶爾會有經過的騎士幫他加油,遞上飲料與點心,一開始會覺得不好意思,漸漸的他感到心裡暖暖的。他沒有環島計畫,沒有任何目標,只想放逐,
Thumbnail
2024/07/20
他靠著牆,一手撐著登山包,橋下很安靜,下午下了一場大雷雨,雨停了人也都散去,偶爾有單車騎士經過,今天就在這裡落腳了。流浪第八天,以時下流行的說法是「徒步環島」。走在路上,偶爾會有經過的騎士幫他加油,遞上飲料與點心,一開始會覺得不好意思,漸漸的他感到心裡暖暖的。他沒有環島計畫,沒有任何目標,只想放逐,
Thumbnail
2024/05/22
他的妻子坐在魚缸裡,雙臂自然往前雖著水流擺動。她的身體壓壞了珊瑚礁及海葵,小丑魚在她身邊游來游去,面無表情,頭歪向左側,正好可以看見她的正臉,她的眼睛半閉,嘴唇微張,長髮隨著水流漂著。
2024/05/22
他的妻子坐在魚缸裡,雙臂自然往前雖著水流擺動。她的身體壓壞了珊瑚礁及海葵,小丑魚在她身邊游來游去,面無表情,頭歪向左側,正好可以看見她的正臉,她的眼睛半閉,嘴唇微張,長髮隨著水流漂著。
2021/05/15
用時間煮鹽 用花開的時間思念 大雨加上迷路,抵達時已經天黑,吃著熱騰騰的晚餐時窗外依然滂沱。 廚房外頭有一個棚子,有一個柴燒大灶,灶上一個冒著煙的大鍋,主人坐在學校淘汰的木椅上翹著腿,另一手拿著一罐啤酒,我覺得挺有意思,拿了拍機拍照,按下快門那一刻她正巧轉頭看向這裡。
Thumbnail
2021/05/15
用時間煮鹽 用花開的時間思念 大雨加上迷路,抵達時已經天黑,吃著熱騰騰的晚餐時窗外依然滂沱。 廚房外頭有一個棚子,有一個柴燒大灶,灶上一個冒著煙的大鍋,主人坐在學校淘汰的木椅上翹著腿,另一手拿著一罐啤酒,我覺得挺有意思,拿了拍機拍照,按下快門那一刻她正巧轉頭看向這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能夠擁有一小塊陽光充足的空間,必定把那些賞心悅目的植物們帶回家朝夕相處。
Thumbnail
如果能夠擁有一小塊陽光充足的空間,必定把那些賞心悅目的植物們帶回家朝夕相處。
Thumbnail
沒錯! 中午用餐時間,又是我出去賞花,看看綠色植物的美好時光了,感恩喜歡種植花草的公司鄰居,讓我走去早餐店買午餐的時光,可以享受短暫的悠閒感,暫時拋下工作腦,啟動右腦的狀態,心情從均值偏低,慢慢回升到不錯的狀態 ! 喜愛綠色植物大於花朵,因為平淡卻充滿生命力的感覺,是我嚮往的人生啊 ! 舒服自
Thumbnail
沒錯! 中午用餐時間,又是我出去賞花,看看綠色植物的美好時光了,感恩喜歡種植花草的公司鄰居,讓我走去早餐店買午餐的時光,可以享受短暫的悠閒感,暫時拋下工作腦,啟動右腦的狀態,心情從均值偏低,慢慢回升到不錯的狀態 ! 喜愛綠色植物大於花朵,因為平淡卻充滿生命力的感覺,是我嚮往的人生啊 ! 舒服自
Thumbnail
喜歡種花的你總是能如願嗎?到底要怎樣做才能種出花來呢?
Thumbnail
喜歡種花的你總是能如願嗎?到底要怎樣做才能種出花來呢?
Thumbnail
在夜裡仔細端詳著《植物都知道》,溫暖我的心房,我也仿照本書經典感興趣的段落進行散文書寫,也添加我自己的人生經驗,透過二次文本創作來表達我的心得~
Thumbnail
在夜裡仔細端詳著《植物都知道》,溫暖我的心房,我也仿照本書經典感興趣的段落進行散文書寫,也添加我自己的人生經驗,透過二次文本創作來表達我的心得~
Thumbnail
前陣子,媽媽的朋友送給她三株附生在木板及木頭上仍未開的蘭花。我們都沒有養殖蘭花的經驗。我爬文參閱了網路上專家的說明後,便開始擔任新手養蘭褓母代為照顧。
Thumbnail
前陣子,媽媽的朋友送給她三株附生在木板及木頭上仍未開的蘭花。我們都沒有養殖蘭花的經驗。我爬文參閱了網路上專家的說明後,便開始擔任新手養蘭褓母代為照顧。
Thumbnail
媽媽很愛種花,特別是蘭花,他說,他喜歡蘭花的美,喜歡蘭花的色彩,喜歡照護花兒時心中的寧靜。 媽媽種的蘭花種類也多,其實我也不太懂,只認識了些。 萬代蘭 媽媽說他的萬代蘭有兩年沒開花了,媽媽也非常有耐心等,是我的話應該會把他捨棄?想說他死掉了吧! 我稍微查了一下萬代蘭,根據萬代蘭【各蘭屬栽培方
Thumbnail
媽媽很愛種花,特別是蘭花,他說,他喜歡蘭花的美,喜歡蘭花的色彩,喜歡照護花兒時心中的寧靜。 媽媽種的蘭花種類也多,其實我也不太懂,只認識了些。 萬代蘭 媽媽說他的萬代蘭有兩年沒開花了,媽媽也非常有耐心等,是我的話應該會把他捨棄?想說他死掉了吧! 我稍微查了一下萬代蘭,根據萬代蘭【各蘭屬栽培方
Thumbnail
驚喜蘭花 正忙著打掃的工作時 外頭有人叫我,原來是好友 帶來了一束用報紙包起來的蘭花 我們樸實無華的山上,都這樣包 也是很美的 我這位朋友就是一直供應我素材 還供應我偷菜的好友 他們家也有一場蘭花園 今年的氣候不對,很多都來不及過年前開花的盆栽 所以過年後只能出這種切花 真的是
Thumbnail
驚喜蘭花 正忙著打掃的工作時 外頭有人叫我,原來是好友 帶來了一束用報紙包起來的蘭花 我們樸實無華的山上,都這樣包 也是很美的 我這位朋友就是一直供應我素材 還供應我偷菜的好友 他們家也有一場蘭花園 今年的氣候不對,很多都來不及過年前開花的盆栽 所以過年後只能出這種切花 真的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