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內失戀》,顧名思義就是在結婚後與對方失去戀愛的感覺。
這是鄧惠文的一本書的書名,也是近期的舞台劇作品。曾在2022年上演過,於最近又重新演出。
我與老公約好,找一天請人幫帶小孩,我們一起去看。
為了保持夫妻間的熱度,今年度我們約好每個月都要有一天是夫妻約會日,那天可能是請保母加班,或是請公婆幫忙,讓我們夫妻有一個可以有單獨相處的日子。
而這次我們約好一起去看《婚內失戀》。
不是因為我們正在經歷婚內失戀,而是想知道為什麼會變成婚內失戀,以此感受不同的婚姻樣貌。
看完以後,確實是一部相當有深度且描寫深刻的舞台劇作品。
(防雷頁)
有幾個特點是非常加分的:
1. 在同一舞台同時展示出大班(約婚後30年)、中班(約婚後20年)、小班(婚後10年內)三種婚姻階段的樣態,有像是時間軸互相呼應的劇情,也像是用不同階段婚姻詮釋著同樣情境不同結果的呈現。
2. 幾乎每對夫妻都可以在這部舞台劇中找到有共鳴的部分。
3. 開放式結局,留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10年內的婚姻,還有著如膠似漆的熱戀,將對方視為第一順位,會想著怎麼做可以讓對方更開心,更願意以對方的想法為主。男主角體貼準備早餐、泡咖啡、溫馨接送都不推託;女主角懷孕,為了家庭放棄職涯升遷。兩人在這邊的情感交流是濃烈的,但是還是能看見一些內心並不認同但是為了對方互相配合的地方。
20年的婚姻,男主角忙碌於工作忽略了家中大小事;女主角以家為重照料生活大小事(但是其實也是有身為作家的工作)。這邊的情感出現巨大的分歧,兩邊都覺得對方不理解自己的感受與辛苦,甚至連好好坐下來好好講話的時間也沒有。其中有一幕是兩邊甚至連對方的薪水也不願讓彼此知道,已經明顯看到對於生活的分化與分裂。
30年的婚姻,話不投機半句多。男主角幾乎沒有主動與女主角的對話,女主角自顧自地用各種書的內容來與男主角對話,希望可以用這種方式傳達內心的心情讓對方了解。可惜兩方早已漸行漸遠,許多的用心與溝通都如打在棉花上軟弱無力。直到了最後女主角受不了離婚,那瞬間他們終於看著對方好好說話了,但是婚姻似乎也走到盡頭了……
失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相知相惜、變成一知半解、最後無聲無息。曾經的最熟悉卻是現在的陌生人,看著感情從熱情到平淡,演變到無話可說,那種哀戚感令人覺得窒息也無奈。
這是個故事,也不只是個故事,它是很容易發生在所有夫妻身上的事。相信幾乎每對夫妻都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屬於自己在裏頭的影子,或多或少可以從他們的相處間看到一些共鳴處。
我記得有一幕是外頭下著大雨,男主角出門後又立即趕回家,全身濕漉漉;女主角見著就說,怎麼沒有帶傘,她剛剛明明有提醒。男主角衝進浴室,女主角想幫忙拿東西進去,男主角一直說不需要幫忙,女主角就覺得是順手就硬是把東西帶進廁所。
這中間看到了,女主角的付出過頭,以及沒聽見對方在說什麼。以自我的認知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而且她是「為了對方好」,所以就以自己的角度來做任何事,但是卻忽略了對方的訊息,只是一昧地以自己的出發點來付出。
這種付出是不是太過沉重與自我滿足了呢?
接著兩人當然也是不愉快地收尾。女主角覺得自己做的很多了,為什麼付出好像不被看見;男主角只覺得壓力很大,也覺得對方似乎整天板著臉,沒了當初那些甜蜜與可人。
當然還有很多幕,都感受到兩人的溝通是窒礙的,都以為是為了對方好,卻總是忽略了對方的真實聲音。所以愈來愈難互相理解,愈來愈不願意溝通,演變到最後是失去溝通。
除了溝通,也看到了有一些幕是婚姻常見的問題,育兒教養的差異;男主角婚後的態度轉變,曾經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哪邊都願意接送,變成條條大路通羅馬,自己叫車哪邊都能到;女主角想溝通卻不願意明白說出自己的需求……等等,都是讓婚姻變質的原因,這些原因堆疊出最後的結果。
所以這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也是多重的問題,這也是為何走到最後,想問有什麼問題,也很難講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了。
感情一直都是雙向的結果,所以失和不會是只有單邊的錯。只是有太多現實與柴米油鹽,讓雙方原本的濾鏡與動力,都變成了壓力。
這是兩人變了嗎?
我的解讀是,兩邊只是在相處的過程中,慢慢褪下濾鏡,而開始認識對方,及自己。
人其實沒這麼了解自己,我們都是第一次成為人妻人夫,其實我們根本不清楚自己在身為他人夫妻時,是什麼樣貌。我們其實也在相處間學習,學著與對方相處,學著認識自己在身為他人另一半是什麼樣的人。
婚姻生活畢竟是將兩個背景完全不同的人,拉在同一個屋簷下相處,一同面對所有生活的大小事。會歷經好多的副本,生活篇/買房篇/小孩篇/原生家庭篇……等等等等等,哪裡會產生摩擦,哪裡能夠一起通關完成,其實真的是面對完才知道。
而在經歷這些副本,才漸漸明白自己是誰;才看到對方的真實樣子。
在互相更為了解的過程,一言以蔽之就是經營,夫妻是比情侶更需要經營的,因為面對的課題更複雜也更多樣,若是沒有好好地互相理解,就像是找了路人打副本一樣,當然不容易通關。
所以婚姻確實是在找個願意互相經營的夥伴沒錯。
那講白點,離婚也就是拆夥罷了;兩人已經沒了人類原始互相吸引的戀愛感,那剩下的就是彼此在相處間的默契與回憶,有沒有繼續一起的必要,當然就是見仁見智了。
有些夫妻在經歷了這些副本後,感受到的是對方的相互依靠,進而昇華成更深刻的關係;有些夫妻則是透過這些副本才看清對方是怎樣的豬隊友,每經歷過一種就更看透,恨不得趕快拆夥。
我覺得,婚內失戀,就是看透了自己與對方不適合的結果。
劇中最後,斷在女主角提出離婚,男主角似乎要答應的那一幕。很突然,但是也確實留下了想像空間。
會不會離婚?我認為,都相處了30年了,對於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也足夠理解了,除非真的因為這樣大澈大悟,互相理解並調整,否則,離婚也許更好。
我並不認為離婚等於失敗,婚姻其實也只是了解自己的過程,我們在這之中更理解自己,若是更了解以後能夠活得更快樂自在,那麼這場婚姻就是有價值的。
人生也就只是一場自我認識的旅程,婚姻也只是這旅程中的一部份。
願所有人都能過得更加自在自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