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心聲】曾經仇孩的二寶媽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現在大寶Mero長到1y11m的大小,什麼事情都想要自己來、自己自己自己,充滿了自己的主見與堅持。而且還會有很多叛逆行為,像是吃個東西會把手伸到碗裡面瘋狂喇來喇去,叫她不要用,他還會喇的更快樂。不然就是不要去碰垃圾,她就會更故意的挑戰底線,邊碰邊看我的眼神,邊偷笑。

 

還有很多叫她不要做她更愛做,然後生氣給她看她更開心的例子就不多說了。

 

這完全是以前我完全不能接受的舉動。我會把這種舉動列為超級屁孩,然後diss到極點,白眼翻不完,基本上這些都是0容忍的。

 

我以前最常說的話就是,我不敢生小孩,不然難保我不會出現在社會版面!

 

不過真的都只是想想而已。生了小孩之後真的是修行,是EQ與人生的修行。不斷告誡自己,啊~是我選的,我忍了,她的前額葉還沒長好,而我已經是成熟的大人了,我必須冷靜。冷靜~冷靜~靜~~~~~

 

相較之下,老公完全是寶寶友善家庭出身的典範,對於這些行為似乎都特別可以接受容忍,看著女兒的眼中充滿著愛。各種叛逆在他眼中都只是調皮可愛。每一句都是,啊~好可愛啊。(我在旁邊自行冷靜中)

 

不禁思考這箇中差異究竟為何?愛小孩是天生還是後天的呢?

 

深聊以後發現,老公從小就接觸自己的表弟表妹,而且是一起長大的,看著他們從小長到大,對於「小孩」這種生物,因為童年時是在充滿對小孩包容的環境中成長,所以對於小孩也是充滿著愛與包容。覺得「小孩」就是這樣,而且因為是一起長大,所以感情深厚,對於「小孩」的調皮也會更有感情與包容。

 

而我老家是開店的,我有印象以來,就是客人的小孩來我家亂動東西、亂開冰箱、搶我玩具、弄壞音響,各種惡行罄竹難書,而且我又是老么,幾乎沒什麼比我小的生物是我看著一起長大的,所以我的印象中就是各種白目小孩在我家搗蛋胡鬧,而我還不能對他們怎樣。導致我在童年時期就討厭「小孩」,沒錯,當我是小孩的時候就是個仇孩代表了,特別討厭那種失控無法理喻又無法溝通的生物。

 

於是這種厭惡感根深蒂固帶著成長,我從仇孩的小孩變成了仇孩的大人。

 

而我對於自己要不要生小孩的看法,一直都是沒特別想生。所以可以說,會想生小孩是多虧老公。

 

因為我在生之前,我真的沒辦法預測自己到底會不會喜歡上小孩。我可以預期,如果生了我至少會因為責任感好好養他們,但是能不能愛上他們我真的不知道。所以如果老公不是特別愛小孩的人的話,那我的孩子就太可憐了。

 

在這樣惴惴不安,但是因為與所愛之人的共識之下,還是做了生小孩這個決定,這對我來說大概是人生一個無法評估損益的衝動決定。

 

也幸好我是一個喜歡做功課又愛看書研究的性格。從孩子還沒出生前就開始研究,懷孕時看各個時期該補充什麼營養品、怎麼吃對孩子最好;出生後認真追蹤每一個時期的發展,對於各個發展該是什麼表現都有認真研究過並且了解。

 

也了解到,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這樣,前額葉還沒發展好,前額葉甚至要到25歲才會發展完畢,所以在此之前,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就是容易衝動嘛!

 

而且孩子在尚未成熟前的發展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他會歷經各種敏感期,藉以慢慢發展成熟,長成一個成熟的人。他來到這個世界什麼都還沒經歷,這是他在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藉由各種舉動與行為,來了解自己與他人的界線,從中慢慢學習,並且讓大腦成熟。這就是成長。

 

而我們大人已經成長到現在這個狀態,我們已經脫離成長期,現在的我們是要帶著孩子成長,幫他們經歷這些過程。

 

在這過程中,我從付出中體驗到對孩子的愛。人真的是很有趣的生物,投注了愈多的心力,就會在意識到時發現,對於投注的對象已經有難以言喻的情感存在。投注愈多、感受就愈深。(所以要制約一個人,就是要讓對方花超多心力在自己身上)在每個無眠的夜晚中陪伴孩子成長,看著他從不會動的肉肉慢慢成長成會笑會鬧會抱著我撒嬌的生物,要說不感動是騙人的。

 

我從仇孩,變成理解,到釋懷,與童年的自己和解。

 

我以為我很難愛上小孩,但事實上在決定生小孩的那一刻,決定要對他們付出的時候,就注定會愛上她們。

 

在這個過程中,我慢慢的磨掉了自己的銳氣,少了尖銳與自以為是的理智,多了包容與諒解,學習著如何與新生命相處,也從中慢慢地調整。

 

現在的我比起仇孩的自己,多了更多的感受,有更多的同理與體諒,對於生命也有了更深的體悟。

 

覺得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真正得到最多的是我,我在這之中,也慢慢地與過往的自己和解,與那個仇孩的自己分別了。

 

很多時候在仇孩的人眼裡,有很多話語我都是能理解的。

「不會教就不要帶出來。」

「真的很沒教養啊,到底會不會教啊。」

「在還不會講人話之前,就好好待在家裡不要造成別人困擾。」

因為我也曾經這麼想過,而且我當時也會覺得,我自己以前就不會這樣!為什麼別人的小孩都這麼胡鬧?

 

這些話不完全錯誤、也不完全正確。

 

直到自己有小孩之後才知道,原來兩歲內的小孩都還在懵懂狀態,即便好好講道理、想要好好教導他們遵守一些規範,都是講了上百次上千次都不一定他們會聽進去一半的。所謂的教,不是只有打與罵,有很多技巧與方法慢慢引導小孩,但是真的需要時間。

 

如果用打罵教育的小孩,也容易讓小孩只學會怎麼用暴力去對待他人。

 

這些體悟都是自己當了父母才慢慢感同身受的。

 

雖然以前覺得「你當了父母就知道了」是屁話,但是現在卻也是這麼覺得了。這就是換了位子換了腦袋了吧,哈哈。

 

但也許這也是自己終於也來到了這個地方,所以才能理解。也更能同理這些情況。

 

現在的我,可能沒辦法像寶寶友善家庭出身的老公一樣充滿愛與耐心,但是至少,我更可以同理小孩,更可以同理其他的父母,在自己也成為父母以後,對於以前自己的不諒解與莫名的仇恨,都漸漸地化解,變成了理解與包容。

 

這些理解與包容不是為了其他人,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圓融更圓滑,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覺得在生命中,可能是我帶著兩個孩子長大成人;但是在心靈深處,我覺得是他們教會我變成更好的人。

 

對於成為父母這件事,至少到目前為止,我不後悔與她們的相遇。


本身熱愛寫作,藉由寫作來療癒自我。 我是一個八年級生,出生在一個媽媽雜摳的年代, 然而隨著電腦普及、智慧型手機、AI的更迭, 童年與現在已經是不同光景。 這是一個分享寫作與人生的小天地, 著重在親子、育兒、婚姻、家庭, 輔有一些理財、房產資訊, 還有一些人生觀與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