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心聲】曾經仇孩的二寶媽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現在大寶Mero長到1y11m的大小,什麼事情都想要自己來、自己自己自己,充滿了自己的主見與堅持。而且還會有很多叛逆行為,像是吃個東西會把手伸到碗裡面瘋狂喇來喇去,叫她不要用,他還會喇的更快樂。不然就是不要去碰垃圾,她就會更故意的挑戰底線,邊碰邊看我的眼神,邊偷笑。

 

還有很多叫她不要做她更愛做,然後生氣給她看她更開心的例子就不多說了。

 

這完全是以前我完全不能接受的舉動。我會把這種舉動列為超級屁孩,然後diss到極點,白眼翻不完,基本上這些都是0容忍的。

 

我以前最常說的話就是,我不敢生小孩,不然難保我不會出現在社會版面!

 

不過真的都只是想想而已。生了小孩之後真的是修行,是EQ與人生的修行。不斷告誡自己,啊~是我選的,我忍了,她的前額葉還沒長好,而我已經是成熟的大人了,我必須冷靜。冷靜~冷靜~靜~~~~~

 

相較之下,老公完全是寶寶友善家庭出身的典範,對於這些行為似乎都特別可以接受容忍,看著女兒的眼中充滿著愛。各種叛逆在他眼中都只是調皮可愛。每一句都是,啊~好可愛啊。(我在旁邊自行冷靜中)

 

不禁思考這箇中差異究竟為何?愛小孩是天生還是後天的呢?

 

深聊以後發現,老公從小就接觸自己的表弟表妹,而且是一起長大的,看著他們從小長到大,對於「小孩」這種生物,因為童年時是在充滿對小孩包容的環境中成長,所以對於小孩也是充滿著愛與包容。覺得「小孩」就是這樣,而且因為是一起長大,所以感情深厚,對於「小孩」的調皮也會更有感情與包容。

 

而我老家是開店的,我有印象以來,就是客人的小孩來我家亂動東西、亂開冰箱、搶我玩具、弄壞音響,各種惡行罄竹難書,而且我又是老么,幾乎沒什麼比我小的生物是我看著一起長大的,所以我的印象中就是各種白目小孩在我家搗蛋胡鬧,而我還不能對他們怎樣。導致我在童年時期就討厭「小孩」,沒錯,當我是小孩的時候就是個仇孩代表了,特別討厭那種失控無法理喻又無法溝通的生物。

 

於是這種厭惡感根深蒂固帶著成長,我從仇孩的小孩變成了仇孩的大人。

 

而我對於自己要不要生小孩的看法,一直都是沒特別想生。所以可以說,會想生小孩是多虧老公。

 

因為我在生之前,我真的沒辦法預測自己到底會不會喜歡上小孩。我可以預期,如果生了我至少會因為責任感好好養他們,但是能不能愛上他們我真的不知道。所以如果老公不是特別愛小孩的人的話,那我的孩子就太可憐了。

 

在這樣惴惴不安,但是因為與所愛之人的共識之下,還是做了生小孩這個決定,這對我來說大概是人生一個無法評估損益的衝動決定。

 

也幸好我是一個喜歡做功課又愛看書研究的性格。從孩子還沒出生前就開始研究,懷孕時看各個時期該補充什麼營養品、怎麼吃對孩子最好;出生後認真追蹤每一個時期的發展,對於各個發展該是什麼表現都有認真研究過並且了解。

 

也了解到,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這樣,前額葉還沒發展好,前額葉甚至要到25歲才會發展完畢,所以在此之前,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就是容易衝動嘛!

 

而且孩子在尚未成熟前的發展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他會歷經各種敏感期,藉以慢慢發展成熟,長成一個成熟的人。他來到這個世界什麼都還沒經歷,這是他在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藉由各種舉動與行為,來了解自己與他人的界線,從中慢慢學習,並且讓大腦成熟。這就是成長。

 

而我們大人已經成長到現在這個狀態,我們已經脫離成長期,現在的我們是要帶著孩子成長,幫他們經歷這些過程。

 

在這過程中,我從付出中體驗到對孩子的愛。人真的是很有趣的生物,投注了愈多的心力,就會在意識到時發現,對於投注的對象已經有難以言喻的情感存在。投注愈多、感受就愈深。(所以要制約一個人,就是要讓對方花超多心力在自己身上)在每個無眠的夜晚中陪伴孩子成長,看著他從不會動的肉肉慢慢成長成會笑會鬧會抱著我撒嬌的生物,要說不感動是騙人的。

 

我從仇孩,變成理解,到釋懷,與童年的自己和解。

 

我以為我很難愛上小孩,但事實上在決定生小孩的那一刻,決定要對他們付出的時候,就注定會愛上她們。

 

在這個過程中,我慢慢的磨掉了自己的銳氣,少了尖銳與自以為是的理智,多了包容與諒解,學習著如何與新生命相處,也從中慢慢地調整。

 

現在的我比起仇孩的自己,多了更多的感受,有更多的同理與體諒,對於生命也有了更深的體悟。

 

覺得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真正得到最多的是我,我在這之中,也慢慢地與過往的自己和解,與那個仇孩的自己分別了。

 

很多時候在仇孩的人眼裡,有很多話語我都是能理解的。

「不會教就不要帶出來。」

「真的很沒教養啊,到底會不會教啊。」

「在還不會講人話之前,就好好待在家裡不要造成別人困擾。」

因為我也曾經這麼想過,而且我當時也會覺得,我自己以前就不會這樣!為什麼別人的小孩都這麼胡鬧?

 

這些話不完全錯誤、也不完全正確。

 

直到自己有小孩之後才知道,原來兩歲內的小孩都還在懵懂狀態,即便好好講道理、想要好好教導他們遵守一些規範,都是講了上百次上千次都不一定他們會聽進去一半的。所謂的教,不是只有打與罵,有很多技巧與方法慢慢引導小孩,但是真的需要時間。

 

如果用打罵教育的小孩,也容易讓小孩只學會怎麼用暴力去對待他人。

 

這些體悟都是自己當了父母才慢慢感同身受的。

 

雖然以前覺得「你當了父母就知道了」是屁話,但是現在卻也是這麼覺得了。這就是換了位子換了腦袋了吧,哈哈。

 

但也許這也是自己終於也來到了這個地方,所以才能理解。也更能同理這些情況。

 

現在的我,可能沒辦法像寶寶友善家庭出身的老公一樣充滿愛與耐心,但是至少,我更可以同理小孩,更可以同理其他的父母,在自己也成為父母以後,對於以前自己的不諒解與莫名的仇恨,都漸漸地化解,變成了理解與包容。

 

這些理解與包容不是為了其他人,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圓融更圓滑,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覺得在生命中,可能是我帶著兩個孩子長大成人;但是在心靈深處,我覺得是他們教會我變成更好的人。

 

對於成為父母這件事,至少到目前為止,我不後悔與她們的相遇。


本身熱愛寫作,藉由寫作來療癒自我。 我是一個八年級生,出生在一個媽媽雜摳的年代, 然而隨著電腦普及、智慧型手機、AI的更迭, 童年與現在已經是不同光景。 這是一個分享寫作與人生的小天地, 著重在親子、育兒、婚姻、家庭, 輔有一些理財、房產資訊, 還有一些人生觀與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新舊信念轉換的感覺,就像你媽媽生你時的感覺。這篇文章討論了顯化班的同學在新舊信念轉換中產生的不舒服感覺及如何處理。透過轉移注意力和情緒釋放,可以快速完成新舊信念的轉移,完成兩個信念系統的交換。
Thumbnail
avatar
阿明顯化教練
2024-04-22
四寶媽的心聲:有錢卻不快樂,自己的感受真的沒人懂這是一個四寶媽嫁給有錢人,但面對身體疼痛和生活壓力的抱怨故事。
avatar
TINA
2024-03-04
留學生東京租房處處碰壁~一個媽媽嘔心瀝血找房驚險記很早就看了不少關於日本租房的文章,也很早做好了房子難租的心理準備。 可真正到了具體操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低估了這個實際難度。 思前想後,決定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希望可以給其他後來者提供些幫助 (一)考學租房篇(計劃租房半年至1年) 兒子是2018年4月1日去的日本,因為去日本考學決定的
Thumbnail
avatar
東京子談東京不動產
2024-01-05
【媽媽禮開箱】10/10 HOPE,健康、有機、積極、生態友善的新品牌因為媽媽禮而意外認識了這個品牌「10/10 HOPE」 10/10 HOPE 介紹 10/10 HOPE是複合式生活品牌通路,網羅了世界各地小眾且獨具匠心的品牌, 推崇純淨無添加任何具有安全疑慮成份的健康產品。其產品琳瑯滿目,包含保養、香氛、頭髮護理、家居、母嬰、花茶及芳療產品,不過都圍繞著
Thumbnail
avatar
荷包蛋媽咪的小雜記
2023-08-21
北管台語新星為媽祖寫歌慶生:曾立馨〈講心事〉媽祖遶境一直是台灣重要的宗教文化活動,每逢遶境之際,眾人無不關注討論,就連遶境直播都年年衝上觀看高峰。原先並無特殊信仰的曾立馨,到彰化學習北管後,也成了媽祖的囡仔,常常出陣打工的她,突然興起了個念頭,想為媽祖寫一首感覺很 chill 的歌。這首歌選在4月20日發行,希望能作為媽祖誕辰的慶生禮。
Thumbnail
avatar
風潮音樂 Wind Music
2023-06-07
照顧-從心出發(爸媽篇)上我感冒了,去到舊居附近看家庭醫生,醫生附近一間老人院是我媽當年入住過幾個月的。 我家只有我一個孩子,照顧爸媽的責任當然沒有人幫我負擔。回想當年,爸媽年紀不輕,我媽患了腦退化症的,爸照顧得不輕鬆,加上後來他幾乎連自己也照顧不來,但他反對我請傭人照顧他們,為這,我們吵過很多次。我當年的工作很忙,大部份時
avatar
An Pyong 安平
2023-04-20
【鯊客秘辛 -- 鯊魚媽媽的生產追蹤】最新的研究工具 BAT,一窺鯊魚們神秘莫測的繁殖秘辛!
Thumbnail
avatar
魚骨書籤
2023-04-15
【2023年】媽媽聚會的小點心,產後肚上一層肉的困擾通通拋開生完小孩後,真心覺得體質變化非常大,不僅因為孕期大家都投餵,我也仗著「要寶寶健康」所以各種補品一直一直投餵給我「小孩」。 直到小孩子出生後,醫生告訴我寶寶體重3200公克,我整個大傻眼!因為在孕期中我胖了23公斤,寶寶只有3公斤多,我竟然補品都補到我身上。 出了月子,想當然而又被媽媽婆婆養更胖了,體
avatar
靜靜好靚靚
2023-01-06
【家長教育:寫給爸媽的情詩】 ——如果我變成一個令人失望傷心的小孩,你還願意愛我嗎? 回想一件小時候,最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 你覺得父母當時了解自己嗎?為甚麼? 當家長成為大人後,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孩子。 為甚麼當初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不知不覺會做回孩子身上? 在12至1月期間,我們到訪不同學校舉辦家長生命教育活動,以其中一間學校為例,分享當中的內容重點。 === ===
Thumbnail
avatar
Why Not Education
2022-01-21
【7月29日新書上市】爸媽真的失智了嗎?:臨床心理師從上萬名個案身上看見的45個診間故事從事臨床工作近二十年,衡鑑過上萬名長者的臨床心理師,   從只看見「個案的脫序行為」,到看見「個案是完整的人」。   他用更全面的角度理解長輩,為肩負照護壓力與情緒包袱的家屬,指出一條更有效、更有人性的照護之路。  
Thumbnail
avatar
黃耀庭 臨床心理師
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