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Long Stay-第81日(2024.05.26)

圓滾滾
發佈於一個人車宿遊 個房間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羅山韭菜的早餐

因為昨天邱姐給的韭菜還有很多,今天會回北部幾天不在池上,這麼棒的韭菜捨不得浪費,早上起床就開始處理韭菜。將韭菜以鹽軟化,加入胡椒粉、孜然粉調味後,再加入臘肉跟蛋液,一半用來煎韭菜蛋餅,一半就進氣炸鍋做成二個起士韭菜蛋。

韭菜蛋餅

韭菜蛋餅


起士韭菜蛋

起士韭菜蛋

第二個起士韭菜蛋

第二個起士韭菜蛋

南瓜糕

南瓜糕

所以今天的早餐就是昨晚做的南瓜糕、今早現做的韭菜蛋餅、起士韭菜蛋,跟化應子蕃茄、黑咖啡。

起士韭菜蛋,本來只想吃一個,但是實在太好吃了,所以就把第二個也一併解決,我是愛吃鬼!

我的早餐

我的早餐

我慢慢的享用我的早餐,就這樣吃了一個小時,哈哈。池上慢活,沒有啥事比吃飯還重要的。

池上的日常時光

在住處附近的田野騎乘,是我慣常吃完早餐後的清晨活動。騎過田野,看著龍泉瀑布的山頭跟瀰漫山間的雲霧,跟花嘴鴨、竹雞、白腹秧雞、八哥們打過招呼後,再到地藏王菩薩面前焚香祈願。微風吹拂下,往市區、大坡池的方向緩緩前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今天來到街上,看看阿美族小農阿福今天又有什麼新鮮貨。阿福攤上的李子是他昨天上山採摘的原生種,個頭小小,我試吃了一下,嗯,吃起來有著濃濃的李子味道,這正是小時候的味道。現在的水果大部分都是賣相一流,基因改良後個大,超級甜,卻少了原始的水果味道。像這種原生種的水果,越來越難買到了,我只要看到就一定買。

小李子

小李子

我常在想,難怪現代人的心都不像古代人那麼純正樸實,可能是因為吃太多基因改良的食物,人的心也被基改了。

在街上繞了繞,十一點多,感覺到空氣中瀰漫著快下雨的氣息(我已經變成池上氣象專家了),決定回住處。果真,回到住處沒多久,雨就下來了。哈哈,有準!

午餐後,照例來個午睡💤。但因為要搭三點多的火車回北部,所以,今天的午睡就隨便睡個一小時,不然平常我都要睡三小時的。

二點半,從住處慢慢的向火車站走去。途中看到一隻可愛的松鼠跟二隻白腹秧雞在路上覓食。看了一會兒,才繼續前行。

後來在路上巧遇房東先生,他很好心的載我到車站,省了我20分鐘的步行時間。

松鼠🐿️、白腹秧雞

松鼠🐿️、白腹秧雞

全美行的池上便當

3:50的火車,我3:00就到車站,但此時突然覺得肚子有點餓。這有點慘,應該是連吃了五天大餐,胃口打開了…..把心一橫,明天再節制吧,就跑去吃全美行的池上便當。

全美行池上便當

全美行池上便當

招牌便當$100

招牌便當$100

raw-image
raw-image

池上車站前有二間池上便當,我推薦這家,這也是在地池上人會去吃的。便當不大,白飯是真的採用池上米煮成的飯。至於觀光客常吃的台9線上的火車頭悟饕便當,據說…飯非採用池上米喔。至於到底是用哪裡的米,我沒考究不確定,但是二家便當我的食用心得,全美行勝出喔!

填飽肚子,火車也快到了,慢步走上月台,拍拍照,結束了今日池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48會員
274內容數
一個熟齡女子獨自遊歷台灣,享受一個人獨處的自由及樂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池上心靈散步。田野與歷史間的時光軌跡。從馬卡道族到天堂之路一直覺得池上這個地名有一種動態感,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池上時,根本不知道這個名字的由來,當時池上還是一座寧靜純樸的鄉村而已,沒有遊客,只有農家與生活感。後來,一直來到池上這個地方,發現池上是個多元族群融合之地,雖然是鄉村,卻像極了台灣的歷史縮影,池上真正開始開發大概在清朝道光年間,距離現在還不到
Thumbnail
avatar
蕭裕奇
2023-12-17
池上跑旅本以為煩躁的情緒放在台北,結果卻跟著火車一路來到了花東,直到過玉里後車窗外出現黃金稻田後,才有點拋離紛擾情緒的感覺。 下了車在月台上,鐵軌旁即是稻田,純藍的天空涼爽的秋風,池上站現在變得很文青,但依然是個小巧遊客比居民多的車站。 火車站...送往迎來,同時是起點也是終點... 慢步在街道找著住
Thumbnail
avatar
夏季星空的心宿二
2023-08-22
池上春耕野餐音樂節|意想不到的力量「池上大概是連老天都偏愛的地方,來池上感受自由吧!⛱」 昨晚剛到池上入住飯店後,我們就上網查看了今天的天氣。預報顯示會有90%的概率會下雨,我與夥伴提到我們一定要全副武裝赴「春耕野餐音樂節」的約,做好會成為落湯雞的準備。但老天大概是看見大波池旁這幅漂亮、幸福又美好的景觀和氛圍,所以也不忍心掃了大家的
Thumbnail
avatar
今日小戴
2023-04-15
池上藝術村的寄情與召喚前天到台東關山演講,之後除了騎關山非常著名的自行車道外,晚上住到池上。 池上這十多年在台灣好基金會的深耕經營,透過以農村生活的節奏,創造了春耕――野餐節、夏耘――辦桌,秋收――稻穗藝術節、冬藏――文化講座,已成為世界上知名的景點。175公頃沒有一根電線桿的金黃色稻田,是台灣遞向世界最美的一張名片。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22-07-01
池上走走,重新與土地連結在民宿的陽台眺望田野,想起了童年,基隆火車站的婆婆家,不只有吵雜火車聲,隨之地板還會震動。大多人提起童年、家是快樂的,但我除了每個夏季都苦於中暑,颱風天屋頂漏水忙著找水桶接之外,實在感受不到美好。 再大一點,是一張蒼白病懨懨的臉,沈重的側背包將肩膀壓得一開一低。在南陽街回基隆的區間車上正為找不到座位
Thumbnail
avatar
瑪西
2021-04-13
池上人塑造了池上的樣子──建興碾米廠‧梁正賢推動「池上米」認證標章的關鍵人物是建興碾米廠的老闆梁正賢。早在1994年,他就開始推動有機農業,2000年到日本參觀施行MOA自然農法的大仁農場後,一整套結合農家、藝術、醫療,順應自然的健康生活法,讓他大受啟發,回到池上,他在心中立定三大志業:自然農業、藝術生活、健康身體。(more)
Thumbnail
avatar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0-01-22
池上秋收的推手 「台灣好」十年計畫在地方扎根述說池上從傳統農業鄉轉型為「以農為底蘊的藝術之鄉」的故事,台灣好基金會絕對是關鍵角色。時間推移到2008年,以「深耕鄉鎮文化、台灣成為美好家園」為願景的台灣好來到池上,當時的執行長徐璐找上「池潭源流協進會」理事長賴永松老師,和即將接任的梁正賢大哥,探詢池上人的想法。(more)
Thumbnail
avatar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0-01-22
池上秋收幕後 林懷民催生天然劇場「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從第五年雲門舞集的售票演出開始,就選定了現今的固定表演場地。在阡陌縱橫中,如何看出這片視野由上而下,將山脈、鄉路、稻田全收入眼底的位置能搭建出絕佳的天然舞台?就不得不教人佩服林懷民獨到的藝術家之眼。(more)
Thumbnail
avatar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0-01-21
池上秋收 稻田裡辦藝術節每年秋天,我像是候鳥一樣,一心一意飛往池上,等待一場田間的表演。布景是中央山脈、金黃稻田,燈光與特效由老天爺安排,或明燦或隱沒的太陽、或透藍或雲霧的天幕、或呼嘯或輕拂的風聲、或翻飛或搖曳的稻浪,臨演是悠然飛過的鳥兒。再怎麼精細的人為設計都無法主導整場演出,表演者只能跟隨大自然的節奏行進。(more)
Thumbnail
avatar
可可雅。是旅行,也是生活
2020-01-21
池上雜記台二十三線的曲折堪比同性間的情慾。山間公路時而皺褶時而疙瘩,到了富里接上台九線,耳機裡的和弦已經升了個半音,煞有鬼魅地扭動起來。
Thumbnail
avatar
午夜先生
2019-02-09